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秦五百年 第205章 第二個藩屬國
甘重道:“張良真惡毒,趙國、齊國肯定也這樣做。”
兩人都狠狠詛咒張良。
章邯嘆息道:“真的這樣做起來,以前六國的百姓,人人都恨秦國了。”
卓評道:“我們做好分內(nèi)事就行了,這種事情,只能由陛下和丞相他們多操心了。”
在這里,章邯把張良提議的大致內(nèi)容寫下來。
在收復(fù)新鄭后,楚國的探子接到指示,以后傳遞消息不需要再去咸陽,只需要去新鄭找到錢尤就可以了。
從彭城到新鄭,不僅距離更近了,還不用像以前那樣艱難地翻越山嶺,傳遞消息的速度更快。
韓國新國都,長子。
在城內(nèi)許多地方都貼有告示,告示有兩張,第一張寫著揭露暴秦、嬴子嬰罪惡的內(nèi)容,第二張是聲討暴秦的檄文。
每處告示旁都有吏員在朗讀,吸引百姓們前來。
“無道暴秦,是一切慘劇根源!諸夏七國,本相安無事。然暴秦不安分,妄圖吞并六國之心不死,發(fā)動不義之戰(zhàn),吞并韓國三川郡、潁川郡,讓韓國許多男丁慘死,讓婦孺老幼為之悲傷,讓百姓日子困苦。前有嬴稷、嬴政,現(xiàn)有嬴子嬰,暴秦罪惡滔天,殺死韓人、趙人、齊人、楚人、魏人、燕人不計其數(shù)……”
這是第一張告示內(nèi)容,以白話文為主。
吏員又再讀著檄文。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東方六國所有人團結(jié)起來,為誅滅暴秦出一份力。”
百姓們得知內(nèi)容后,議論紛紛。
吏員大聲說道:“如若暴秦安安分分,不妄圖吞并六國,我們韓人男丁,就不用被征召從軍,更不會戰(zhàn)死,一切皆因暴秦。我們韓人跟暴秦之仇不共戴天。”
百姓們覺得,的確是這個理,聽到吏員高喊口號后,許多人紛紛響應(yīng),群情激昂。
趙國,邯鄲城內(nèi),這里有一鐵制兵器作坊,集合了趙國鑄造造詣最高的工匠。
秦軍鋼刀送回邯鄲后,趙歇命這作坊工匠照此鑄造出來。
這天,趙歇、張耳、李左車、陳馀一同來到這里。
趙歇拿起鋼刀,仔細打量,真是好刀啊!讓他無比的垂涎。
站在旁邊的工師,名叫姚桐,卻是一臉的無奈。
趙歇問道:“到底要何時才能打造出來?”
姚桐郁悶道:“啟稟陛下,臣研究了數(shù)月,進展不大啊!秦國鑄造這鋼刀的工匠,造詣太高,本作坊所有工匠都遠遠不及。要打造鋼刀,首先要能鑄造出鋼,這鋼比鐵好很多,要把鋼鑄造出來,還需很長時間,臣會全力研究。”
陳馀質(zhì)問道:“那就是十年都無法造出來了?”
姚桐向陳馀道:“大將軍,下官無法保證十年內(nèi)便能造出來。”
陳馀怒道:“遲遲造不出來,豈不讓暴秦占盡便宜。你這廢物,要你何用?”
張耳對陳馀冷冷道:“大將軍,姚工師已是趙國最好的工匠,你為難他又有何用?”
陳馀“哼”了一聲,別過臉去。
李左車嘆息道:“這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暴秦那邊著手,偷學(xué)暴秦作坊制作之法。張良在暴秦布有探子,只能仰仗那邊了。”
張耳道:“張良也屢次失敗,不容易啊!”
四人都很無奈。
咸陽,御書房。
陳平、鄒離、鐘平、王元、趙佗、騰其被召入。
“狗日的張良真夠行的!弄出這個辦法,挑起諸夏子民對大秦仇恨,抹黑大秦、抹黑朕。”
看到章邯傳來的消息,皇帝很生氣。
他很少罵人,這次真生氣了,嘴里罕有地說出了罵人話。
在現(xiàn)代時,他對富有謀略的張良抱有好感,而現(xiàn)在,他對敵對方的張良十分厭惡。
六個臣子過目后,同樣很來氣。
陳平道:“陛下,張良給我們帶來的麻煩,不在于他掌控有多少人、多少土地,而在于他的腦袋,他太有智謀。只要張良一日不除,始終是心腹之患。”
趙佗道:“陛下,張良能給大秦帶來麻煩,但絕無法阻擋大秦再次統(tǒng)一。”
王元道:“若敵軍都仇視大秦,以后作戰(zhàn)時,敵軍會更拼命,更難讓敵軍投降。”
鄒離道:“陛下,敵人有謀略,我們同樣有謀略,秦軍有多種敵人所沒有的武器,在適當(dāng)時機再出兵便是,勿須過度擔(dān)憂。”
王元道:“陛下,只要我們能在戰(zhàn)場取勝,一切敵人都掀不起風(fēng)浪來。”
臣子們連番安慰,子嬰釋懷了,朗朗道:“實力是硬道理!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大秦的制度、大秦的農(nóng)耕、大秦的軍力、大秦的君明臣賢,讓大秦?fù)碛芯C合混一的強大國力。所有跳梁小丑、所有陰謀詭計,都休想擋住大秦前進的步伐!”
