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465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
此后五日,李素在船上過著又一番神仙眷侶的日子,直到船隊航行抵達(dá)渭水源頭。
要不是他去年就帶著妻子去過西域、見識過山河壯麗、寫過西征賦,今天這種日子簡直要讓他羞愧。現(xiàn)在么,負(fù)罪感好歹稍微輕一些。
劉妙初嘗禁果,食髓知味,一時也難免癡纏,連續(xù)數(shù)日不曾出船艙,到渭源時才情熱稍稍冷靜。
還是李素憐惜她,算算日子知道安全期快過了,怕她懷孕傷身,堅持原則。劉妙最初癡纏,后來也知道是為她好。兩人才恢復(fù)冷靜。
劉妙唯一的精神收獲,則是再也不敢裝出一副看破苦樂的清高姿態(tài),她知道自己還差得遠(yuǎn)呢,經(jīng)歷過的事情也還太少了,哪有資格說看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連屠刀拿都沒拿起過,成什么佛!那是見識少!
她對生命和生活充滿了更多的熱愛,更想好好觀察生活,再下結(jié)論。
二月初九,清晨。昨夜在渭源縣城里歇了一夜后,因為前面暫時沒有水路可走了,要翻山去狄道、從渭河流域切換到洮河流域。
所以閑置了多日的大篷車,終于被護(hù)衛(wèi)們把從船上拖下來組裝好,用六匹馬拉著空車翻山。
上坡的路段拉車比較費力,還容易出危險,所以李素選擇下車騎馬,讓女眷們會騎的也盡量騎。
周櫻去年來過西域,也騎過一陣子馬,已經(jīng)習(xí)慣了。劉妙騎術(shù)不太好,就跟李素共乘一騎。反正跟著李素一起來的護(hù)衛(wèi)嘴都很嚴(yán)實,沒人敢嚼舌頭的。
他和劉妙那點事兒,其實只要不張揚,沒有公然露出證據(jù),也沒人能掀起波瀾。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貴族少女因為身份限制沒法跟愛人公然結(jié)合,只能秘密行事,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劉妙不耐風(fēng)沙,騎在馬背上登上渭河與洮河的分水嶺白石山,難免有些難受。李素給她帶了一個竹編框架的輕紗笠,讓她盡量靠在懷里遮風(fēng),還用自己的斗篷把劉妙包裹在里面。
“要是實在不習(xí)慣,還是回去坐篷車吧,多弄四匹馬拉,也能翻過山的。”李素憐惜地關(guān)心。
“那倒沒有,這山景壯闊,看著倒是不錯,山脊上那道可以俯瞰洮河的斷墻殘垣,便是史書上說的萬里長城么?能策馬翻山看見長城,也不枉此行呢。”
劉妙聲音微微顫抖,似是被大風(fēng)吹散。她停頓了一下,繼續(xù)說道:“就是不知此去西域,是不是后面的陸路都要騎馬?水路才能用你說的那篷車?那倒是辛苦,眼下這點還能忍。”
李素鼓勵地微笑:“那倒不是,只有這兒要騎馬,因為這白石山比較險要,坡度大,是造長城的所在。翻過山后,進(jìn)入洮河,后續(xù)轉(zhuǎn)入黃河、浪水,一路到河西走廊,都是戈壁平原。只要平坦的路就可以坐車,翻山才要騎馬。”
劉妙也不是非常怕騎馬,她只是怕千里迢迢后續(xù)一直要騎馬。聽說只要再騎六十里就可以不騎了,她的信心立刻就來了,反而覺得難得騎一次是一種體驗生活,雙馳雙飛,好不瀟灑:
“原來就騎這一段,那就不怕了,一會兒你帶我到近處看看長城的殘垣吧。這里是秦長城的起點么?”
