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秦開局時間倒退三十秒 第六百七十五章 先修書,后修法,書為法之綢繆
一語皆驚。
就連嬴政都不由駭然的看了過去。
熊啟等人都不由看了過去,只見說話之人,居然是武侯。
頓時一個個心中忐忑了起來。
不過想到此前,武侯對儒家的態(tài)度,也就說的過來了,當(dāng)初,這李斯乃是呂不韋的門下,后來被呂不韋驅(qū)除出了府邸,聽說背后就是因?yàn)槲浜羁床粦T李斯,當(dāng)著呂不韋的面貶斥了此人,呂不韋這才怒逐李斯。
再后來,眾人知道這李斯似乎投了武侯。
但是武侯卻沒有重用此人,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用,而是將此人閑置了,此人后來因?yàn)榇笸醢菰L武侯的時候,看中了這個李斯,便將被武侯閑置的李斯帶入了宮中。
然而,這是眾人眼中和在嬴政眼里卻不是這么個事。
太傅雖然不用李斯,但是是太傅將李斯給自己,并言此人大才,磨礪一番可重用。
嬴政忽然渾身一縮。
本能的覺得這其中有問題。
蘇劫一開口,其余的人,自然不說話了。
熊啟等人更是惶恐,深怕這李斯又被武侯給罵吐血。
因?yàn)槔钏沟脑挘黠@大王已經(jīng)動心了,只要大王答應(yīng),大事可成了啊。
如何能讓武侯壞了楚國的好事。
熊啟頓時出聲說道:“武侯,李斯句句為秦著想,此言是否太過于誅心了。”
李斯也是面色一紅,似乎有些畏懼,隨即咬了咬牙道:“武侯,李斯決無此心!”
蘇劫笑道:“你想變秦國的法,為何又言絕無此心?”
李斯說道:“李斯絕無圖謀取代商君,更無人圖謀廢除商君之法,李斯的主張,唯使大秦治道更合民心,更利長遠(yuǎn)大計,如此而已,請武侯明察。”
熊啟轉(zhuǎn)而對著嬴政說道:“大王,李斯曾告訴臣,說,此次不能稱為變法,更不會修正秦法,但若是增補(bǔ)賑災(zāi),興文,重商,孝義諸節(jié),若是大王將所有刑律一律寬緩三分,便可使得商君開創(chuàng)的強(qiáng)秦之法臻于完美,秦法可成強(qiáng)國范式,此乃基于商君,何至于取代商君?”
蘇劫聽完,冷哼一句道:“原來如此!既然如此,本侯就不多言了。”
眾人也看出了蘇劫對李斯非常的不滿,但是李斯的話卻挑不出刺來。
而且。
此時,眾人聽到熊啟的補(bǔ)充,頓時一個個是相互看去!
增補(bǔ)。
而且是在賑災(zāi),興文,商賈,孝義之上。
嬴政擺了擺手說道:“諸位不必在論了,秦法之后弊端,日漸顯露,此乃確有其事,然則,寡人亦認(rèn)為,商君之道,確實(shí)在于變,然而,弱秦之時,可以變強(qiáng),如今強(qiáng)國之時,強(qiáng)力變法,便會由強(qiáng)變?nèi)酰@一點(diǎn),寡人深以為然,如此來看,那李斯,你有何辦法消除寡人的顧慮呢?此慮不除,萬不可變。”
嬴政說完。
秦國本土的臣子們紛紛點(diǎn)頭,道:“大王英明!”
熊啟的臉色頓時難堪到了極點(diǎn)。
怎么消除顧慮,若是能做到,他們也不用在這里爭論的面紅耳赤了。
李斯卻上前一步,道:“大王,臣有辦法。”
“嘶……”
熊啟駭然而興奮的低問了一句,“李斯!”
蘇劫在內(nèi),所有人都看向李斯,就連嬴政都不由側(cè)目不已,這李斯當(dāng)真是鐵了心和武侯作對了?
嬴政頓時問道:“講!”
李斯道:“多日以來,諸公因?yàn)槭欠褡兎ǘ鵂幷摱鄷r,然而,李斯來看,皆為切中要害。”
王綰說道:“哼,客卿是認(rèn)為,武侯,我等,都不如你了?”
熊啟不甘示弱道:“大王有言,無話不可談,丞相此話怕是有嫉賢妒能之疑了。”
“你!!?”
李斯頓時說道:“大王,據(jù)實(shí)而論,秦法當(dāng)有所變,這一點(diǎn),大王心知肚明,而且,諸公時才也說過,不可改商君之錯,既然諸君都知道,商君也是有錯的時候,那錯為何不可改?然則,亦如大王所言,昌明宗旨,強(qiáng)力變法,天下時勢所不容!孝公商君之時,列強(qiáng)并立,相互制約,妥善斡旋便能爭得變法時日,既或?qū)?nèi)使用強(qiáng)力,亦可避得他國干預(yù)。”
“然,今日時勢大非當(dāng)時,秦國一強(qiáng)獨(dú)大,可言為已是眾矢之的,強(qiáng)力變法一旦生亂,茍延殘喘的燕齊楚必然會撲殺而來,到時,便是諸公口中的秦國百年富強(qiáng),毀于一旦。”
嬴政和群臣紛紛點(diǎn)頭!
