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 二百三十四 蹦迪?我今天就是要唱山歌呀
太極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諧中,氣氛漸熱起來。
當(dāng)然,李文音鋪墊了這么久,完全沒有忘記本心。
這TM是蹦迪。
是要嗨起來!
雖然熱度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遠(yuǎn)遠(yuǎn)還沒到嗨爆炸的時候!
扭動旋鈕,節(jié)拍的聲音慢慢的弱了下來。
太極的音樂漸弱,但旋即,一聲仿佛如同長鳴般的二胡合成音再次揚起。
戰(zhàn)馬!
合成器叮叮叮叮,悠揚的二胡似乎宣告著接下來的爆發(fā)!
李文音猛然推高了排鈕。
醞釀了整整三首歌的情緒!
要的,就是接下來刺穿你們的耳膜!
猛然間,突如其來的沉重鼓點,配上刺耳的低音!
觀眾們不由得渾身一抖!
馬鳴般的二胡點綴其中。
不斷回蕩的刺耳鼓點與貝斯,緊隨其后層層遞進(jìn)!不斷的推向高潮般猛烈!
但聲音卻在一瞬間停止。
本該爆發(fā)的時候斷掉,頓時讓整個人都不上不下的。
但隨之而來的爆炸聲浪,卻仿佛要掀翻整個房屋!
李文音舉起麥克風(fēng),向著臺下的觀眾們猛地一揮手。
“Look!
It's a horse head~”
刺耳的摩擦聲!
回響的貝斯重低音!
沉重?zé)o比的鼓點!
斷斷續(xù)續(xù)的二胡聲卻突然飽滿了起來。
充滿了蒙古民族風(fēng)味的小調(diào),無比奔放,自由,灑脫??!
駕駕的馬蹄聲!
人生loop。
慢慢,聲音弱了下去,傳來了嘶嘶的馬鳴!
仔細(xì)一聽,馬鳴聲,原來是二胡!
無比熟悉夜店的觀眾們,知道,這是暴風(fēng)雨來臨之前的最后一次平靜!
果然!劇烈的鼓點再一次切入!
猛然間,急速遞進(jìn)!
再次襲來的drop段落!
“Look!
It's a horse head~”
馬兒一聲長鳴,仿佛跟隨著劇烈的鼓點奔跑了起來!
咚咚咚咚!
重低音與刺耳的摩擦聲不斷的轟炸著每一個人的耳膜!
回旋的貝斯,就仿佛要把低音直接砸人臉上一般??!
舞臺下的觀眾們頓時嗨到不行!
赫然才發(fā)現(xiàn),原來民樂,也可以抖腿!
而且可以抖的很嗨!
雖然知道李文音對電音有過研究,但屬實是沒想到,李文音會對電音這么有研究。
后面包間的老教授們,雖然有些受不了這樣勁爆激烈的鼓點與刺耳的重音,但說實話,看到臺下觀眾們的反應(yīng),老教授們赫然發(fā)覺。
這樣的嘗試,賦予了民樂完全不同的生命力!
一如李文音將戲腔融入流行音樂之中的舉動!
想到這里,幾位老者不由得感覺有些羞愧。
當(dāng)老一代的人,還恪守著老祖宗的陳規(guī)之時,已經(jīng)有年輕人走在了他們的前邊!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隨著一聲長長的鳴叫,曲子落幕!
不同于之前的切歌,李文音停下了音樂,吊著臺下意猶未盡的觀眾們!
這完全就是DJ的大忌!音樂停止幾乎等于車禍現(xiàn)場!
舉起話筒,李文音怒喝一聲。
“今天的國風(fēng)專場,我TM!就是要!放!山!歌!!”
山歌?
臺下的觀眾們一陣發(fā)懵。
你別管放什么,你TM倒是先放??!
這不上不下的多難受!
但老教授們卻更是發(fā)懵了。
如果說民樂融合進(jìn)電音這種音樂元素還是可以想象的。
但山歌這種更加偏門,更加民族化的音樂,與電子音樂融合可是極難的。
嗨!
老教授們心里想著。
也許是把少數(shù)民族山歌的元素,融合進(jìn)電音里吧。
本質(zhì)實際上還是不會改變太多。
不夠至少是剛起步,試驗性的音樂,只要融合的夠和諧,那已經(jīng)是很厲害的事情了!
鼓點開始響起!
咚!咚!
恰!
“哎~~~”
山歌,鼓聲,竹梆聲響起。
不止觀眾們發(fā)懵,就連老教授們也是一臉驚訝。
這不是什么將民歌元素融合到電子音樂中。
這TM就是山歌!
“佳林佳林噻~佳林佳林噻!”
“哦哦!”
不斷循環(huán)洗腦的民歌loop,充滿了一種魔性。
佳林佳林噻!
這是佤族的民歌!意思為大家排排跳舞!
佤族木鼓與佤族瓦格洛!
瓦格洛,漢族,又稱其為小獨笛,早在盛唐之時,這種小獨笛便令東渡而來的霓虹僧侶癡迷不已!
驅(qū)邪通神,像是少數(shù)民族在舉行著神圣的祭祀儀式!
抖腿完全止不住!
“佳林佳林佳林.......佳林噻!哦哦??!”
猛然的提速加重后,瓦格洛構(gòu)成的旋律,配合著電子音樂的低音大鼓,連擊的hit,多變的節(jié)奏型,忍不住令人開始搖擺起來!
教授們猛然回過味來。
不對!與其說是將民歌元素融進(jìn)電音之中,或者應(yīng)該說,這是將電子音樂的元素,融合進(jìn)山歌里!
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加一,也不是所謂的照貓畫虎。
這首歌的電子音樂元素,占比確實不高。
完全沒有壓過那種佤族民族大合唱的感覺!而是利用電子音樂作為一個襯托。
完全不是單純插入民樂來賣弄的所謂“國風(fēng)”!
教授們泛起了喜意。
這是真正的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僵硬的糅雜在一起!
“佳林佳林噻~哦哦!佳林佳林噻~哦哦!”
山歌,太洗腦了!
尤其是每一段后面的“哦哦”聲!
像是......
跳大神?
看著不由自主站起身,開始搖頭晃腦動胳膊扭腰的觀眾們。
嗯!
有內(nèi)味兒了!
多變的節(jié)奏型,驟然的停頓,漢子們的嘿哈和聲。
像極了少數(shù)民族在載歌載舞。
講道理。
這個“哦哦”,實在是太魔性了。
甚至已經(jīng)有顧客們開始跟著嚎起來。
這些顧客們赫然發(fā)現(xiàn),蹦慣了洋迪,偶爾蹦一手土迪也是嗨到不行。
迅速的連擊鼓點再次激蕩,drop的節(jié)奏型赫然變成了雷鬼。
或者說,是雷鬼嘻哈。
這種從R&B走出來的牙買加音樂,融合了眾多搖滾,民謠的元素。
直到后來,與相性極好的嘻哈音樂擦撞出火花。
這種鼓點節(jié)奏型只有一種優(yōu)點......
那就是上頭。
配上山歌的不間斷循環(huán),這些顧客們,仿佛感覺,自己的頭都快點掉了。
民族風(fēng)的曲調(diào),熱情動感的節(jié)奏,以及這個充滿靈魂的瓦格洛。
蹦土迪也可以這樣嗨!
歌曲結(jié)束,看著逐漸火爆的氣氛,李文音輕輕一笑。
就讓最后的王炸結(jié)尾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