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大明王冠 >> 目錄 >> 第七章 神棍路線 |
第七章 神棍路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王冠 第七章 神棍路線 深呼吸一口氣,大聲道:“叔父一死,自己倒是快哉了事,可天下百姓怎么辦,您讀書一生,不就是為了以滿腹才華,為社稷百姓謀福利嗎?” 這是面子話。 實際上古代的讀書人,大多還是為了貨與帝王家。 像范文正公那樣的讀書人有。 不多。 黃觀這位讀書人,氣節足以名垂青史,也不可否認,黃觀、王艮之流的內心深處,讀書初衷不是簡單的貨與帝王家,必然有為天下社稷之心。 不過受儒家思想束縛,最后走上了這條無奈的道路。 黃觀唯有一笑。 滿是苦澀。 望著遠空江水盡頭,頹廢嘆氣,“朱棣已成應天新主,我黃觀縱有滿身才華,又有何用,與其茍活被他羞辱,不如一死守志。” 黃昏暗想,朱棣登基不過是這座天下換了個吃干飯的主人而已。 心里這么想,話不能這么說。 這是蔑視皇權,與君為臣綱的儒家思想背道而馳,易遭到黃觀訓斥。 道:“叔父,可知我為何知道您會來這里?” 黃觀本能問道:“為何?” 徐妙錦聞言也有些奇怪,黃昏出了應天城后,一路直奔安慶,又馬不停蹄來到此處,途中不作任何停留,確實是一早就知道黃觀會在此處的表現。 黃昏笑道:“很簡單,因為侄兒可以推知的?!?p/> 黃觀聞言怒斥:“休得胡說!” 這種說辭很神棍,須知子不語怪力亂神。 黃昏就知道他會有這樣的反應,輕聲道:“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但你們又不能不信,叔父這些年一直忙于家國大事,卻不知道侄兒在家鉆研人類行為學、邏輯學、心理學、數學和星相學,推測叔父您會出現在這里,也知道叔父您為叔母招魂之后,會在羅剎磯投水殉國——” 黃觀揮手,“休要胡言亂語誑我,我在募兵,昏兒你自幼聰慧,自可判定我會順江而下,途徑安慶來到此處,至于判斷我會投水殉國,不過是因為你了解叔父而已?!?p/> 這個解釋合理。 徐妙錦暗暗點頭,差點被這小子誑了去。 黃昏搖頭,“好吧,那再說點我這個身份不可能知道出來的事情?!?p/> 又把方孝孺的事情說了一遍。 黃觀和徐妙錦聞言,和吳溥的反應一樣,這哪是不可推理出來的,方孝孺名列文職奸臣第四,若是執拗不降,必死無疑。 見兩人還是不信,黃昏只得再出殺手锏。 道:“方孝孺寧死不寫即位詔書,于是即位詔書出自解縉之手,且朱棣會定年號為永樂,這幾天他還沒登基,我也不可能知道他的年號吧,到年底叔父您就知道我沒說錯了?!?p/> 黃觀苦笑,“昏兒,莫要玩弄小心思,你這是想穩住叔父。” 黃昏頭疼。 異常頭疼。 三元狀元,果然比吳溥更難忽悠。 黃昏根本不解釋,繼續道:“據侄兒推測,朱棣登基之后,會命解縉負責主持修書,這會是一本無比龐大的全書……” 把永樂大典的事情說了一遍。 黃觀和徐妙錦聞言瞠目結舌。 這是真的? 朱棣竟然要修這樣一本書,這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放在歷朝歷代,一位君王在位期間能做成這一件事,都足以名垂青史了。 黃觀沉吟半晌,“如果朱棣能做這樣的事,倒是讓人心里坦然了許多?!?p/> 用詞是如果。 意味著他依然不相信,畢竟是沒發生的事情。 黃昏心里長嘆,沒辦法了。 最后的壓箱底絕招。 看著黃觀,緩緩的說道:“叔父,我還知道一件事。”看向徐妙錦,“應天城破后,紫禁城里起了一場大火,其后朱棣的心腹士卒就撒了出來,你可知為何?” 徐妙錦眸子紅了。 紫禁城確實起了一場大火,是因為陛下縱火自焚了。 黃觀又一次淚流滿面。 黃昏石破天驚的說出了真相:“那場大火之后,朱棣對外宣稱,陛下已經死于大火之中,可他為何要讓士卒全城密查,甚至波及到周邊州城?” “真相只有一個,陛下沒死!” 陛下沒死。 四個字,像驚雷一般,炸得黃觀臉色潮紅,炸得徐妙錦嬌軀輕顫。 建文帝沒死,這意味著很多。 歷朝歷代,坐江山講究個名正言順,即所謂的正統,不見朱棣起兵,表面理由也不敢說建文帝怎么樣,而是說靖難。 直觀一點的詞語,靖難又可以稱之為清君側。 只不過大多清君側,最后都把君清了。 正統皇室沒死,便會有投機者帶著皇室復辟,就如當年曹操做的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次一點,那也是力挽狂瀾的功勛。 而朱棣更怕。 他這個江山怎么來的,比較簡單:直接從北方一條線打到應天府,也就是說,除了這一條線上的部門,其他部門嚴格來說,還是屬于建文帝。 建文帝死了,其他部門的員工一看老板都沒了,從了朱棣吧。 反正都是家族企業,誰當總裁都一樣。 就這么簡單。 但如果建文帝這位老總裁沒死,這就不好說了,站出來振臂高呼,其他部門經理一看,哎喲,老總裁還在,跟著他混業績比較穩定,新總裁上任的話畢竟有未知性。 萬一把老子開除了呢。 于是大概率一呼百應,各部門出錢出力,大家鬧哄哄的跑到公司總部,把新總裁從董事會趕出去,然后按勞分配果實。 所以這個理由,足以燃起黃觀心中的烈焰。 他圓睜雙眼,五指輕顫,眸子赤紅,看著黃昏,幾乎有些猙獰的問道:“昏兒你說什么,你說陛下還沒有死,你怎么知道的?” 黃昏長出了口氣。 不錯。 從黃觀的反應來看,只要建文帝沒死,他也不會殉國了。 面上不動聲色,道:“叔父,侄兒再次重申,我真可以根據時局推測一些事。” 轉念一想,得堵住黃觀和徐妙錦對推測未來的的幻想,主角有我一個就夠了,大家都知道未來,這還玩個毛。 我又怎么在朱老板手下創業?
于是又無比認真的道:“但這推測出來的事情,會有紕漏遺誤,但至少存在著被推測正確的可能,當然,侄兒也不能事事都推測正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