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漢室可興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孫伯符長驅(qū)直入
孫策攻堂邑不下,又得到廣陵疑似空虛的消息,知道不妙,不顧楊弘再三核實的要求,直接將之軟禁,立即輕裝北上。
沿途補給全靠因糧于敵。
說直白點,為了追求進(jìn)軍速度,就不能攜帶太多輜重,糧食只能在民間搶掠。
豫徐民間也不富裕,面對孫策“借糧”,自然堅決抵抗。
孫策一聲令下,不給糧則屠之。豫徐大地一片血色,哀哭之聲直達(dá)云霄。
下邳國在淮水之南有四縣,西邊是懷陵和東城,東邊是盱眙和高山。
高山南邊是廣陵郡,因此防御重點是西南九江方向。
孫策從堂邑東行,繞過尖山、糾山等,突然猛攻高山縣東門。
高山縣猝不及防,被敵兵一鼓作氣沖上城頭。
陳武先登。
他之前敗在黃忠手中,深以為恥,發(fā)誓立功。
陳武登上城頭后,左盾右刀,血戰(zhàn)不退,掩護(hù)著后續(xù)勇士源源不斷上來。
高山告破。
孫策將府庫劫掠一空,斬殺不肯投降的高山縣令,繼續(xù)北上。
孫策出發(fā)雖晚了兩日,但淮水向上翹尾,從堂邑到淮水的距離,比之廣陵到淮水的距離,要近了一倍。
因此當(dāng)孫策到達(dá)淮水南岸時,陳登剛在淮陰渡過淮水,距離淮水之北的徐縣還有兩日路程,已經(jīng)難以在淮水阻擊孫策。
下邳相糜竺接到急報孫策入侵,急親提兵兩千南下。
下邳在淮水之南雖有城池,但淮水仍是防御重點。徐縣之南,淮水北岸,設(shè)有清淮校尉,領(lǐng)一部兵駐扎于渡口。
清淮校尉鮑興本是陶謙麾下將領(lǐng),屬于糜竺親信,跟隨許褚擊殺曹豹,救了陶謙。
劉備入郯城,與鮑興攜手同行。
后升鮑興為校尉,守淮水,仍在糜竺治下,以示對糜竺無疑。
鮑興軍士見孫策來勢兇猛,臉上皆變色。
鮑興奮然道:“我受大司馬厚恩,愿以死報之。汝等若懼,可自行離去。”
軍士被鮑興激勵,紛紛表態(tài):“愿隨校尉,與敵賊血戰(zhàn)到底。”
孫策派兵搭建浮橋,鮑興奮勇阻攔,浮橋不成。
孫策兵過三萬,下令分兵渡河,在淮水上下數(shù)十處進(jìn)行強渡。
鮑興兵少,捉襟見肘,不到半日,孫策兵已渡過千余人。
鮑興趁孫策兵立足未穩(wěn),急擊之,多有殺傷。
孫策大怒,命程普、韓當(dāng)逆戰(zhàn),下令道:“若君等失利,我當(dāng)親自陷陣。”
程普、韓當(dāng)皆吼道:“無需勞煩將軍!”過河后,集合數(shù)百人直撲鮑興。
鮑興奮勇作戰(zhàn),但不敵程普、韓當(dāng)驍銳。
程普、韓當(dāng)突入鮑興軍中,直取鮑興。
鮑興左右急叫:“校尉,敵將甚勇,請速避之。”
鮑興吼道:“大丈夫報國何惜身,一死而已,何退之有?”
直前迎擊。
兩方惡戰(zhàn),鮑興刺程普中肩,卻為韓當(dāng)刺中左脅,委頓于地。
程普更不裹傷,上前一步,將刀架在鮑興脖子上,勸他投降。
鮑興大罵不絕:“汝等賊寇,還欲乃公降?大司馬軍至,汝等皆為齏粉!”
程普大怒,揮刀斬了鮑興首級,號令鮑興余眾道:“汝等主將已死,何不早降?”
上百名士兵皆大呼道:“校尉戰(zhàn)死,我等豈可獨生?”
