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要做港島豪門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劍客
內(nèi)地在解放粵省過后,并沒有下一步動作,但是懸在港府的這把刀依舊存在。
這場‘港島危機’要持續(xù)接近一年的時間,隨著朝戰(zhàn)爆發(fā),內(nèi)地參戰(zhàn),這場危機才會消散。
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會認為,內(nèi)地卷入一場大戰(zhàn),無暇顧及小小的港島,房地產(chǎn)自然就開始升溫。
可以說,1951年到1958年屬于港島房地產(chǎn)第一個黃金期。
內(nèi)地涌來的資金,和大量需要住房的民眾,港府政策推動及利益驅(qū)動下,形成了一撥建設(shè)熱潮。
直到1958年,港島房地產(chǎn)供大于求,才大跌70。
后面還有銀行擠兌風波、六七罷工、石油危機,這些都會讓房價和地皮大跌。
這些都是吳光耀的機會!
后世的四大家族,就是因為有此眼光,才躋身巨富的行列。
經(jīng)過半月的準備,長江實業(yè)終于人員齊備,形成了一個擁有十幾名員工的房地產(chǎn)公司。
這其中對自己最重要的三位,分別是史俊、黎星、修焱兵。
三人的分工不同:史俊負責尋找地皮作為儲備、對外的聯(lián)系應(yīng)酬,打好各方面的人際關(guān)系;
黎星負責樓宇的設(shè)計、施工,把控房產(chǎn)質(zhì)量和成本,和港島一建聯(lián)絡(luò),所有建設(shè)的方方面面。
修焱兵則負責行政管理,后期還有對外銷售。
吳光耀對三人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們像后世的‘三劍客’(郭德勝、李兆季、馮景喜)一樣,輔佐自己,成就地產(chǎn)大亨。
三人的才華無需置疑,憑借吳光耀的名氣,自然是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再說,吳光耀每次招聘大將,必在港島大肆宣傳,弄到人盡皆知。
所以,自然能做到真正的招賢納士!
吳光耀大肆招聘,自然也引來港島人的矚目。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么吳光耀偏偏在這個時候,成立房地產(chǎn)公司。
高陞茶樓,吳光耀應(yīng)邀而來。
走進一看,何顯、何宏燊、鄭裕桐、何善衡、李兆基、鐘子光這些人盡數(shù)在此。
吳光耀一愣,這是要商量什么大事嗎?
“各位老哥,今天這是唱哪出?莫非覺得我一個浙省人,人單勢孤,你們粵省人要聯(lián)手欺辱我?”吳光耀難得講了一個二十歲年輕人該說的話。
幾位一愣,心里直呼冤枉!
這一群人加起來,還沒有你一個人有錢有勢。
“不敢,吳老板好大的威風,殺得老牌英資洋行掌門人落荒而逃,我們這些小商人算得了什么!”何顯開口調(diào)侃道。
這些人之中,吳光耀和何顯關(guān)系最為密切。
當初吳光耀找上門,三言兩語就談上了一筆上百萬的生意。
當時,吳光耀的話并沒有什么破綻,自己擁有老鳳祥這個招牌,也不可能是騙子;
再說錢財都是澳門結(jié)算,何顯自認為還沒有人敢在澳門騙自己。
“哈哈,何大哥果然耳目神通廣大,港島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你的法眼!”
何顯一囧,喬治·馬登開庭前離開港島,基本算是個秘密;也只有那些有心人,才能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
看來何顯的情報小組不僅在澳門有,港島也有啊!
“好了,你們兩位就不要互相恭維了,聽得我們都慚愧了!”何善衡笑著說道。
此時的港島有這樣一個情況,那就是在這些茶樓、酒肆,經(jīng)常聚集著來自各處、各行的商人。
大家聊實事,聊局勢,本來不認識的人,亦可以聊成一堆,成為好朋友。
俗稱‘三劍客’的李兆季、馮景喜、郭德勝,就是這樣勾肩搭背結(jié)識的。
新鴻基房地產(chǎn),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誕生了。
點上一些點心,吳光耀開始吃了起來。
“光耀,聽說你打算進入房地產(chǎn)行業(yè)?”何顯再次開口道。
“不是打算,而是已經(jīng)注冊了公司,并且招聘完成。”
“可是現(xiàn)在港島人心惶惶,都在擔心那邊打過來,這個時候進入房地產(chǎn)風險太大了吧!再說港島的地產(chǎn)業(yè),一向由英資財團壟斷,華人很難分一杯羹。這里面的水,深??!”
吳光耀差點把點心噴出來,不過也嗆到了自己!
大家看吳光耀聽到何顯的話,居然差點嗆噴了,顯然覺得這是對何顯的話,有一種輕視。
吳光耀看大家的表情,知道大家誤會了。
自己不過是感覺何顯的斷句,太有深度了!
“別誤會,別誤會,我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吳光耀趕忙解釋道,不解釋不行啊,不能讓人以為自己如今身家高了,就看不起以前的合作伙伴了。
“各位大哥,我一般不給人分析這種商業(yè)機密。不過大家既然都是朋友,那我就講兩句。所謂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正是因為地價便宜,我才進入地產(chǎn)行業(yè)。此時港島雖然地價低了,但是房價卻是高昂。鄭兄,你應(yīng)該深有體會吧?”
鄭裕桐點點頭,然后說道:“我岳父一家不是想來港島住嘛,好家伙,一套1200英尺的房子,房租只要500港幣,但是還要兩萬港幣的頂手費。這擱前幾年前,頂手費都能買一套房子了?!?p/>
大家紛紛點頭,大環(huán)境就是這樣!
