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養(yǎng)成一個大唐 第五百四十八章:魏征的祝賀
“哎呀,陛下這是怎么了?”長孫趕緊起身把李世民拉到了飯桌前坐下。
而此時的姜云明正呆坐在那里。
會須殺此田舍翁,這句話或許長孫是第一次聽見,但對于姜云明來說卻不是,而且他對這句話的記憶很是深刻。
在歷史上,這句話是在李世民的一次退朝后說給長孫聽的,而這話里的主人公是魏征。
之所以姜云明對這句話的記憶很是深刻是因?yàn)樗膊铧c(diǎn)兒經(jīng)歷過,在歷史上讓李世民說出這話是因?yàn)槲赫鞣磳钍烂窠o李麗質(zhì)的出嫁陪嫁過多的嫁妝,而且還是在早朝上當(dāng)眾駁了李世民的面子。
而李麗質(zhì)嫁給姜云明的時候陪嫁也是超過了禮制的,魏征也同樣表示了反對,但和歷史上不太一樣,因?yàn)樵诶铥愘|(zhì)家給姜云明的時候魏征的反對并不是很強(qiáng)烈。
最起碼沒到讓李世民氣到說出“會須殺此田舍翁”的話來,而其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yàn)榻泼鳌?p/>
歷史上的李麗質(zhì)是在嫁給長孫沖的時候陪嫁逾越禮制而遭到了魏征的反對,但是李麗質(zhì)在嫁給姜云明之前作為男主角的姜云明在大唐就已經(jīng)頗有建樹了。
而當(dāng)時因?yàn)樾录Z的緣故,姜云明在民間的聲望尤其的高。
魏征是個直腸子,但這并不代表著他就軸到了不知變通的地步。在嫁給姜云明時李世民給自己的嫡長女李麗質(zhì)逾越禮制的陪嫁一是因?yàn)閷@個女兒的疼愛,二也是體現(xiàn)對姜云明的器重。
而且也是一種另類的賞賜。
因?yàn)榻泼鞯哪昙o(jì)太輕了,這就導(dǎo)致了最開始定下來的封賞有很多都是不能封的,所以李世民就想通過這個方式來補(bǔ)償一下姜云明,而魏征也明白這一點(diǎn),也正是如此魏征才沒有對李麗質(zhì)那逾越禮制的嫁妝有過多的反對。
但是現(xiàn)在讓李世民說出這話的也是魏征,因?yàn)槟茏尷钍烂裼谩疤锷嵛獭毕喾Q的也就只有魏征了。
事情的原因也很簡單,雖然老丈人沒說,但姜云明也知道肯定是為了小明云的東萊郡王一事。
“魏相是諫臣,這本就是他的職責(zé),況且父皇此舉也的確是逾越禮制了,魏相會反對也是正常。”
“哦?朕還沒說你就知道是魏征了?”李世民氣哼哼的喝了口長孫遞過來的清粥。
“猜也猜到了,在當(dāng)今世上能讓父皇有如此反應(yīng)的,而且還要用‘田舍翁’相稱的也就只有魏相了。”
“哼,這個魏黑子不知好歹,竟然當(dāng)眾與朕嗆聲,并且揚(yáng)言只要朕一日不撤回成命他就一日上諫一次!”
“父皇應(yīng)該高興才是。”姜云明淡淡的喝了一口粥,想起了丈母娘在歷史上面對這件事時說的話。
“高興?朕恨不得現(xiàn)在就讓那魏征辭官回鄉(xiāng)!”
