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錦繡醫(yī)妃之庶女凰途 364反殺
淅淅瀝瀝的細(xì)雨聲襯得乾清門附近尤為安靜,連吸進鼻腔的空氣都沉悶而壓抑。
守在乾清宮門外的幾名禁軍如磐石般紋絲不動地站在那里,與周圍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的王親朝臣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靜一動。
片刻后,禮親王打破了沉寂,神情堅定地沉聲道“你們在這里繼續(xù)求見皇上,本王這就出宮去見阿玦。”
其他人神情各異地面面相看,順王清清嗓子,率先開口道“可是宸王府已經(jīng)被禁軍圍住了……”
“無妨。”禮親王不以為意,揮揮手道,“除非禁軍要造反,不然還不敢對本王動手。”
禮親王丟下這句話后,就火急火燎地離開了。
霧蒙蒙的細(xì)雨中,禮親王越走越快,長隨緊跟在身旁給他撐著傘。
這兩天,從白天到黑夜,禮親王都在牽掛著這件事,他已經(jīng)想過各種可能性了,也衡量了利害關(guān)系。
過去這一年,皇帝與顧玦這對兄弟起過好幾次沖突,都沒有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這一次顯然不同,皇帝起了殺心。
皇帝肯定是有所“倚仗”的,也抱著勢在必得之心。
禮親王的眉心皺出了一個深深的“川”字。
如果說,今天皇帝僅僅是對顧玦一人下手,那么禮親王也不知道該怎么應(yīng)對了,他也不會在這個揮手去見顧玦。
但現(xiàn)在的情況很明顯了,皇帝不光是要對付顧玦,竟是連太子也要一起對付!
在這種局勢下,自己到底該站在哪一邊,禮親王的心里已經(jīng)有了決斷,心情沉重。
思緒間,禮親王步履匆匆地來到了午門外,上了王府的馬車,馬車載著他趕往朱雀大街,車夫的揮鞭聲一下接著一下。
按照律法,京城的街道上若無特例是不準(zhǔn)奔馬的,但現(xiàn)在是非常時刻,禮親王也顧不得那么多了,讓車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宸王府。
幸好,下雨天本來街上人就不多,馬車一路通行無阻,飛馳過幾條街道,等禮親王從混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時,宸王府就已經(jīng)到了。
宸王府外,依舊被一眾身著銅盔鐵甲的禁軍將士重重包圍,寬闊的朱雀大道上,除了這些禁軍外,空無一人,也因此顯得禮親王的這輛馬車分外醒目。
馬車一到,就被兩個高大威武的禁軍將士驅(qū)逐“去去去,閑雜人等即刻離開!”
“如果本王一定要進去呢!!”禮親王一邊說,一邊挑開了馬車的窗簾,語氣冷然高傲。
對方一聽馬車?yán)锏娜俗苑Q“本王”,心里咯噔一下。
這時,程校尉聞聲而來,認(rèn)出了馬車?yán)锏亩Y親王,客客氣氣地抱拳道“禮親王,末將也是奉命行事,還請王爺莫要為難吾等。”
說話間,程校尉引著禮親王的目光往東南方看了一眼。
禮親王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注意到了不遠(yuǎn)處的康鴻達(dá),瞇了瞇那雙因為年老有些耷拉的眼眸,嘴角抿出一道不悅的直線。
對于康鴻達(dá)這個人,禮親王素來沒什么好感,現(xiàn)在更甚,康鴻達(dá)是京營總督,這次禁軍出動也是聽從他的指示。
禮親王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康鴻達(dá)在皇帝的面前挑唆了什么。
否則,皇帝都病了兩個多月了,這段時日,皇帝既無力再理國事,也沒見過幾個朝臣,皇帝怎么會突然就下令禁軍圍了宸王府呢?!
