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北宋之無雙國士 第五十三章 余震
臘月二十三日,已經(jīng)離著春節(jié)沒有幾天的時間,雖然今年年末大宋朝打了個敗仗,但各處的人都心中安定。
——畢竟仗是在別人家里打的。
大宋朝就算是打敗了,西夏也逃不了好去,他們就算要報復(fù),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何況西夏這次被打得這么慘,想要恢復(fù)過來也不知道要多久呢。
西夏想要報復(fù),還得看看宋朝給不給機(jī)會呢,想打架,成啊,貿(mào)易還想不想做了,馬上就快過年呢,抓緊時間來討好討好,大宋朝賣給你一些東西過個好年才是正事吧。
基于這樣的考慮,朝臣雖然有些沮喪,但心里并不慌張,甚至心里有些開心。
——仗打完了,也該可以好好地過年了吧?
也怪不得朝臣們有倦怠的心思,著實是打仗期間過于繁忙的原因罷了。
雖然他們不在前線,但戰(zhàn)事一起,整個朝廷,無論是哪個部門也罷,都得跟著一起快速地運轉(zhuǎn)起來。
政事堂、三司、樞密院這樣的要害部門自然是忙得飛起,但其他的部分沒有一個能夠逃得過的,即便是御史臺,也得睜大雙眼盯著,以免有人貪污瀆職。
從五六月開始準(zhǔn)備,到年底戰(zhàn)事總算是止歇,半年的時間,朝臣就感覺累得不行了。
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全線撤軍了,除了撫恤陣亡戰(zhàn)士以及論功行賞和處罰等事情,其他的事情總是可以緩一緩的。
所以今天的朝會還算是輕松,朝臣彼此見面還能夠輕松地開個玩笑,但馬上就感覺到不對勁了。
趙頊沒有按照時間出來。
這個可稀奇,趙頊不僅出勤率極高,而且從不遲到,如果有事,一定會提前通知到,而不是現(xiàn)在這樣。
等了好一會,趙頊才姍姍來遲,神態(tài)也相當(dāng)萎靡,有人偷偷笑了起來,以為趙頊?zhǔn)且驗槌粤藗€打敗仗的原因。
偌大的朝堂,自然不會所有人都支持出兵的,也有一些是反對出兵的,尤其是司馬光這一撥人。
沒想到趙頊還沒有坐定就扔了一個晴天霹靂出來。
“……翰林學(xué)士、永興軍路經(jīng)略使歐陽辯在勞軍路上遇害!”
趙頊說完掃視了一下,朝堂一時間卻是寂靜了下來,眾人神情詫異,但下一刻卻如同沸水一般沸騰起來。
“怎么會這樣?”
“天哪,季默他……”
“唉,天妒英才!”
“大宋朝痛失國士!”
趙頊一臉的漠然,神態(tài)萎靡憔悴。
蘇軾長大了嘴巴,如同雷劈的蛤蟆一般,呆了半晌,眼淚不自禁的流了下來,卻是迫不及待問道:“陛下,季默他真的死了?”
大家都安靜了下來,一齊看向趙頊,趙頊沉重的點點頭。
蘇軾忍不住嚎哭出聲:“季默兄弟,天妒英才啊,天妒英才啊,我季默兄弟還不到三十歲呢,怎么上天就這么忍不下他,早早地就讓他英年早逝呢!嗚呼哀哉……”
蘇軾這么一哭,鄭雍、梁燾、呂惠卿、林希、張璪、章惇等歐陽辯的同年以及好友都忍不住落淚,一時間朝堂上下一片愁云慘霧。
歐陽辯死去的消息,隨著朝廷的哀悼傳向大宋朝,王安石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忍不住有些恍惚。
“季默就這么走了“
王安石的頭發(fā)依然有些花白,他的長子王雱年前就去世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讓王安石的斗志全消,頭發(fā)也快速地花白起來。
而聽到了歐陽辯死去的消息,王安石一臉的哀戚,歐陽辯的死去,對王安石來說,這種痛苦并不亞于王雱的死去。
王雱死去,他還有一個兒子,而歐陽辯死去,卻是衣缽傳人的死去。
王安石和歐陽辯雖然政見不同,但王安石從來都是為歐陽辯而驕傲的,他相信,自己雖然變法失敗,但歐陽辯在,王門就差不到那里去,甚至以后他王安石的主張,都會在歐陽辯的主持下全數(shù)實現(xiàn),他想要的大宋朝,也會在歐陽辯的主政下一步一步的實現(xiàn)。
而現(xiàn)在,如數(shù)都成了泡影。
這讓王安石如何不傷心。
王安石親自去歐陽府上撫慰薛夫人和歐陽辯的妻子富蒹葭,并且親口承諾要為歐陽辯寫墓志銘等等諸多事情。
王安石看到還不滿十歲的歐陽茂身著重孝,忍不住唏噓落淚。
看到歐陽茂,就像是回到了二十年以前,那時候的歐陽辯與他相識,也大約不過是這么一般大小,那時候的歐陽辯還特別的皮,但孺慕的心思卻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
王安石不由得悲從中來。
富蒹葭應(yīng)該是最悲傷的一個,但她卻也是最堅強(qiáng)的一個,雖然歐陽發(fā)、歐陽奕、歐陽棐三個伯伯都過來幫忙料理喪事,但富蒹葭也沒有倒下,而是以未亡人井井有條地處理事情。
而歐陽茂也表現(xiàn)出與年紀(jì)不相符的穩(wěn)重,幫著母親接待吊唁的賓客,就像是個小大人一般,倒是讓王安石頗感欣慰。
王安石倒是開口說讓歐陽茂跟著他讀書,但富蒹葭委婉的拒絕了,說要帶歐陽茂去歐陽家陵園一起守孝,等守孝完之后再說。
王安石也只能嘆氣答應(yīng),隨后告辭,他做老師的也只能做到這些了。
歐陽辯的逝去在朝堂引起軒然大波,但這個影響不僅僅體現(xiàn)在上層,而且更加的深遠(yuǎn)。
大宋朝的商界對此反應(yīng)更大。
雖然說歐陽辯在后期基本已經(jīng)不親手接觸商業(yè)了,但他的產(chǎn)業(yè)卻是深深根植在大宋的經(jīng)濟(jì)命脈之上。
商界在觀望歐陽辯逝去之后,他手上的基業(yè)會不會有變化,這種變化有可能來之朝廷。
歐陽辯的基業(yè)太大了,大到足以令許多人垂涎不已。
不過當(dāng)一些有心人探詢之后,卻是愕然發(fā)現(xiàn),他們竟然不知道歐陽辯在這些產(chǎn)業(yè)中占據(jù)了多少份額,因為錯綜復(fù)雜的股份關(guān)系,即便是他們最精明的賬房也摸不到底。
但有些人畢竟聰明,他們盯住了歐陽辯的幾個最得力的手下。
陸采薇、于謀、姜汝成、楊清、張福圖等等,但還沒有等他們的手伸過去,就被人給警告了。
——嘉佑二年的同年可不是吃素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