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唐朝貴公子  >>  目錄 >> 第六十九章:放大招

第六十九章:放大招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上山打老虎額 | 唐朝貴公子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唐朝貴公子 第六十九章:放大招

糊名制在明清時期,是科舉的日常。

不解決科舉公平的問題,又怎么提倡讀書人來進行科舉考試呢。

雖然陳正泰想讓推舉制一并給改了。

可他知道這不現(xiàn)實,因為不能推舉,就等于根本上解決掉了門閥干涉科舉之路,阻力太大。

何況陳正泰一個人就推舉了九個舉子,自己也不干凈啊。

既然如此,那么就索性在其他方面入手,譬如糊名制。

見李世民目光灼灼地看著自己,陳正泰不由開口道。

“恩師,學(xué)生所倡議的糊名制,就是要摒棄恩師和主考們對考生的偏好,恩師取才,公平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天下的臣民們深信,恩師所建立的科舉機制公平、公正,因而,只有一個極好的規(guī)章才能令人信服。”

“當這天下每一個人都相信,只要自己有才學(xué),便能通過科舉鯉魚躍龍門時,這科舉便不需朝廷刻意去倡導(dǎo),這天下的才子自然也就趨之若鶩了。”

李世民聽到此,不禁動容。

他與房玄齡對視一眼,房玄齡暗暗對李世民點頭。

身為承上啟下的宰輔,房玄齡比李世民更懂得天下臣民們的想法,關(guān)于科舉不公的流言蜚語,并不是沒有,畢竟……考試終究是難讓人信服的,考中的人當然深信科舉是公平的,可是沒有考中的呢?

如何堵住那些落第之人的抱怨,杜絕那天下人悠悠之口,朝廷豈能不做一點功夫?

現(xiàn)在科舉只是初創(chuàng),自隋文帝開始,雖有了雛形,可這科舉的觀念還未深入人心,大唐沿襲隋制,自然希望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李世民見房玄齡也為之點頭,心里便更篤定了。

他萬萬想不到,陳正泰居然還能琢磨這個事,陳正泰所言有道理,不過……現(xiàn)在又遇到了一個極大的問題。

李世民皺眉,一臉困惑的反問陳正泰:“正泰所言的糊名制,是否與讓天下人深信這公平有關(guān)?”

“正是。”陳正泰底氣十足的道:“只是學(xué)生若是講解,只怕一時也說不清,不妨……學(xué)生當場演練如何?”

李世民大笑:“現(xiàn)在就可演練嘛?”

他還是有些不相信,陳正泰只一個法子,就可讓天下人對科舉加深信心。

若這么容易,自隋文帝開始再到如今,科舉已有數(shù)十年,豈會沒有想到呢?

那隋文帝之下,有多少賢明的人啊,而朕的文武大臣,哪一個不是人杰?

李世民端坐,稍稍沉吟:“好,朕想看看,正泰如何演練。”

“這只怕就需房公和虞公幫忙了,不妨請兩位至偏殿,就以‘中秋’為題,作文一篇,如何?”

換做從前,陳正泰哪里有資格指使這兩位朝中弘文館的大學(xué)士,何況一個是帝師,一個是宰相啊。

可陳正泰賣了一個關(guān)子,倒是讓房玄齡和虞世南好奇起來。

房玄齡頷首道:“甚好。”

虞世南本想說,今日身體有所不適,只怕寫的不好,下次養(yǎng)足精神,一定來。

不過擇日不如撞日,他雖怕今日狀態(tài)不好,侮辱了自己的博學(xué)之名,可想到房玄齡論文章不如自己遠甚,也就含笑同意。

二人各到偏殿,便有小宦官為其預(yù)備了筆墨紙硯。

二人各自提筆作書。

而在大殿之中,陳正泰看了那內(nèi)常侍張千一眼:“張力士讀過書嗎?”