君主如此的自信、如此雄心壯志,讓六個臣子精神振奮,感覺一切困難都難不倒他們。
陛下又發(fā)明新詞匯了,這詞匯太精辟了!
陳平道:“陛下,就算東方六國的百姓被叛賊欺騙、愚弄而敵視大秦,在收復(fù)失地后,訓(xùn)導(dǎo)部亦能把百姓教化,讓百姓看清叛賊的真面目。叛賊張良這種伎倆,的確增加了收獲民心的難度,陛下說過,如果很容易就能辦到之事,要訓(xùn)導(dǎo)部何用!無論百姓怎么被叛賊愚弄,訓(xùn)導(dǎo)部都能把百姓教化,這就是訓(xùn)導(dǎo)部的價值。”
皇帝強大的自信心,對他是極大的鼓舞,無論以后遇到什么困難,都必須、一定克服。
趙佗道:“陛下,臣愿領(lǐng)兵討伐張良!”
子嬰道:“不,眼下有敵軍準(zhǔn)備攻秦,先打退敵軍再做計較。”
除了陳平外,其他五人都不明白所以。到底是哪國還敢來攻秦?上次五國攻秦都失敗,誰還敢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子嬰看向陳平,陳平會意,對五人道:“據(jù)可靠情報,項羽正準(zhǔn)備從黔中郡西邊的武陵山攻巴郡。”
居然還能這么做,連善于用兵的王元都有些意外。
王元道:“要翻越武陵山,難度很大。必須要有大量善于山林行動的士兵,最好是獵人出身。此外,武陵山中有大量苗人,如若要翻越武陵山,首先要征服苗人,苗人蠻夷善于在山林行走,若在楚軍在山地作戰(zhàn),擴日持久。”
子嬰要考考王元,問道:“若你是項羽,會如何做?”
王元道:“回稟陛下,若臣是項羽,首先是爭取跟苗王合作,派人到武陵山見苗王,給苗王利益,十有八九能說服苗王。若能跟苗王聯(lián)姻,合作關(guān)系會更加穩(wěn)固。”
子嬰點頭道:“項羽已經(jīng)這樣做了。項他已迎娶苗王長女,楚國跟苗人全面合作。楚國以龍且為主將、彭越為副將,訓(xùn)練兵卒在山林中行動、作戰(zhàn),很有可能在明年入秋攻秦。苗王將會派人做向?qū)В瑤С┰轿淞晟健!?p/>
聽到這個消息,其余四人略顯驚訝。
趙佗道:“上次是彭越帶兵襲擾三川郡南邊,這次又有彭越,看來彭越善于打襲擾戰(zhàn)。”
子嬰道:“彭越也算是人才,跟他打襲擾戰(zhàn),千萬要小心。”
鐘平道:“苗人膽敢?guī)椭デ兀蘸笠欢ㄒ莺萁逃?xùn)。”
鄒離立即反駁道:“鐘丞相所言,我不敢茍同。”
他對皇帝道:“陛下,臣認(rèn)為,日后大秦統(tǒng)一天下,是要讓民心歸服,而不是結(jié)仇怨,特別是對那些蠻夷,適宜用懷柔手段。嶺南百越,南廣縣、平夷縣,這些蠻夷皆已教化歸服,對付苗人,亦可用此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宜采取武力殺戮。”
鄒離這么說,鐘平有些不悅,反駁道:“此說法我不敢茍同,幫助敵人攻我大秦者,那便是大秦敵人,若苗人如此做法都不追究、不懲罰,只會助長與大秦為敵之風(fēng),有損大秦國威。”
鄒離同樣不服,反駁道:“只依仗武力殺戮,難以讓天下歸服,昔日始皇帝滅六國、敗匈奴、征嶺南,武力何等強大。武力能蕩平天下,卻無法贏得民心。”
鐘平道:“非也非也!膽敢與大秦為敵者,就須得用武力鎮(zhèn)壓……”
鄒離又再進行反駁。
兩人都堅持自己的主張,誰也不服誰,爭吵得面紅赤耳。
皇帝不著急,沒有打斷兩人的爭辯。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政見不同很正常,只要是在為大秦著想、忠于皇帝的前提下的爭論,是子嬰允許的,適當(dāng)?shù)臓庌q并無不妥,有些道理能越辯越明,要是臣子之間無法辯明的,由皇帝來拍板。
這時,鐘平又道:“不對不對…”
“行了行了!”
