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宋膽 第141章 釣魚
眾人自帥府而出,除了趙維、馬二爺和王勝,一個個都是面色凝重,相互連話都不說。
實在是事關(guān)重大,盡管趙維不止一次的信誓旦旦,可出于本能,也還是不相信土豆的產(chǎn)量會有那么高。
到了帥府門前,發(fā)現(xiàn)王禎老爺子,還有阿老瓦丁等致知院的人,也在門口相侯。
王禎是來看成果的,而阿老瓦丁等人則是....對于他們來說,土豆的意義可能還要更深遠(yuǎn)一些。
目前的情況是,他們已經(jīng)是變向地降了大宋。但是,大宋能走多遠(yuǎn),是不是像趙維說的,真的在扶桑立國,其實都在今天的土豆收獲。
如果土豆真能養(yǎng)活這座城,那依釣魚城的地勢,元軍還真打不進(jìn)來,他們也能安心搞自己的興趣。
而且,如果土豆真有那么神奇,也說明大宋在扶桑有一個好的發(fā)展,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的信心。
總之,無論從哪個角度。今天都注定是極為關(guān)鍵的一天。
今天這關(guān)過了,釣魚城就算穩(wěn)住了,上下一心,前途光明。
今天要是砸了,那可能巴蜀便是眾人的葬身之所。
趙維一見王禎,登時大笑,“老爺子,怎么著?第一顆土豆收在哪里?”
“我看...就老爺子的實驗田吧!”
王禎有自己的一塊專用田,足有幾十畝。
除了一部分是他用各種方法種植的土豆,還有別的美洲物種也在試種。
趙維覺得,老爺子那塊田種的極為精細(xì),王禎恨不得就睡在壟溝里。從那里開挖,計算畝產(chǎn),顯然更穩(wěn)妥些。
這也是昨夜和文天祥等人商量過的,眾目睽睽,求穩(wěn)為上。
卻沒想到,王老爺一聽,趕緊擺手,“別!拿我那塊地算畝產(chǎn)?老夫怕你算不準(zhǔn),就去大田吧!”
說著話,背起手來就走,樣子還真有點像個老農(nóng)戶。
眾人跟著老頭兒走,從帥府經(jīng)護(hù)國寺、打谷場和火藥坊,上跑馬道,再從外城西村民寨穿過去,最后出奇勝門,來到外城。
一路上,城民和守軍見相公和大帥結(jié)伴出城,都知道是去收土豆的。有些閑來無事,便跟在眾人之后,也一道出了城。
王禎的幾十畝實驗田也在城外,老爺子在田頭搭了個窩棚,大多時間就住在田里。
路過自己的田時,老爺子進(jìn)到窩棚里,取了一桿小秤出來。
文天祥等人不解,問他這是干嘛,王禎則答,“稱畝產(chǎn)唄!”
大伙兒一聽,面面相覷,“稱畝產(chǎn)?這么點個小秤,你稱什么畝產(chǎn)?”
百姓們也有點發(fā)虛,心說,不會真像城里傳的那樣,土豆是騙人的吧?
大伙兒沒注意到,幾個神情有異的漢子正偷偷地聚集人群,跟在寧王和相公們身后。
王禎帶路,又走了沒多遠(yuǎn),就是在他實驗田的邊兒上停了下來。
指著不遠(yuǎn)的壟溝,“就這吧!”
眾人一看,又是皺眉,顯然對老頭兒挑的這塊地不太滿意。
幾乎都不算好田,土不夠肥,水也不夠豐,算是中等不平。
趙維見周圍站滿了百姓,不由心急。湊到王禎身邊,聲調(diào)卻是一點不低,“先生確定?事關(guān)重大,可不能”
沒等王禎說話,卻是不遠(yuǎn)的百姓聽到了趙維的話,有人冒頭兒呼喝,“寧王這是何意啊?”
“人家說選這塊地,肯定有選這的道理。莫不是殿下怕地底絕產(chǎn)少收,漏了餡兒!?”
嗡的一聲,本來就心里沒底的百姓被這話一煽動,紛紛議論起來。
“為啥不種稻米?弄這種新奇玩意,咱都沒種過。”
“你懂啥?種稻米...種稻米不就誰都知道糧不夠吃了?誰還在這跟著他守城?”
“那也不能拿咱們的命當(dāng)兒戲吧?”
“寧王殿下,你給咱們說實話,是不是還要給凌霄城送糧?那我釣魚城的老百姓怎么辦?”
趙維瞇眼瞅了挑事的那漢子一眼,見他挑起民憤之后,已經(jīng)縮回到人群之中,便轉(zhuǎn)身面向眾人。
“大家不要吵!聽我說,一個一個來。”
安撫半晌,百姓終于平息不少。
這時,又有人跳腳呼喝,“那你說,是不是要給凌霄城送糧?”
趙維點頭,沒有否認(rèn),“沒錯,確有此事。”
那人又喊,“憑啥?我們釣魚城的人不是人嗎!?”
趙維:“”
趙維皺眉不語,陰晴不定,只是站在那里,看上去好像無言以對的神色。
人群之中,有人見了,更是來勁,“看到了吧?寧王就沒拿咱們釣魚城當(dāng)自人,他就沒想讓大伙活命!”
