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蜀山懸劍傳 第三百一十八章 九鼎之謎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fēng)沙。
被發(fā)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公無渡河》李白
根據(jù)殘碑中祭祀天地的文字,白復(fù)推斷出夏禹九鼎真正的秘密:青銅九鼎不是大禹造出來的,而是在治理水患的過程中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
根據(jù)考據(jù),大禹在治理大洪水時,機緣巧合,在八處仙山大河中,發(fā)現(xiàn)了八個巨大的青銅鼎。
這八個青銅鼎,每一個鼎的鼎底,都鑄有一個神秘的圖案,每一個鼎的鼎身外側(cè),都鑄有一個巨大的獨特符號和八幅山水畫。
大禹發(fā)現(xiàn)這八個青銅鼎后,欣喜若狂,覺得這是上天的恩賜,于是向有崇氏部落里最有智慧的白袍長老請教。
白袍長老勘察完青銅鼎后,告知大禹:“鼎底的神秘圖案,應(yīng)該是來自于上古星圖。鼎身外側(cè)的巨大獨特符號是伏羲氏根據(jù)河圖洛書創(chuàng)立的《先天易》(先天八卦)。
這八個鼎來自上古神界,蘊含盤古開天的神秘力量,為何流落人間不得而知。八卦符號代表構(gòu)成天地的八種力量之源,若能洞悉這種力量。凡人也能擁有天神開天辟地的巨力。”
大禹后來之所以能夠治水成功,就在于通過八鼎,獲得了天地力量之源。
為幫助大禹治水,白袍長老邀請?zhí)煜虏柯渲凶钣兄腔鄣钠叽箝L老共同閉關(guān)參研,但歷經(jīng)數(shù)年,依然無法參透青銅鼎的奧秘。
正當(dāng)大家一無所獲,準備返回各自部族時,為感謝八位長老的恩義,大禹親自為八位長老歡送。
大禹命人將八個青銅鼎按八卦方位擺好,注滿美酒,與眾人不醉不歸。
那一夜,史書記載,正是百年不遇的“破軍殺”彗星掃尾之夜,夜空中繁星滿天。
當(dāng)八個青銅鼎注滿美酒后,令人奪魄的景象出現(xiàn)了,八個青銅鼎的酒水倒映出天上星辰后,竟然在半空中投射出整個宇宙時空,與天上星辰竟相輝映。
八位長老頓悟,參透出八鼎所蘊含的時空之謎。
由于盤古之力能夠開天辟地,八位長老將悟出的道,命名為神農(nóng)氏的《連山易》(連山八卦)。
連山代表開天辟地,易代表時空的變化無窮。具象為爻,一畫開天。陽爻,渾然一體,顯示天。陰爻,水陸二分,顯示地。
但八鼎的盤古之力太過強大,非人間萬物所能承受。
人畜猛獸若直接導(dǎo)引盤古之力量,如巨瀑飛流直下三千尺,瞬間血脈賁張,片刻灰飛煙滅。
為了將八鼎的力量馴化,八大長老想出一個辦法,新鑄一個包含人類靈性的青銅鼎,將八鼎的力量導(dǎo)引入新鼎。
新鼎鐫刻九州名山大川、鬼神精怪、奇異之物,內(nèi)嵌機括,不斷旋轉(zhuǎn),馴化導(dǎo)入的盤古之力,使之如大河奔騰入海,趨于平緩,人類方可控制。
于是擇吉日,大禹率領(lǐng)天下各部族首領(lǐng)和八大長老向上天跪拜。
以天下各部落鎮(zhèn)族之寶石為鼎心,以大禹、各部族首領(lǐng)鮮血為鼎血,以童男童女、猛獸牲畜為祭品,以八大長老魂魄為鼎魂,將人類的智慧和靈性注入新鑄的第九個青銅鼎。
八位長老施法完畢后,以身殉鼎,第九個青銅鼎終于鑄成。
