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蜀山懸劍傳 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與共醉
煙外倚危樓,初見遠燈明滅。卻跨玉虹歸去、看洞天星月。
當時張范風流在,況一尊浮雪。莫問世間何事、與劍頭微吷。
——《好事近·煙外倚危樓》蘇軾
這一日,白復正在收拾房間,忽然聽見院內一陣喧嘩,仿佛有客遠道而來。
樓下黃掌柜呵呵大笑:“一大早就聽到喜鵲喳喳叫,果然是貴客降臨。阿忠、阿誠,趕快招呼客人!”
白復推窗一看,原來是一隊蜀地馬幫抵達巴蜀會館,眾人風塵仆仆,疲憊不堪,唯其中一人精神熠熠,與眾不同,定睛望去,正是師兄丁書劍。
白復大喜過望,飛奔下樓,高喊:“丁師兄!”
丁書劍見到白復,也是喜出望外,一把抱住白復,上下打量,笑道;“復師弟,多日不見,你越發書卷氣了。不像個武人,倒像個翩翩佳公子。”
白復笑道;“師兄,前幾日接到川幫飛鴿傳書,知道你們要來,沒想到你們腳程這么快。”
丁書劍道:“姜幫主說洛陽一帶有瘟疫出現,師父命我等攜帶藥劑日夜兼程趕赴洛陽。”
白復大驚,道:“徐太傅也在洛陽,不會有事吧?”
丁書劍道:“據說疫情只在局部地區零星出現,還沒有蔓延開來。洛陽城內暫時無人染疾。”
白復這才舒了口氣,道:“師兄,你一路辛勞,先洗漱,我讓廚房給你做些好吃的。”
丁書劍道:“那就有勞師弟了。”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白復,道:“師父給你的信。”
白復趕忙拆信,只見師父雋秀飄逸的字體躍然紙上。見字如面,白復眼眶濕潤。
“復兒,你托川幫轉交給我的信已經收到。青馳師弟回山時,也把你在長安遭受的不公詳細說給我知。
受了這么多委屈,你不輕言放棄,依然堅守,為自己的夢想打拼,為師深感欣慰。
不要抱怨命運。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你在京師,得徐太傅親自教誨,何其榮幸。徐太傅乃當世大儒,畢生所學,浩如煙海。你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虛心侍奉,切不可錯失良機,虛度光陰。要知名師可遇不可求,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站了。
不要和別人攀比。京城皇族子弟、世家公子眾多,鮮衣怒馬,富貴逼人、羨煞庶民。要知此家族有今日,也是其開國先祖拋頭顱、灑熱血,頂擂石、冒箭矢,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用性命為子孫后代拼出的這份蔭萌。
你羨慕不來,也無需羨慕。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失意落魄并不可怕。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沒進虎賁軍,改做校書郎,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天意難測,不能以凡夫俗子的角度來抱怨。居易以俟命,明時正位,順勢而為,方能收拾入門。
你和蟬兒,歷經劫難,才走到一起,應好好珍惜這段緣分。遠離故土,更要相互理解、包容、支持。再過幾年,你們回溯這段日子,就會發現今日之挫折苦難,如漣漪浮萍,微不足道。恩愛守望,苦中作樂,方能甘之如飴
你在信中提到,裴旻將軍肯愿傳你劍法。這讓為師喜出望外。
裴旻將軍乃當世劍圣,愿傳你七式劍法,此乃莫大的機緣。你當終身以師禮奉之,為師怎會怪你。
裴將軍其人由劍入道,已入化境。其劍法從兵法中演化而來,早已超越格斗刺殺之術。出神入化,自成一派。深諳哲理,蘊含天道,應尊稱為劍道。
裴將軍只傳你七式,不是故意藏二手,秘而不宣。而是其最后兩式劍法,與個人境界修為有關。當你的閱歷見識足夠豐富,格局境界足夠高遠,這兩式,你就能自創而出。
目前,你悟出三式后再無精進,這很正常,勿需苦惱,更不可妄自菲薄。
還記得,我給你講的‘拔苗助長’的故事嗎?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用功不要老是預期其效果,不要期待事情的結果會怎樣,功夫怎么還沒練成,怎么還沒成功?然后就想著怎樣才能加快過程,貪巧求速。
要銘記咱們青城的練功心法‘勿忘勿助’:按師父教的去練,不要成天惦記何時會練成,否則永遠也練不成。
勿忘勿助’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看事情,不要結果導向,而要因果導向。不是你問收獲,收獲它就會來。心里老惦念收獲,就會覺得進展太慢,就會犯‘拔苗助長’的錯誤。只問耕耘,只管澆灌栽培,日有所長,不疾而速。
你在信中問道:為何武舉比賽中,少林弟子會輸給峨眉?‘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就是答案。
少林功夫格外強調筑基,學武前期幾乎不學招式,就是基本的氣息、力量、耐力的訓練,所以,少林弟子學武頭十年,趕不上一般幫派弟子。學武二十年,與昆侖、峨眉、崆峒等名門大派不相上下。學武三十年,這一代的高手中,就沒有多少人是少林的對手了。”
書信最后,青玄道長道;“復兒,我讓書劍帶幅字給你。你與眾不同的機緣來自雍鼎,雍鼎乃萬水之源。希望你的人生亦如此,從積跬步開始,日復一日,水滴石穿!”
看到此處,丁書劍展開裝裱好的條幅,上面龍飛鳳舞寫著四個大字:“水滴石穿”!
注釋:
1、洪應明《菜根譚》: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2、洪應明《菜根譚》: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3、鄭板橋;“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