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第903章 龍顏大悅
“老高,你昨日去哪兒了?”
大殿中,朱厚照睜著大眼睛,打破肅穆又平靜的氣氛。
李東陽皺著眉頭,早朝每一刻都極為寶貴,九十個官員加起來,就是一個時辰啊。
豈能浪費在嚴(yán)成錦身上。
“會試的名目已出,請新皇過目?”
這次會試取士,堪稱史無先例。
會試的名目,需皇帝蓋個章,再張貼到皇墻上,以示承認(rèn)進(jìn)士身份,朱厚照想起張驄和夏言兩人,忙開口道:
“拿來給朕看看。”
嚴(yán)成錦也微微抬頭,不知這次張驄和夏言能不能中。
明科舉的神奇在于,鄉(xiāng)試中解元,會試你也有可能落榜,就好比上一世,考了全市第一你會忽然就變成學(xué)渣。
朱厚照看了眼皇榜,旋即,又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嚴(yán)成錦。
“朕看著會元要改改?!?p/>
百官仰頭看著朱厚照手中的冊本,有些不明所以,“可否讓臣等看看。”
嚴(yán)成錦看了眼填名的皇榜,會元是夏言,第二是唐皋,第三是張熜。
并不清楚唐皋是什么人,但能在科舉中榜,應(yīng)該也是史上有名人物。
禮部尚書毛紀(jì)抬頭:“新皇要如何改?”
“夏言和張熜并列會元?!?p/>
朱厚照傳道授業(yè),自然是張驄和夏言兩人的恩師,豈能容忍門生落于人后。
而且,他對于科舉也頗為熟悉,前三名誰能得會元,全憑運氣。
李東陽知道朱厚照的心思,道:“為了避嫌,不要如此為好,不日就要舉行殿試,先商議此事吧?”
蔣冕頷首點頭,殿試由皇帝出題。
諸公相信朱厚照的才學(xué),就怕他不按規(guī)矩出題,一題馬政,不知要難死多少讀書人。
但這是祖制,官員也無法越俎代庖。
“臣等諫言,殿試策題封卷后,新皇在東宮休養(yǎng)幾日,以免殿試題目泄露?!?p/>
“臣附議!”
“臣等附議!”
朱厚照可是賣過科舉試題的啊,這次由他自己出題,豈不是直接把真題給人了。
嚴(yán)成錦有些懵了,轉(zhuǎn)頭左右看看,就只剩他一個人還站著。
朱厚照仔細(xì)思索著對策,這次再惹百官,興許就有人罷官,朕只能先吃虧了啊。
一晃三日過去,殿試的日子到了。
奉天殿,晨曦初照。
嚴(yán)成錦作為殿試監(jiān)查官,站在最高的臺階上,俯視下方兩千多張矮桌,氣勢震懾人心。
給蟒袍?那霸州的事就再思索幾日。
眼下,有更重要的事,不知道朱厚照出什么題,萬一這廝把殿試搞砸了……
禮部官員領(lǐng)著考生走進(jìn)奉天殿廣庭,依次落座。
李東陽惴惴不安的望著下方的考生,又轉(zhuǎn)頭看向旁邊的小太監(jiān)。
“新皇的策題,還沒出好嗎?”
小太監(jiān)支支吾吾,似乎是不敢應(yīng)答。
不多時,朱厚照從奉天殿走出來,谷大用隨后抱著一沓策題來。
李東陽擦了擦額頭上的密汗,可是心情依舊緊張,還沒看見朱厚照出的策題,就不能徹底放下心來。
毛紀(jì)也是心情忐忑,猶如有一塊大石塞在嗓子眼中,
嚴(yán)成錦看了眼朱厚照出的策題:
問千羊之皮和無為而治
朱厚照喜滋滋地看向嚴(yán)成錦,“老高,我這殿試策題出的如何?”
“不愧是新皇,出得果然沒水平。”
“……”朱厚照。
正要擼起袖子朝嚴(yán)成錦走來,下方兩千余考生睜著眼睛,目瞪口呆。
李東陽連忙干咳一聲,朱厚照看見下方的幾千雙眼睛,又走回中間,眉開眼笑道:“發(fā)策題吧?!?p/>
張熜朝發(fā)卷官點頭見禮,有些猴急的接過策題:問千羊之皮和無為而治?
這就是論為官之道啊。
千羊,是出自于史記商君列傳,比喻選官的人才,而無為而治,卻是指免去繁瑣的政令,不束縛百姓,達(dá)到天下大治。
他震驚了。
兩者乃是矛盾,選官就是為了管理天下,而無為而治,是任由百姓發(fā)展,不管理天下,新皇的題目……
出得很有水平啊!
抬頭望去,許多進(jìn)士皆是一臉懵然,抬頭朝朱厚照看去:這是人能答出來的?
“不愧是新皇啊!”
“既然能出策題,就必定有答案?!?p/>
考生們不斷給自己打氣,以擊退看到試題時的頹敗之感。
嚴(yán)成錦看見,有一半考生抓耳撓腮,咬著筆端就是不下筆。
這道題,就算是他來作答,也只能寫出八個版本的答案,更遑論,這些因受擴(kuò)招恩蔭,才考進(jìn)來的進(jìn)士,或許才能并不高。
千羊之皮和無為而治,并不矛盾。
就是招納官員,為天下制定秩序,最后達(dá)到無為而治的最終目的。
李東陽也是注意到了這一幕,“所幸,殿試只排名次。”
只要不交白卷,就能選個三甲出來。
不妨礙取士。
一個時辰過去后,漸漸有考生開始落筆作答,日薄西山,晃眼到了酉時。
毛紀(jì)看向旁邊的文吏,“敲金鐘吧?!?p/>
收卷官快步走下,將卷子收上來。
半個時辰后,嚴(yán)成錦也被招去閱卷,朱厚照寫的答案,果真如此,兩者并不沖突。
“李公,無人答對,如何定狀元?”
許多考生都答了選其中一種治理天下。
這……沒有聽說過殿試落榜的啊。
謝遷幾人也是一臉茫然,轉(zhuǎn)頭看著李東陽。
大清早,東暖閣。
按照以往的慣例,兩日后才會放榜,但內(nèi)閣有六個位大學(xué)士閱卷,故而提前了一日。
李東陽呈遞上前三甲的名目,總共有五人,張驄,夏言,唐皋,閔澄,羅璋……
“請新皇欽定?!?p/>
百官微微抬頭。
只見,朱厚照拿起猶豫御筆,勾了三個名字。
嚴(yán)成錦不必猜,也知道朱厚照勾誰,張熜有太監(jiān)的圓滑,又有文官的謀略,有奸臣的潛力。
朱厚照會首選張熜。
霸州,
在等了三日,太上皇弘治卻不見嚴(yán)成錦有書信傳來,聽聞趙良在派人打探消息。
“這家伙不是答應(yīng)寡人,兩日期限?”
蕭敬小心翼翼地道:“奴婢派人回京城問問?!?p/>
“若是懶政,寡人定不輕饒恕他!”
這時,錦衣衛(wèi)騎著快馬奔襲而來,在太上皇弘治面前翻身下馬,遞上一本冊子。
“爺,來了?!?p/>
太上皇弘治心中的氣焰消了一些,打開疏奏看了眼,臉上的陰云散去,漸漸忍不住哈哈的笑出聲來。
“送去衙門?!?p/>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