大禹通過第九鼎,向上天借出八鼎中蘊含的盤古開天辟地的力量,幫助人類統(tǒng)馭萬物,從而移山填海,終于將為禍中原的水患治理成功。
正當(dāng)天下百姓安享太平之際,第九鼎卻因為人類的智慧、靈性和鮮血性命注入,在擁有了人類智慧的同時,也擁有了人類的人格,更繼承了人類的殘忍和私欲。
在擁有了這種開天辟地的力量之后,第九鼎再也不想歸還向上天借出的盤古之力,期待統(tǒng)領(lǐng)其他八鼎,永遠擁有召喚諸神的力量。
第九鼎將魔掌伸向了大禹,深深影響了大禹的心智。大禹不再象治水時般溫良謙恭,慢慢開始膨脹,與九鼎一樣充滿私欲。
大禹利用八鼎統(tǒng)馭萬物的力量,統(tǒng)一各部落,建立夏朝。
大禹登上權(quán)力之巔,嘗到權(quán)力嗜血的滋味后,再也不肯將權(quán)力與他人共享。
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千秋萬代擁有盤古之力,大禹一咬牙,廢除堯舜時代的禪讓制度,將青銅九鼎、《連山易》和夏朝帝位傳給兒子啟。
借來的終須還。
一晃數(shù)百年,不知在何代,記載九鼎秘密的《連山易》失傳。
夏朝君王不知道九鼎真正的用途,僅僅是依照祖訓(xùn),把九鼎作為避兇就吉的傳國之寶,集中于夏王朝都城,陳列于宮門之外。
失去九鼎的庇護,夏朝最后一個君王夏桀,橫征暴斂,為禍天下。
八鼎為拯救天下,再現(xiàn)江湖,引導(dǎo)商湯悟出八鼎的奧秘,逐走夏桀,創(chuàng)立商朝。
商湯滅夏后,將九鼎遷至其都。
商湯借鑒夏朝覆滅之教訓(xùn),告誡子孫應(yīng)以堯舜仁德治理天下,而不應(yīng)憑借八鼎的盤古之力,武力統(tǒng)治天下。否則天道無常,上天就會再次收回盤古之力,如此,商朝怠矣。
商湯后裔盤庚定都于殷后,九鼎遷移至殷。
盤庚按商湯遺志,將商湯悟出的記錄八鼎奧秘的人間殘本全部焚毀,祭祀于天,將盤古之力重新歸還于天,從而奠定商朝六百年盛世。
由于盤庚將八鼎奧秘重新歸藏于天地,后世將商湯悟出的天地至道,命名為軒轅氏的《歸藏易》(歸藏八卦)。
殘碑文字記載到此。
還有許多疑團尚未解開:
八鼎盤古開天之力是否再未重現(xiàn)人間?
影響大禹心智的第九鼎,其命運又如何,是否也同八鼎一起被封存?
周文王推演出的《周易》與八鼎蘊含的奧秘是否有關(guān)?
這九個青銅鼎又是何時失落于人間的呢?
白復(fù)百思不得其解,估計還要繼續(xù)在弘文館藏書閣的故紙堆里翻找答案。
白復(fù)飛身縱上屋檐,負手而立,憑海臨風(fēng),對月長嘆!
自己一生的際遇皆來自于武侯祠井底的青銅坎鼎,怎能不讓自己心生感慨。
更神妙的是,諸葛武侯一生也就遇見過一次青銅鼎。就這一次風(fēng)云際會,成就了諸葛丞相波瀾壯闊的一生,鑄就千秋功業(yè)。
而短短數(shù)年,自己竟然在巴蜀遇到過兩次青銅鼎。如此機緣,千載難逢,天下無雙。
只不過,自己在幽冥谷雖然見到了巽鼎,但卻無法導(dǎo)引出巽鼎的力量,現(xiàn)在回想,確實有些可惜。
按照殘碑記載,只要遇見八鼎中的其中一鼎,就是曠世機緣。自己是不是沒有好好把握?是不是應(yīng)該找個機會返回幽冥谷,召喚出開明獸,再試一次?
就在白復(fù)苦思冥想之際,卻忘了除自己以外,還有一人也知道巽鼎的下落。從知道那天起,就始終念念不忘,心心惦記……
天才一秒:m.wen穴5.net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