李素:“那倒不是,起點是臨洮,這里是狄道,已經(jīng)是第二站了,起點要再往南一個縣的距離。你要……”
劉妙立刻懂事地制止:“不要了,我就隨口問問。我又不是那些歆慕勇武之士的癡女子,長城只要見過就行了,哪一段都一樣。”
劉妙深知李素這一行至少五百鐵甲精兵護(hù)衛(wèi),要是讓這些人白白折返多走一個縣的距離、到時候再走回頭路過來,只為了看個長城,那也太嬌蠻任性了。
更何況劉妙自己也不是很喜歡在風(fēng)沙中久曝,說不定走個二十里就膩了。
望山跑死馬,他們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山脊上的長城殘垣,真翻到山頂?shù)臅r候,已經(jīng)走了足足二十多里坡地,李素還特地選了一段看起來保存得比較好的墻體,帶著劉妙和周櫻策馬過去,到近處仔細(xì)觀摩,精神合影打卡。
劉妙觀賞了好一會兒后,頓覺心情闊朗舒暢,她得意地拿著馬鞭遙指洮河:“這山也不難爬嘛,騎馬就輕松上來了。”
李素得意一笑:“我看過云長寄回來的密信,這條路去年還不存在呢,只有山間緩坡,人馬踐踏出來的崎嶇坡道。
還是去年趁著農(nóng)閑,金城縣令徐庶從狄道的徭役民夫中,分出一部分人力,原本是打算派去金城劉家峽修堰的,結(jié)果就留在狄道本地,把翻越白石山的馳道略加修整,才有如今的平整。”
原來,這條路竟是徐庶剛剛修好的,雖然依然是黃土路,但至少有兩丈寬的平坦路面,削尖填坑,才顯得好走了些。
劉備陣營的種田造福百姓,還真是一點都不含糊。
“狄道”這個地名,自古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這里是老秦人祖居的渭河平原與西方洮河流域戎狄的交界山,山上有谷口可以翻越。連長城都沿著這個山修,也證明了這座山的西面在先秦是戎狄之地,山東面是華夏之地。
既然李素將來要把關(guān)中和西涼更加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開發(fā),打通兩地主要河流間的陸路溝通肯定是很重要的。從此以后,洮西不能再算戎狄的地盤,也得是華夏的!
兩大水系之間只有八十里的直線距離,加上這一道還算高聳的山梁、山谷最高點還有一座廢棄的長城關(guān)卡,這樣的地方,當(dāng)然要下本錢把道路徹底平整了。
一行人感慨不已,尤其是那些妹子頗感山河壯麗,久久心醉,下山的路比上山輕松,越走越快。又走出十幾里,李素看到在山道旁不遠(yuǎn)有個類似小金字塔的封土堆,心中微微有些詫異,也有點不好的預(yù)感。
劉妙沒見過這種東西,見了就忍不住問:“這是什么?如此荒涼之地,還有如此宏大的造物。”
李素斟酌了一下:“這看著像京觀,但又不像京觀那樣辱死者,看起來只是個條件不足的亂葬崗。”
劉妙和周櫻都是往后微微一縮:“這么大,都埋著死人?”
李素連忙安撫:“也不會很多,看這體積,最多數(shù)百人吧。畢竟不是堆首級為觀,是全埋的,別怕。”
安撫完,他也過去仔細(xì)看了一下,道旁竟然還留下了一塊木碑,還有個木頭方亭,看了上面的字,才弄清原委。
原來,都是徐庶蒸發(fā)的洮西羌人和宋建、韓遂軍俘虜修路的死者。花了幾個月時間,修通渭源到狄道的山路,死了兩百多個俘虜。
古代基建工程,果然死人是免不了的。畢竟哪怕到20世紀(jì),建筑工地上都是些危險的工種。進(jìn)入21世紀(jì),人命值錢了,安全生產(chǎn)措施進(jìn)一步優(yōu)化了,才基本杜絕了樓盤工地死人的現(xiàn)象。
閨中女子不知道外面的殘酷,一看修徭役工程都要死那么多人,不由有些臉色發(fā)白。
李素安慰道:“你們要這么想,這都已經(jīng)大漢四百年了,修通狄道山路尚且死二百余人,四百多年前,秦始皇在這里修長城時,還沒路上山呢,那又該何等慘烈?
