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成為了道醫(yī)之后 五二六 古文龍虎經(jīng)
龍虎山有一道二經(jīng),一道指太平道,二經(jīng)指的是龍虎經(jīng),太清玄元經(jīng)。
其他的什么八大神咒,五雷法,劾神役鬼,都只能算是法術(shù)。
其中太清玄元經(jīng),乃是老君所傳。
龍虎經(jīng)是張?zhí)鞄煴救怂鶗?,又稱古文龍虎經(jīng)。
太清玄元經(jīng)如今只有張?zhí)鞄煴救瞬趴蓪W(xué),龍虎經(jīng)卻是一經(jīng)生萬法,衍生出了諸多法門。
白虎陰神,金龍陽神,龍虎交合,結(jié)成圣胎,的龍虎元神秘法。
也有九轉(zhuǎn)七返龍虎還丹訣的丹法。
更有龍虎如意之類的神通。
至于太平道,卻是為其深藏,主脈不修,隱脈才修,以傳承太平道統(tǒng),每每亂世,傳人下山,攪亂風(fēng)云,扶持潛龍。
張通毅學(xué)的便是龍虎經(jīng)的衍生功法,龍虎混元法。
取意“土水獨相配,翡翠生景云,黃赤混元精,紫華敷太陽,水能生萬物,圣人獨知之?!?p/>
乃是一種高明的性命雙修之法。
精氣神混煉一體,形成“金性”保持自身陽和之態(tài)。
李鄲道只大概聽了一句他的經(jīng)文,便已經(jīng)得其三四分真意。
指點了張通毅兩句:“你太依賴外物了,龍虎,龍指神,虎指身,虎魄龍魂,龍爭虎斗,你應(yīng)該去觀摩真龍,真虎,得其神意,再修此法?!?p/>
張子清道:“虎易尋,但龍何在?”
李鄲道搖搖頭:“龍到處都有,非龍獸,虎也非虎獸?!?p/>
李鄲道一點金行三陰戮妖刀,只見白炁西來,銳利無匹,有進(jìn)無退,似可殺人。
“此乃虎?!?p/>
又一點木行,青帝九皇秘法,一根青藤活化,似乎虬龍盤于樹上,節(jié)節(jié)往上爬。
“此乃龍。”
“金生水,木生火?!?p/>
李鄲道又變化其中,只見刀炁凝寒露,木藤變火苗。
水火不容,便是龍爭虎斗,化為一團(tuán)云霧。
云霧無其形,灰樸樸,變化萬千。
透過陽光,五彩斑斕。
可惜張通毅悟性不足,不能理解。
李鄲道搖搖頭:“先去龍虎山吧,你基礎(chǔ)太差,一些基本知識還沒有得人解秘?!?p/>
張子清嘆息:“那就多謝李大夫了?!?p/>
李鄲道對龍虎山很是好奇,張通毅他們也對龍虎山出身十分自豪。
李鄲道其實還跟龍虎山有過一樁過節(jié)。
三界會查之時,李鄲道掌握了一部分關(guān)鍵性的證據(jù),被龍虎山張秉禮施壓。
當(dāng)時煉制不死藥,乃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張秉禮說是前朝楊素,修煉魔功所致。前文二百一十六章有提及。
因此李鄲道也打聽了張秉禮的事情。
張子清不知道李鄲道在微末之時,和龍虎山還有過節(jié),而且記仇記到了現(xiàn)在。
“張秉禮是張子祥天師的侄兒,乃是張通玄的叔叔,是龍虎山監(jiān)院,為人剛正不阿,深受敬仰。”
李鄲道摩挲著下巴:為人剛正不阿……
算了,不糾結(jié)這個了。
龍虎山離著贛巨人出末的深山老林倒不算遠(yuǎn),數(shù)百里地。
山周圍的妖魔鬼怪卻多。
李鄲道懷疑是龍虎山豢養(yǎng)在此的。
