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成為了道醫(yī)之后 六九四 舍利認(rèn)主
別說白衣觀音了,李鄲道都驚呆了。
這是什么操作?
陽神化身不是只能分化三千嗎?岐暉子難道已經(jīng)觸碰了天仙門檻?
其中唯一帝相,竟然和李鄲道所見“玄元皇帝”一模一樣!
也是了,玄元皇帝廟本來就落于樓觀,先天太上皇也是岐暉子向李淵出主意認(rèn)祖老君所勅之神。
只怕岐暉子早已經(jīng)有意證此神道帝君之位了。甚至就是其為自己謀劃的尊位。
樓觀本就是太上嫡傳,李鄲道能借助老君的名義搞大事。
岐暉子自然也可以借老君之名,從龍之功所攝帝運(yùn),將自己封勅為帝君。
老君是不屑這個玄元皇帝的位置,但是足夠讓岐暉子證道了。
只見岐暉子所化帝君之后,身后那十萬八千個岐暉子,演化出了一方內(nèi)景世界,三景二十位大天尊,周身三百六十五位福德正神,四萬八千河漢群神,剩下的全是陰神,對應(yīng)那些陽神。
而陰陽演化,在其身后,化作一團(tuán)浩瀚宇宙之中的星云了。
其所演化虛空世界,和白衣觀音的清凈法界,佛國凈土相互交融。
白衣觀音,臉色一變:“你竟然也證就了十地菩薩之境!”
這并非佛門十地菩薩境界,乃是已經(jīng)摸到了超脫邊緣,再創(chuàng)世界的力量。
天仙也分兩等。
太乙天仙。
大羅天仙。
太乙天仙乃是散數(shù),并非三清正統(tǒng)門下。
三清正統(tǒng)門下,則是大羅天仙。
也有說能飛升大羅天的就是大羅天仙,不能飛升大羅天,三十四重天,三十五重天。的就是太乙天仙。
至于煉三十三重天內(nèi),則是神仙之境界,若是得天庭授天書,得證天仙。便是普通天仙了。
許多以神仙之身飛升天庭,便是為了可以繼續(xù)修持,從三十三重天一步一步往上升仙階,也有可以證就天仙的可能。
不過耗費(fèi)的時間是漫長的。
不過據(jù)說三十六天之外,還有八十一陽天,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而岐暉子這樣的道行,卻絕對不是證就的普通天仙。
而根據(jù)飛升的異相來看,最高級別的飛升就是拔宅飛升。
再次就是御龍飛升。
然后是騎鶴,騎鹿。
再次也是玄光飛升。
這些是天仙飛升。
神仙飛升則是舍棄肉身,陽神飛升。
岐暉子這種水品,化身天帝,十萬八千神靈相隨。
最差也是御龍飛升,跟古之黃帝一個待遇。
不過,白衣觀音也不差,竟然開辟法界,化身三千觀自在,其中三十三具法身已經(jīng)顯化出實(shí)質(zhì)。
而李鄲道見白衣觀音有此手段,萬萬不敢將文殊菩薩不放在眼中。
文殊和觀音同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不可能境界比白衣觀音要低。
自己連神仙功果都沒有證就,元神都未純陽。
但以攻作守,天遁劍炁此時帶著李鄲道的正義之炁,大道理念,將劍再砍向文殊菩薩。
文殊并未修證法界但是卻修證了另一樣?xùn)|西。
三世金身。
只見文殊菩薩之過去,化身出一位菩薩,乃是妙光菩薩。
文殊菩薩之未來,化身一位佛陀。乃是普現(xiàn)如來。
而妙光菩薩身后,又走出七位佛陀,正是那上古七佛,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
普現(xiàn)如來身后則是出現(xiàn)了和觀世音菩薩一樣的佛國世界:未來離垢心世界。
而此如來之身后,又化出一道身,乃是曼如尸利。其演化南方凈無塵積世界。
這一下子,過去,現(xiàn)在,未來。
竟然演化出了諸多佛陀世界,要將李鄲道鎮(zhèn)壓度化。
李鄲道這才明白,這是一尊什么樣子的存在。
不得已,將太玄真符召回保命。
同時五炁輪轉(zhuǎn),化作華蓋,覆于頂上,將佛光,咒力抵擋。
而文殊收回了真身舍利子,佛法越發(fā)廣大,高深。
“唵!”“阿!”“喇!”“巴!”“乍!”“納!”“帝!”
只見那文殊菩薩,妙光菩薩,上古七佛,普現(xiàn)如來,曼如尸利。
一共一十一尊金身,個個手持智印。
將一切佛門之智慧,經(jīng)文,要傳入李鄲道腦海之中。
李鄲道以三昧真火將一切外道佛念燃燒,其中烈火不化之真金佛性,則以天遁劍炁斬殺。
那邊岐暉子看到李鄲道打不過文殊菩薩,頓時分出數(shù)道身神護(hù)持李鄲道。
對上那十一尊佛陀菩薩,那白衣觀音,基本被岐暉子壓著打,凈法界被玄元皇帝的先天大上萬神法界壓縮得越來越少。
有岐暉子幫忙分擔(dān)壓力,李鄲道輕松了許多。
借機(jī)參悟釋迦牟尼佛法真諦。
李鄲道并非抗拒佛門,而是在思考如何三教合一。
其他人的佛法,李鄲道可能會抗拒,但是釋迦牟尼已經(jīng)寂滅了,并不是靈山上面的那個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作為佛門的源頭,其佛門真諦,自然是被李鄲道所欲吸收的。
而文殊菩薩見此,卻以為李鄲道已經(jīng)被其動搖,道心不堅(jiān)定,心道:若是能將其度入我佛門之中,當(dāng)可為青龍尊者。
李鄲道確實(shí)在參悟佛法,但體內(nèi)道性似乎火里種金蓮一般,并未駁雜不堪。
反而越來越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只見那真身舍利大放光明,似乎感應(yīng)到了李鄲道參悟了其真諦。
竟然直接飛入李鄲道體內(nèi)。
文殊菩薩一驚:“真身舍利!”
那佛骨舍利落李鄲道紫府之中,只見李鄲道道家元神一旁左邊,直接落下一尊佛陀元神。
而右邊則是以浩然正氣顯化了一尊圣賢之相。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至人便是釋迦牟尼佛相,所見眾生皆是如來,故無己。
神人便是李鄲道所修道家元神。
圣人便是那儒家圣賢元神了。
李鄲道突然領(lǐng)悟。
內(nèi)景幻出外景,自身也衍生出法界來。
一道空靈聲音響起: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yán)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只見三道元神直接合體。
舍利也好,太玄真符也罷,天遁劍炁也好。
齊齊發(fā)作。
竟然將李鄲道遁出了文殊菩薩之法界。
“看來施主果然與我佛有緣,難怪成了我佛一十八粒真身舍利子之載體!”
什么鬼?難道要開無天的劇情?李鄲道當(dāng)下想到。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