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劉范興漢 >> 目錄 >> 第二百三十二章:一邊倒的完勝 |
第二百三十二章:一邊倒的完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劉范興漢 第二百三十二章:一邊倒的完勝 重甲騎兵在三位猛將的帶領(lǐng)下排成陣勢,手持長槍,沖了過來。 而感受著大地的震動,一些膽小的人,開始顫抖起來。 在漢代,大多數(shù)軍士都是農(nóng)夫出生,哪怕是董卓,軍中除去飛熊軍和湟中義從,也只有極少數(shù)人是真正的精銳之師。 何況其他諸侯了。 而飛熊軍和湟中義從現(xiàn)在在臨汾駐扎,不在平陽,所以平陽諸軍看著眼前如潮水般涌來的重騎兵,心生畏懼,有些下意識的后撤一下。 “不得后撤,全軍鎮(zhèn)定,弓弩手準備射擊,重盾兵準備御敵” 樊稠大吼,眾軍稍微心安。 樊稠軍的動向,自然沒有逃脫徐晃三人的眼睛,三人各摯兵器,沖在了最前方。 “給我射” 樊稠見此,下令射擊。 弓弩手手中的大黃弩開始了三輪齊射。 大黃弩需要用腳上弦,所以漢軍軍陣中弓弩兵往往排成三排,后排上弦,中間裝箭,前排射擊。 如此交替射擊,形成箭雨。 當然這種射擊方式早已被劉范淘汰。 箭雨飛下,三人只是揮舞兵器格擋而已,并未停下。 眾軍也因為身披重甲,結(jié)成密集軍陣,加上長槍揮舞,故并未遭受損失。 樊稠,董越見此,心下驚懼不已。 不久三人跑到軍陣前,開始揮舞兵器,砍翻,刺穿了重盾,重盾兵被掀翻在地。 后方三支騎兵也已沖到跟前,如三把利刃,沖破了重盾兵的防衛(wèi)。 重盾兵被破,接下來無論是弓弩兵,刀盾兵,還是長槍兵,長矛兵便不再是重騎兵的阻攔。 重騎兵開始在三人的帶領(lǐng)下,沖擊著樊稠,董越的軍陣。 一時軍陣大亂,一些士卒丟掉武器,開始向后,往城內(nèi)跑去。 而一些刀盾兵,長槍兵,長矛兵則揮舞兵器,上前接戰(zhàn)。 然劉范所用重甲騎兵可不是普通重甲。 和陷陣營所用明光凱不同,重甲騎兵所用重甲是后世宋金時期,鐵浮屠穿戴的冷鍛甲。 冷鍛甲,也被稱為瘊子甲,不加熱,直接在室溫下捶打甲片原料,直到厚度減少三分之二,就算是加工好了,為了在捶打中對照原來的厚度,在甲片的末端,特地留出筷子頭那么大的一塊不打,保持原來的厚度,因此,最后甲片上會有一個個的小凸起,就像人身上生出的瘊子,所以被稱為瘊子甲。 冷鍛甲最早是羌人的一種鍛造方式,因此甲比明光凱輕,且堅硬無比,弓箭不能射透,對刀劍槍矛也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所以被劉范用來作為了重騎兵標準鎧甲。 而且在冷鍛甲之下,還有兩層綿甲和一層用鯨魚皮所制皮甲,加上內(nèi)襯衣物,一重甲騎兵,內(nèi)外有五層衣甲,無論是冷鍛甲,綿甲還是鯨魚皮甲,都是上等的防護鎧甲,如此防護,在漢末幾乎無人能有辦法破甲。 當然如此繁復的戰(zhàn)甲,騎兵無法獨自穿上和上馬,一般需要一人幫忙穿戴,一人扶上馬,配備兩名輔兵來支持一位重甲騎手。 董卓軍絕望的砍殺著,但卻無人能做到破甲,也無人能對重騎兵造成實質(zhì)傷害。 