百姓聞之,更是激憤難平。開始從吵鬧變的狂躁,一點點向這邊涌了上來。
張玨、文天祥等人目瞪口呆,怎么好好的收獲時節(jié),卻成了這副樣子。
他們哪里知道,起碼他們還有趙維交的一個底,而百姓們卻是兩眼一摸黑,啥也不知道。又得知要給凌霄城送糧,不有怨言才怪。
加之有人刻意煽動,場面自然大亂。
而此時,守軍各部也已經(jīng)開始向這個方向涌蕩而來,不明真相的百姓更是蜂擁而至。
最后要不是守軍組成人墻拼命攔著,趙維一準(zhǔn)被百姓踩成肉泥。
就這么僵持了足足有一刻鐘的工夫,趙維腦門子都開始見汗。
如果細(xì)心點就會發(fā)現(xiàn),他身邊現(xiàn)在一個人都沒有,連號稱左右護(hù)法的王勝和馬二爺都不知去向。
心說,你大爺?shù)内w孟禧!還沒完事兒啊?這是拿老子的命在這當(dāng)誘餌唄?再多撐一會兒,今晚就得全城掛白布,一塊聚餐了。
可是趙維哪知道,他這嚇的都快尿了,趙孟禧那邊卻是樂開了花。
就這么一會工夫,他已經(jīng)抓了十來個了,“還有沒有?”
身邊喬裝成百姓的錦衣衛(wèi)成員搖了搖頭,“應(yīng)該是一窩端了。”
這根本就是錦衣衛(wèi)導(dǎo)演的一出引蛇出洞。
土豆不高產(chǎn)的消息,是錦衣衛(wèi)早半個月就放出去的。為的就是引出城中的元軍細(xì)作,加以利用。
可惜效果不大,經(jīng)過之前錦衣衛(wèi)的一番折騰,元軍暗探早就如驚弓之鳥,不敢輕易露頭。
好死不死,出了凌霄城這檔子事,趙孟禧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
立馬讓人把趙維賣了,放出要支援凌霄城的消息。
元人暗探果然上當(dāng),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機(jī)會,幾乎是傾巢而出,煽動民情。
其實,趙孟禧早就盯上他們了,只是不知還有沒有藏的更深的,就一直沒動手。
這回則是把趙維推到風(fēng)口浪尖,故意造成無話可說的境地。
元人眼見民亂漸起,哪還有隱瞞?個個張揚呼喝,正好給趙孟禧一窩端掉。
“被煽動的核心百姓只這一千來人,等到此事平息,再給我把這幫人查三遍!”
“就算有漏網(wǎng)的,也肯定就在這一千來人之中,可比全城數(shù)萬人的甄別范圍少了不知多少。”
轉(zhuǎn)頭對王勝道:“讓咱們寧王別演了,再演出人命了。”
王勝一翻白眼,怎么看趙孟禧的表情怎么不像怕要出人命的樣子,他是笑著說的。
急忙擠過人群,來到趙維身前,“兔爺說,行了。”
趙維一聽,立時大松一口氣,眼珠子一瞪,“開炮!”
轟!!!不遠(yuǎn)處一聲空炮巨響,讓人潮一滯。
趁著聲息大斂,趙維扯開嗓子,“都、聽我說!!!”
轟!!!
又是一聲炮響,百姓嚇的一縮縮,這回真的安靜了下來。
趙維深吸口氣,“趙、孟、禧!把人給本王帶上來!!”
趙孟禧聞言,趕緊讓錦衣衛(wèi)壓著十幾個百姓裝扮的細(xì)作上前,直接跪在眾人面前。
百姓們無不一怔,看著那些都是十分面熟。心道,這是寧王發(fā)狠,抓了鬧事領(lǐng)頭的?準(zhǔn)備殺雞敬猴?
卻聽寧王高聲喝唱,“本王知道你們在想什么,理虧不言卻暴力鎮(zhèn)壓,不拿釣魚城百姓當(dāng)人,卻要馳援凌霄。”
“本王不想說什么大道理,什么不能見死不救,什么上下一心的,都是狗屁!”
“本王只說一句,這些都是元人細(xì)作,來煽動民亂的!”
百姓一聽,議論紛紛,皆有不信。
往日與他們鄰里相處的人,怎么就成了細(xì)作?
被壓上來的那幾位眼見趙維呼喝吼叫,卻事得其反,心神不由一振。
有人抬頭高叫,“我們不是細(xì)作,我們是大宋良人!寧王這是栽贓陷害,大家不要信他!”
此言一出,場出立時又變得吵鬧起來,民聲漸起.。
幾個細(xì)作一見,更是得意。暗笑趙維草包,把他們幾個秘密逮捕確實是高招。可是還要當(dāng)眾揭穿,卻是沒長腦子。
百姓現(xiàn)在憤怒未平,你說是細(xì)作就是細(xì)作?有證據(jù)怕是他們也不信。
連聲大呼,“大家為我們做主啊!寧王要冤殺我等了啊!”
連文天祥等人也是看的眉頭緊皺,為趙維捏了把汗。他顯然不懂民意,走了一步臭棋。
卻不知,趙維必需要這么做。
因為今日民亂,如果不能當(dāng)眾解決,讓趙孟禧只是把人抓回去,那日后會很麻煩。不論將來再怎么挽回,都難以平息。
所以,必胡當(dāng)著所有人的面,把這事兒了了。
而了結(jié)此事,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因為,只要把土豆從地里起出來,所有謠傳就不攻自破。
“來人!”趙維猛然一聲爆喝,“豐收嘍!!”
此話一出,百姓們果然被其吸引,愣愣地看了過來。
豐收了!?
卻是不知道是怎樣的豐收?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