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秦五百年 第113章 誰更會用兵
章邯出列,面向三人道:“朝廷需用兵時,各家族必須無條件出兵出糧,否則便是對楚國不忠、對皇帝有異心。”
他言辭銳利,一下子把三家扣上大帽子。
項羽接口道:“章卿家說得太對了。若你們?nèi)彝迫杷模龍D賴過去,那邊是對朕不忠、對大楚不忠。”
項伯道:“不錯,屈家、景家、昭家,你們?nèi)沂欠褚獙Υ蟪恢遥俊?p/>
三人實在無法賴過去了。
屈存道:“屈家愿出兵一萬。”
昭揚道:“昭家愿出兵八千。”
景綢道:“景家可出兵八千。”
章邯再重重地道:“項家出兵四萬,你們?nèi)邑M可敷衍了事。”
三人對章邯有很大意見,以前章邯幫助三家要回一半封地,三家都對他很是感激,現(xiàn)在不幫三家說話就算了,還反過來給三家使絆子。
三人都認(rèn)為,章邯如此轉(zhuǎn)變,肯定是為了討好項羽。
項羽直接道:“屈家最少出兵一萬五,景家和昭家最少出兵兩萬。”
他對于章邯是很滿意的,章邯不僅時常讓自己和虞姬高興,每每到關(guān)鍵時候都能挺身而出。
項家的人也對章邯很滿意,不愧是自家人。
項家的人,都已經(jīng)把章邯當(dāng)成是自家人了。
函谷關(guān),這里的守軍為五萬人,守將依然是孟通,副將依然是杜真、桓斌。
函谷關(guān)對面遠處,有著空蕩蕩的營壘,這是聯(lián)軍原本的大營,秦王嬰二年聯(lián)軍撤軍后,營壘一直空著。
“將軍,前方發(fā)現(xiàn)有敵軍。”
接到報告后,孟通立即上到城墻,發(fā)現(xiàn)了遠處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進入營壘。
杜真、桓斌同樣上來了。
桓斌道:“朝廷說,三國大軍集結(jié),果然來了。”
杜真道:“函谷關(guān)固若金湯,上次項羽聯(lián)軍數(shù)十萬大軍皆無法攻陷,敵軍想要從這里過去,癡心妄想。”
桓斌道:“若來攻城那更好,我們多立軍功。”
孟通回到關(guān)城后,提筆在紙張上書寫,報情況向皇帝報告。
咸陽,書房。
子嬰接到了孟通的報告,有敵軍抵達函谷關(guān)外營壘。
子嬰回復(fù),讓孟通守好函谷關(guān)。
根據(jù)最新情報,三國聯(lián)軍已進入了河套地區(qū)。
前兩天隴西邊軍也有報告,說是有斥候發(fā)現(xiàn)空無一人的羌人村子。
這更加可以肯定,那些羌人不是被匈奴殺光,就是被趕走或提前逃跑,匈奴真的南下了。
“陛下,韓信將軍求見!”
韓信進來后,說道:“陛下,臣有破敵之策。”
他回去后,針對當(dāng)前形勢思考著,想出了切實可行辦法。
子嬰略有喜色,說道:“韓卿家速速說來。”
韓信善于用兵,他這么說肯定有好主意。
隨即,韓信走到地圖前,指著黃河防線三個渡口。
“陛下,臣認(rèn)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若我軍只守不攻,太過于被動,需尋找敵軍破綻出動出擊。等敵軍主力繞道西邊后,可派一支奇兵從黃河渡口出擊,東渡黃河攻趙,攻得越猛越好,要是能迫使趙軍主力回援,再好不過。”
說畢,韓信又再指著蕭關(guān)。
“敵軍繞道河套,再拿下隴西南邊,糧草補給線過長,可派兵從蕭關(guān)出擊,襲擾敵軍糧草補給線。”
果然是好主意,子嬰點頭道:“韓卿家所言,可行!”
韓信再說道:“若敵軍繞道隴西南邊,該如何打,到時候見機行事,臣先細細了解隴西地形。”
“嗖嗖嗖……”
隴山某地草原上,騎兵們在進行連弩騎射訓(xùn)練。
在馬背上用連弩快速射箭,騎兵們個個都很過癮。
“敵軍來了更好,讓他們有來無回!”
“聽說匈奴兵個個都是騎兵,弓馬嫻熟,橫掃北邊,連月氏國都被打怕了。嘿嘿!匈奴兵碰上我們,那死定了!”
“有連弩就是好啊!”
