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拍情景喜劇開始 第五百三十九章 雙男主商鞅和秦孝公
女二贏熒玉,左樂難得沒用山河的藝人,而是挑了外面的一個二線女星,形象氣質(zhì)頗有英氣,符合左樂的要求。
而之所以沒用山河內(nèi)部女藝人。
一方面是這個角色人設(shè)普通,其實對演員的增益有限。
另外一方面,現(xiàn)在山河女藝人個個是大腕,哪怕是咖位最小的毛彤,這兩年憑借《神探狄仁杰》的如燕和《精衛(wèi)填海》的精衛(wèi),成功躋身一線。
《大秦帝國》畢竟不是《甄嬛傳》這種宮斗戲,女性角色的發(fā)揮有限,沒必要積累那么多一線女星充實陣容。
女主白雪好歹還有一個討喜的“賢妻&紅顏知己”人設(shè),最后還有和商鞅殉情共死高潮情節(jié)。
再加上《大秦帝國》系列開篇第一部,需要一些重量級的高人氣明星加盟,提升熱度,所以左樂才會找水淼淼演白雪。
當(dāng)然,水淼淼自己也有借此鞏固人氣,同時打擊一下競爭對手劉妍兒的意思。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水淼淼加冕視后第一部劇,落戶《大秦帝國—裂變》。
有水淼淼這位當(dāng)紅娛樂圈一姐在,其他年齡相近的女角色都是陪襯。
所以,很多山河女藝人都不愿意巴巴跑過來給她搭臺子。
如果角色好也就罷了,可贏熒玉這個角色有些工具人色彩,一句話形容最是貼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山河劇是吃香,可那是對外人,內(nèi)部來說,對很多非關(guān)鍵角色的渴求并沒有這么大。
大家都很淡然,這部戲沒上,就等下部戲,反正左樂不會虧待他們。
左樂放話從外面選角,內(nèi)部有些小嘈雜,然后就消失了。
與其糾結(jié)這個贏熒玉,更多的人把視線放在《縱橫》《崛起》的女主羋八子和《東出》的女主趙姬身上,這才是真正的戲肉。
這才是山河女藝人不搶贏熒玉這個角色的最大原因。
一個不出彩的女二,和兩個系列關(guān)鍵女主,傻子都知道怎么想。
而且《大秦帝國》系列已經(jīng)確定,不會出現(xiàn)同演員串角色的情況。
也就是說一人只能演一個角色。
而山河一姐水淼淼演了白雪,意味著她在羋八子和趙姬爭奪戰(zhàn)中出局。
沒了這個最厲害的競爭對手,山河女藝人們個個信心百倍,舍我其誰。
區(qū)區(qū)一個贏熒玉,她們才看不上……
山河女藝人集體靜默,讓那位二線女星撿了個大漏,差點沒樂死。
而另一位秦國太后,左樂請了老朋友高娃飾演,這位是圈子里有名的太后專業(yè)戶,演過慈禧、孝莊、鄭太后等多個版本太后,經(jīng)驗豐富。
高娃很挑劇本,但這幾年和山河合作了多部戲,相處的很愉快。
雖然覺得秦國太后這個角色沒什么挑戰(zhàn)性,但礙于左樂的面子,還是很痛快的接下了。
《裂變》中除了白雪、贏熒玉、秦國太后,其實還有一個有份量的女性角色,名字叫玄奇。
玄奇設(shè)定為墨家弟子,百里奚后人,后來和秦孝公談戀愛。
這個角色在劇中有三個關(guān)鍵劇情點。
其一,其祖父百里遙,給秦孝公制定了招賢之策,并且千里東出前往魏國,終究說動商鞅入秦。
其二,就是幫助墨家和秦國建立聯(lián)系,墨家入秦,秦墨一支出現(xiàn)。
其三,和秦孝公談戀愛,讓秦孝公和商鞅的關(guān)系沒有那么曖昧。
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這個角色比贏熒玉還工具化,其和秦孝公的感情線更是有點莫名其妙。
這么說吧,把她和秦孝公的感情線刪掉,然后把他換成男的,照樣不影響其他劇情點。
左樂有時候都強(qiáng)烈懷疑,原版這個角色是不是投資商是硬塞的。
當(dāng)然了,這只是戲稱,但左樂真的覺得沒必要再給秦孝公增添這么一段無所謂的感情戲。
太子贏駟都成人了,還讓他和少女談戀愛。
談戀愛其實也行,但不把人娶回宮里,擱外邊放任自由,快死了才叫回來成親。
其實,這也是古早歷史戀愛題材的套路。
女主一個比一個飄,向往自由,今天交個兄弟,明天拜個把子,男主也心大,根本不在乎,隨她去耍。
