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拳無雙 第十四章 激發(fā)本能,我之意拳敗對手
對方心氣如一,孫正心如明鏡。
二人遙遙相對,咫尺卻有天涯之遠(yuǎn)。
湘州此地,本來武術(shù)風(fēng)氣沒有沿海濃郁,可也出現(xiàn)有“三步八拳”之類的武術(shù)(套tào)路。
例如名噪一時王潤生,就是“三步八拳”的第四代傳人,至于這個王然,卻又是第幾代,讓人琢磨不透。
湘州歷久以來,鮮有高手,卻在這KTV出現(xiàn)了一個有幾分實力的年輕人,不得不讓孫正警醒。
之前徐老頭說過,湖湘之地,除了“三步八拳”還有“巫家拳”大行其道,練到高深之處,筋骨齊動,可以一錘斃虎,手切硬磚。硬磚可不是一般的紅磚,而是那種修建筑的磚頭,孫正目前也未必能做到,即便做到也是手受傷,決然不可能輕松。
王然看著他,道:“你是什么人?散打到了你這個級別,已經(jīng)是三段的好手,絕不是一個學(xué)生能輕易練成的。”
他看孫正,一臉堂堂之貌,形端骨正,有一種穩(wěn)如泰山的架勢,這樣的心(胸胸),卻不是普通散打之人能比。
現(xiàn)在的散打,無論高低,都是為了金錢名利,只要有毛爺爺,他們就可以出手,也就僅限于擂臺之間。
前幾年盛行的“武林風(fēng)”,最近興起的“中華拳壇”,都是國內(nèi)有所名望的“現(xiàn)代武林大會”。
可是在一來二去,整個大會卻變質(zhì)了,所謂的擂臺,出現(xiàn)的都不是真正(愛ài)好武術(shù)的,而是一群腐朽之人,為了錢而打拳,真正的武德早就被他們分離開來。
什么武德,那在他們的嘴臉中,就是可恥可笑的事(情qíng)。
時代變了,對于武功,注重了觀賞(性性),而真正的國術(shù)卻已經(jīng)埋沒在山海內(nèi)外。
“我不是什么人,我倒是很好奇,湘州這個彈丸之地,卻有了你這個本事人物,你姓王,到底是不是王潤生的后人?那個曾經(jīng)在湖南大學(xué)任職體育教授的高手。”孫正道。
“你怎么知道王潤生的?”那王然有些警惕,生怕孫正是專門找茬的。
孫正朗聲一笑:“在湖湘大地,誰人不識王潤生?只要是武林人物,都知道這個名號,不過,我并不是武林中人。”
“你不用多說,我與姓王那個無關(guān)。”王然冷哼一聲,似乎根本不屑一顧。
孫正大為詫異之間,王然就動了:“雖然無關(guān),可你今天打了我兄弟,今(日rì)要你試試看誰才是高手?”
目光之中,(身shēn)法如電,風(fēng)馳電掣,他貼(身shēn)壓來。
三步八拳(套tào)路講究近(身shēn)粘貼而打,單練的手法有單鞭手、雙鞭手、父子手、大車輪、小車輪、攪手、大神拳、小神拳等,可謂內(nèi)容豐富、變化繁多。
這次他是隨手一抽,乃是單鞭手的一種,這在太極拳中也有類似的手法。
單鞭手猛然一甩,像是噼里啪啦的鞭炮,難怪“三步八拳”能威震一時,可見此功頗具威力。
重重?fù)P起的單鞭就隨之破空,孫正隨手一招“格臂擊腦”,手臂微微彎曲,彈(性性)十足,與抽動的鞭手幾乎抗衡在一起。
他下手很重,孫正以至于皮膚被抽得發(fā)紅,幾乎火辣辣的刺痛。
“這就是真正的三步八拳?”孫正目光凝重,“三步八拳”,步伐靈活,以快打慢,以猛打脆,以剛打弱,遇強(qiáng)則強(qiáng)!
孫正皮膚汗毛一收,居然借用“八段錦”呼吸法,將自己的(身shēn)體調(diào)整過來,他現(xiàn)在剛好是“左右開弓似(射射)雕”的架勢。從右手到左手,幾乎一個輪轉(zhuǎn),氣息從右到左,從左至右,循環(huán)往復(fù),接著他的紅腫似乎消除了一些。
“嗯?養(yǎng)生功法?”那王然說了一聲,忽然雙手齊出,如鋼絲交錯,生生拉開一個手的距離,專門攻孫正的面門。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可是他專門攻擊對方的面門。
孫正這時候也怒氣一沖,兩只手格擋起來,護(hù)住了面門上下。
他的手雙鞭甩出,好像拉長的繩索,直接抽在孫正的手臂上,再次紅了一陣。
不斷抽,不斷紅,接著甚至發(fā)青發(fā)紫,生生疼痛。
孫正吐出一口(熱rè)氣,徐徐倒退,二人是在狹窄的走廊對抗,孫正根本沒有幾乎反應(yīng)。
因之三步八拳,“進(jìn)、退、換、奪、轉(zhuǎn)”迅速無比,步伐快速,他的“散打”則顯得慢了一拍。
這也是他的“散打”并沒有達(dá)到后續(xù)的段位,全憑自己修煉養(yǎng)生功,這才能有契機(jī)抗衡一二。
否則的話,一般人面對這抽鞭之手,估計早就手腳麻木,不聽使喚。
孫正目光凝重,不斷退后,他卻不想叫人,如果等到別人來,自己首先丟了臉不說,還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于是還是自行解決!