康鴻達(dá)是罪魁禍?zhǔn)椎目赡苄院艽蟆?p/>
禮親王也不再跟程校尉說話,反正對方也做不了主,他放下了窗簾,干脆下了馬車。
自皇帝病后,禮親王也曾去見過皇帝,發(fā)現(xiàn)皇帝不僅是身子虛弱,連性情也變了,從前皇帝就聽不進不合他心意的良言,現(xiàn)在變得比從前更加的偏激。
雖然禮親王跟皇帝也就是道了幾句家常,卻已經(jīng)能從皇帝寥寥數(shù)語中聽出他言語中深深的恐懼,那是一種對暮年、對死亡的恐懼。
禮親王扶著長隨的手,下了地,一襲五爪九蟒袍昭顯著他高貴的身份。
之前禮親王躲在馬車?yán)铮跌欉_(dá)還能當(dāng)沒看到禮親王,可現(xiàn)在,他就避不過了。
康鴻達(dá)悠然朝禮親王走了過來,唇角含笑,瀟灑自若。
禮親王直直地望著康鴻達(dá),以皇帝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康鴻達(dá)想要哄得皇帝對顧玦和太子出手,再容易不過了,畢竟顧玦和太子有皇家血脈,他們的年富力壯是皇帝此刻最渴望卻不可得的東西。
“王爺。”康鴻達(dá)含笑對著禮親王揖了揖手。
“康大人,你怎么會在這里?”禮親王開門見山地問道,平日里親和的面龐上此時不茍言笑。
面對禮親王的質(zhì)問,康鴻達(dá)依舊眉眼含笑,從容自若,解釋道“宸王私自調(diào)兵進京,并令玄甲軍和禁軍動手,人證物證俱在,宸王分明是想謀反!”
“不過,宸王素有賢名,康某也想給宸王一個分辯的機會,一早到此想見一見宸王,可宸王府拒不開門!”
“宸王真是好大的派頭!”
康鴻達(dá)嘆息著搖了搖頭,臉上沒有分毫的怒色,如往常般風(fēng)流倜儻。
禮親王懶得與康鴻達(dá)爭辯,只是指著王府大門道“本王要進去!”
康鴻達(dá)笑了笑,伸手對著禮親王作請狀,笑容溫潤如春風(fēng),通情達(dá)理地說道“王爺既然想進去,康某自然不會阻攔王爺,只看宸王讓不讓吧。”
禮親王話都懶得跟他多說,拂袖而去,一直走到一側(cè)角門前。
他的長隨抬手叩響了角門,表明了身份。
很快,那道角門就被人從內(nèi)打開了,門后是一個身形精干、眸中精光內(nèi)斂的中年人,恭敬地請禮親王進去。
說完后,中年人銳利的目光穿過禮親王,落在后方兩丈外的康鴻達(dá)身上,聲音拔高了三分“康大人若是要進來,也請吧。”
中年人相貌平凡,皮膚黝黑,若是放到人群里,根本沒人注意,可就是這么個看似平凡的人,渾身卻有股子不卑不亢的氣質(zhì),望著康鴻達(dá)的目光中既沒有對上位者的敬意,也沒有絲毫的怯意。
康鴻達(dá)手里的折扇停頓了一下,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出了一種挑釁的意味。
他目光一轉(zhuǎn),氣定神閑地邁出了步伐,道“那康某就隨王爺一起吧。”
他跟在禮親王身后穿過了角門,兩個貼身侍衛(wèi)如影隨形地跟在康鴻達(dá)后方,但被攔下了一人。
“康大人!”后面那個被攔在王府外的方臉侍衛(wèi)不由喊了一聲。
見狀,康鴻達(dá)也不在意,豁達(dá)地笑道“兩國交戰(zhàn),尚且不殺來使,我信得過宸王殿下的人品。”
康鴻達(dá)的這句話不僅是說給攔門的中年人聽的,也是故意說給在場所有人聽的。
顧玦這個人一向極度自負(fù),好名聲,他是不會殺自己的。
于是,那方臉侍衛(wèi)就退下了,康鴻達(dá)和禮親王繼續(xù)往王府里面走。
來外儀門迎接二人的是王府長史程林華。
“王爺請,康大人請。”
程林華禮數(shù)周到地給他們引路,一直把人領(lǐng)到了外院韶華廳的正廳。
顧玦照舊是一襲月白的寬松道袍,正在檐下修剪一盆一人高的冬青盆景,鋒利的剪子輕輕松松地剪下多余的枝葉,咔擦,咔擦……鞋邊零落地散著冬青樹的枝葉。
沈千塵笑吟吟地在一旁給他打下手。
其實,她也沒什么好做的,也就是偶爾遞布帕給顧玦讓他擦拭剪刀的刀刃而已。
看著檐下神態(tài)閑適的夫妻倆,禮親王不由愕然,沒想到侄媳也在這里。
沈千塵也看到了禮親王,優(yōu)雅地上前了兩步,對著他盈盈一福“皇叔。”
她很乖地對著禮親王問了好,只把康鴻達(dá)當(dāng)做了空氣,既沒看他,也沒與他說話。
康鴻達(dá)根本就不在意沈千塵的無視,但審視的目光還是在她身上轉(zhuǎn)了轉(zhuǎn)。
她既然出現(xiàn)在這里,就已經(jīng)證明了她在宸王府的地位,在宸王心中的地位!
