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景泰天下 >> 目錄 >> 第兩百六十一章:新的勛爵制度 |
第兩百六十一章:新的勛爵制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景泰天下 第兩百六十一章:新的勛爵制度 但是現(xiàn)在倪謙送回來的信上明確表明了,接下來只有一戰(zhàn)了,李珦是必定活不了了,而朝鮮的權(quán)利交接一直沒有留下文。 雖說按照規(guī)矩應(yīng)該是李弘暐繼位沒錯,可是他李珦沒有留下文書,只是讓李弘暐代為監(jiān)國,這也就意味著他的兩個兄弟也有權(quán)利繼承。 而且這兩位兄弟顯然都是抱著篡權(quán)的心思在,李珦之前有沒有留下指令文書已經(jīng)不重要了,但是現(xiàn)在李弘暐是什么都沒有。 所以只能用著這六百四十里的土地來換取大明的四十萬精兵,可是他們沒有領(lǐng)兵的人,而且朱祁鈺斷然不會信任他朝鮮的將領(lǐng)的。 讓他將這四十萬士兵的生死交到一個小小朝鮮,不知道哪里跑出來的名字都沒有聽過的將領(lǐng)手上,朱祁鈺還不如讓這四十士兵自由發(fā)揮來的實在。 將兩封密信放在了桌上,朱祁鈺開始糾結(jié)了起來,這六百四十里的土地對朱祁鈺來說并沒有多大的誘惑,終歸是一個彈丸小國而已。 可是朝鮮日后的局勢對大明來說卻很重要,無論他們哪一個獲勝,朱祁鈺都要保證漢化進程能不中斷的有條不紊的繼續(xù)進行下去。 一個是大明扶起來的傀儡,另外兩個是有主見有野心的家伙,一般來說只要不傻都會選擇前者,可是這前者卻需要大明用四十萬精兵來換。 如今能出動四十萬的也就只有三大營和十團營全部出動,亦或者十二衛(wèi)全部出動,這可都是精銳啊,而且新式武器除了神機營外其它的都沒有到位。 十二衛(wèi)現(xiàn)今還沒有編配完全,而且現(xiàn)在北方還沒有完全穩(wěn)定,在現(xiàn)在軍制大調(diào)整的情況之下,少了這四十萬的精銳,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大明將無軍可用了。 “去把苗衷和于謙以及五軍都督府的人叫過來。”朱祁鈺向全熹吩咐道。 終歸這件事情還是需要和他們好好的商量一下的,對于是否派出這些軍隊,怎么派都是需要和他們好好的規(guī)劃一番的。 而等到他們來了之后,朱祁鈺講兩份信遞給了他們傳閱,幾人一番看下來之后,各自的表情都十分的有意思。 于謙的表情顯然有些不怎么好,他本就是不太支持開戰(zhàn)的人,但是現(xiàn)在他們可能要被迫牽扯進去了,所以他自然不怎么樂意。 而苗衷的話,則是眉頭緊皺的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不過想必他應(yīng)該在思考著這件事情對于大明來說可以得到些什么,在衡量其中的利益關(guān)系。 至于五軍都督府的幾位,則是各有顧慮,他們自然為能獲取戰(zhàn)功而感到開心,因為若是沒有戰(zhàn)爭的話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去獲取功績。 可是他們也知道現(xiàn)在大明的情況,如果要開戰(zhàn)的話那么只能出動三大營和十團營的兵力了,這可是全部出動啊。 萬一再受損,又像之前土木堡一樣,那可就真的全完了啊,大明以后可就徹底沒戲了。 良久于謙率先開口了,“臣以為無論哪一方得勝對我大明來說都沒有損失,唯一的區(qū)別只是漢化進程的快慢而已,如果說這些問題都可以用時間去解決 那么臣以為也沒有出兵的必要了。” 他覺得反正不去管他,無論最后誰上位了 他們定然都不可能會敢去違抗大明的命令的 而且倪謙信中也有說,李瑈和李瑢也都已經(jīng)許諾過不會干涉這方面的事情了。 那么既然時間可以解決這些小問題 他覺得也就沒有必要為了加快漢化的速度而去派兵干涉了。 畢竟大明如果出動的話,也只不過是拿錢和人去砸出來的進程 于謙覺得這有些不值得 一個小小的朝鮮不值得大明為其花費這么多。 不過郭登他們可不是這么想的 不打仗,那還得了,他們還指望著打仗來賺功績呢。 自從朱祁鈺改了軍制后,明確軍功授爵的標(biāo)準(zhǔn) 上到武勛將領(lǐng) 下到普通士卒,他們可就都盼著帶兵打仗呢。 雖然現(xiàn)在有了“世襲遞降”他們的爵位子孫無法永久的繼承下去,可是在這軍功授爵里卻明確了一點,即戰(zhàn)功授爵者其子一代繼位時不降爵。 這意味著什么 只要他們是以戰(zhàn)功授爵,再獲得世券并且又沒有違法大明律法的情況下 自己的兒子可以繼承自己原本的爵位。 而且等到自己兒子又立了戰(zhàn)功的話,這個爵位升不升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下一任還是可以繼續(xù)原爵位的。 這是唯一一個保證自己爵位不下降的方法,他們能不拼了命的想去立下戰(zhàn)功嘛,只要自己的爵位夠高,自己的兒子只要不是個傻子就有機會統(tǒng)兵再次立下戰(zhàn)功。 這樣也是另一種保證世襲的方法,只要子孫后代能不停的為大明立下戰(zhàn)功,他們就可以永久的世襲下去,還是有實權(quán)的世襲下去。 同樣文官的爵位也是如此,獲爵位著死后由科道和吏部根據(jù)其功績來審核,非于朝廷、于國家、于百姓有大功績者,不得保留爵位。 所以和武官比起來文官們要難上了一些,不過這樣也保證了他們能認(rèn)真努力的工作了,就像武官們?yōu)榱双@得爵位保留住爵位拼了命在戰(zhàn)場上沖殺一樣。 一個是用命換來的,一個是靠努力換來的,自然武官的看起來要比文官的容易,畢竟人家是去拿命換來的啊。 除此之外,朱祁鈺定下這個要求并不是說給他們走漏洞,走后門的機會,以為只要討好皇帝就可以了。 這個功績的審核可不容易,不是皇帝說定下來就能定下來得,就算皇帝給他,如果科道那邊通過不了,他也照樣拿不到。 這要花錢收買的話,先不說可不可能,光這要給出去的錢財可就實在是太多了。 這也為了防止了未來有人走后門,比如像唐朝那般,哄好了皇帝要啥給啥,面首都能帶兵打仗封侯拜相了。 因為要是科道和吏部不同意的話,那也沒有辦法了,所以朱祁鈺的目的只是在不斷的勉勵他們,讓他們能更加努力的去做好手中的事情。 天才一秒:m.zwydw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