一時眾軍大亂,紛紛丟下兵器逃走。 樊稠,董越見此,自知不能取勝,便率領(lǐng)親衛(wèi)后撤。 “殺” 劉范怎會放棄如此絕佳的機會,立刻帶領(lǐng)步卒和剩余騎兵殺出。 前方太史慈見樊稠,董越就要殺入城中,放下長槍,拿起弓弩,一射,支撐門前斷橋的細繩被射斷,斷橋無法拉起。 樊稠見此,大駭,回頭看了一眼太史慈。 “快關(guān)城門” 樊稠大喊道,雖然現(xiàn)在門外還有未進之兵,然斷橋已毀,如果城門再被破,平陽就不保了。 所以樊稠才打算先關(guān)城門。 “呀呀,賊子休走” 張飛遠遠看見,立刻拍馬殺上前來。 守門士卒大駭,立刻關(guān)上城門。 而這時一支羽箭飛來,一士卒應聲而倒。 此乃太史慈所射。 就在一邊士卒還在驚訝的時候,張飛殺到了跟前,殺死了士卒,打開了城門,太史慈,徐晃率領(lǐng)重騎兵蜂蛹而入,沖進了平陽。 “樊將軍,快走吧” 董越上前拉著樊稠便走。 “可惡,撤,去臨汾” 樊稠說完,便與董越匯集親衛(wèi),帶上一些士卒出了南門,往臨汾而去。 而劉范并未派人追擊,而是派人張榜安民,同時命人清理戰(zhàn)損。 此戰(zhàn)殺敵一萬三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被重騎兵所殺,俘虜二萬五千人,樊稠,董越帶著一萬二千人逃脫。 劉范得到戰(zhàn)報后,大喜,下令犒賞三軍。 而樊稠和董越根本不敢停留,一路向南,直接跑到了臨汾才安頓下來。 樊稠二人到達臨汾城下后,董旻便命人將二人迎入。 董旻見二人狼狽不堪,甚為驚訝。 “你們這是,到達怎么了” 董旻問道。 “稟將軍,我們被冠軍侯一戰(zhàn)擊敗,平陽也丟了,我等狼狽逃回,向?qū)④娬堊铩?p/> 樊稠向董旻拜道。 董旻是董卓兄弟,又在朝中為官多年,在董卓軍中自然地位超然。 “到底怎么了,讓你二人如此狼狽” 董旻聽后,怒道。 “將軍,我等本想與冠軍侯一戰(zhàn),挫一挫其銳氣,可不想冠軍侯有三支重甲騎兵,號赤鷹,惡虎,白狼,三支騎兵皆披重甲,就連馬匹也披重甲,無論是弓弩,刀劍還是槍矛皆不可傷其分毫,其騎兵人手一桿長槍,直沖軍陣,使我軍大敗,城池也被奪了去,我二人只得狼狽逃回,請將軍治罪” 樊稠向董旻拜道。 “重甲騎兵,連弓弩,刀劍,槍矛都不能傷其分毫” 董旻聽后,簡直不敢相信,兩邊諸將面面相覷,一臉不信。 “是啊,將軍,那冠軍侯確實有一只重甲騎兵,我二人也是敗在這重甲騎兵之手也” 樊稠拜道。 董旻看了看二人,一臉憤怒。 “哼,休要唬我,這世上根本不可能有重甲騎兵,此早已有定論,你二人作戰(zhàn)不力,失地喪師,罪不可赦,來人推出去斬首示眾” 董旻說完,甲士走進。 “慢” 張濟想起攔住了甲士。 “將軍,大戰(zhàn)之前,斬首大將于戰(zhàn)不利,望將軍三思” 張濟拜道,其余眾將也站起勸道。 “若非眾將求請,今日必殺汝二人,還不退下” 董旻說完,二人立刻拜謝。 “謝將軍不殺之恩” 二人說完,便退下了。 “傳令,緊守城池,沒有我的命令,不準任何人出戰(zhàn)” “喏” 董旻說完,眾人立刻拜領(lǐng)。 不久平陽戰(zhàn)事再次傳遍天下,劉范一戰(zhàn)而定平陽,還有那三支重甲騎兵,讓全天下的人大開眼界。 