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提前登錄諸天游戲 第三百二十三章 紛紛來至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
一夜無事。
在第二天下午的時候。
伴隨著帝都內(nèi)的歡慶、祝賀氣氛。
王爺府。
張封收拾了一番,準(zhǔn)備去往皇宮。
趕早不趕晚,自己向來如此。
至于朝宴宮在下午五點前,禁止任何人進入的規(guī)定。
這個對自己不管用。
自己也知道他們現(xiàn)在正在做最后的安防檢測,那就去看看,就當(dāng)打發(fā)時間,學(xué)學(xué)陣法。
而關(guān)于今天晚上的晚宴,需不需要準(zhǔn)備些禮物,或者準(zhǔn)備些別的東西。
張封想了想,本來是準(zhǔn)備了一首詩,但是總覺得不管哪一首,都不符合氣氛。
要知道自己回帝都,在早朝之上,那一首絕句,已經(jīng)把大將軍的聲望推到了頂點。
那么今后自己不管作什么詩詞,都會多少影響先前大將軍塑造的光輝形象。
水滿則溢,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情況。
詩詞已經(jīng)到巔峰了,那就沒有必要畫蛇添足,樹立憂愁、豪爽,等等詩詞情緒。
不如就是單純的吃個飯,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出今日來的人中,哪些是玩家。
要是能找到,那今后就找個機會,多多接觸,看看他們能不能幫自己做什么任務(wù)。
張封想到這里,還覺得挺有趣。
因為玩家要是想接觸朝廷,并融入這個世界,那肯定是耗盡腦汁,密謀齊出,還生怕別人發(fā)現(xiàn)不對。
但自己想接觸他們,那就接觸他們了,沒有人會懷疑自己,也沒有人敢懷疑自己。
張封這般想著,等來到了皇宮,也直接去往了朝宴宮后殿,準(zhǔn)備先找孫公公聊聊,學(xué)學(xué)陣法。
而隨著時間過去。
冬季下午五點,天色將黑。
在八點正宴開始之前,正殿是允許本該在偏殿內(nèi)的門客進入。
也是圣上知道很多大臣帶的門客,很多都是各個門派掌門,或者是家里的小輩。
這些江湖中在野的人,也是想依靠某位大臣,認識認識其余的高手,或者別的權(quán)貴。
圣上肯定會圓了他們的心思,讓他們在壽宴開始之前,相互熟絡(luò)交談,也算是一種拉攏高手,又拉攏權(quán)臣的手段。
圣上,大臣,江湖,三方皆好,何樂而不為。
以至于這樣的交往盛事上。
在下午五點十幾的時候,該來的人都來了。
除了王爺不知在何處,四皇子又在忙著花錢,圣上作為東主,是最后登場以外。
太子、三皇子、二皇子,各國使團、江湖中人、才子名士,大臣,眾人相聚一堂,都在寬敞雄偉的正殿內(nèi),各自形成一個個小圈子在交談。
但這些小集體內(nèi),不時也走出幾人,被一位大臣領(lǐng)著來回走動,向著各個圈子內(nèi)的人打著招呼。
走動的人這些人,就是第一次來圣宴。
如在西南角,莫家三兄弟就被禮部侍郎領(lǐng)著,一邊徘徊在宮殿外圍,巡邏最后的安防,一邊被侍郎介紹著外圍的人,給莫家三兄弟認識。
可這個外圍,不是指身份低,遠離核心,而是真的靠近殿外。
此時,受圣上恩寵的三皇子,就在外圍和幾位朝廷重臣閑聊。
“那位是三殿下..”禮部侍郎也是小聲向莫家三兄弟介紹。
相距五丈距離的三皇子聽到,偏頭向著他們點頭問好。
由此可以證明,侍郎雖然是小聲說的,但也是故意說的。
畢竟在場的人,除了個別才子與大臣,實在是沒有資質(zhì)修煉以外,其余人最低都是先天境界。
先天境界,哪怕是隔著十丈距離,都能聽到竊竊私語。
