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qǐng)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姜六娘發(fā)家日常 第152章 東岳寺,五岳觀?
姜二爺在都城安康都是排名第一的美男子,在泉州更是驚艷絕倫,如今他又中了武舉,滅了夜叉寨,泉州城內(nèi)想將姑娘嫁給他做填房的大有人在。
就在昨日,泉州知縣夫人都帶著她家十五歲的女兒來了。這小姑娘拿長(zhǎng)輩的目光盯著自己,還要給自己喂飯時(shí),姜留感受很復(fù)雜。
爹爹還年輕,再娶也正常,只是要讓姜留給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叫娘,這實(shí)在是太難為你了。
提起再娶,姜二爺一臉不高興,“你有爹就夠了,要后娘作甚?公主被我拒了,萬歲也知道我此生不會(huì)再娶,他們敢把我怎樣?再娶是不可能的!”
多納幾房聽話又漂亮的小妾是可能的!姜留最清楚爹爹的心思,不過未來日子還長(zhǎng)著,爹爹會(huì)不會(huì)遇到再讓他動(dòng)心的人,現(xiàn)在完全不可預(yù)料,再說這也不是姜留能管的事。
她現(xiàn)在,只想回家鄉(xiāng)看看,“爹爹,留兒想去清溪縣。”
姜二爺隨口問道,“清溪有什么好玩的?”
“清溪有名茶,可以買給祖母大伯和三叔。”說起清溪的茶,姜留尤為驕傲。她的家鄉(xiāng)是中國(guó)的茶都,她從小便聽人念叨,清溪的北苑茶在唐末就很出名了,清朝雍正年間清溪人制出的烏龍茶,更是茗冠天下!
姜二爺“哦”了一聲,“你沒瞧見爹買的茶葉?清溪的茶在泉州也能買,無須專門跑一趟。”
姜留鼓起腮幫子,“想去清溪。”
“那留兒跟爹爹說實(shí)話,為何想去清溪?”姜二爺轉(zhuǎn)頭,含笑的眸子望著小閨女。
不是你說,我想去哪就去哪的么。姜留低聲道,“去東岳寺,香火靈驗(yàn)。”
“留兒聽誰說的?”聽到這個(gè)緣故,姜二爺有些詫異。
“這幾天來的人。留兒,想去。”姜留含糊道。
東岳寺在清溪鳳山山麓,“鳳麓春陰”在千年后仍名列清溪八景之首,她去過東岳寺很多次,記得這寺廟唐末就有,后來幾經(jīng)重建、擴(kuò)建,才成了千年后的三A景區(qū)。這個(gè)時(shí)空是在大唐末期分的岔,所以也應(yīng)該有東岳寺。找到東岳寺,她就能找到自己家所在的位置。
“好,咱們收拾停當(dāng)便出發(fā),去清溪。”姜二爺?shù)挂彩趾谜f話。
姜留眼里立刻盛滿了光亮,“嗯!爹爹真好。”
“傻丫頭,爹爹不好誰好?你哥?!”中舉后渾身輕松的姜二爺正想隨便走走,既然留兒想去清溪東岳寺,那便去清溪東岳寺。不過,姜二爺回憶了一陣兒,想起一件事,“郭靜平好像是清溪人,咱們?nèi)チ嘶蛟S能遇著他。”
姜留問道,“武解元?”
士子中了武舉后,若想進(jìn)京參加春闈,可由地方解送入京,所以鄉(xiāng)試的第一名又被稱為解元。
姜二爺點(diǎn)頭,“遇著就說幾句話,遇不著咱們也不去找他,那人長(zhǎng)得像呼延圖。”
姜留……明白了,爹爹嫌棄人家長(zhǎng)得丑……
找不找郭靜平無所謂,只要爹爹肯待她去清溪就好。
連著應(yīng)酬了幾日,姜二爺也厭煩了,既定了去清溪,便立刻派人收拾行禮。各處送來的禮品被姜二爺分送給姜家族人,只留下一些貴重的打包裝箱,塞入馬車?yán)铮p裝啟程。
馬車內(nèi),姜二爺看著跟閨女?dāng)D在一塊的姜凌很礙眼,將他趕出去騎馬后,拉過閨女摟在懷里,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爹讓人探聽過,清溪沒有東岳寺。”
沒有?姜留瞪大眼睛,不會(huì)吧!