想著,康鴻達(dá)的指腹在扇柄上摩挲了兩下,很快走到了顧玦跟前,只跟他見了禮“宸王殿下真是好雅興!”
他的神態(tài)與語氣親切熟稔,若是不知情的人,怕是會以為他們是知交好友。
顧玦又用剪子剪下了一段枝葉,這才朝康鴻達(dá)看來,語聲淡淡“比不上康大人。”
兩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接,彼此對視著。
康鴻達(dá)唇角含笑,只是笑意不及眼底,眸底寒芒如電。
顧玦眼神清冷幽深,宛如浩瀚夜空,高不可攀。
時間似乎凝固了一瞬。
忽然間,康鴻達(dá)動了,把折扇從右手交到了左手,臉上露出動容之色,似乎回憶起了什么,感慨地嘆道“王爺從前可不是這么謙虛的人……”
話沒說完,康鴻達(dá)的右手飛快地抽出了腰帶中的軟劍,柔軟如蛇的軟劍輕輕一抖,抖了開來,寒光閃閃的軟劍如閃電般朝顧玦刺了出去……
他出手太快了,快得禮親王猝不及防,瞪大了眼睛。
顧玦連眉梢都沒動一下,順手用剪子一擋,輕而易舉就擋住了對方的這一劍,軟劍與剪子相撞,發(fā)出“錚”的一聲,與此同時,顧玦的左手從驚風(fēng)手中的劍鞘中抽出了一把長劍,左手嫻熟地甩了個劍花,劍尖上劃出點點寒星,順勢朝康鴻達(dá)的胸口掃了過去。
康鴻達(dá)只能退了兩步,避開顧玦的攻擊,微笑道“說來,康某也有好些年沒和王爺切磋一下了。”
他談笑風(fēng)生,仿佛他方才不是在偷襲,而是真的在切磋一樣,一邊說話,一邊將手里的軟劍圈轉(zhuǎn),對著顧玦攔腰橫削,大開大闔,凌厲狠辣。
他的劍法透著一種刀法的霸道。
顧玦依舊左手執(zhí)劍,反手擋下,游刃有余。
他的劍法亦剛亦柔,快捷靈巧,招式如行云流水,讓接招的康鴻達(dá)心驚不已今天以前,他根本就不知道宸王居然還能使左手劍。
康鴻達(dá)的貼身侍衛(wèi)緊張地看著兩人對招,不敢上前。
他不動手,這就是一場“切磋”,更何況,王府的其他人也沒動手。
在一片寒光閃爍的劍影中,康鴻達(dá)笑容漸冷,嗤笑道“皇上一直都深信宸王殿下受了重傷,即將性命不保,看來宸王殿下一直在誤導(dǎo)皇上。”
“以宸王殿下這身手,哪里像是命不久矣!康某都要懷疑你是不是串通了玄凈,就為了降低皇上對你的戒心!”
“連這樁婚事都是你算計來的,對不對!!”
康鴻達(dá)眼底掠過一抹冷芒,手里的劍沒停下,短短幾句話間,已經(jīng)和顧玦對了好幾個回合。
直到此刻,他才算想明白了。
原來如此,顧玦與沈千塵的這樁婚事根本是顧玦想要的,是他串通玄凈讓皇帝主動賜了這個王妃給他,這旨賜婚是顧玦給皇帝下的套,而皇帝上鉤了。
所以,當(dāng)初顧玦才會這么輕易地接受了這門親事,甚至還親自去永定侯府迎親。
這么一想,連宸王妃身上的不合理之處也可以解釋了。
難怪這個傳聞中性情懦弱的永定侯府二姑娘會這般厲害,且對顧玦忠心耿耿,協(xié)同顧玦把皇帝逼得一步步敗退!
因為這個女人本就是顧玦看中的!
禮親王聽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就朝沈千塵望去,眼神復(fù)雜。他與沈千塵們早在顧玦與康鴻達(dá)動手的那一刻起,就退避到了正廳內(nèi)。
沈千塵“……”
沈千塵木著臉,簡直不知道從何反駁起。
康鴻達(dá)手里的軟劍使得更快,招招狠辣。
他篤定地斷言道“所以,也是你讓玄凈在皇上的丹藥里下了毒吧!!”
康鴻達(dá)說的這些話全都是故意說給禮親王聽的,尤其是這最后一句,他是要借著禮親王來告訴宗室,是顧玦先有了反心,是顧玦給皇帝下毒,皇帝這次才會出手。
康鴻達(dá)是在警告宗室王親,將來顧玦定罪時,不要再多事!