所以這般小聲介紹,即不會打擾三皇子與諸位大臣的交談,可也讓三皇子知道,禮部侍郎在‘帶人’,希望三皇子給個面子,點頭就好。
可如果官職不夠,三皇子就真的聽不到了,偏頭看他一眼都欠奉。
但這樣的小聲私語,就算是三皇子‘聽不到’,別人也誤以為是三皇子正在和幾位大臣說朝廷大事,心思高度集中,難免沒有聽到。
這般兩方的面子都留下來了。
只是這時三皇子回禮,就證明侍郎的權(quán)力地位不低。
如今,侍郎看到三皇子點頭問好,也是心里面子十足,感激的向著不遠處的三皇子一拱手。
“小人見過三皇子..”莫家三兄弟見到三皇子望來,也是趕忙躬身行禮。
‘走..’侍郎這次又換成了傳音,傳音才是真正的說事情,不想讓旁人聽見,‘四皇子馬上就要到朝宴殿,你們隨我去迎接一番。’
‘是..’三人應(yīng)聲,不著痕跡的像是繼續(xù)巡邏一樣,向著三皇子再一行告辭禮,就跟著侍郎出了殿外。
但在心里,他們是想讓侍郎幫他們介紹一下王爺。
可惜,王爺還沒有來。
不過,侍郎要是知道三人想要讓他介紹王爺?shù)男乃迹敲窗顺梢膊粫狻?p/>
只能說官職與名望太低,他不夠格去舉薦。
如今三皇子給面子,他已經(jīng)很知足了。
可也在四人離去沒多久。
也有其余國家的使團從殿中行至殿旁。
為首的人,是一位身穿錦衣官服的大漢。
他是術(shù)國使團隊領(lǐng),宏大人。
如今,他也正向著身邊分別穿著黑白錦衣的兩位青年,介紹著三皇子。
三皇子見到使團的人來了,也帶著幾位大臣,向著宏大人見禮閑聊。
這般待遇明顯比侍郎更高。
也是宏大人代表一個國家,不能點頭就完事。
但分別身著黑白錦衣的黑白二兄弟,卻對這客套的事情不感興趣。
因為他們不是這個世界內(nèi)的人,也不喜歡研究這個世界內(nèi)的國事。
唯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國運。
不出意外,他們是玩家。
并且他們也覺得自己二人以‘使團’的身份進宮,這個應(yīng)該沒人想到吧?
尤其他們屬于客人,為首的使團宏大人有術(shù)國國運龍氣加身,又有術(shù)國皇帝的親筆書信。
那么在很大的可能,大齊官方的人不會隨意懷疑他們的身份。
這是一個完全的保護傘。
起碼清哥與小隊六人,目光從他們身上略過,就沒有懷疑殿中的六國使團里有玩家,更是‘不敢’懷疑這些人。
皆因往深處來說,玩家要是想加入使團,又想替自己的國家作為使者,前往另一個強大的王朝內(nèi)做客,這需要皇室堅決的信任。
不然要是丟人怎么辦,要是外交不好,引起誤會怎么辦?
所以要想有這樣的信任度,在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nèi),根本不夠玩家去謀劃。
但事實上,黑白兩兄弟還真的做到了。
也是他們通過十二天前的任務(wù),順利的巴結(jié)上了正在路上的使團,是用一個偷巧的方法辦到了。
具體事件,為‘殺死邪教、解救術(shù)國使團’
包括當(dāng)時的事情,也如任務(wù)中一樣。
是十二天前。
黑白二兄弟正在邊境趕路,想要逃離危險的大齊,去小國修煉與謀取國運的時候。
任務(wù)突然來至。
在三百里外,術(shù)國使團眾人,正被邪教中人襲擊,艱難抵抗。
邪教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想殺了使團眾人,或者被使團眾人殺死,繼而引發(fā)兩國‘誤會’。
但好巧不巧,黑白二兄弟念著這是任務(wù),又念著巴結(jié)術(shù)國的意思,就過去相救了。
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宏大人感恩二人,又見二人身手高深莫測,又有意投靠術(shù)國,那還說什么?
