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硬核廚爸 第410章 屬于蘇記的安逸
隨著中華菜的菜譜選拔以及相關(guān)廚藝比賽的進行,國內(nèi)對于中華菜的討論也是越來越激烈,逐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wù)撝攸c。
尤其是在一些大大小小餐館里,每逢飯點之時,總有一大批食客,拿著中華菜的菜譜作為談資,高談闊論。
這一刻,似乎每個人都成了頂尖大廚一般。
在淮城,最受關(guān)注的自然是富景樓的廚藝比賽。
隨著電視臺報道的跟進,以及《菲常見證》猶如抽絲剝繭般的剖析,淮城男女老幼都將目光集中在富景樓廚藝比賽上。
就連來蘇記吃飯的食客,也會拿富景樓的比賽談?wù)撘环?p/>
當(dāng)看到馮一帆上菜時,總會有食客忍不住問上一句。
“老板,你的手藝這么好,為什么不去參加富景樓的廚藝比賽啊?”
“就是就是,老板你要是去了,那肯定能拿個第一。”
“我聽說,廚藝比賽的前三名,可以作為咱們淮城的廚師代表,去參加省里的廚師選拔,作為之后咱們省中華菜譜上,那些菜品的烹飪廚師呢。”
“哇,這么厲害的嗎?那老板你真的應(yīng)該去啊。”
“對對,我也覺得老板應(yīng)該去,拿個第一對你肯定很輕松,到時候再參加省里的選拔,成為中華菜的烹飪廚師,那可是牛大發(fā)了。”
面對食客們關(guān)切的詢問,馮一帆則是一笑置之。
“我要是去參加了,大家豈不是吃不到蘇記的美食了?而且我這點水平,經(jīng)營蘇記還行,去中華菜那邊當(dāng)廚師,哪里比得上那些國宴級的大師?所以我就不去班門弄斧了。”
馮一帆總是很謙虛,表示自己實力不允許,所以不去班門弄斧。
每當(dāng)聽到這,不少食客總會惋惜一聲。
“真是可惜了。”
“對啊,我覺得老板你覺得有實力。”
“我聽說好多不是專業(yè)廚子,都能去參加的,老板你不去真是可惜了。”
“可不是,老板你真該去試試,國宴級的大師,我覺得老板你未必不能一戰(zhàn)啊,反正我覺得老板你做的菜非常好吃。”
馮一帆微笑回應(yīng):“多謝各位抬舉,各位覺得好吃,以后多多來蘇記捧場就好。”
食客們自然是紛紛答應(yīng),會經(jīng)常來蘇記吃的。
“蘇記這么美味的餐館,當(dāng)然要經(jīng)常來啊。”
“對,尤其是蘇記的飯菜不但美味,而且物美價廉,不經(jīng)常來吃,那可真的是自己的損失。”
“可惜老板不做早餐,不然我都想一天三頓飯,都在蘇記吃。”
“哈哈哈,你一天三頓過來吃,錢包能允許嗎?”
“那怎么不能允許啊?蘇記一天三頓也不算貴。”
“老板,那你應(yīng)該適當(dāng)提提價,別為了照顧我們這些食客,你自己虧本啊。”
蘇若曦聽到這里,笑著說:“只要各位吃得滿意,吃得開心,那我們就會很開心,至于賺錢嘛,這事慢慢來,只要不虧就行。”
聽到蘇若曦的話,食客們紛紛表示還是希望蘇記能賺錢。
“老板娘,你這話不對了,我們大家可都是希望蘇記能賺錢的。”
“對啊,蘇記賺錢了,老板和老板娘才會接著經(jīng)營下去,我們才能吃到蘇記的美食嘛。”
“沒錯,所以老板和老板娘,請一定要多多賺錢啊。”
不知道是誰來了這么一句,瞬間引得整個餐館里哄然大笑起來。
馮一帆和蘇若曦也笑起來,夫妻倆相視一眼,覺得有這樣一批食客支持,蘇記還真的是很幸運。
實際上,蘇記食客不知道的是,李菲兒帶著自己的團隊,已經(jīng)找馮一帆錄制了兩期節(jié)目。
節(jié)目中,馮一帆不是作為富景樓廚藝比賽的參賽者,而是作為了一個點評嘉賓。并且兩期節(jié)目上,馮一帆也是展露自己廚藝,在攝像機拍攝下,親手用非常標(biāo)準(zhǔn)化的流程,烹飪了富景樓比賽兩道指定菜肴。
點評嘉賓,怎么能下場去欺負比賽選手呢?