皇帝終于打斷兩人的爭辯。
“鄒卿家和鐘卿家所言,各有道理,但都還不全面。日后大秦統(tǒng)一天下、治理天下,需武力和懷柔、教化并存,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缺一不可。懷柔手段需要有武力作為后盾;若只依賴武力,忽視懷柔和教化,不能使民心歸服。至于以武力為主還是懷柔為主,視不同情況而定。”
皇帝所言,句句在理,六個臣子很認(rèn)同。
大業(yè)皇帝,能禮賢下士,聽得進正確諫言,而皇帝本身又能有遠見卓識,能有自身的主見,更證明皇帝的雄才大略。
陳平拱手道:“今日聽陛下所言,臣受教了!”
其他五人,亦對皇帝佩服之至。
趙佗道:“陛下,楚國準(zhǔn)備攻秦,我們須提前準(zhǔn)備。臣愿到巴郡,率軍迎戰(zhàn)。”
王元道:“陛下,臣也愿意率軍迎戰(zhàn),定能擊敗楚軍。”
韓信領(lǐng)兵在外,王元和趙佗,是目前軍職最高者,該派誰作為主將呢?
子嬰要進行全方位思考、衡量。
按照統(tǒng)兵能力而論,王元或許勝趙佗一籌。
但趙佗當(dāng)初作為任囂副將,率軍數(shù)十萬南征百越,又鎮(zhèn)守百越十余年,都取得了成功,具有在山區(qū)作戰(zhàn)豐富的經(jīng)驗。
兩者相抵,王元和趙佗就旗鼓相當(dāng)了。
又再考慮到以后滅六國、匈奴,還有許多大仗要打,王元比趙佗更適宜作為主將。
子嬰又再考慮到,敵軍統(tǒng)兵這是龍且、彭越,而不是項羽。
想到這里,派誰作為主將,答案已經(jīng)有了。
子嬰分別看向王元、趙佗。
王元神情較為平靜,趙佗則是充滿了期待。
子嬰對趙佗道:“趙將軍,即將面臨的巴郡作戰(zhàn),由你作為主將。”
終于有機會擔(dān)任主將了,趙佗大喜,拱手道:“臣一定不負(fù)陛下所望。”
他又再道:“陛下,臣還有個問題。這次作戰(zhàn),是只把楚軍阻擋在巴郡以外?還是可反擊攻入武陵山?”
子嬰略作思量,回應(yīng)道:“若無機會,將敵軍打退便可;若有機會,那就反擊攻入武陵山區(qū),將苗人納于大秦掌控之下。”
趙佗領(lǐng)命。
陳平道:“陛下,楚軍還只是在訓(xùn)練,計劃明年秋收后攻秦。我們也沒必要過早集結(jié)大軍于巴郡,等今年秋收后,在巴蜀一帶的男丁冬訓(xùn),把地點放在巴郡。等明年秋收完畢后,集結(jié)十萬以上兵力于巴郡,特別是多調(diào)派獵人出身、善于山林作戰(zhàn)者,以逸待勞,等待楚軍到來。”
古代的征戰(zhàn),要考慮到農(nóng)耕情況,力求把征兵對農(nóng)耕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趙佗道:“嶺南越人,還有南征百越的老兵,皆適宜山林作戰(zhàn),可多調(diào)派他們參戰(zhàn)。”
陳平和趙佗的建議,子嬰都采納了。
商討完畢后,子嬰跟這六個最重要臣子共進晚膳。
吃飽飯足后,六人離去。
六人走出書房外,鄒離和鐘平相互、冷冷地看了對方一下。
鐘平“哼”了一聲,拂袖離去。
鄒離也“哼”了一聲應(yīng)對。
兩人只是佩服皇帝,誰也不服誰,對剛才的爭吵還耿耿于懷。
每年六七月,是諸夏最繁忙的時期,忙著夏收、夏耕。
秦軍東征戰(zhàn)死接近八萬,又還需二十萬留守三川郡、潁川郡,男丁有些緊缺,朝廷一如既往,派遣官吏、工匠下田幫忙。
在潁川郡,由郡守馮唐帶頭,親自下田勞作。
上任短短三月,馮唐就把潁川郡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本地的官吏們稱贊。
在嶺南、巴蜀、漢中、關(guān)中,農(nóng)耕都在順利進行著。