張千身軀一震,他想不到這演練居然還有自己的份,于是撇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朝他點頭,他便曉得陛下默許了,于是道:“這……咱不甚懂。”

陳正泰一臉嫌棄的樣子:“讀書也不甚懂,你也配來宮里做力士。”

張千本來還謙虛,一聽,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臉像被人拍扁的饅頭,齜牙咧嘴:“咱……”

李世民在旁,一時哭笑不得,正泰還是太實在了啊,不過他欣賞這個樣子,少年郎就該有銳氣。他終究不是唐明皇,對宦官有太大的倚重。

張千見陛下不言,心里哀嚎,咱謙虛一些有什么錯,于是不得不開口解釋道:“其實還是懂一些的。”

陳正泰不禁道:“早一些說嘛,來,幫忙。”

李世民心里的好奇越發(fā)的勾起來,他興致勃勃的期待著。

過了小半時辰,另一邊的偏殿里,有小宦官匆匆而來,道:“兩位學(xué)士已將文章作好了。”

陳正泰則匆匆到了偏殿,果然見房玄齡和虞世南坐在各自的案牘上等待。

陳正泰便上前,收了他們的卷子,撕了兩片紙條,叫人取了硬白紙,貼在了這文章的名字上頭。

緊接著,陳正泰再叫張千來,張千所見的,乃是兩張已經(jīng)糊名的文章,陳正泰吩咐他道:“你取筆墨,將這兩篇文章謄寫一遍。”

“咱來抄?”張千一臉狐疑的看著陳正泰。

陳正泰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張千便只好點點頭,到了案牘之后,取了紙,將文章謄寫一遍之后,陳正泰再將這新抄錄的文章,糊在了原來的文章上。

隨即到了正殿,將這兩篇文章送至御前。

李世民低頭,看著案牘上的兩篇試卷,兩張試卷上的考生名已經(jīng)糊去了。

接下來去看這文章,李世民一愣,因為這兩篇文章,統(tǒng)統(tǒng)都是一樣的字跡,顯然……都是張千一人抄錄過的。

如此一來,除了文章不同之外,其余的書法字跡無一不同,便連卷子,也都是統(tǒng)一格式,考生的名字,已用硬紙遮住,陳正泰特意加蓋了一個印泥,只要這紙片揭開,看到了名字,便可看出蛛絲馬跡。

李世民先是大驚失色,隨即震撼道:“朕開始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此……可以杜絕有考官舞弊,又或者考生與考官之間,有所勾結(jié)。妙,妙啊,朕現(xiàn)在也分不清,這兩篇文章到底是房卿所書,還是虞公所寫。”

“這還不夠。”陳正泰笑呵呵的道:“還有一個更直接有效的方法,那便是為了以防萬一,朝廷閱卷時,可設(shè)置一名主考,六名副考官,大家相互給試卷打分,而后……再去除一個最高分,去除一個最低分,其余五位考分所給出的成績,方才可計入最終的成績。”

陳正泰頓了頓:“這是為了防止考生的文風(fēng),被人看出端倪,倘若有考官和考生彼此相交甚密,一旦看出了文風(fēng),給予了高分,豈不就有了舞弊的可能,可一旦去除掉最高分,便可最大程度降低個別考官對考生的影響。”

李世民一愣……

房玄齡和虞世南也是若有所思。

猛的,虞世南眼眸一張,掠過了驚喜之色。

“此老臣謀國啊,陛下,陳正泰此計甚妙,哈哈,不錯,不錯,若是實施,其實對朝廷而言,并不需動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可是對于科舉而言,卻有極顯著的效果。“

房玄齡本是極謹慎的人,可他在此時也看出了陳正泰此計的巨大好處,更令他欣慰的是,這一切都在不觸動任何人利益的情況之下,朝廷一旦實施,幾乎不會招致太多的反對,房玄齡大喜,他不禁深深地看了陳正泰一眼,真是奇哉怪也,孟津陳氏,竟也可以出這樣的人物,老夫四個兒子,竟都不如他。