一路上又遇到了一群落頭氏,腦袋在空中飛來飛去,吸食動物精血,被李鄲道收了好些只進(jìn)白骨雞鳴圖中,豐富其中構(gòu)成。
此時這些惡鬼在圖中自由活動,已經(jīng)開始修建鬼城了。
而這副李鄲道自出涇陽見到百姓苦難所畫的圖作,原本只是收納一些不能被超拔的怨鬼的容器。
沒想到在煉入了桃花源夢后,竟然有了幾分小千世界,畫中冥土的感覺。
里面百鬼橫行,各自有其生活作息。
這畫倒是可以成為一件傳承之寶。
李鄲道不欲奴役怨鬼,但身上確實有幾件這樣的寶貝,有著鬼道氣運。
一件失魂落魄幡,得自五鼠,一件鬼帝印,得自曹操,還有自己畫的這白骨雞鳴圖,以及九泉號令,酆都號令,北陰酆都法傳承。加上之前給了丫丫的陰陽子母八卦刀,內(nèi)煉九子鬼母。
這些似乎都可以專門成立一個門派了。
鬼帝印鎮(zhèn)壓氣運,白骨雞鳴圖收容怨鬼,北帝法降伏諸鬼,九子鬼母守護(hù)山門,布置大陣,失魂落魄幡成為制式法器。
說出去,人家說是邪修也是可能的。
只是這些東西都是李鄲道拔超救苦,并未專門煉鬼,比如張通毅用秘法活煉僵尸,因此并無煞氣,反而還有一股鬼道氣運聚斂。
張通毅年輕,不得法意,但是張子清已經(jīng)活了六十多歲了,修為雖然馬馬虎虎,也失去了先天之精,早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
但經(jīng)驗老道,跟著李鄲道一起之時,李鄲道給張通毅講課,張通毅沒有聽懂,反而他聽懂了。
他雖然不是修煉的龍虎混元法,但也是龍虎經(jīng)衍生出來的法,加上教導(dǎo)張通毅數(shù)年,對其中關(guān)卡,也多少有些了解。
結(jié)果這幾百里路走下來,張通毅略有收獲,可張子清卻直接找到了一些破關(guān)訣竅,感覺多年修行的瓶頸有了松動。
李鄲道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但好歹到了龍虎山腳下。
《龍虎山志》載云:“山本名云錦山,第一代天師于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p/>
但龍虎山也確實如龍虎,其分兩支,陰陽抱負(fù),狀若龍虎媾和。
除卻龍虎之外,邊上還有龜山一座,加上丹霞地貌,位屬于南方,便是四象具全。
不過李鄲道是不敢在這里擅自望氣的,那是作死的行為。
不過見天地之間霞光若金縷衣,山俊水清,似仙人斜倚。
山下諸多賣香的,算卦的,圍聚在一起。
“現(xiàn)在是沒有到廟會的時候,那時候更熱鬧?!睆埻ㄒ阋娎钹惖缹@些人文景觀好奇,不由自主道。
“我們龍虎山下治民,大多少跟隨著四代天師遷徙而來的信徒,也有一些漢時黃巾軍民?!?p/>
“后來慢慢聚觀而成鎮(zhèn),成縣?!?p/>
“多年來,未見洪水,干旱,風(fēng)調(diào)雨順?!?p/>
李鄲道看著好多百姓都有一些修為在身,扎紙人的,賣黃表紙的,賣冥錢的,賣蠟燭的,疊元寶的。
“果然向道之風(fēng)蔚然?!崩钹惖栏袊@。
“先帶著李大夫去客棧吧,我們再上山稟報知客,夾道相迎?!?p/>
李鄲道受寵若驚:“如何要夾道相迎?!?p/>
“李大夫乃是賜紫大夫,李唐宗室,又修為極高,賢名廣傳,我天師道,最尊禮法,自然要以五品禮儀相迎?!?p/>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