騎兵們個個都高興得很。
這支騎兵建制為一個屯,兵員五十人,屯長是秦勇。
秦勇說:“都尉說了,敵軍有可能會從西邊來,我們騎兵大有用場,立功的時候很快要到了。”
他要做將軍,喜歡打仗,要有仗可打才有立功機會。
士兵們都躍躍欲試,要用連弩狠狠地殺敵人。
不僅僅是騎兵,弩兵裝備了大連弩,還有另外特殊的部隊配備了震天雷。
三國聯(lián)軍出發(fā)后,張良一直都關(guān)注著最新情況。
韓國各地倉庫,陸續(xù)有馬車裝載的糧食運出,部分運往北邊,作為北邊六萬漢軍的糧草,部分運往西邊給攻函谷關(guān)部隊供應(yīng)糧草。
目前,四十八萬北征部隊已抵達陰山以南。
這天,有個特殊的人來見張良。
“秦國情況如何?”
“丞相,成功了!我們的人打探清楚了兵器作坊之秘密。”
張良聽后大喜。
這人掏出紙張給張良。
他是秘密潛入秦國的人,沒有正常走函谷關(guān)或武關(guān),而是在函谷關(guān)以西幾十里處,另外翻山越嶺離開秦國國境。
函谷關(guān)周邊山勢險峻,根本無法大部隊通過,但不等于一個人都過不了,偶爾會有山野之人翻越山嶺。
情報是用紙張寫好。
張良過目之后,顯出驚訝之色。
原來,秦國秘密制作能發(fā)出大聲響之物,名叫“震天雷”。
紙張里寫著火藥、震天雷的制作之法。
要不是自己安插在秦國的人想辦法把秘密弄清楚,碰上秦軍將會很吃虧。
張良對那人道:“做得很好,重重有賞。”
如果秦國能滅秦,這些人身份會被公開,張良會給他們記上大功勞。
現(xiàn)在,這些人身份完全保密。
張良又再道:“秦國的鑄鐵作坊、弓弩作坊可有消息?”
那人道:“稟丞相,那邊的人已想盡辦法,至今無法買通里面的人,暫不知里面情形如何。”
根據(jù)手下報告,嬴子嬰對三個作坊非常重視,另外兩個兵器作坊有什么秘密呢?
張良讓那邊的人,繼續(xù)想辦法查探另外兩個作坊秘密。
那人離開后,張良命人尋找相關(guān)工匠,制作火藥和震天雷。
又再派人把這情況通知出發(fā)的大軍。
韓成在丁勉的建議下,決定把堂妹許配給張良,讓堂妹想辦法把兵符偷過來。
誰知道,張良居然果斷拒絕。
這天,韓成再次把丁勉召來商議。
“陛下,韓國已有十五萬大軍出征,韓信、田集被張良授予兵符,陛下何不直接給兩人下密詔,讓兩人聽陛下之令,大軍凱旋后把兵符還給陛下,而不是張良。”
韓成聽后覺得這不失為一個辦法,說道:“丁司寇言之有理。”
隨即,韓成寫好兩道密詔,分別派人給韓王信、田集。
陰山以南,匈奴準(zhǔn)許三國聯(lián)軍借道行軍,聯(lián)軍暫時在這扎營。
晚上,主將大帳,李左車在挑燈看著地圖,又再靜靜思考著,看看作戰(zhàn)方案、兵力部署是否還有不周到的地方。
想了許久,李左車再看向地圖中的黃河防線。
他覺得,如果秦國有善于用兵之人,有可能會向嬴子嬰提議,東渡黃河,打擊趙國或韓國。
在黃河的風(fēng)陵渡、蒲津渡、龍門渡,本身就有專門的軍隊駐守,李左車覺得不夠。
第二天,李左車派人給韓王信傳令,讓他抽調(diào)出四萬五千兵,分別給黃河三個渡口增兵一萬五千,并且加強在渡口周邊巡視,防備秦軍渡河。
命令發(fā)出后,李左車再把曹參叫來。
明天,北路軍和西路軍就要分兵,西路軍繼續(xù)西進,北路軍南渡黃河,從秦直道南下。
兩人在營帳中邊吃喝邊交談。
李左車道:“秦國的長城防線,就有勞曹將軍了,一定要讓秦軍疲于奔命。”
他讓曹參不斷襲擾長城多處地方,時而襲擾這一邊,時而襲擾那一處,讓秦軍摸不著聯(lián)軍進攻方向。
曹參喝下一口羊奶,說道:“廣武君真懂得用兵,這回暴秦真的要亡了!三國國君都等著廣武君捷報。”
這時,一個部下走入帳中。
“韓國張丞相給李將軍。”
李左車接過布帛一看,頓時驚訝起來。
他再把布帛遞給曹參。
曹參看后驚呼道:“暴秦竟造出火藥、震天雷此等神兵利器,若非有張丞相,我軍要吃大虧了。”
