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我的老師是學霸 >> 目錄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主線任務完成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主線任務完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老師是學霸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主線任務完成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叮——! 腦海中,響起一聲脆響。 顧律先是愣了一下,接著臉上露出喜色。 他連忙打開任務面板查看。 主線任務:一年內培養出五位學生被世界排名前五十大學錄取(任務進度5/5) 任務獎勵:100點自由屬性值(可領取) 注:世界排名已當年QS世界大學排名為準。 主線任務完成了! 顧律重重握拳,臉龐上浮現出笑容。 歷經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主線任務終于完成了。 今天是8月5號。 按照時間來說,大部分高考考生的錄取情況都應該有了結果。 顧律打開十八班的班群,恰巧看到班主任馬秋梅老師剛剛發在群里的一個文件。 那是十八班將近五十名學生的志愿錄取結果。 顧律打開文件掃了一眼。 畢齊,被燕京大學數學系錄取。 馬正軒,被燕京大學數學系錄取。 蘇靈,被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錄取。 這三位是顧律早就知道的。 不過,這三人都并非通過高考這條常規渠道得到世界排名前五十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的。 但這也無傷大雅。 除去蘇靈這位富家小姐不談。 以馬正軒和畢齊這兩人的高考成績,即便沒有參加IMO的履歷,依舊是被清華和燕大爭相哄搶的角色。 除去這三人外,十八班還有另外兩位同學分別被清華和燕大錄取。 張正同學,以701分的總分,被燕京大學醫學院錄取。 還有一位叫馬月妮的女同學,以693的總分,被清華大學機電工程專業錄取。 五個人,不多不少。 顧律的主線任務得意順利完成。 他的內心自然是喜不自勝。 一個原因沒有了任務的束縛,可以離開高中這個新手村。 另一個原因,則是任務獎勵的100點數值型,在此刻就宛如雪中送炭,可以解決的他的燃眉之急。 上午研討會中,他主動請纓接下的那個研究潮汐作用對海底盾構隧道管片接縫防水性能影響的任務,但是經過一下午的鉆研,顧律無奈的發現。 以他現在的能力,想要短時間內搞定這個難題,還是太過于勉強。 于是他起了放棄的心思。 但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100點屬性值的到賬,使他完全具有了挑戰那個難題的能力。 顧律毫不猶豫,選擇領域任務獎勵。 系統面板中,可自由分配屬性點那一欄,由0變為100。 顧律沉吟幾秒,將這可自由分配的100點屬性,按照比例,加在六項屬性值上。 運算力10,記憶力10,空間力15,洞察力15,推理力25,創造力25。 加點完畢后,新的系統屬性值浮現在顧律面前。 宿主:顧律 運算力:308(LV3) 推理力:335(LV3) 記憶力:246(LV2) 空間力:294(LV2) 洞察力:271(LV2) 創造力:300(LV3) 可自由分配屬性點:0 繼推理力率先突破到LV3后,在這次加點完畢后,顧律的運算力和創造力也先后達到LV3。 目前,六項屬性中,記憶力的數值最低,只有246點。 不過對于顧律這樣一位理科生來說,對記憶力的要求并不高,夠用就行。 加點的方向,顧律還是更側重于推理和運算。 一下子獲得一百屬性點的加持,顧律可以清晰的感覺到自身的變化。 思路通徹,靈感如泉涌。 大腦一片清明,不復剛才的混沌與堵塞。 之前幾個理解不了的問題,顧律現在卻能抽絲剝繭的一點點將其剖析開。 “這個問題,其實也并非我想象的那么難嘛!原來之前一直是我走進思維誤區了。” 不到半個小時的功夫,顧律就發現自己之前破題方法的誤區所在。 原本,他是想通過建立隧道的縱向等效剛度模型,通過施加不同的潮位差所對應的水頭壓力,得到一個在潮汐荷載作用下隧道縱向彎矩和軸力的分布情況。 不過,在實際的建模過程中,顧律卻遇到了不少麻煩,讓他一度懷疑是否走錯了方向。 但其實,并非是顧律的方法不對,而是少了一個環節。 在建立隧道的縱向等效剛度模型之前,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建立管片的ANSYS有限元實體模型,來計算出管片縱向接頭的等效抗彎剛度。 顧律直接越過這個環節,直接來建立隧道縱行等效剛度模型,自然是困難重重。 想通問題的關鍵所在,顧律也不再猶豫。 打開電腦,泡杯咖啡,最后再點個外賣,顧律便開始了他的夜生活。 次日。 渤海水文研究中心的茶水間。 鄭淳推開門走進來,輕車熟路的走到幾位院士面前,目光掃了一圈。 “顧律沒來?”鄭淳開口問。 郭院士捧著一杯茶,笑呵呵開口,“小律說他昨晚睡得太晚了,需要補補覺,遲一會兒過來。” “看來顧小兄弟挺拼的啊。”鄭淳笑了笑,找了個空座坐下,“那究竟那道問題被解決了嗎?” “這個你問我,我問誰去。”郭院士攤攤手,“我又不知道小律的進度。” 這下輪到鄭淳詫異了,“難道昨天顧律沒有去找各位請教?” “沒有。” “沒去過。” “昨天吃完午飯回去后,我就沒見過小律了。” 鄭淳平靜的心境掀起了層層波浪。 在他看來,顧律靠自身的能力,基本不太可能解決昨天那道難題。 他本以為,顧律會去尋求十四位院士的幫助,這樣搞定那道難題自然不成話下。 但聽院士們的回答,顧律根本沒有這樣做。 原因只有兩個。 要么,顧律選擇了放棄。 要么,他真的靠自己的能力,解決了那道遠超于他現在水平的難題。 雖然這兩個可能鄭淳更傾向于前者。 但內心中,他卻隱隱期待著后者的出現。 上午十點。 顧律頂著一雙黑眼圈來到會堂。 昨天晚上他一直從晚上十點忙到次日凌晨六點,匆匆的休息了一下,就急匆匆的趕到水文中心。 顧律強打起精神,迅速進入狀態。 研討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先是解決昨天遺留下來的幾個問題。 各個接下任務的專家開始先后講述自己給出的解答。 不過有的問題研究起來太耗費時間,無法在一天的時間就得出答案,于是只能再次推延。 不到半小時的功夫,除了那幾個暫時無法得出答案的,昨天遺留的問題已被解決了七七八八。 只剩下,昨天最后那個,潮汐作用對海底盾構隧道管片接縫防水性能的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