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  目錄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古代需要考慮環(huán)保嗎?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古代需要考慮環(huán)保嗎?

作者:俊秀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俊秀才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古代需要考慮環(huán)保嗎?

柳銘淇去年二三月份穿越過來,直到今年的開了年之后,他才覺得一切走上了正軌。

不但雪災過后再也沒有了災害,而且還風調雨順,到處都是一副蓬勃的生機。

連帶著裕王府的生意也是越來越順利。

肥皂工坊正在搬遷之中,又因為忽然出現(xiàn)的硼酸皂,肥皂工坊的面積被迫又要增加一倍以上。

這下子還得緊急重新又買地來擴建工坊。

但是相比起硼酸皂的剛剛起頭,肥皂的生產(chǎn)基本上是不怎么受影響的。

畢竟這群工人已經(jīng)做得太熟悉了,閉著眼睛都能把流程走完。

花香精油工坊的人同樣如此。

每天分離出來的甘油,源源不斷的送到工坊,經(jīng)過他們的處理,變成了一瓶瓶的花香精油,供應給京畿地區(qū)和江南地區(qū)的富人們。

和肥皂一樣,花香精油的產(chǎn)量其實一直都沒有中斷過。

因為只要有肥皂生產(chǎn),那就會從豬油里面分離出甘油來,從而供應給花香精油的生產(chǎn)。

廁紙更不用說了,小葛村一天到晚幾乎是不停歇的干活兒,再加上有了蜂窩煤能取暖和烤火,廁紙的生產(chǎn)已經(jīng)可以不用管天氣狀況,有些時候直接在大棚子里面進行晾曬就可以。

廁紙的銷量其實還要更多一些,也成了裕王府商鋪里面,經(jīng)常能看到的商品。

可是誰都想不到,最近幾個月產(chǎn)量第二多的,居然是白糖!

暴風雪過后,堆積在四川和湖南的一千多萬斤甘蔗飛速的運抵了京城不說,柳銘淇從浙江、福建和廣東采購的甘蔗,也一塊兒通過水路抵達了京城。

浙江一千萬斤,廣東和福建又是兩千萬斤。

這么四千多萬斤全部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運抵京城,可想而知白糖工坊的壓力。

原本守在白糖工坊外面的一百多石匠,是準備隨時修磨壞掉的石磨的。

結果現(xiàn)在好了。

裕王府再下了五個石磨套件的訂單,然后每天是六個石磨在工作。

工作量一下增加了五倍,而且是同樣的強度,結果這么一百多石匠直接累垮了。

幸好京畿地區(qū)的雕刻活兒很多,這里的石匠也多。

看到這邊有活兒干,工錢還給得高,緊急跑過來了五百多石匠,總算是把局面穩(wěn)住了。

現(xiàn)在每天接近二十萬斤的用量,出三萬斤左右的白糖,弄得整個兒白糖工坊的空間都被占據(jù)了,卻還是不大夠用。

這也是整個兒工坊的極限。

眼看著天氣已經(jīng)熱了起來,白糖工坊的地下早就挖了十米深度的地窖。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甘蔗不會被被高溫弄得腐爛變質。

因為白糖的產(chǎn)量多了,大白兔奶糖的生產(chǎn)也開始加快了速度。

柳銘淇不是二月份叫人從北方乞顏高原的部落購買母牛嗎?

因為錢給得夠,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商號直接用飛鴿傳書讓那邊的駐扎人員開始準備。

于是最快的二月便開始了在牛圈里面調養(yǎng)經(jīng)過一個冬天摧殘的母牛的身體。

三月上旬,第一批母牛就沿著官道往京城而來。

四月下旬這批母牛便抵達了京城外的農場,從那個時候到現(xiàn)在,每天都有幾十頭、上百頭母牛入住了新家。

這塊農場的面積高達兩千五百畝,包括了三座小山坡。

太祖有令,宗室不得買賣農業(yè)土地,連擁有都不行。

其中就包括了這種飼養(yǎng)牛。

怎么辦呢?

柳銘淇找了景和帝,請他把南郊的一塊皇莊土地租給了自己。

我不買,就租用,這下總可以了吧?

對此所有的朝臣們,包括御史都無話可說。

牛來到了農場里面之后,由農場的總管唐五來負責具體的飼養(yǎng)和實驗改良工作。

另外裕王府還派了一個管事去,幫著他管理雜物,比如人事、物資、聯(lián)絡等等。

唐五其實相當于技術總管,別的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只用認真的飼養(yǎng)母牛,讓母牛能產(chǎn)更多的奶就好。