奮不顧身,猛攻程普、韓當(dāng)。
孫軍過河者越來越多,將鮑興余兵圍之?dāng)?shù)重。
余兵誓死不降。
程普、韓當(dāng)皆殺之。
孫策渡河后,又?jǐn)貧?shù)百人,俘虜兩三百人。
鮑興一部一千五百兵全軍覆沒,逃出者不過數(shù)十人。
陳登自淮水向西南急行,剛渡過泗水,就得知清淮部鮑興戰(zhàn)死,急往北折向睢陵。
陳登雖自信這幾個月徐州兵訓(xùn)練嚴(yán)格,戰(zhàn)力極強,但不會盲目到以五千兵與孫策三萬兵野戰(zhàn)。
斥候向?qū)O策報告東側(cè)有一支軍隊活動,看規(guī)模約有數(shù)千人,具體情況不詳。
孫策問周瑜:“此必陳登兵,是否急追之,先將其擊破?”
周瑜道:“陳登熟悉地理,追之恐難及。兵法云,致人而不可致于人。若被其牽制,大影響我軍進(jìn)度。不如置之不理,徑向彭城。”
孫策道:“公瑾之議正與我同。”
留一部兵守浮橋,繼續(xù)北行,至徐縣。
徐縣已得鮑興潰兵預(yù)警,緊逼城門,嚴(yán)陣以待。
孫策率軍在城下耀武揚威一番,更不停留,直接北上。
下一城乃是夏丘。夏丘曾在一年前遭曹操屠戮,百姓稀少,城池殘破。笮融南下時,又順手擄掠一番。
去年冬糜竺主政下邳后,用心招徠流民,發(fā)展生產(chǎn),夏丘恢復(fù)了些許元氣,但仍舊一副蔫蔫的樣子。
奇怪的是,面對孫策大軍喧囂而來,夏丘城中人聲寂寂,城門竟然半開!
孫策心中驚疑。
宋謙持重,建議先派斥候哨探。
孫策許之。
數(shù)十斥候推開城門,迎面是一片鹿角和一處土墻,入目也無人影。
孫策等舉目眺望,只見斥候繞過土墻,城門突然關(guān)閉。然后城中傳來一陣廝殺聲,眨眼間再無聲息。
那城門再次輕輕打開一條縫隙。
雖在日光之下,那縫隙宛如鬼怪的大嘴,陰森可怖。
孫策士兵中有膽小者,暗自嘀咕:“莫非有鬼神?”
孫策聽到,怒斥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何來鬼神?誰曾親見鬼神?所謂鬼神,不過虛妄訛傳罷了!
此城中還是守將裝神弄鬼,做疑兵之計,埋下伏兵而已。”
對于是否攻城,孫策和周瑜稍微起了分歧。
孫策主張將計就計,一舉將夏丘擊破,將守兵消滅。孫策很清楚,劉備境內(nèi)空虛,根本不可能憑空變出大軍能與自己三萬兵對抗。
周瑜則擔(dān)心敵兵即便不多,也相當(dāng)精銳,若據(jù)城固守,非輕松可以攻下,反而再次遷延時日,耽誤大計。
孫策思考片刻,決定獅子搏兔,全力猛攻。這夏丘雖破,也算是個據(jù)點。
夫?qū)⒄撸磻]勝,先慮敗。
孫策千里奔襲,批亢搗虛,若能攻下彭城,自是上佳。若萬一遇挫,后撤也有所依。
孫策命韓當(dāng)、黃蓋、孫賁、陳武各率一部兵,合計四千人,組成錐形陣,向夏丘攻去。
韓當(dāng)?shù)韧崎_城門,先是左右分兵控制城門,免得再有城門被關(guān)閉的情況。面對鹿角也不繞行,而是下令直接將鹿角拔走,土墻推倒。
剛推倒單薄簡陋的土墻,露出長街,韓當(dāng)眼神陡然一縮,臉色大變。
長街上有一彪人馬自左右屋舍中悄然出來,在長街上列好陣勢,前排持長矛,皆蹲伏,后排持強弩,皆戰(zhàn)立。
弩已上弦,指在扳機,箭尖森然,正對韓當(dāng)?shù)热恕?p/>
隨著那名身材不高、氣質(zhì)穩(wěn)重的主將大吼一聲:“射!”
弩發(fā)如雨,向韓當(dāng)?shù)壬鋪怼?p/>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