“鳳山山麓只有一座五岳觀,許是留兒聽錯(cuò)了。”姜二爺不甚在意,“不管是寺廟還是道觀,進(jìn)去上柱香無妨,不過可不能許愿,康安距此太遠(yuǎn),不好回來還愿。”
許愿若靈驗(yàn)必須要還愿這事兒姜留知道,爹爹說得也有道理。但若是真的尋到東岳寺,她不可能不許愿。姜留向爹爹請(qǐng)教,“留兒許愿,講明靈驗(yàn)后就寫信回來,請(qǐng)人幫著還愿,行嗎?”
姜二爺眼睛亮了亮,“這主意不錯(cuò),咱就這么干!”
自泉州至清溪不過百余里,兩日也就到了。在清溪城中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眾人在本地人的引領(lǐng)下趕往鳳山五岳觀。
因嫌棄車內(nèi)視野不夠開闊,姜留央著爹爹帶她騎馬,一路四處找尋記憶中的痕跡。
這里的鳳山山峰似乎更為高大,但山的輪廓變化不大。還有山上潺潺留下幾道溪水,樹木上鳥兒婉轉(zhuǎn)啼叫,這些都是記憶中沒有的。
“公子,五岳觀到了。”引路人停住。
姜留順著他指的方向,在山麓密林中尋見一座破舊的道觀,完全看不出千年后東岳寺的影子。不過,這座道觀雖破舊但卻渾然古樸,與鳳山密林融在一處,沒有一絲違和感。
姜留越看越覺得,這才是僧道修行的地方,而非供游人賞玩的空寺。
“父親。”下了馬的姜凌走到姜二爺馬邊,抬手示意姜二爺將妹妹交給他。
“也不怕你妹妹把你壓趴了。”姜二爺將閨女提起,俯身交給兒子,不放心地叮囑著,“扶好,莫摔了。”
這幾日都沒撈著抱妹妹的姜凌,抱著妹妹往前走了好大一段才將她放下,牽著她的手往前走。
敲開五岳觀的破木門,在小道童的引領(lǐng)下走向前殿時(shí),姜留仔細(xì)打量,想找尋熟悉的東西,哪怕一塊石磚也好,可惜她什么也沒尋到。
直到進(jìn)入前殿,看到上邊供奉的身穿青袍、手持通陽太明印的泥像,姜凌的眼睛立時(shí)亮了,“東岳大帝!”
難得有人來送香火錢,小道童極為熱情,“小居士說得不錯(cuò),這位神君便是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東岳大帝統(tǒng)攝萬靈,掌人間善惡之權(quán),司陰府是非之目,懲奸罰惡,靈死注生。多拜一拜東岳大帝,可保平安。”
來自千年后的姜留,抬頭望著這位注生錄死的神君,他千年前在鳳山腳下受人香火,千年后還在鳳山腳下受人供奉。自己托他告訴千年后的爸媽,就說自己在這兒雖然胳膊腿不太好用,但活得還不錯(cuò),他能做到嗎?
姜二爺看閨女望著東岳大帝發(fā)呆,便讓奶娘給了小道童一些香火錢,帶著她拜了拜。
磕完頭直起身時(shí),姜二爺看著前殿側(cè)門走出來的光頭和尚,跳起來問道,“你怎么在這兒!”
這位長(zhǎng)得與魯智深相仿的大和尚甕聲甕氣地反問,“貧僧為何不能在這兒?”
姜二爺指著旁邊的小道童道,“這是道觀!你是和尚!”
“誰說和尚不能在道觀掛單的?少見多怪!”大和尚白了姜二爺一眼,伸出蒲扇大手對(duì)姜留道,“丫頭,過來讓貧僧瞧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