和食客們又聊了幾句,馮一帆才轉(zhuǎn)身回到了后廚里去。
現(xiàn)在蘇記的后廚,馮一帆已經(jīng)把不少活交給徒弟林瑞峰去做,所以他倒是變得有些悠閑。
進到后廚里,林瑞峰正在如火如荼的忙碌著。
在大鍋里煮面,把各種澆頭配料食材準(zhǔn)備好,同時還要把碗盤也都給擺放好,方便將煮好面條盛出,也方便師父烹飪好澆頭淋上。
過程看起來并不復(fù)雜,但真的做起來,實際上還是很考驗?zāi)托模卜浅P量唷?p/>
馮一帆對徒弟的表現(xiàn)很滿意,但是他沒有去夸獎,因為沒時間去夸獎。
前邊餐館里還有食客在等著,他快步走到灶臺前,伸手便握住鍋和鐵勺,將徒弟備好的各種料倒入鍋中,迅速開始翻炒,注水進行燉煮。
手腳麻利的馮一帆,總能在徒弟將面條煮好盛入碗里不久,便把澆頭做好堆上。
這樣可以保證澆頭足夠新鮮,同樣也可以保證碗里面條不會涼掉。
一碗面好了之后,林瑞峰馬上端起面條送去前邊餐館里。
等林瑞峰送完回來繼續(xù)煮面時,馮一帆又去將下一碗送出去。
師徒倆如此交替,像是兩臺全力運轉(zhuǎn)的機器,保證蘇記中午的每一位客人,都能夠及時吃到熱氣騰騰的一碗面或是一盤炒飯。
解決了姑姑的事情后,蘇記便進入了這種平平淡淡的小日子狀態(tài)。
這樣的狀態(tài)無論對蘇記的一家人,還是對林瑞峰和趙大霞這兩位蘇記如今唯二員工,都是一種很愜意的狀態(tài),大家都過得很安逸。
當(dāng)然在這樣狀態(tài)下,最開心的自然是馮若若小朋友。
每天都能吃到爸爸做的好吃點心,還有爸爸給自己做的那么多好吃的,小姑娘覺得這是她最開心的。
不過,這樣開心安逸的日子,可能很快也會暫時的失去。
因為老街改建方案已經(jīng)確定,并且上報相關(guān)部門進行了論證和審批。
最終也確定了,從6月20號開始,要對老街全路段進行封閉改建,整體改建的時間為2個月。
整體的改建方案和時間,淮城的政府也是進行了相關(guān)公示。
從公示來看,最終確定的改建方案,可以說是利于老街古跡的保留,以及之后對整個老街和周邊旅游開發(fā)的。
尤其是方案里,對古街原有建筑的完整保留,真是一個獲得各方贊許的規(guī)劃。
所以公示出來之后,算是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而且很多淮城本地人都表示,非常期待改建后的古街,迫不及待想要走在改建后古街上,感受那份古色古香。
當(dāng)然,在公示中,政府也對老街上的商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貼。
比如一些要喬遷商戶,會安排有專門規(guī)劃區(qū)域喬遷新址。
對像是蘇記這樣愿意留在老街的老字號,政府更是給予一定的補償,算作蘇記改建兩個月里成本費用的補貼。
可以說,這個補貼的政策,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專門推出給蘇記。
目的是為了讓蘇記能夠留在古街上,成為古街將來改建后,一個招攬游客的門面。
為此,相關(guān)部門也是專門請?zhí)K錦榮和馮一帆這對翁婿去商量了一下。
馮一帆也沒有想過要占便宜,便如實說出了蘇記的規(guī)劃,告訴了相關(guān)部門的人,蘇記是不會搬離古街。
得知蘇記不會搬離,相關(guān)部門那自然是非常高興,也保證會在之后給蘇記加大宣傳力度。
在馮一帆的心中,他其實也很期待老街改建后的樣子。
因為在他記憶中,另一世里,老街并不是如今的改建方案,而是被蘇瀾馨的公司建成了一條現(xiàn)代化的美食街。
在改建完成后,曾經(jīng)一度非常的繁華,但卻并未真正維持多久的熱鬧。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進度加快,越來越多類似的美食街層出不窮。
改建后,喪失了原本特色的老街,因為地處老城區(qū)而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最終美食街也只能是落寞收場。
