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國潮1980 第九十一章 志氣
自己女朋友是個什么樣的人品,張士慧非常清楚。
正因為這樣,劉煒敬無意中流露出這樣一句“特別”的話,才會讓他心里“咯噔”一下。
這種感覺,就像是被生命的杠桿在內(nèi)心深處撬動了一下。
讓他那從小到大都寫著“我的生活是非常安全”的那堵信念之墻,“嘩啦嘩啦”地崩塌了。
突然間,張士慧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生活的真相。
原來對于財富的渴望,人只可能盡量克制,卻無法從根本上消除。
什么精神高于物質(zhì)啊?那是需要特殊條件的。
只有當物質(zhì)相當豐富和充足的時候,這句話才成立。
所以他第一次意識到,為了自己和女朋友未來的幸福。
恐怕真的要去好好考慮一下,他過去一直都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問題了。
那就是該如何提高他們的物質(zhì)生活標準。
誰不想過好日子呢?
連他自己都是。
要說他不希望自己和劉煒敬未來的小家,能變得像黃述平和王琳的婚房那樣,那絕對是謊話。
所以他根本不能為此責怪劉煒敬。
羨慕人家的闊綽又有什么錯呢?
何況自己女朋友已經(jīng)盡量的考慮到他的感受了,已經(jīng)夠體貼他的了。
反過來作為一個男人,他本來就有義務和責任讓自己所愛的人過上好日子。
如果他始終只能讓劉煒敬跟自己共苦,卻永遠無法回報以甘甜。
那才真的說不過去呢,將會讓他永遠愧對自己的愛情,自己的婚姻。
他當然愿意讓劉煒敬得到她所想要的一切。
甚至是比別人所擁有的,還要更好的東西,這是毫無疑問的。
就像電影《列寧在1918》里瓦西里對妻子發(fā)出的承諾一樣。
他也想像那樣認真地、堅定地給劉煒敬一個保證。
“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什么都會有的”。
只是最關(guān)鍵的問題恰恰就在于,這似乎是句空話,他還真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實現(xiàn)這個愿望。
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除非他能像那些少數(shù)的幸運兒一樣。
要么有海外關(guān)系,要么家里過去富過,還有厚實的老底子,才讓他的美夢成真。
如果只靠工資、靠攢錢,其實很難達成他所期望的生活質(zhì)量。
盡管他的工作還算不錯,睡著覺就有獎金、拿補貼。
而且滿可以指望單位這么養(yǎng)活他一輩子。
但他卻沒辦法指望單位,能給他那一屋子的進口家電和高檔家具,讓他過上人上人的日子。
所以這樣現(xiàn)實差距就不免讓他真的有些糊涂了。
他忽然發(fā)現(xiàn)號稱早就消滅了階級差異的社會里,其實人與人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身邊的一切并不像他一直認為的那么公平。
因此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眼下到底該怎么辦。
到底是屈從于現(xiàn)實,干脆把頭像駝鳥一樣埋在土壤里,像過去那樣裝作不知道這一切?
還是該去跟自己的命爭一爭,長長志氣。
看看到底能不能憑自己的本事,找到什么辦法弄點外快來。
做個真正的爺們,揚眉吐氣。
總之,就是從這天開始,張士慧變得和過去不一樣了。
以前,他是一人吃飽了連狗都算喂了的主兒。
手里茲要有錢自然可以隨著性子花。
無論是父母寄回來的錢,還是自己的工資,左手進右手出,從來就不知道心疼。
買好煙、買好酒、買磁帶。
帶女朋友逛公園、買衣服、看電影。
還有和自己的哥兒們同學打牌,下館子,瀟灑極了。
多虧劉煒敬不是個大手大腳的姑娘。
而且為了他們的以后,還知道強迫張士慧每個月至少攢十五塊錢。
否則,這小子就連手里的一百二也攢不下來。
所以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國慶節(jié)參加婚禮之后,張士慧居然主動摳兒自己了。
他抽的煙,規(guī)格悄么聲的下了兩個級別。
從四毛的香山變成兩毛三的北海了。
他也不主動張羅給別人敬煙了,更拒絕了過去那些哥們兒弟兄的聚餐邀請和打牌之約。
但這還不算什么,實際上這小子還瞞著劉煒敬去借了不少的錢。
他是以買電視為借口,跟客房部和工程部的幾個熟人開的口。
因為他人緣不錯,大家又都知道他跟劉煒敬走在了奔著結(jié)婚去的幸福大道上。
都愿意盡力幫他一把,給他湊了二百有余。
沒人起疑心,更沒人注意到,張士慧的神情比過去嚴肅多了,身上憑空多了一種沉甸甸的東西。
而這些反常,其實完全可以說明是這筆錢的用途,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敢情張士慧借錢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為了買電視。
他是想用來當本錢,私下里利用白天不上班的時間,鼓搗點小生意。
編瞎話,是怕別人知道真相擔心風險,不肯借他。
至于什么生意呢?
