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洪荒青松道 第二百五十九章準(zhǔn)提退走
封神對于玄松來說,僅是一個開端,而對西方教來說,卻是大興契機(jī)。
闡截二教衰落,其中闡教門下數(shù)位親傳弟子投身西方教,截教被接引收走八百弟子,使得西方教徹底尊定大興根基。
玄門至此一蹶不振,連太清都不得不現(xiàn)身招收門下弟子,與西方教抗衡。
聞言,準(zhǔn)提道人臉上的怒意不減,渾身金色神光萬丈,顯出菩提金身,諸般手臂齊齊高舉,頭頂七寶妙樹與三枚舍利子神光耀眼,口中念念有詞,正是西方教無上法門寂滅真經(jīng)。
“西方世界大興乃是天數(shù),非是旁人可以阻止。”
此刻已經(jīng)不單單是孔宣與三十六諸天一事。
而是眼前的玄松欺人太甚,叫準(zhǔn)提忍無可忍。
圣人之下,皆為螻蟻。
哪怕玄松乃是一位三尸準(zhǔn)圣大神通者,可在準(zhǔn)提眼中,依然是一只稍微大上一些的螻蟻,無法不死不滅,早晚都有隕落劫數(shù)。
見此,玄松神色不變,口中輕笑一聲,足下先天十二品造化青蓮衍生,金木水火土五道先天神光垂落下來,面對準(zhǔn)提不閃不避。
一時間,金色神光與金木水火土五道神光,相遇一起,時而攻,時而守,一會金色神光大盛,一會金木水火土五道神光沖天,陣陣無上神威溢出。
二者一人乃是西方二圣之一,執(zhí)掌八百旁門與寂滅真經(jīng),一人乃是三尸準(zhǔn)圣大神通者,身懷肉身法門與開天神通,皆是神通廣大。
可以說打的難分難解。
一時間,玄松輕喝一聲,道:“法天象地!”
身軀化作十?dāng)?shù)萬丈大小,玄妙氣息四溢,手中青蓮劍劃出一道奇異軌跡,似慢實(shí)快朝著準(zhǔn)提落下。
“諸天萬法,混沌開!”
與此同時,先天五行五色神光衍生,金木水火土五道先天神光縱橫,從東南西北五方,對著準(zhǔn)提落下,盡顯三尸準(zhǔn)圣大神通者神威無量。
本來準(zhǔn)提對于玄松的肉身道途、開天神通與先天五行五色神光,自認(rèn)為十分熟悉,甚至了然于胸。
可是再次面對時,卻是神色一凝,玄松的神通之上,明顯有著一股類似圣人的氣息,暗道一聲不妙。
只不過,圣人是順應(yīng)天道,有著則加持,玄松則是逆行而上,跟則互相碰撞。
二者沒有上下高低一說,皆有無上神威。
當(dāng)下準(zhǔn)提體內(nèi)寂滅真經(jīng)拼命運(yùn)轉(zhuǎn)起來,慶云之上,三枚斗大的舍利子顯出,手中七寶妙樹之上,七彩神光震天,不閃不避,迎著玄松沖去。
轟的一聲巨響,二人互相分開,散溢出來的神威,往著四面八方擴(kuò)散,幾乎將小千世界弄得飛灰煙滅。
“天尊逆天而行,跟則對抗,早晚都會被天地排斥,遭逢劫數(shù)。”
準(zhǔn)提身上的氣息,隱有一絲混亂,雙目緊緊盯著玄松,好像想要瞧出來一些什么。
“大道三千,條條皆可證道,何來逆天而行一說!”
“莫非圣人與接引圣人的八百旁門,真是所謂的旁門左道!”玄松身上的氣息,亦是隱隱有著一絲混亂。
“還是說圣人忘記了,昔年的圣位因果!”
既是順天而行,何來因果一說!
既然有著因果,那么又何來的順天而行!
“或許是,或許不是,皆與天尊無關(guān)。”
“至于紅云一事,待其轉(zhuǎn)世歸來,俱時貧道二人自然會給其一個說法,無需天尊操心。”
準(zhǔn)提冷哼一聲,身上金光一閃,消失不見。
對此,玄松沒有阻攔。
若非西方大興契機(jī)就在眼前,不可節(jié)外生枝,準(zhǔn)提非得跟玄松生死相搏,分出一個勝負(fù)不可。
可惜眼下并非是一個合適的時機(jī)。
相比之下,孔宣與三十六諸天一事,僅是一件小事。
待西方世界大興,攜帶大勢東來,俱時玄松也僅是螳臂當(dāng)車。
準(zhǔn)提一走,玄松等人自然無需繼續(xù)留在青龍關(guān),齊齊駕馭祥云,往東海一地而去。
次日,袁洪親自打開青龍關(guān)城門,向西岐大軍投降,叫姜子牙喜不勝收,立刻命人接收青龍關(guān),大軍馬不停蹄,繼續(xù)朝著朝歌而去。
青龍關(guān)乃是三十六關(guān)之一,地里位置十分險峻。
由此可見,青龍關(guān)一破,商朝只能茍延殘喘,反觀西岐大軍逐漸與八百諸侯會師,實(shí)力猛增數(shù)倍不止。
這一日,東海碧游宮中上清圣人靈寶天尊,望著昆侖山方向陷入沉思。
眼前似乎浮出昔年昆侖山中的景象,三清朝夕相處,互相論道演法,何等溫馨。
然而,終究僅是一場過眼云煙,往事不堪回首,
“截取一線生機(jī),談何容易!”
不多時,碧游宮上空,金鐘長鳴不止。
一時間,無數(shù)祥云而來,其上乃是一位位截教門下弟子,往碧游宮而來,當(dāng)真靈光如云,萬仙來朝。
看著下面一眾門人弟子,上清沉默不語,足足過了數(shù)個時辰,方才輕嘆一聲,道:“封神一事,乃是由諸位圣人、天尊一同簽押下的,可謂兇險至極。”
“一旦沾染劫數(shù),俱時肉身不存,真靈飄往封神榜,至此供天庭驅(qū)使。”
下面一眾截教門下弟子,如何不知封神一事的兇險。
十天君身死,碧霄、瓊霄身死,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截教門下弟子身死道消,真靈飄往封神榜。
“然而,玉清小兒欺人太甚,此仇不可不報。”
上清臉上怒意一涌,倘若僅是門下弟子間的爭斗,就算云霄身死,真靈飄往封神榜之上,他都不會如此憤怒。
偏偏碧霄、瓊霄二人,是被玉清親殺,那太清就在一旁,非但沒有阻止,反而眼睜睜看著碧霄、瓊霄身死。
叫上清如何忍得下這口怒氣!
“多寶、金靈、龜靈、無當(dāng)何在!”
“弟子見過師尊!”
多寶道人、金靈圣母、龜靈圣母、無當(dāng)圣母四人,齊齊上前一步,對著上清躬身行禮。
看著下面多寶四人,上清一揮手,取出四柄殺戮劍器與一張陣圖,道:“爾等四人,即刻持著誅仙四劍與誅仙陣圖,前往人族,擺下誅仙劍陣。”
“讓玉清小兒知道,我截教一脈非是軟弱可欺。”
一時間,多寶四人有些面面相視,卻不敢出言反對,各自上前取過一柄劍器,跟上清出言告辭。
截教門下四大弟子,攜帶誅仙劍陣而去。
剩下的一眾截教門下弟子,無不是面露喜意,誅仙劍陣一出,定可給玉清一個好看不可。
殊不知,誅仙劍陣一出,引得四位圣人出世。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