“顧玦,你是要謀反嗎?!”康鴻達(dá)直呼其名,把顧玦視作亂臣賊子。
“謀反的不是本王,是你。”顧玦從容地將長劍反撩,疾刺康鴻達(dá)的脖頸中心。
康鴻達(dá)斜身閃開,只能從檐下的那幾階臺階退下,直退開了一丈遠(yuǎn)。
從檐下退出,康鴻達(dá)就置身于綿綿細(xì)雨中,身上似是蒙上了一層霧氣,呼吸急促,略帶幾分狼狽。
但他嘴上還是義正言辭地說道“康某是奉了圣旨行事。”
他有圣旨,所以,公理就是站在他這邊,他就是正義的,顧玦就是亂臣賊子。
顧玦左手的長劍斜斜地垂下,連呼吸都是那么平穩(wěn),仿佛方才的那幾招不過是牛刀小試。
“我顧玦要做什么,還需要靠一個道士?!”顧玦似笑非笑勾了下唇角,近乎無聲地輕笑了一下。
這一笑輕輕淺淺,也不知道是在笑玄凈,還是在笑康鴻達(dá)。
楚千塵“噗嗤”地笑出了聲,笑靨璀璨,笑聲清脆明快,仿佛聽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話似的,笑得不可自抑。
“……”康鴻達(dá)的右手緊緊地握著軟劍的劍柄,手背繃起,右手中蓄滿了力量,宛如一頭蓄勢待發(fā)的猛獸。
細(xì)雨漸漸淋濕了他的頭發(fā)與衣裳,康鴻達(dá)渾不在意,就這么立于細(xì)雨之中。
他冷冷地看著屋檐下的顧玦,毫不示弱,不答反問“顧玦,你真以為一切盡在掌控嗎?!”
“你知道我最討厭你什么嗎?”
他根本就沒指望顧玦回答,在停頓了一下后,就接著道“我最討厭的就是你這副盡在掌握的樣子。”
“從前到現(xiàn)在,都是這樣!”
康鴻達(dá)的聲音不高不低,近乎一字一頓,語調(diào)維持得很穩(wěn),可是字字句句壓抑著一股洶涌的怒意。
康鴻達(dá)不喜歡顧玦,從來就沒喜歡過。
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是來碾壓其他人的,康鴻達(dá)也曾有過年輕時意氣風(fēng)發(fā)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卻被那個十五歲的九皇子生生地往臉上打了一巴掌。
二十五歲的他慘敗在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劍下,在大庭廣眾之下,在先帝御前。
時至今日,很多人都已經(jīng)忘了那件事,但是康鴻達(dá)自己不會忘。
當(dāng)年若非因為他束手束腳,生怕傷了身為九皇子的顧玦,他也不會輸!!
想起這些令人不悅的往事,康鴻達(dá)周身釋放出一股陰郁的冷氣,與之前瀟灑自若的樣子判若兩人。
“顧玦,你想劍走偏鋒,那也得有劍,若是劍不隨你想得那樣做,又怎么樣?”他明明立于石階之下,比顧玦矮了一截,神態(tài)語氣卻是高高在上,倨傲無比。
他抖了下手里的軟劍,雨絲隨著軟劍這一抖四濺開去,劍身發(fā)出響尾蛇般的聲響,就像是一尾盯上了獵物的響尾蛇,令聞?wù)卟缓酢?p/>
他露出一個譏誚的笑容,笑吟吟地緩緩道“呵,讓我想想,你手上有什么籌碼。”
“宗室?”
“你的身份?”
“你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將士們?”
“還是玄甲軍?”
他一點一點地往下說,如同一個膽大心細(xì)的賭徒在衡量對方置于賭桌上的那些籌碼。
這本就是一場賭上了命運的豪賭!
“你自以為能把控人心,能讓所有人都對你忠心不二,但是,你忘了,人心最難看清。”他仰首嗤笑了一聲,帶著幾分輕蔑,幾分自信。
他從二十五歲時就醒悟過來,知道自己并非天之驕子,可是顧玦的這二十幾年過得太順?biāo)炝耍標(biāo)斓美硭?dāng)然就覺得他下頭的人就該無怨無悔地追隨他,臣服他!
可笑,可嘆,更可悲!