說白了,就是套著歷史皮的現(xiàn)代戀愛,處處違背歷史常識,男主還覺得女主特別,非常喜歡。
現(xiàn)如今,隨著大家的歷史知識增加,這樣違背歷史常識的戲份就很少了,即便有,也都會找好理由。
當(dāng)然,有些頭鐵的作者和編劇例外………
針對這個角色,左樂并沒有過多的猶豫,就把玄奇的戲份改了。
女變男,背景人設(shè)不變,墨家弟子,感念秦孝公的人格魅力,幫忙墨家和秦國牽線,后期作為孝公的侍衛(wèi),孝公死后,聽命公主贏熒玉。
至于秦孝公沒了感情線,和商鞅之間的君臣關(guān)系會不會顯得太gay,左樂毫不在意。
原版是加上了感情線,白雪、贏熒玉、玄奇,足足三個女人啊,不是照樣也沒攔住大家磕“青山松柏CP”。
所以,左樂也不想費那功夫了,觀眾愛咋想咋想吧,反正他自己正經(jīng)拍就行。
玄奇的角色,左樂找了一個剛剛竄紅的小生,演技尚可,關(guān)鍵是古裝賣相不錯,有股俠氣,挺適合玄奇的。
女一女二女三解決,女四女變男,《裂變》剩下的女性角色,就沒有什么重量級的了,
什么侍女、夫人、王后、宮妃、農(nóng)婦等雖然一大堆,但戲份不多,也就沒必要一一列舉。
而男性角色,才是《裂變》真正的重頭戲。
《裂變》的男性重要角色很多,光是秦國,就有十多個。
再算是《裂變》戲份頗重的魏國,又要加七八個,韓國的韓王和申不害,作為商鞅變法的比較參物,在劇中還是挺有份量的。
其他五國和墨家,也有一定的相應(yīng)戲份。
別看他們出場不多,但有些人還連著第二部《縱橫》,甚至是第二部的主要角色。
先說劇情的主視角秦國,雙男主商鞅和秦孝公是重中之重。
特別是商鞅,直接是《裂變》這部戲的核心人物。
無他,變法不成立,秦國變強(qiáng)不成立,內(nèi)部斗爭不成立,《裂變》這部劇自然也不成立。
拋開歷史原型不談,僅僅從《裂變》這部劇來說。
商鞅,當(dāng)然,劇里叫衛(wèi)鞅,是一位典型的理想主義者。
堅持以法立國,富民強(qiáng)國,堅持法律人面前人人平等,劇中,商鞅嘴里最多的一個字就是“法”。
因為“法”,他帶領(lǐng)秦國富強(qiáng),但同樣因為“法”,他得罪了秦國宗室和老氏族勢力,腹背受敵,最后更是為了護(hù)法而死。
坦白說,《裂變》劇里的商鞅,是做了很多藝術(shù)處理的,形象較之歷史原型有了不少提高。
本身的人設(shè)特點,理想初衷,變法的一些事件,還有和秦孝公之間的君臣情誼,都做了一定的美化處理。
這些其實還好,大部分還是能有歷史出處的,如此處理也不算亂改。
對商鞅這個角色真正改動大的地方,是他最后的結(jié)局。
在歷史記載中,商鞅的下場是很狼狽的,繼位秦王不喜,得罪了秦國內(nèi)部的所有勢力。
無奈之下,只能造反自保,結(jié)果兵敗,奔逃魏國求助,卻被拒絕,最終被抓,車裂而死。
而《裂變》劇里,商鞅雖然同樣得罪了很多勢力,但在秦孝公的庇護(hù)和自身主角光環(huán)下,商鞅手里有足夠的實力自保。
但是為了大局考慮,他不想秦國因此鬧得自四分五裂,最后選擇主動赴死,更像是一個殉道者的存在。
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左樂很喜歡這樣的處理,直接把商鞅這個角色升華了。
歷史正劇,雖然要尊重歷史,但也不能完全遵照歷史記錄來拍。
比如,歷史商鞅的結(jié)局是車裂,那么左樂不能讓他活著,這是尊重歷史。
但是在發(fā)生車裂之前,商鞅是因為什么被車裂,這部分是可以添油加醋,做一些藝術(shù)加工的。
當(dāng)然,改可以,但你改的東西得讓觀眾滿意,不能亂改。
有的改編,讓人家大呼精彩,拍案叫絕。
有的改編,讓人家嗤之以鼻,罵的抬不起頭。
這其中的差距,看的就是編劇和導(dǎo)演的本事了。
在原版的基礎(chǔ)上,左樂和山河編劇有專門梳理了一遍《裂變》商鞅結(jié)局的劇本,除了要和第二部《縱橫》接上,還要讓劇情看起來更加圓潤且符合邏輯。
商鞅這個角色,左樂琢磨了很久,本來是打算讓顧笑歌演的,但又想起下面的《崛起》,就改換他人。
最后,左樂選定了兩個人。
王飛和陳首明。