他呵斥一聲,接著按照“五禽戲”的(套tào)路,一個“鹿奔”,接著似有一股(熱rè)流從的他手臂流轉(zhuǎn),接著回(身shēn)一個小啄,如鹿角頂首。
雙手抬起來,卻又如“左右貫耳捶”,兩種(套tào)路,徹底融合。
一個是養(yǎng)生功法,一個是武功之道,養(yǎng)生的作用是什么,基本就是為了改善體質(zhì),更好的服務(wù)于武功。
因此,“八段錦”稱之為“宋朝廣播體((操cāo)cāo)”,而“五禽戲”則是歷來儒家與醫(yī)家修煉的養(yǎng)生秘術(shù)之一。
孫正雙手開合,落拳如壘石,滾滾打來。
對方鞭手一收,這次卻是“攪手”。
“攪手”是專門對付“大剛大正”之拳的(套tào)路。
只要你越是猛,越是剛硬,他就越是伸手即來,呼之即去,云淡風(fēng)輕間可化解。
攪動,就如江河之中的漩渦。江河都抵不過漩渦運轉(zhuǎn),排浪旋入,人的拳力自然比不過江河,被漩渦似的“攪手”一開,接著剛正之氣,一掃而空。
孫正大叫“不好”,心中升起一股不妙之感。
他的手徹底被對方纏繞,攪成了一團(tuán)漿糊,根本沒有任何施展力。
孫正正要脫(身shēn),卻見繼而是一個“大神拳”。
只見王然的(身shēn)體猛然(挺tǐng)直,豁如罡風(fēng)陣陣,拳如奔雷。
其實“三步八拳”是融合了無數(shù)種(套tào)路,獨創(chuàng)的一種技法。其中“大神拳”又與義和團(tuán)有關(guān)。
《義和大神拳圖說》中載曰:“義和大神拳
挪,軟硬輕技信手拈。”
王然現(xiàn)在就是軟硬兼施,拳力或大或小,讓人捉摸不定,這種巧妙的技法,其實缺少一種一往無前的沖勁。
王然卻推陳出新,在孫正變招的瞬間,他加大了力道,快如急雨。
孫正大吃一驚,面對這一拳,他居然無可阻擋,最終看到拳頭在面前放大,越來越近,越來越讓人恐懼。
這一拳打在面門上,勢必會鼻破血流,口齒歪斜,到時候形象丟了不說,更從此不再會有寸進(jìn)。
武功一道,最忌諱被人打,要不怕打,更要打不怕。
孫正心中閃過無數(shù)個結(jié)局,但自己面對這“大神拳”,好像真的遇到了一尊大神,坐立難安,心頭惶惶。
“我不能輸。”孫正堅定決心,對方的拳頭卻越來越近。
一切似乎在這一刻放慢了,孫正想起了棋局中的兩句話:
“圍棋擊劍,反自眩刑,亦皆自然也。”這是西漢后期著名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語言學(xué)家楊雄,對圍棋之道的評價。
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王世貞也說:“奇之極而造于平淡,巧之極而后詣于自然。非真平淡自然也。”
都是說到了自然,心(性性)自然,便是拳也剛,也正,也強(qiáng),也猛。
因為自然出招,是人體最合適的招式。
而“意拳”就是呈現(xiàn)人的基本動態(tài),是一種近乎于“方圓之間”的模樣。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孫正才從徐老頭的“牢籠”里出來,心(性性)也越發(fā)自然,越煩透亮,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自己這幾年的經(jīng)歷。
點點滴滴,落在他的心田間。
“意拳意拳,隨心自然,招無定勢,拳無遠(yuǎn)近,(身shēn)無所向,相本是象!這就是意拳!”
孫正豁然開明,心頭怒吼一聲,雙手像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
睜開眼睛,他抓住了對方的手掌。
“意拳遺形!獨與力俱!”
孫正好像打出了一個圓,這一輪圓圈,配合著對方的力,和自己的力,幾乎交融在一起。
這個圓是一個球,球中乾坤,恍如龍騰!
這似乎又不是一個剛烈的球,而是一個水球,因為十分柔韌,他環(huán)抱著的仿佛吹彈可破,水流萬千。
雙手施加了力道,卻又似乎沒有施加,簡簡單單,復(fù)歸自然。
就在這一瞬間,“獨與力俱”已然形成。
而“意拳遺形”也在他的動態(tài)之間,彌漫出來。
似是而非,他忽然扭動腰桿,(身shēn)體之中,有一股自然而然的力量,帶動他一路前進(jìn)。
“意在心,心在手,手施力,力施威,威震八方!”
孫正一聲大呵,接著聲音被唱歌掩蓋,可他的(身shēn)體卻步步為營,雙開了對方的縫隙,順?biāo)浦郏樹h相對!
一扭,一擰,一帶,一落,一氣呵成,那王然直接騰空飛起,整個(身shēn)體如沙包一樣,居然被孫正的“意拳遺形”打飛了出去!
這原來就是“意拳”!
“我終于練成了!”孫正心頭震震,好不自在。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