忽然間,康鴻達(dá)覺得自己也許該感激顧玦,感激他打了自己一巴掌,也打醒了自己。
“人心啊。”顧玦輕嘆著說道,卻是笑了。
他的笑容云淡風(fēng)輕得仿佛康鴻達(dá)根本就映不到他眼中,這一笑像是在嘆息,在憐憫。
不知為何,康鴻達(dá)因為顧玦的這個笑心生一種古怪的感覺,后頸上的汗毛倒豎了起來,幾滴雨水順著脊背流入他的后背,濕了一片的中衣黏在他后背的肌膚上。
這種又濕又黏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顧玦聲音清冷地又道“這句話也還給你,人心最難看清。”
康鴻達(dá)“……”
康鴻達(dá)薄唇緊抿,總覺得有哪里不對勁。
莫非是他算錯了什么嗎?!
或者,他還是算錯了云展?
下一刻,康鴻達(dá)又自己否決這點,不可能,如果云展忠于顧玦,就沒必要親手遞給自己這么大一個把柄!
云展那邊不可能有變。
會后悔的人是顧玦,他會后悔把破局之力放到了云展的身上!
不知不覺中,這場雨停了。
天空中依舊是陰云密布。
幾滴雨滴順著康鴻達(dá)的面頰往下滑,他濕噠噠的鬢發(fā)黏在皮膚上,狼狽不堪,可他的眼睛卻是灼灼發(fā)亮。
雨停了,老天爺果然是站在他這邊的!
康鴻達(dá)定了定神,眼睛更亮,宛如他手中這把閃著寒光的軟劍。
他用一種勝利者的眼神注視著顧玦,朗聲宣布“顧玦,你涉嫌謀逆,我奉了圣旨,已經(jīng)命禁軍拿下玄甲軍,違令者死!”
“現(xiàn)在,你還有什么底牌呢?”
一旦沒有玄甲軍,顧玦就不過是被折了翅膀的鷹,不足為懼。
康鴻達(dá)就等著看顧玦臉色大變的樣子,然而,驚呼出聲的人卻是禮親王。
“你說什么?!”禮親王脫口喊道,面色大變。
他來宸王府是想和顧玦商量一下對策,怎么也不想鬧到兩軍對壘、自相殘殺的地步,可現(xiàn)在康鴻達(dá)的意思是,禁軍已經(jīng)前往豐臺大營了?!
那就等于是兵臨城下,箭在弦上,這一戰(zhàn)在所難免了!
局勢怕是要控制不住了。
禮親王的心驟然沉到了谷底,四肢發(fā)寒,如墜冰窖。
雨后清涼的風(fēng)徐徐地吹著,夾著些許青草味與泥土味,京城的街道上、城外的官道上以及京郊的空氣中都彌漫著同樣的味道,也包括豐臺大營。
此時,豐臺大營已經(jīng)被黑壓壓的禁軍團團包圍了。
玄甲軍在京中的總共只有六萬人,而駐京的禁軍三大營就有足足十幾萬,雙方的兵力對比懸殊。
楚云逸從昨日就到了這里,現(xiàn)在也沒離開,依舊與蘇慕白在一起。
兩人站在高高的哨樓里,從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遠(yuǎn)處的禁軍以及下方的大營。
營地中,周圍一隊隊將士們來去從匆匆,卻又有條不紊,步兵與騎兵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待命,有的持弓,有的持長槍與盾牌,有的握刀……
每個人都是嚴(yán)陣以待,隨時都可以出戰(zhàn),營中的氣息也與往日里截然不同。
楚云逸從上方俯視著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軍營,周圍著種開戰(zhàn)前的緊張氣氛也感染了他,讓他血脈僨張,躍躍欲試。
去年底,他也曾跟隨一隊玄甲軍出京,參加了實戰(zhàn)訓(xùn)練,還立了功,當(dāng)時,他還頗為得意,以為自己已經(jīng)很能耐了,但現(xiàn)在看來,他卻忍不住懷疑他們那會兒該不會都是在讓著他吧。
楚云逸看了看天空,喉結(jié)上下滾動了一下,有些激動地問道“蘇大哥,雨停了,接下來我們要做什么?”
說到“我們”時,楚云逸的眼睛亮了幾分,感覺自己也是玄甲軍中的一份子。
蘇慕白依舊穿著平日里的直裰,儒雅斯文得不像一個武將,與周圍那些身著玄色甲盔的將士們格格不入。
蘇慕白淡淡道“反殺。”
楚云逸咽了咽口水,再問“是要殺回京城嗎?”
明明說著有點像是謀反的話,但為什么他就覺得那么激動呢,小心臟在胸口怦怦直跳。
他期盼地看著蘇慕白,下一刻,卻見大營的后面升騰起了縷縷濃煙。
是著火了!
全本書免費全本網(wǎn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