“陛下,這不但可以使科舉杜絕舞弊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誠如陳正泰所言,此策一旦實施,這天下的讀書人,便如吃了一顆定心丸,這對陛下求賢而言,有著巨大的好處啊。陛下,陳正泰乃是可造之才,臣今日見識,算是領(lǐng)教了。”

房玄齡心里唏噓著,心里想說,早知如此,老夫收他為弟子。

李世民聞言大悅:“立即擬出一個章程,將這科舉新策,昭告天下。”

房玄齡應(yīng)下。

李世民今日心情大好,自己的兒女既平白得了股份,這紙張又有著無數(shù)的妙用,便連科舉,竟也有了一個革新的方向。

他不禁對陳正泰更加刮目相看,心中大定,于是又囑咐陳正泰好好造紙。

陳正泰應(yīng)下來,這科舉新制實施,也讓他心里吃了一顆定心丸,要知道……自己可是舉薦了九個學(xué)生啊,而這九個人都是怪物一般的存在,最難考的進士科,都能高中,陳正泰相信,他們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

李世民求賢,肯定追求的是公平,歷史上的科舉考試,肯定不會對九人放水,所以,陳正泰對他們高中進士科,有著極大的把握。

只是一下子,自己舉薦的人大多高中,難免會有流言蜚語,肯定會有人覺得自己靠著關(guān)系作弊了。

我陳正泰也是個要面子的人啊,怎么能讓人背后說閑話呢。

既然如此,那就推出一個公平的考試制度,至少這個制度,暫時而言,幾乎沒有作弊的可能,就算有人想到作弊的方法,那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

到時倒要看看,誰敢說我二皮溝大學(xué)堂的讀書人作弊。

天色不早,陳正泰等人告退,房玄齡攙扶著虞世南出了殿,虞世南將陳正泰叫住。

陳正泰忙駐足,笑吟吟的朝虞世南作揖行了個禮:“虞公還有事嘛?”

虞世南用復(fù)雜的眼神看著陳正泰,一副難以啟齒的樣子,最后卻是道:“二皮溝縣公,做人可是要講誠信,信義是人的根本,你懂老夫的意思吧。”

“啊……”陳正泰有點發(fā)懵:“大家都說我很誠實。”

虞世南對陳正泰的態(tài)度還是很滿意的,只是他對陳正泰的人品不甚了解,因此他也不想過多的和陳正泰來往,只是頷首道:“這便好,那三百斤紙,早一些送來,老夫住在平安坊。”

陳正泰:“……”

這有點不太要臉了啊。

虞世南好像生恐陳正泰接下來還要說什么似的,居然再不答話,方才還微微顫顫的樣子,要人攙扶,轉(zhuǎn)眼間健步如飛,疾步錯身而過。

這讓房玄齡尷尬的半死,一時也不好追上去,于是和陳正要大眼瞪小眼。

“咳咳……”房玄齡咳嗽,隨即慢悠悠的道:“二皮溝縣公啊,不錯,不錯,爾雖小小年紀,卻是年少有為,老夫有一句良言,不知肯不肯聽。”

陳正泰心說,你不會也是來要紙的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唐朝貴公子目錄  |  下一章
唐朝貴公子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4206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宁波市| 包头市| 仁寿县| 屯留县| 麦盖提县| 屯昌县| 龙岩市| 靖安县| 平利县| 分宜县| 武冈市| 霍州市| 永福县| 延吉市| 外汇| 屏南县| 潮州市| 斗六市| 航空| 闽清县| 隆德县| 轮台县| 赤城县| 泸州市| 威宁| 金阳县| 彰武县| 木兰县| 宁德市| 嘉荫县| 清河县| 乡宁县| 宜川县| 海淀区| 玉龙| 延安市| 溧阳市| 读书| 景泰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