在張良寫的布帛中,說出了有火藥、震天雷這兩物,并且講述其作用,并且還說,等韓國把震天雷也制作出來后,會盡快給軍中使用。
李左車道:“幸好有張丞相提醒,我軍日后處處小心,應(yīng)當(dāng)不至于吃大虧。”
秦國從中央朝廷,再到郡、縣、鄉(xiāng),從上到下垂直管理,政令暢通,高效運作。
朝廷的征召令下達后,各縣鄉(xiāng)迅速動員起來,短時間內(nèi)就有大量的男丁到軍中報到。
其中,關(guān)中地區(qū)首先完成征召,紛紛向隴西一帶集結(jié)。
巴蜀地區(qū)即便征召完畢,兵士北上關(guān)中、隴西需要時間。
隴山草原一帶,已集結(jié)有十?dāng)?shù)萬兵員。
這天,子嬰抵達隴山,在這里召開會議。
大帳內(nèi),秦軍武將們齊集一堂。
人員有陳平、趙佗、程開、韓信、王元、駱甲、李必、謝楷等人。
營帳內(nèi),掛著一張大地圖,武將們站在地圖前。
今天的子嬰,沒有像往常一樣穿著君主服飾,而是一身戎裝。
子嬰指著黃河防線,說道:“朕接到前方消息,黃河三個渡口對岸,敵軍都已增兵加強防備。在長城北邊,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南下的敵軍,在長城許多地段,也發(fā)現(xiàn)敵軍蹤影,暫時還未向長城發(fā)起進攻。”
韓信有點意外,此前還想著,等戰(zhàn)爭打響后,派奇兵東渡黃河。
他說道:“陛下,看來李左車此人會用兵,是難纏的對手。末將認(rèn)為,這是敵軍故意為之,故意壯大聲勢,佯裝要向多處進攻,讓我軍疲于奔命,顧此失彼。”
子嬰對諸將道:“韓將軍此前向朕建言,可從蕭關(guān)出兵,襲擊敵軍糧道。既然李左車會用兵,應(yīng)當(dāng)也能想到此點。如何破敵,諸位可暢所欲言。”
李必道:“陛下,末將認(rèn)為,敵軍要從隴西以南進軍,全力迎戰(zhàn)即可,我軍熟悉地形,又有連弩、震天雷,不懼來犯敵軍。至于其它方向,只需固守好。”
駱甲道:“末將贊同李將軍之言。就算正面迎戰(zhàn),我們也不懼?jǐn)耻姟!?p/>
趙佗道:“末將認(rèn)為,除了正面迎戰(zhàn)外,還需巧妙用兵。除了蕭關(guān)外,我們還需想辦法其它地方出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程開道:“末將認(rèn)為,我們可從函谷關(guān)出兵,若能破函谷關(guān)外敵軍,可揮兵直入韓國。”
對于這幾人的建言,子嬰覺得平平常常,再看向王元、韓信。
這兩人才是真正的用兵行家。
王元道:“末將認(rèn)為,除了正面迎戰(zhàn)外,可從蕭關(guān)出兵重點襲擊敵軍糧草。李左車若重兵保護糧道,則可用于進攻兵力不足。若糧道無足夠兵馬保護,糧道有可能會被我軍截斷。李左車想讓我們顧此失彼,我們也可讓李左車顧此失彼。”
對于這個建議,子嬰為之耳目一新,如果王元能力真的能比得上王翦,那自己可真的是撿到寶了。
駱甲道:“王將軍之言,末將認(rèn)為可行。”
趙佗道:“末將也認(rèn)為可行。”
幾個武將都發(fā)言贊同,都佩服王元。
韓信也佩服王元,以前他自持熟讀兵書,對用兵頗有心得,認(rèn)為秦國武將中沒人能比得上他,經(jīng)過跟王元交往深入了解,發(fā)現(xiàn)王元似乎不差于自己。
佩服歸佩服,韓信卻沒有發(fā)話,在冷靜地思考著相關(guān)問題。
子嬰看向韓信,問道:“韓將軍莫非還另有計較?”
韓信道:“陛下,李左車能當(dāng)上聯(lián)軍統(tǒng)帥,必定不凡。他加強黃河防線,派兵襲擾長城各處,已證明此點。糧草補給線很長,我軍有可能襲擊糧道,李左車不會想不到。末將在想,如若我是李左車,會如何防備我軍襲擊糧道。”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