如今,很多事情都發(fā)生了變化。
蘇瀾馨選擇留在小鎮(zhèn)的學(xué)校里,和曾經(jīng)要好的閨蜜一起帶鎮(zhèn)上的孩子。
蘇瀾馨的公司,已經(jīng)開始被梅茹和蘇連成進行接手。
說起蘇連成和梅茹,馮一帆完全沒有想到,兩個人竟然一直維系著地下戀情很多年。
而當(dāng)兩人公布了戀情后,最受傷害的人是譚雪莉。
先是被以為最信賴看好自己師父拋棄,緊接著又得知愛慕已久的蘇連成,竟然一直和梅茹維系著多年的地下戀情。
據(jù)離開之前轉(zhuǎn)成來蘇記告別的陳威說,知道了蘇連成和梅茹事情后的譚雪莉,一度提著菜刀找上了兩個人,當(dāng)時場面頗有一種要拼個你死我活的架勢。
馮一帆現(xiàn)在回想起聽陳威說起那一段,腦海中都會不自覺浮現(xiàn)出一段畫面來。
最終,還是陳威出面阻止了譚雪莉,陳威答應(yīng)以后會繼續(xù)教譚雪莉。
梅茹也是主動跟譚雪莉道歉,兩個人還私下里聊了許久,具體的內(nèi)容別人并不知道。
按照陳威的說法,譚雪莉和梅茹聊完,似乎梅茹答應(yīng)了譚雪莉什么要求,譚雪莉也就沒有繼續(xù)糾纏蘇連成。
也就是在前天,譚雪莉跟著陳威一起離開淮城了。
雖然事情似乎很圓滿,但馮一帆心里總是覺得,或許將來蘇連成、梅茹和譚雪莉之間,應(yīng)該還會上演另一出大戲。
而至此,無論是蘇瀾馨那邊,還是蘇記這一邊,就連老街的改建。一切都已經(jīng)變得完全不同。
馮一帆在對未來充滿期待同時,心里也多少會有一點點對未知忐忑。
所以這些天里,馮一帆對待廚房里的工作,都會更加的認真。
無論是教導(dǎo)林瑞峰,還是他自己烹飪,不再像是之前那般隨意,他會非常認真對待每個過程,并且開始嘗試做一些新菜。
馮一帆覺得,既然未來變得未知,那么他就需要更加的努力。
一方面是為了要重振蘇記的名聲。更重要的是,為了要讓自己妻子和女兒可以無憂無慮生活。
就連李菲兒找他給富景樓比賽拍攝菜肴烹飪標(biāo)準(zhǔn),馮一帆也都是異常認真去對待。
沒有像是之前讓孟詩彤他們拍攝時候,那樣的灑脫和隨意。
也沒有過多炫技,就是認認真真,精細地完成每一步。
拍攝結(jié)束,李菲兒都不得不感嘆:“馮大廚你這做的太精細了,感覺你手上做出來,真的就像是藝術(shù)品,如果按照您的這個標(biāo)準(zhǔn),恐怕富景樓那邊海選的人,會被篩選掉大半。”
馮一帆對此笑了笑回應(yīng):“如果這道菜是自己家里吃,那自然是不必如此精細,但如果是要上中華菜,那就不能不精細了。”
雖然對待廚房里工作,馮一帆變得非常認真和精細了。
但他依舊疼愛著女兒,每天女兒幼兒園回來,他依舊會聽女兒嘮叨幼兒園里趣事。
聽著女兒小嘮叨在耳邊說,總會讓馮一帆會心一笑,覺得如今的人生很真實。
一碗熱騰騰的面出鍋,林瑞峰用長長竹筷從鍋里挑出,高高挑起用碗在下面兜住,然后面條折疊放入碗中。
剛好面條會在碗里盤成一團,像是女子盤起的發(fā)髻般根根分明。
舀上一勺湯加入其中,林瑞峰再把面碗遞給師父。
馮一帆接過去面碗,將鍋里準(zhǔn)備好的澆頭盛出來,小心沿著碗邊倒進碗中,不能影響到碗中面條造型,澆頭會在一邊與面條涇渭分明。
最后撒上薄薄的一層細碎蔥花,再淋上幾滴馮一帆密制香油。
一碗面完成。
馮一帆放在身后料理臺托盤上。
林瑞峰將下一碗的面入鍋,接著便轉(zhuǎn)身端起托盤,迅速沖出后廚,將面條給前邊的食客送上。
這一系列的過程,師徒倆配合的非常好,全程動作行云流水,不會有絲毫停滯。
兩個月時間下來,林瑞峰這個徒弟的進步馮一帆看在眼里,對這個徒弟也是越來越滿意,覺得當(dāng)初收下這個徒弟還真的很對。
約莫時間到了,蘇記餐館里的一些食客掏出各自手機來,準(zhǔn)備要看一看今天的《菲常見證》。每天來蘇記吃午飯,順便看《菲常見證》關(guān)于富景樓廚藝比賽專題節(jié)目,已經(jīng)成為不少食客的習(xí)慣。
今天的節(jié)目剛一開始,餐館里立刻有人驚呼一聲:“哇,是馮大廚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