鄴城南部漳水北岸,公孫瓚軍營內(nèi) “看來和冠軍侯還是得保持距離啊” 公孫瓚在接到劉范戰(zhàn)報后,感慨道。 “哥,難道我們不回幽州了嗎” 公孫范看了看公孫瓚問道。 “回,怎么回,現(xiàn)在幽州上下大多都以冠軍侯馬首是瞻,甚至平民百姓,各地異民都已掌控在冠軍侯手中,加上其如此強悍的軍力,我等又如何能回去,更何況先前我們依附何進,現(xiàn)在我們依附袁家,這些都與冠軍侯關(guān)系微妙,我等又能如何自處啊,還是關(guān)先生有先見之明啊,讓我們在冀州募兵,而不是幽州,看來以后我們要發(fā)展,還得靠冀州才是啊” 公孫瓚看了看公孫范,緩緩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公孫范雖然聽不大明白,但對于公孫瓚的打算,公孫范自然會全力支持。 這時一個傳令兵走了過來。 “主公,袁公派來的信使到了” 傳令兵說完,公孫瓚點了點頭。 “好,叫” 公孫瓚說完,傳令兵帶來了一個年輕文士。 “南陽陳震,陳孝起拜見公孫將軍” 陳震向公孫瓚拜道。 “袁公讓先生來此,不知所謂何事” 公孫瓚看了看眼前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文士,問道。 “稟將軍,袁公讓在下拜會將軍,袁公想表將軍為中山國國相,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陳震說完,公孫瓚大喜。 現(xiàn)在公孫瓚已經(jīng)有討逆將軍的頭銜,還有鄉(xiāng)侯的爵位,如果再加上太守之位,那就是名副其實的諸侯了。 但是公孫瓚很快就收起了歡喜,一臉嚴肅起來。 “袁公怕沒這么好心吧,不知袁公意欲何為” 公孫瓚看了看陳震,而陳震不慌不忙的上前拜道。 “袁公是想與公孫將軍結(jié)為盟友,共進共退而已” 陳震說完,公孫瓚笑了笑。 “難道現(xiàn)在我們不是盟軍嗎” 公孫瓚說完,陳震也笑了笑。 “當然是,只是袁公對公孫將軍多為佩服,故想深結(jié)也” 陳震再拜道。 “好,那就麻煩先生上稟袁公,袁公美意,在下在此謝過了,久后還望袁公多多提攜,關(guān)照啊” 見公孫瓚答應,陳震心中一安。 “既如此,在下立刻回稟袁公,在下告退” 陳震說完,便拜別了。 “恭喜大哥” 陳震走后,公孫范向公孫瓚道喜。 “這何喜之有啊,看著吧,那袁紹絕不會如此好心的” 公孫瓚看了看公孫范,并未在言語。 陳震返回后,便向袁紹上奏了公孫瓚的意思。 “好,孝起辛苦了,先退下休息吧” 袁紹笑道,陳震拜辭。 “諸位,既然公孫瓚已經(jīng)同意,我等是不是該進入下一步了” 袁紹看了看逢紀,許攸,陳琳等人,笑道。 “可也” 逢紀等人上前拜道。 袁紹聽后大喜,立刻上表公孫瓚為中山國國相,不久圣旨下達,公孫瓚如愿以償,拿著印信,帶著部曲,前往中山上任去了。 公孫瓚離開后,袁紹便率軍秘密向魏郡移動,不久來到了朝歌駐扎下來。 同一時間,兗州刺史劉岱也率領(lǐng)麾下兩萬人向東郡濮陽進發(f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