正好一路護送進帝都。
黑白二兄弟也沒有想到自己二人又這么回來了?
也是,出計策的人都沒有想到,那別人肯定更不好猜。
可關(guān)于行刺的事情,他們守口如瓶,沒有向任何人說。
并且使團使者等人在路上想了想,又在這時來到朝宴殿內(nèi)想了想,也覺得在大齊圣上的壽宴中說行刺的事,說他們在大齊國的境內(nèi)被人刺殺,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鬧事,說大齊有加害他們之心。
雖然他們本意上不是這樣,但人言可畏。
襲殺他們的邪教,或許就抱著這樣的目的,希望他們術(shù)國和大齊產(chǎn)生分歧。
所以這事可以壓下去,完全隱瞞,不能隨了邪教的意。
包括對于黑白二兄弟,這兩位救命恩人的身份,以及解釋。
宏大人已經(jīng)為這兩位玩家編造好了‘門客’身份,也不怕這兩位是邪教‘計中計’安排的人,更不怕他們借機巴結(jié)自己,隨自己進入圣宴,然后開始行刺。
因為這兩位人發(fā)過大道誓言。
只要他們有那個行刺的想法、行刺的動機,都不用在座的諸位出手,他們就會氣血攻心,元神重傷,心魔叢生。
到時要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宏大人就準(zhǔn)備以兩位使者有疾病纏身為由,把他們送出殿外。
但在暗地里,他還會等圣宴過后,向著大齊皇帝參上一功,把兩人押送奉上,說明緣由。
這般兵不血刃,就拿下兩位渡劫邪教,是有功之臣!
相信大齊皇帝會記他一功。
想必等兩國開戰(zhàn)之后,術(shù)國不敵之后,圣上或許會念在今日恩情,對他有所開恩。
這是一條后路。
現(xiàn)在宏大人是巴不得這兩位是邪教中人。
當(dāng)然,不是最好,也不用這么冒險去‘送禮’,去賭賭圣上會不會相信他。
且也在宏大人琢磨心計,殿外侍郎與莫家三兄弟等待四皇子,黑白二人感嘆大齊雄偉,以及清哥等人與小隊六人正在打量附近的時候。
張封在一排禁衛(wèi)的保護中,從殿后屏風(fēng)處走來,站在了側(cè)方位置。
屏風(fēng)前方,就是圣上坐的首位。
旁邊還有一席,是王爺?shù)奈恢谩?p/>
張封掃了一眼座位,又通過屏風(fēng)空隙,看到殿內(nèi)還有眾多的客人,就沒有落座,也阻止了身邊禁衛(wèi)的類似于‘王爺駕到’之類的話語。
他們想聊,就讓他們聊吧。
反正自己在屏風(fēng)側(cè)方,也不影響他們交談。
但在不遠處的人群,王掌柜是時刻注意著這里,當(dāng)見到王爺出現(xiàn),那是快步上前。
他的動作也引來了附近人群的注意。
可是隨著張封稍微抬了抬手,他們就盡皆拱手一禮,又恢復(fù)了之前的商談。
同時,張封也目光望向了走來的王掌柜,或者準(zhǔn)確來說,是他身后的六人。
說實話,自己對這六個人還有印象,知道他們就是最近有些名氣的米行施粥六兄弟。
但怎么巴結(jié)上了王掌柜,自己對這個還不太清楚。
可大致想來,也不外乎是王掌柜把他們收入了門下,以免發(fā)生沖突,影響生意。
王掌柜這個人自己還是知道的,以和為貴嘛。
至于經(jīng)過如何,是怎么拉攏的。
這個等私下問一問就好。
現(xiàn)在他們是不是玩家,不能肯定。
張封思索著,目光一直望著走來的王掌柜與小隊六人。
王掌柜是時刻帶著笑臉,等走到張封的十步距離,就捧手一禮,沒有再往前走。
“草民見過王爺!”王掌柜行的禮很鄭重,中規(guī)中矩,一副不和官家有染的樣子,或許是讓旁邊發(fā)現(xiàn)王爺?shù)膸孜恍奘靠吹摹?p/>
這都是面子活兒,真不真,明白人自然心知肚明。
但也隨著王掌柜一開口,越來越多的修士知道王爺來了!
