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要做秦二世 第573章 只要大秦將士立下戰(zhàn)功,孤絕不吝嗇封賞
王綰乃文官之首!
王綰的贊同,出乎了很多的意料,雖然大秦君臣,不分文武都志在東出,但是大秦朝廷之中文武爭鋒,反而比山東六國更為的凌厲,動輒就要死人。
畢竟大秦民風(fēng)彪悍,而這個時代的士子,可不是后世的儒家,一言不合,拔劍殺人在這個時代,士子之間經(jīng)常會發(fā)生。
在大秦朝堂之中,宗室眾人也想要上位,楚系同樣如此,山東系,甚至于學(xué)宮系,亦或者說三川系,在這一場洪流之中掙扎。
在大秦,文吏也并非手無縛雞之力,他們同樣熱衷于用刀劍說話。
大秦歷代先王都是操刀而行,自然是好武斗狠,同樣的群臣也是被影響。
但是,文官與武將之間的爭鋒雖然有,卻也被壓制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之內(nèi),秦王政對于文武之爭樂見其成。
但是,這種樂見其成最大的原因是一直以來,大秦文武雖然要爭,卻是在保證不對大秦國事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進(jìn)行的。
故而,不論是暗中如何的關(guān)系緊張,但是在明面上,大秦文武的關(guān)系都很融洽。
面子工程還是很重要的。
但是此刻,作為文官第一人的王綰,率先支持了,之前,更有李斯也支持了,這意味著大秦朝堂之上,文武之間的表態(tài),第一次出現(xiàn)了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嗯!”
微微頷首,嬴政朝著群臣,道:“既然如此,孤決定以國尉府官署,廷尉府官署,國府官署以及宗室之中各自派遣一人,組成戰(zhàn)功勘查組,立即前往西北。”
“同時傳孤詔命:公子高,忠心為國,年少有為,戰(zhàn)功赫赫,茲晉封為武安君,此詔,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諾。”
群臣答應(yīng)一聲,但是這聲音之中充斥著驚訝與恐慌,大秦的武安君,那是一個猶如神鬼一般的人物。
曾經(jīng),武安君之名,壓得山東六國為之膽寒。
現(xiàn)如今,中原大地之上,只有李牧被封為武安君,而如今,大秦也有了新的武安君,這位新的武安君,其其鋒芒畢露直追當(dāng)年白起,至于殺伐果斷以及心狠手辣之上,甚至于遠(yuǎn)超當(dāng)年的白起。
這一刻,他們都清楚,公子高的崛起已經(jīng)沒有人可以阻擋了,封君之后,嬴高必然還會率領(lǐng)征伐,到時候戰(zhàn)功赫赫,封侯在所難免。
一尊巨頭,崛起于西北戰(zhàn)場,縱然是咸陽城中,也沒有人在敢小視公子高。
此刻的公子高雖然年紀(jì)輕輕,但是早已經(jīng)不在和蒙寥等人一個序列了,從今天起,將之相提并論者,皆是王翦,蒙恬這樣長一輩的人。
此時此刻,嬴高方才真正意義上超脫而出。
武安君!
這個名字在大秦軍民心中的意義太不一樣了。
天下封君者甚多,但是封武安君,在大秦除了白起之外,就只有公子高了,雖然封君不如封侯之功,但是群臣依舊是羨慕不已。
畢竟如今的嬴高還是一個少年人,連弱冠之年都不到,就已經(jīng)走了他們一輩子都未必走完的路。
“趙高,此番你親自去西北!”
“諾。”
這一刻,秦王政長身而起,凌厲的眸子看著群臣,燁燁生輝:“國尉,將孤的話傳遍軍中,王綰,將孤的話傳入大秦庶民之中!”
“告訴大秦銳士們,也告訴大秦的國人百姓們,只要大秦將士立下戰(zhàn)功,大秦與孤絕不吝嗇封賞!”
“若大秦?zé)o封賞之土,那便踏平山東六國,那便征伐天下,為大秦奪取足夠多的土地!”
“彩!”
這一刻,群臣紛紛開口,贊譽(yù)不斷:“王上有如此大志,我大秦必將席卷六國,王天下!”
“王上有如此大志,我大秦必將席卷六國,王天下!”
“王上有如此大志,我大秦必將席卷六國,王天下!”
咸陽宮大殿之中,氣氛在這一刻達(dá)到了一種極致,不論是方才還在爭論的群臣,還是高居王座的秦王亦或者侍奉的寺人,都感覺到了熱血澎湃,都感覺到了時代的召喚。
大秦男兒,志在東出。
這一刻,范增心中終于松了一口氣。
他不用使用殺手锏了。
嬴高給他的殺手锏根本就是一柄雙刃劍,雖然可以殺敵,以達(dá)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但是代價太大了。
范增心中也有些歡喜,這一次,他也會成為大秦的貴族之一,身負(fù)軍功爵位,在咸陽城中行走,都可以昂首挺胸了。
朝會之上的消息,經(jīng)過六國密探以及背后推手的推波助瀾,短短時間便流傳天下,天下大震。
武安君!
這個封號可不一般。
大秦的前任武安君白起,伊闕之戰(zhàn),大破魏韓二十四萬聯(lián)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jìn)之路。伐楚之戰(zhàn),攻陷楚都郢城,迫使楚國宗廟遷移至陳。
長平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趙國主力,坑殺趙軍四十萬,而天下震驚,人稱殺神。其擔(dān)任秦軍主將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
對于白起之戰(zhàn)功,曾經(jīng)的秦國丞相,蔡澤這樣評價:楚地方數(shù)千里,持戟百萬,白起率數(shù)萬之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zhàn)南并蜀漢。
又越韓、魏而攻強(qiáng)趙,北阬馬服,誅屠四十余萬之眾,盡之于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yè)。
自此之后,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此乃白起之勢也。
甚至于后世天朝的那位也曾言:“論打殲滅戰(zhàn),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而如今,大秦又出了一位武安君,從臨河之戰(zhàn)崛起,先后經(jīng)歷九原之戰(zhàn),奪取河套地區(qū)建立九原郡,使大秦在北方占據(jù)主動。
其后組建萬勝軍以及蟒雀軍,參與邯鄲之戰(zhàn),一戰(zhàn)而祭拜趙國戰(zhàn)神李牧,攻破邯鄲,一舉而天下之名。
隨后,劍指西北,攻青羌,破戎狄,擊大月氏,開疆?dāng)U土,心狠手辣,絕非遜色于當(dāng)年的殺神白起。
甚至于在匈奴以及大月氏之中,流傳著一個名號,將公子高稱之為人間屠夫。
這樣的人,接棒武安君這樣的封號,由此可見秦王之意,大秦之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