嬴政道:“客卿所言,到是實(shí)在。”
李斯再次說道:“既然如此,不能強(qiáng)力,又要避免秦法自錯,那為何不考慮迂回漸變?”
“迂回漸變?”
熊啟心頭一震,李斯現(xiàn)在說的迂回漸變。
不正是負(fù)芻口中的變法緩刑么。
二者差不多!!
李斯繼續(xù)說道:“所謂迂回漸變,便是從律條增補(bǔ)于修正入手,做長遠(yuǎn)變法之圖謀,此等務(wù)實(shí)之艱難,非徒然高論所能解也,惟體察時勢,方見秦法之弊端。”
此刻。
李斯的話,讓秦國本土的大臣都沒有出來制止。
李斯的話很明確,怎么變法,用時勢來看,比如,潁川就是時勢,發(fā)生了不好的事情,暴露了秦法的錯誤。
在不違背秦法的基礎(chǔ)上,來修正。
嬴政問道:“此言言之有理,但今日秦國之勢,客卿敢列舉延緩修法之舉,讓諸君一聽。”
李斯平靜的說道:“今日之論,諸位為秦法所謀,亦為國謀,就事理而言,諸位皆是天下名士,尚見仁見智,修正秦法,若上下一體同心,不足以順乎人心也。”
臣子們不由紛紛點(diǎn)頭。
修正秦法,也必須要讓所有人都覺得可以。
不能誰爭贏了,就聽誰的,這樣,在實(shí)施起來,還是會出現(xiàn)問題。
李斯繼續(xù)說道:“然而,春秋戰(zhàn)國以來,舉凡變法之爭,為政之爭,治國之爭,往往皆陷于實(shí)用功利之論戰(zhàn),一不深究法令國策大道根基,二不洞察千秋萬代之長遠(yuǎn)利害,隨之才使得法令流于刑治,功利囚于眼前,而要在秦國再度變法,便要先從學(xué)理入手,深究歷代治國之道,以千秋史家之目光權(quán)衡法令得失,此等見識若能風(fēng)行朝野,再度變法有望矣!惟其如此,不如先修書,后修法,書為法之綢繆!大王以為如何?”
朝堂頓時一片噤若。
紛紛驚嘆這個客卿好生厲害。
就連嬴政也不由動容了。
先別說李斯的理論,用長遠(yuǎn)的目光來看到秦國的再次變法。
就說目下,先修書,等書成了,在對應(yīng)時勢,該變的變,不該變的不變。
而且,朝野上下都要有這個心思,那就是上下一體。
然而有沒有呢,已經(jīng)有了。
因?yàn)橹T位都知道,商君法是有弊端的。
先修書。
這就是為,書為法之綢繆。
李斯所言,不可謂不好。
讓修法,誰來修。
熊啟率先拍手道:“客卿大才,好啊!!”
頓時對著嬴政道:“大王,臣對客卿所言,萬分贊同,此舉亦不影響秦國法制,又能未雨綢繆,以社稷之目光來看到當(dāng)下之變法!”
蘇劫也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斯,暗道:“好一個李斯,你真是給了本侯一個驚喜啊。”
熊啟說完。
秦國本土的臣子,也無法反駁了。
頓時垂著頭不語。
宗室等人,一個個大喜不已,紛紛開始附和。
嬴政頓時也倒吸一口氣,目光注視著堂下的李斯,良久才說道:“卿大才也。”
嬴政的一句話,便算是定了綱調(diào)。
也就是說,成了!
熊啟按捺著內(nèi)心的激動和狂喜,頓時壓穩(wěn)了聲音,說道:“臣等懇請大王,修法書,正綱紀(jì),奠秦萬世基業(yè)。”
“臣等附議!!”
嬴政看了百官一眼,便說道:“諸公既然覺得李斯所言有理,那修法之事,寡人準(zhǔn)了,然,寡人行事,素來事不隔日,既然如此,那諸位不如議一議,何人修法?”
群臣還沒反應(yīng)過來。
就連堂下的李斯,都不由內(nèi)心激動了一下。
他偷偷撇了一眼蘇劫。
見蘇劫也睜開了眼睛。
接下來,才是大事啊,事關(guān)秦國的大事。
熊啟,龐毅等人也意識到了一個非比尋常的事情,然而,眾人想不到的是,大王居然如此果決,直接提出了修法之人,要知道,這個修法之人一旦法令實(shí)施,便是新的商君了。
無人不動容啊。
然而,如此大事。
眾人自然不敢先行多言,但是一個個埋著腦袋,都在苦苦思量。
誰先說,誰就是眾矢之的。
然而,王綰等人也已經(jīng)任命了,反正是先修書,再修法,一旦真的可行,那就有一樁天大官職落下來。
然而,熊啟的目的只是為了變法。
本以為難以說服秦王,可沒想到,這李斯唇舌太過于了得,一下就說服了秦王,還說服了滿朝文武。
這也讓熊啟有些措手不及。
想到那個官職,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嬴政看著滿懷心思的群臣,頓時說道:“既然,諸位都不知道,那寡人想聽聽太傅關(guān)于這修法之人,有何建議。”
蘇劫面色一紅,眾人看去,武侯看起來確實(shí)有些惱怒,這李斯是活脫脫的打了武侯的臉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