“魏相是諫臣,這兒臣也說了,這上諫本就是他的職責(zé)。主明則臣直,魏相之所以敢犯顏直諫都是因?yàn)樗嘈鸥富誓軌蛎鞑欤詢撼加X得父皇應(yīng)該高興。”
“是啊陛下。”長孫也開口勸慰道:“高遠(yuǎn)說的有道理啊。”
“父皇,這世上從來都不缺少人,更不缺少想要向上爬的人。在這世間,臣子易得,良臣難求,而想要求得一位敢于犯顏直諫的諫臣更是難上加難,父皇莫要為了一點(diǎn)點(diǎn)小事就失了以為能讓您洞察自己過錯的諫臣啊。”
姜云明說著站了起來,拱起手恭恭敬敬地對著老丈人行了一禮。
“明云的東萊郡王可以不要,但魏相這等諫臣卻是失不得的,這是為了您考慮,也是為了承乾考慮,更是為了大唐江山考慮。”
“臣妾贊同高遠(yuǎn)的話。”長孫也站了起來。
“唉,罷了罷了。”李世民失意地嘆了口氣,揮手讓長孫和姜云明坐下。
“朕又何嘗不知道魏征言之有理?但朕不過是想給麗質(zhì)一些補(bǔ)償,給高遠(yuǎn)一些補(bǔ)償,也只是想讓這天下人都知道,朕對于這兩個外孫是一樣疼愛的。”
其實(shí)姜云明了解自己老丈人的想法,但他還是覺得現(xiàn)在的老丈人有些過于“志得意滿”了,這是在大唐取得了巨大的進(jìn)步之后才有的。
這并不少見,也并不新鮮,很多人在成功之后也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皇帝說到底也是人,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也是正常。
篤篤篤。
本來姜云明想盡量委婉的開解一下老丈人,但話還沒出口就被敲門聲打斷了。
“進(jìn)來。”
“屬下見過陛下,見過皇后娘娘。”
李世民擺了擺手,而長孫也沒有說話,在姜云明的家里他們夫妻二人從來都不強(qiáng)勢,也從來都不會喧賓奪主。
“什么事兒?”
“魏相來訪。”
姜云明很是無語,這前面還說著呢,這后腳就過來了,這魏征是屬曹操的嗎?這么不經(jīng)念叨!
“魏相應(yīng)該是來祝賀兒臣喜得雙子的,母后,您與父皇就暫且先用早膳,兒臣去前廳招呼一下魏相。”
“去吧去吧。”
李世民沒有開口說話,但長孫卻擺著手示意姜云明先過去。
此舉是在考慮李世民的面子,對于姜云明的舉動長孫很明白,而李世民也一清二楚,所以他才默不作聲。
“魏相。”匆匆地走到前廳,姜云明早早地出聲喊道。
“今日老朽不請自來,恭賀姜縣公喜得麟兒,姜縣公莫要怪罪老朽來的晚了才是。”
不管是為了名聲還是從骨子里就這樣,魏征的確一直都是公私分明的。上諫歸上諫,祝賀歸祝賀,雖然前腳才剛上諫讓李世民收回對小明云的敕封,但后腳卻能面無異色地恭賀姜云明喜得麟子。
“魏相客氣了。”這種禮物沒有拒絕的必要,更何況是魏征親自送來的,姜云明趕緊雙手接了過來。
“姜縣公是不世之材,希望姜縣公的麟子也能如同姜縣公一般出類拔萃,助我大唐昌盛。”
“魏相言重了。”姜云明苦笑,魏征是個很板正的人,這個板正不是衣冠,而是性格。
“父皇才剛剛過來,小子就不請魏相進(jìn)去了,希望魏相諒解。”
魏征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映了過來:“哪里,老朽還要多謝姜縣公為老朽考慮。”
魏征很聰明,一句簡簡單單的話他就知道早朝上發(fā)生的事情姜云明已經(jīng)了解了,同時心里多多少少的還有點(diǎn)兒感激。
雖然是諫臣,也夠偏執(zhí),但魏征絕對不是個沒腦子的人。關(guān)于封姜云明小兒子?xùn)|萊郡王一事他還會繼續(xù)上諫,但卻也沒有跟在李世民屁股后面的道理。
那樣只會惹得李世民反感罷了,沒有任何好處。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