吳光耀繼續(xù)說道:“房價為什么這么高,還不是因為供需關(guān)系。內(nèi)地這次來了上百萬人,能買得起房子的也比比皆是,發(fā)展房地產(chǎn)根本不愁買不出去。房價高,地價便宜,這就是我進入房地產(chǎn)的原因?!?p/>
“地價如此便宜的原因,自然是怕那邊打過來,大家都怕投資打水漂。不過,我敢賭一把,英資不敢賭而已?!?p/>
吳光耀的話,讓一桌的人都沉思起來。
確實,拋開港島前途問題,現(xiàn)在做房地產(chǎn)真的很合適!
可是,有多少人敢賭呢?
又有多少人,有那個資本進入這一行呢?
百萬資金在這一行,也只能算小打小鬧!
“各位大哥,今天叫我來,莫非有什么想法?”吳光耀看大家臉上變化莫測。
不過吳光耀推測,像李兆季、鄭裕桐這些人,還不夠資格進入房地產(chǎn),因為他們拿不出幾十萬的資金入股。
何善衡、何添這些人,也基本沒有可能,因為他們最近可能要考慮,去歐美考察銀行,后續(xù)準備成立恒生銀行的事情。
唯獨有實力的,也只有何顯、何宏燊、鐘子光三人。
果然,鐘子光率先開口道:“光耀,不瞞你說,我們這些人一向看好你,覺得你做生意就是穩(wěn)賺不賠。所以,你的房地產(chǎn)生意,我們能不能入股?當然,你要是不方便,就當我們沒有問?!?p/>
吳光耀笑了笑,爽朗的說道:“房地產(chǎn)這門生意,哪有一個人就能做完的,哥哥們愿意入股,一切好說。大家就按出資比例,分配股份。公平公正!”
吳光耀也不怕他們出資太多,再多能多的過自己嗎?
果然鐘子光出資30萬,何顯也出30萬,何宏燊出資20萬。
說實話,幾十萬港幣,吳光耀都沒有放在眼里了,不過這樣合資做生意,顯然有個好處,那就是人脈。
三人一共出資80萬,加上自己岳父的50萬,最后吳光耀把自己的資金提高到170萬。
如此一來,長江實業(yè)將有300萬港幣的資金,足夠囤大片的土地了!
霍英東1954年進入房地產(chǎn),資金不過一兩百萬,不過撬動的資金很多。
這300萬港幣的資金,吳光耀打算儲備土地為主,大部分的土地需要1954年的時候,才籌備開發(fā)高樓。
港府是1955年取消5層限高令,自己完全可以提前籌備修高層的設(shè)備、材料,以及打好地基。
口頭約定了出資比例和股份占比,鄭裕桐、李兆季投來羨慕的眼光。
談完這事,吳光耀對何善衡開口道:“善衡兄,你們最近是不是在考慮,把恒生銀號變成銀行?
何善衡一愣,吳光耀是怎么知道的,要知道這個想法大家才開始萌發(fā)。
“光耀,你怎么知道這些?不錯,我們是準備發(fā)展成銀行,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我們打算先去歐美考察,然后再建立自己的公司制度和規(guī)章。這樣一趟流程下來,沒有個兩三年,是不會正式發(fā)展銀行行業(yè)的?!焙紊坪庠桨l(fā)的看不懂吳光耀了,這難道港島上上下下的事情,都瞞不過這位了嗎?
“我猜的,華夏建國,歐美立馬實行封鎖,你們銀行在內(nèi)地的業(yè)務(wù),怕是受影響嚴重。再加上港島百廢待興,正是需要華資銀行的時候,你們要不考慮發(fā)展成銀行,豈不是落后于別人!”吳光耀說道。
吳光耀內(nèi)心在想,等朝戰(zhàn)的時候,美利堅封鎖內(nèi)地更厲害,到時候恒生的內(nèi)地業(yè)務(wù)全部要停。
自己提及這些,自然是想先參一股恒生銀行;
為1965年的時候,全面掌控恒生銀行,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既然自己知道了恒生銀行,會在1965年港島發(fā)生銀行擠兌事件的時候,會被匯豐銀行控制。
吳光耀自然不會考慮,1965年以前發(fā)展銀行了。
到時候,自己控制恒生銀行,可比匯豐銀行控制的好多了。
“原來你也是分析出來的,我還真以為你會神機妙算呢!”何善衡開玩笑的說道。
吳光耀也假裝開玩笑的說道:“如果成立銀行,希望善衡兄考慮一下我。一成股份我不嫌少,三成股份我不嫌多!”
何善衡一愣,雖然吳光耀是開玩笑的說,但是怎么都像認真的!
“到時候會考慮你的,不過三成股份你就不要想了,我們創(chuàng)始人都還沒有這么多的股份呢!”
吳光耀打個哈哈,說道:“我無所謂,只要有你們銀行的股份就行,我這是做長期投資的生意?!?p/>
吳光耀并不會打算在1965年,給恒生銀行如何的建言獻策,這樣只會改變歷史。
等1965年,自己收購了恒生銀行,自己有大把的策略,讓恒生銀行超越渣打、有利之類的,就是匯豐銀行也能在新世紀之前超越。
銀行的主要收入,無外乎一個貸款;主要虧損,也是貸款。
自己正好知道,該給那行產(chǎn)業(yè)貸款,該給那個富豪貸款.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