或許再翻倍?翻三倍?修一個縣的長城死五百,長城沿途十余郡百余縣,總計死者何止五六萬。我相信元直是惜命之人,哪怕是對逆賊俘虜,也不會故意犧牲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現(xiàn)在做得扎實一些,后人再來同化西域,損失就更小一些。”
劉妙周櫻等人聞言都是默然,下山路上也不怎么說話,一直到狄道縣城。所有人在縣城又住了一夜,第二天才全部登上篷車,出城后把車隊駛?cè)脘樱樍鞫隆?p/>
劉妙還是第一次見識篷車的水陸兩用,不由很是激動,愈發(fā)覺得自己這次的云游四海,實在是太浪漫奇幻了。雖然她從沒看過西部片,也不知道西部片的氛圍該是什么樣,但這并不妨礙她的審美。
二月中旬的洮河,河谷兩邊已經(jīng)有農(nóng)田和草場,青翠欲滴,還有一部分田地被用于種植棉花,棉花的莖苗她們此前都沒見過,愈發(fā)覺得身在童話。
二月十二,篷車隊以水路又漂流了一天半后,終于進(jìn)入黃河,抵達(dá)了蘭州城上游數(shù)十里的劉家峽。
劉妙是第一次來,倒也不覺得什么。而李素和周櫻去年來過,看到劉家峽附近的水面愈發(fā)寬敞闊朗,水色碧綠,心中不免有些深水恐懼。
李素也怕篷車的抗浪性不能適應(yīng)幾十米深的地方,只能適應(yīng)淺河,便吩咐車隊的領(lǐng)航全部沿著岸邊開。發(fā)現(xiàn)水流有變湍急的趨勢就立刻上岸,讓在岸邊散放的馬匹拉車前行。
劉妙注意到李素的表情,好奇問道:“是不是這地方和去年不一樣?”
李素沉吟頷首:“確實沒想到,元直和云長動手這么快,也不知動用了多少韓遂軍和宋建軍的戰(zhàn)俘晝夜施工贖罪。
這里的水面如此寬闊,顯然是在旁邊額外鑿了蓄水區(qū),便于黃河豐水季蓄水、枯水季放水,還調(diào)解洮河匯入黃河的流量,確保下游的河岸水速沖力始終穩(wěn)定,灌溉也能穩(wěn)定。”
女生們不懂這里面的道理,只是茫然問道:“這個水利,能夠造福不少百姓吧?”
李素欣慰一笑:“目前還不好說具體數(shù)字,但我肯定是要給元直請功的。走,去下游看看。”
車隊沿著黃河岸下行幾里路,很快就看到劉家峽口有一個新設(shè)立的集鎮(zhèn),百姓陡然聚居,至少從人口角度來說,已經(jīng)很是繁榮。而且附近還遠(yuǎn)遠(yuǎn)沒有完工,下游依然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發(fā)現(xiàn)李素的車隊后,工地上的巡邏斥候部隊還來盤查,不過很快就不敢放肆了,而是去通知了當(dāng)?shù)氐呢?fù)責(zé)官員。
不一會兒,徐庶就匆匆忙忙帶著幾個從人,一副“股無完胈,脛不生毛”的治水勤勞姿態(tài),親自過來問候長官。
“右將軍又來蘭州視察,全郡上下,無不振奮。”徐庶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
李素下車上馬,跟徐庶并轡而行,拍拍他肩膀:“都是為大王效力,為朝廷治民,何必拘束。我這次帶了靈臺令諸葛亮來,他可是為你們蘭州帶來了不少好東西,都是造福西涼百姓的。”
(我也知道今天第二更太厚顏無恥了,居然感情戲水了一章。我已經(jīng)做好被跳看的準(zhǔn)備了,所以連忙第三更贖罪,拉回到種田文。
不愛看前面那幾章的書友無視跳過就好了,我也算報答了SUSANANN盟主的期望。大家就當(dāng)那幾章是為SUSANANN盟主的個人嗜好而寫的就行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