不過這些奶牛到了新的環(huán)境里面,又沒有產(chǎn)小牛犢,當然現(xiàn)在還不能產(chǎn)奶。

大白兔奶糖工坊里面使用的水牛奶源,全都是從京畿地區(qū)方圓一百里收來的。

很多人凌晨的時候就收集好了牛奶,然后披星戴月的開始往京城趕,最遲中午就能抵達。

這樣再趕回去,基本上一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就只是送奶而已。

但裕王府給的收購價格高啊。

為了能多掙

點錢,他們就算辛苦一點也心甘情愿。

但在剛剛負責了一段時間大白兔奶糖工坊的小綠玲來說,就顯得有些不滿意了。

本來水牛奶的產(chǎn)量就不多,還得和蛋糕、奶茶搶奪原材料,收上來的價格就很高。

再加上了遠距離運輸,成本又一次增加。

如此的算下來,大白兔奶糖別看賣得挺貴的,但利潤率卻不高。

綠玲從去年就開始跟著柳銘淇學習阿拉伯數(shù)字,學習一些簡單的記賬方法,為的就是今天的獨當一面。

獨當一面是好事兒,不過這個利潤率卻始終讓她沒辦法開心起來。

之前說到產(chǎn)量第二多是白糖,每天出產(chǎn)三萬斤。

那么最多的,肯定就是蜂窩煤了。

蜂窩煤的產(chǎn)量是無可爭議的第一。

每天五千萬個的產(chǎn)能,直到現(xiàn)在五月份了都沒有停下來。

之前堆積下來的訂單很多。

東南、西北、北方、東北這四個地方便有四十億個蜂窩煤的朝廷訂購。

然后每個月還要給四個地方各一億個蜂窩煤。

這還僅僅是朝廷的大訂單。

各個附近省份的經(jīng)銷商們的訂單更是源源不絕,沒有因為天氣不冷了就不用,老百姓們的日常生活都能用到。

大舅徐東升二月底第一次回江南的時候就帶了一百萬個蜂窩煤回去。

結果蜂窩煤得到了一致的好評。

不但是窮人家喜歡,就連富貴人家也喜歡。

畢竟它不像煤炭那樣,一用就是煤炭粉塵到處漂,非常方便和整潔。

另外南方的天氣比較濕潤,木材濕潤通常不容易燃燒,即便燃燒起來也是煙霧繚繞。

蜂窩煤就成了很好的替代品,占地又不多,堆放一大堆之后能用很久。

而運費加上成本和利潤,一個蜂窩煤五文錢不便宜,但是有錢人家還是不在乎。

方便好用,才是他們的購買標準。

事實也是他們購買了絕大部分的煤炭。

然后大舅這一次其實并沒有掙多少錢,除去一切的開支,他僅僅賺了幾百兩銀子。

別笑。

這是真的。

一個蜂窩煤二文錢。

一百萬個蜂窩煤購買價格也就才二千兩銀子。

二千兩銀子的生意,賺到幾百兩銀子,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

為此,第二趟他再過來時,柳銘淇問他要不要再運十來船回去,他都拒絕了。

除非是兩文錢的成本,不然運到江南的受眾面太狹隘了,沒辦法掙什么錢。

哪怕掙的都是很辛苦的錢,劃不來。

從這一點來說,徐東升做生意的心思就有些不夠積極了。

管它掙多少錢呢,反正只要能掙,我一天到晚都拉蜂窩煤回江南都行。

反正漕運的大運河航行,使得運費很便宜,再加上是屬于侯爵的商號,漕運衙門的各個關卡也不為難。

最后繳納的商稅更是不多,這不是相對于別的商人們的巨大優(yōu)勢嗎?

就這樣的條件下,大舅徐東升只想著做分量少、價格高、利潤高的產(chǎn)品,不能說胸襟不夠,反正差了點意思。

當然了,這也是普通人正常的想法。

如果柳銘淇自己有這么一個圣人侄兒,他也會想著直接傍大腿了,還奮斗什么啊?

其實少年也想過,等到以后條件成熟了,是不是可以考慮把蜂窩煤的配方公布出去,讓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大家湊錢買多點煤炭,從而自己做蜂窩煤。

本身這種民生相關的東西,柳銘淇就不想怎么掙錢。

肥皂他都想降價了呢。

不過現(xiàn)在絕對不行。

現(xiàn)在柳銘淇不這么做的原因,在于古代的商業(yè)市場是一個非常野蠻的市場。

他擔心即便是自己把配方公布出去,那些上游的煤炭商人就會漲價,然后下游的制造工坊也會漲價。

本來是惠民的一個事情,最后弄得小老百姓卻得不到實惠,最后還是只能砍柴來度日。

然后第二點,資本家的心基本上都是黑的。

為了追求最大的利潤,你認為他們會給老百姓一百文每天的薪酬?

做夢吧!

每天能有三十文就不錯了,你想做就做,不想做有的是窮得沒飯吃的人來做。

對了。

還不可能包三餐,你想吃自己帶來,不吃餓死了就扔出去,再找別的人來。

這就是典型的血汗工廠,甚至是比起現(xiàn)代的血汗工廠還要黑,還要殘暴。

別以為這只是在華夏。

日不落帝國的血汗工廠同樣是這樣的,只不過現(xiàn)在人家洗刷掩蓋住了,一味的以紳士自居,就好像這樣就能掩蓋那原始資本下面的濃濃血腥味一樣。

最重要的其實還都不是上面的兩項,而是一個人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環(huán)保。

在古代搞環(huán)保?