前者不是多么出名,但也是國家一級演員,本身實力出眾,這位很擅長飾演一些儒雅帶著威嚴(yán)的角色。
左樂和這位并不認(rèn)識,還是央視的一位制片人給他推薦的,左樂專門和對方試了戲,設(shè)為一號待選。
至于陳首明,國家一級演員,華國演員協(xié)會主席,拿過金龍獎影帝、金鳳獎視帝雙滿貫,華國內(nèi)地男藝人這位能排進(jìn)前三。
說實在的,當(dāng)初籌備《大秦帝國》系列,左樂曾想過讓誰演秦始皇,腦中第一個浮現(xiàn)的演員就是陳首明。
可惜這位年紀(jì)有些大了,化化妝收拾一下,演個而立之年的商鞅還行,但是演青年秦始皇,就有點顯老了。
陳首明的人氣和演技不必多說,雖然,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這位擅長演皇帝,但實際上,陳首明演過不少儒雅的文人角色。
左樂相信,陳首明能夠演出他心目中的那個帶領(lǐng)秦國走向強(qiáng)大的法學(xué)大家。
不過陳首明不太好請,近些年他已經(jīng)很少拍戲,更多的參與幕后或者行政工作。
作為華國演員協(xié)會主席,陳首明身上的官方色彩很濃,在圈子里的地位很高。
別的演員左樂有信心,這位還真不好說能不能請得動,他帶著劇本親自上門,得到了認(rèn)真考慮的答復(fù)之后。
就只能把商鞅這個角色放在一邊,考慮雙男主的另外一位——秦孝公。
以左樂自身看法,他對秦孝公的欣賞更甚于商鞅。
《裂變》中的秦孝公,簡直是一個完人。
作為兒子,孝順母親,秉承父志;作為兄長/弟弟,愛護(hù)小妹,尊重兄長;作為秦國國君,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中,一心求強(qiáng),帶領(lǐng)秦國走向強(qiáng)大。
而秦孝公這部劇最讓人感動的,就是對商鞅的信任。
劇中商鞅變法能夠成功,五分功勞在商鞅,五分功勞在秦孝公。
無商鞅,秦國變不了法,但無秦孝公,商鞅變不成法。
在答應(yīng)了全力支持商鞅變法后,秦孝公就成了商鞅最堅實的后盾,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站在商鞅這一邊。
兒子犯錯,驅(qū)出國度放逐。
兄長有罪,哪怕是事后跪地賠禮道歉,也要支持商鞅行刑。
別人不管怎么攻擊傷害商鞅,秦孝公都護(hù)著商鞅,同時收拾那些商鞅的敵人。
乃至臨死時,為了怕自己死后,那些敵人欺負(fù)商鞅,就準(zhǔn)備擺個鴻門宴一鍋端了,可惜被商鞅阻止。
找回太子贏駟,也是千方百計的試探,有沒有害商鞅之心,甚至先劉備幾百年說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話。
死后還留下密詔,讓商鞅可以統(tǒng)領(lǐng)軍權(quán),危及時刻,造反自保。
士為知己者死,當(dāng)主公當(dāng)?shù)竭@份上,也不怪商鞅說出那句“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fù)”的誓言。
而后為了秦國大局,寧愿赴死,也不想引起內(nèi)斗,毀了秦國的大好局面,讓秦孝公的一生心血付諸東流。
如此君臣,堪為楷模,所以很多人瘋了一樣磕“青山松柏CP”。
實在是太甜了!
針對這個角色,左樂希望的形象是剛毅質(zhì)樸,威嚴(yán)仁厚。
他在圈子里扒拉了好幾圈,最終選定了兩個人選。
曾在《大染坊》和山河有過合作的侯永,以及曾在《七劍》出演魔教教主的張瑞金。
兩人都是毫無疑問的實力派。
前者侯永面相忠厚,氣質(zhì)樸實,能演出秦孝公的質(zhì)樸仁厚。
后者張瑞金也算半個帝王專業(yè)戶,形象大氣,符合秦國一國之君的剛毅威嚴(yán)。
面對左樂的邀請,雙方的回應(yīng)都很積極,左樂對這兩個都很心儀,打算等一下陳首明的回復(fù)。
如果陳愿意出演,那么侯、張兩個人誰和他更搭,那么就選誰。
如果陳不演,那么商鞅這個角色就歸備選王飛,再根據(jù)王飛的戲路,挑選搭檔。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