只是王爺沒有出屏風(fēng),那還是不要冒昧去見禮的好。
‘這老狐貍怕是早已一只腳踏上了朝廷..’
可在眾人其中,一位正在觀望王爺?shù)睦闲奘浚?dāng)見到王掌柜行禮的樣子,就知道王掌柜這幾年來,經(jīng)常和戶部合作,那么很大幾率是已經(jīng)投靠。
這消息,也不是什么隱秘。
在座大多數(shù)的人,都知曉王掌柜和戶部尚書走的很近。
戶部尚書也給了王掌柜許多便利。
如王掌柜各地商行運送米面的車隊,不管入哪座城時,都會免去一些稅收。
可大多都是用于民生、賑災(zāi),這是好事,所有人都是贊同并支持的。
總不能讓王掌柜耗費著車馬錢財,往一個城內(nèi)白送著米面,還要再掏著貨物的入城稅收吧?
眾人對此表示理解。
“王掌柜。”張封見到王掌柜行禮,也是輕輕點頭,把王爺?shù)呐深^拿捏的十足,卻又不失禮數(shù)。
這也是照實來說,財再大,肯定比不上一國。
就算是身為財主的王掌柜是飛升修士,但大齊朝廷內(nèi)有七位,每位都遠遠強過于他。
張封不需要太過客氣,省得讓朝廷的臉面盡去。
除外,王掌柜是幫朝廷了,也邀請他來了,這已經(jīng)是很給面子。
在這個世界內(nèi)的禮法上,已經(jīng)算是隆恩浩瀚,圓了他廣濟天下的恩,也為他在百姓之中正了名聲。
但關(guān)于王掌柜為國庫添金銀的大恩情、私情,這個可是沒人知道,也不能說。
要知道此時注意到這里的有不少他國使者,又有一些江湖中人,天下名士。
他們不是傻子。
只要張封敢說,那他們絕對會好奇兩人之間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
再一查到國庫短缺銀兩的事情,那么王掌柜與戶部尚書密謀的事情,以及圣上的計劃,也全部會被打亂。
這關(guān)系到國運與龍氣,關(guān)系到修煉加成。
張封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同樣,王掌柜也戲頭演的足,一副和王爺攀談交情的樣子,卻又不失尷尬的虛引小隊六人,“王爺,這六位道友是..”
“本王已知。”張封話語平和,“稅收一事,就是本王讓虎將軍辦的。”
“王爺體察民情!”王掌柜追捧一聲,又道:“可也是因為免稅收一事,這六位道友,想親自感激王爺一番,草民就斗膽代為引薦。”
“王掌柜身為飛升修士,又廣濟天下。”張封前走幾步,“此言自貶,可是妄自菲薄了。”
“王爺教訓(xùn)的是!”王掌柜連忙行禮。
小隊六人也是激動下拜,大氣都不敢喘。
張封見到越來越多的人注意自己,也不再隱瞞,而是從屏風(fēng)繞出,準(zhǔn)備出去宮殿,在外面談,不想影響殿內(nèi)眾人的商談。
但在張封向殿外走的時候,兩側(cè)在座、或交談的眾人,不管官職高低,名望多寡,實力如何,皆是在王爺路過他們身前時抱拳行禮。
隨著張封走到殿外的這一刻,此時的整個大殿內(nèi)的所有客人,都在行禮遙望著殿外月下的王爺。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