許多人一聽就覺得好笑,有這個必要嗎?現(xiàn)在有那些大黑煙囪嗎?有那無窮無盡的廢氣廢水廢渣等工業(yè)污染嗎?

充其量就是現(xiàn)在做了點蜂窩煤,但這個連京畿地區(qū)都沒有污染到,甚至是帝京城也影響很小,放在整個天下來說,屁都不算。

古代這么環(huán)保的地方,還要搞環(huán)保,不是圣母病發(fā)作了吧?

當然不是。

古代對于環(huán)保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這個直接影響了中國許多個朝代的更替和興衰。

只不過是他們自己沒有察覺出來。

那便是水土流失引發(fā)的黃河不斷肆虐!!

因為過度砍伐樹木而引發(fā)的水土流失,使得黃河水泛濫,席卷著大量泥沙從西北高原沖刺而下,從而不斷改道,在歷史上不知道發(fā)生了多少次。

甚至于歷史上的許多名城,包括了現(xiàn)在這座帝京城,就是因為黃河改道而消失在了人們的眼線中。

今天你去黃河邊上看那黃黃泥水,你能想象當年黃河其實清澈見底的嗎?

這都是千百年來,黃河沿岸的老百姓為了生存,拼命的砍伐樹木而引發(fā)的災難。

這就是所謂的“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印證。

柳銘淇出門的時候,特意看了一下黃河流經(jīng)京畿地區(qū)的區(qū)域。

它的水已經(jīng)不再澄清了,已經(jīng)有些渾濁,但比起后世來,還是要好太多。

老百姓們?yōu)槭裁匆撤淠荆?p/> 絕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要燒水做飯和取暖。

朝廷又不會給他們發(fā)錢去買柴火,那么他們自然便就地取材,不斷的砍伐那些無主之物了啰。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居住在城里的人們需要柴火來燒火做飯、取暖。

砍柴人這種職業(yè),千年以前就已經(jīng)有了。

你能想象數(shù)十上百萬老百姓在黃河沿岸一路的砍伐樹林破壞神態(tài)環(huán)境的場面?

而且他們從古至今都是這么干的!

想想都覺得頭皮發(fā)麻!

黃河能支撐了一千多年,已經(jīng)很堅挺了,完全不能怪這條母親河,它為我們華夏已經(jīng)付出承擔了太多太多。

柳銘淇做出了蜂窩煤,黃河上游距離京畿地區(qū)又不遠,他的銷售網(wǎng)絡完全可以覆蓋這些區(qū)域。

而西北這些窮人扎堆的區(qū)域,他是不準備把經(jīng)銷權讓給別人的。

他要全部自己來,就用每個兩文錢的價格來賣,讓老百姓覺得買蜂窩煤比他們砍伐樹木要方便得多。

更要讓那些城里使用木材的大戶們,都習慣了用蜂窩煤。

他們一旦不用蜂窩煤,那么專門賣給他們柴火的砍柴人就不會去砍伐樹木。

這就是供需關系的改變,直接會保護那些樹林植被,保護黃河這條母親河。

你說說,有了這樣的話,柳銘淇還能放手蜂窩煤工坊嗎?

不能!

放手了就是對民眾的犯罪,就是對整個國家整個華夏民族的犯罪。

在這一刻,柳銘淇看著自己的影子,都覺得金光閃閃,非常高大。

我太牛比了!

要是現(xiàn)在有聯(lián)合國,還不得發(fā)幾十上百個獎章給我掛著呀?

注: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

在大宋剛剛蓬勃發(fā)展的宋太宗年代開始,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小冰河期,這個時間持續(xù)了大約數(shù)十年,因此老百姓瘋狂的砍伐樹木。這也就是為后來宋朝屢次遭遇黃河改道埋下了伏筆。

現(xiàn)在年齡大了,每每讀及這些古書,都覺得歷史的發(fā)展是必然,自然災害來源,大部分都是大家一起自己做死,不給子孫后代留后路!

今天三章11000,抱歉抱歉,休息一下!

感謝老爺們都還在支持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目錄  |  下一章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8774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家居| 长兴县| 洪雅县| 新化县| 钟山县| 龙南县| 裕民县| 定南县| 申扎县| 仁怀市| 社旗县| 乡宁县| 内江市| 北京市| 佳木斯市| 元阳县| 通州市| 万山特区| 正定县| 沅陵县| 邻水| 洱源县| 阳城县| 上饶市| 合山市| 长汀县| 合肥市| 蒙城县| 长寿区| 九寨沟县| 松潘县| 石阡县| 定结县| 公安县| 麟游县| 南溪县| 娄底市| 历史| 克拉玛依市|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