倒騰水果。
這個主意是他借壁兒的鄰居給他出的。
這位鄰居有個親戚在香山飯店干庫管。
平日里,這庫管就有靠山吃山的毛病。
會經(jīng)常性的利用職務之便,把庫里的東西弄出去變現(xiàn),貼補自己的小日子。
而最近,香山飯店又運了來不少的水果,還有一些是很少見的南方水果,庫管正找門路往外批呢。
也是巧了,讓鄰居發(fā)現(xiàn)了張士慧愁眉苦臉正找發(fā)財?shù)穆纷印?p/>
于是這位好心的鄰居也就想把庫管介紹給張士慧,讓他倒賣南方水果掙錢。
鄰居口稱,那些水果都是給外賓領(lǐng)導準備的好東西,市面上少見,一定賣的好。
而且還建議張士慧,說香山那塊就出水果,眼下正當季節(jié),什么都有。
去了之后,大可以跟當?shù)乩限r(nóng)談談,再弄點山里紅、蘋果、橘子什么的回來賣。
這樣你什么貨色都有,保準兒生意興隆。
張士慧聽了,覺得是這個理兒。
這樣很快就下了決心,用自己的積蓄買了輛舊三輪。
然后用借來的錢當本錢,去香山弄了一大車的水果回來。
只是可惜啊,這生意看著容易,做起來難。
掙什么錢啊,是真沒少賠錢。
初涉商海的張士慧什么也不懂,就覺得京城沒有熱帶水果,才會覺得大有可為。
他可沒想到老百姓手里缺錢,最認價格。
雖然楊桃兒啊,山竹啊,芒果啊,是挺新鮮、好看。
可惜價太貴,味道和吃法又不適應。
是問的多,買的少。
再加上周圍鄰居們成天這么看著,天天出來進去,老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
張士慧實在磨不過面子,便一家家的往外送,讓鄰里都來嘗新鮮。
對誰他也不可能要錢啊,尤其是對介紹這生意的鄰居,送得最多。
結(jié)果光這么白送,就送出去小二十斤去。
而那些蘋果、橘子什么的,便宜是便宜了,相對是好賣不少。
可問題是這些東西都是老農(nóng)自家產(chǎn)的,有的種兒好,有的種兒不好。
張士慧可不懂,覺著便宜就買回來了。
沒想到呢,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
趕上酸的,澀的,老百姓又不傻,買了也能找回來。
不給退,不給退就找工商告你無照經(jīng)營。
再加上張士慧確實沒執(zhí)照,每天得躲著工商,防備著被查抄。
他不但心虛,也不會耍黑秤,這一天下來其實做不了幾筆賺錢的生意。
后來更倒霉,居然還趕上了兩天雨夾雪在的惡劣天氣。
好嘛,驟然一降溫,雨雪一打,果子先凍后爛,屁也不值了。
就這么著,二百多塊的本兒,生生賠了一百多啊。
把張士慧簡直給虧傻了。
好在那個介紹生意的鄰居知道他賠了錢,多少也有點覺得不好意思。
于是為了幫他翻本兒,就又給他出了個主意。
說有辦法幫他求求人,進點外頭正火的蛤蟆鏡。
十五塊一副,張士慧如果按照市場價出手,差不多能掙一倍。
到時候不但虧了的錢能回來,還能多少賺點。
不過問題就是,進貨至少得兩打,要不人懶得離婚,那就是三百六十塊啊。
所以張士慧還是得再去借點本錢才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