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養(yǎng)成一個大唐 第三百一十三章:出策
姜云明一直以為唐朝各個重要的戰(zhàn)略地點都是有節(jié)度使這種職位存在,但是他著實是沒想到在老丈人李世民這個時期并沒有節(jié)度使這玩意兒。
等李勣到達靈州城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見晚了,靈州最中間的房子被騰出來給李靖工作,而此時李靖、李勣、張公瑾和姜云明等人就聚集在這里,就連蘇定方也只能在外面做個守門的。
“懋公先說一下朔州那邊情況如何吧。”作為大總管的李靖率先開了頭,他在出征之前大唐皇帝就給他看過從朔州那邊傳來的匯報,但是多年行軍打仗的經(jīng)驗還是讓他習(xí)慣性的盡量去聽一聽最新的情報。
“突利投降之后突厥的東部區(qū)域基本已經(jīng)受我們大唐的節(jié)制,在涇陽候的建議施行之后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得到了我們大唐軍隊的庇護和幫助之后有大半的突厥人對我們表示出了善意,而這些在前幾天取得了更大的進展。”
李勣說到這里停了一下,拿起杯子喝了口水之后才繼續(xù)。
“眼下草原即將進入寒冬,和張亮商議之后我們決定讓突厥人南下到朔州北面、淮水和長城夾角的地方過冬,并且讓將士們?nèi)椭麄兇罱藲址浚ň褪敲晒虐┖突鹂唬伺e讓我們大唐在草原上的影響力大增,據(jù)每日巡視草原的將士們回報,朝著朔州方向前進的突厥人越來越多了,據(jù)目前統(tǒng)計,在我們設(shè)置的突厥人收留地的人已經(jīng)接近萬余。”
李勣把朔州那邊的情況做了個簡單的匯報,而聽完匯報之后屋內(nèi)一時之間陷入了寂靜之中。
事情的發(fā)展方向和進程都比姜云明想象的要好一些,前期的話唐軍在突厥人心中樹立起威望比什么都重要,等到越來越多的突厥人體會到成為唐人的好處之后才是這場戰(zhàn)爭真正打響的時候。
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
“姜副總管有什么看法。”良久之后還是李靖率先開了口,而所用的稱呼太過正式,正式到姜云明很是不習(xí)慣。
“看法倒是沒什么。”雖然姜云明很不習(xí)慣,但是這種正式場合他不能反駁李靖的話。“這次針對突厥的戰(zhàn)爭想要真正的打起來還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這段時間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了,下官對在行軍打仗這方面遠遠不行,不知道如果抽調(diào)大軍的兩成甚至三成去朔州會不會有什么影響?”
姜云明很謹(jǐn)慎,他知道自己在這方面和在場的幾位比起來就是個渣渣,甚至連個紙上談兵都算不上,從大局考慮的角度出發(fā)他還是先問了一下李靖對軍隊有沒有什么已經(jīng)想好的設(shè)置。
“姜副總管暫且說說看。”李靖的心中是有已經(jīng)決定好了的想法,但是他還是想聽聽姜云明的意見,如果有更簡單、傷亡更小的方法他不介意改變自己原定的想法。
“去年冬天的草原就不是很好過,今年草原的嚴(yán)寒仍舊會持續(xù)甚至更勝去年,據(jù)下官所知突厥的牧民會在過冷的寒冬提前宰殺大部分的牲畜,不知下官所言可對?”
“不錯,去年草原上的牲畜就有很大的損失,雖然會讓突厥人很難過但是并沒有到傷筋動骨的程度。”李勣在這方面最有發(fā)言權(quán),畢竟他是這里的人中最早到達靈州、朔州這一帶的,零零總總的消息打探到了不少。
“那不知現(xiàn)如今突厥那些受我們大唐所管制的區(qū)域是否還有原本的軍隊?”
“原屬于突利可汗的區(qū)域現(xiàn)如今基本都受我們大唐管制,這些區(qū)域中的軍隊都已經(jīng)被我們唐軍所取代,武器等裝備雖未全部收繳但是也有一半以上。”
“這就好辦了!”姜云明聽了李勣的回答之后猛地一拍手,李勣和張亮遠比他想象中的能干。“下官有一想法,如有不妥之處還請諸位大人指正。”
姜云明拱起手對著李靖等人示意之后開始講述他的計策:“今年的冬天會繼續(xù)去年的景況,甚至還會更加寒冷。我們可以讓巡邏的將士們告訴那些準(zhǔn)備在朔州以北過冬的突厥人,就說大唐愿意接納誠心向唐的突厥人,給他們提供地方過冬,還會讓內(nèi)地的商人用糧食和他們交換牛羊等牲畜,并且‘無意間’透露出只要有可能的話我們愿意長期和他們做這種交易,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李靖等人都陷入了沉思,姜云明這計有好有壞,但是就目前來看好壞的比重是對等的,甚至可能壞處的比重占得更大一些。
“此等做法......不會資敵嗎?”李靖提出了他的疑問,在他看來如果交換的東西最后到了頡利的手中就得不償失了。
“無妨,交易的前提就是愿意進入我們大唐為他們提供的過冬地過冬,那時候我們會以一個比較公道的價格和他們交易,等到來年開春之后如果他們想返回草原深處繼續(xù)游牧我們也不會阻攔,不過如果他們不愿意進入我們提供的過冬地過冬的話可交易的量就要大大減少,而且相應(yīng)的他們牛羊的價格也會更低一些。”
姜云明所想的其實就是緩兵之計,把大量的牧民控制在唐軍管轄的范圍之內(nèi),這樣就變相的削弱了頡利的軍隊,再加上牛羊也交易過來的話也會對頡利軍隊的補給造成影響,如果計策成功的話,到時候的草原可能就是萬里無人了。
不管是大唐還是突厥的百姓都是不愿意打仗的,姜云明很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不論在哪個時代,最底層的百姓永遠都是軍隊的中堅力量,而偏偏他們其實是最不愿意打仗的。對于突厥人來說打仗的理由就是沒有吃的,只要大唐愿意和他們交易來保證他們順利渡過寒冬,姜云明相信這會讓很大一部分的突厥人放棄戰(zhàn)爭的想法。不過這個計策的前期只能通過已經(jīng)投唐的原突利的管轄范圍里那些突厥人去做表率,等到突厥人見到好處之后才會產(chǎn)生足夠的影響力
只要是戰(zhàn)爭就會死人,誰也不敢保證下一個死的會不會是自己,如果能舒舒服服的過日子誰愿意去過那種把腦袋別在褲腰上的日子?
天才一秒:m.173kxs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