在白渠建設(shè)地,新增加了三萬余人,是被俘虜?shù)凝R兵、趙兵。
總體來說,齊兵和趙兵對秦國的敵視程度,不像楚兵那么嚴(yán)重。
時間到了七月中旬,羌王使者阿古朵再次來到咸陽,并不是他單獨前來,而是一個使團隊伍,還帶上了一些禮物。
九卿之一的典客,掌管邦交和邊陲部族事務(wù),兼掌管各諸侯國的納貢。
由典客蘇術(shù),在典客官署接見阿古朵。
阿古朵道:“大人,羌王已同意臣服于秦國。”
隨即,他取出一張布帛,布帛上用秦篆寫下羌人臣服于秦國的內(nèi)容,后面蓋了印章,相當(dāng)于國書。
蘇術(shù)過目后,高興道:“那便好,陛下定會高興。”
阿古朵道:“羌王還挑選上好之物,讓本使帶來進獻給大秦陛下。”
蘇術(shù)清點了一下,大多數(shù)是羌人特產(chǎn),是秦國所沒有。
阿古朵道:“羌王有個小小請求。隴西更西的羌人,沒有建國,羌人有許多部落,羌王部落是羌人最大部落,有許多小部落亦聽從號令。羌王希望秦國皇帝陛下冊封‘羌國’,冊封羌王迷朵為所有羌人的王。這樣一來,羌王更能以此為依仗,號令各羌人部落。羌人各部落團結(jié)起來,更能抵御匈奴。”
蘇術(shù)再問及羌人個部族情況。
羌人散落在隴西郡更西的各個地方,每個部落都有各自首領(lǐng),部落之間雖有聯(lián)系、來往,但大多是互不統(tǒng)屬。
羌人最大部族的首領(lǐng)迷朵,通過各種軟硬手段,讓四成的羌人部落歸服,自封為羌王。
目前,羌王直接掌控的羌人約有十二萬,所有羌人加起來,約有三十萬人。
蘇術(shù)道:“此事得由陛下定奪,本官明日進宮稟報皇帝。”
第二天,蘇術(shù)進宮向皇帝稟報羌人之事。
子嬰把陳平、鄒離、鐘平召來商議。
陳平道:“陛下,臣認(rèn)為,可答應(yīng)羌王請求。羌人各部落分散,難以掌控,羌王迷朵既已臣服于大秦,若迷朵能統(tǒng)一西邊羌人各部,則所有羌人間接被大秦掌控,答應(yīng)羌王請求對大秦有利。”
鄒離道:“臣贊同丞相所言。”
鐘平亦出言贊同。
子嬰當(dāng)場就拍板,答應(yīng)羌王請求。
子嬰想到了更長遠方面,如果有個穩(wěn)定的羌國,那么,勿須打通河西走廊,便可以通過羌國連接西域,這樣一來,實現(xiàn)戰(zhàn)略構(gòu)想,就更加成為可能。
他又再看了羌王進貢的清單,其中有一項是牦牛。
這次阿古朵來咸陽,帶了三千頭牦牛,關(guān)在咸陽外的牛舍。
牦牛比普通牛的價值更大,牦牛肉可以吃,牦牛奶可以喝,牦牛毛可以制作御寒衣物,牦牛皮是上好皮革材料。牦牛既可用于農(nóng)耕,亦可運輸、馱負(fù)。
只是牦牛生活在高原地帶,在華夏人聚居區(qū),很少地方適宜養(yǎng)殖。
當(dāng)天下午,蘇術(shù)再次接見阿古朵。
蘇術(shù)跟阿古朵說,大秦皇帝答應(yīng)了羌王請求,讓阿古朵在兩天后的朝會時入宮覲見。
七月二十,麒麟殿,朝會。
蘇術(shù)首先出列,講述羌王臣服于秦國事宜。
“傳羌王使者覲見!”
阿古朵邁步進入大殿,按照秦國禮儀,向皇帝躬身作揖。
“羌王使者阿古朵,拜見秦國皇帝陛下。”
禮畢,子嬰道:“羌人臣服于大秦,朕高興。朕冊封迷朵為羌王,希望羌王能統(tǒng)御西邊所有羌人,齊心抗匈奴。大秦將會有三萬騎兵長期在留在羌國,一同抗擊匈奴。”
派兵常駐羌國,抗擊匈奴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有效掌控羌國,確保從羌國通往西域道路暢通。
阿古朵代表羌王感謝大秦陛下。
子嬰問道:“在羌國西北邊,可有月氏國?”
阿古朵回應(yīng)道:“回稟陛下,的確有月氏國。本使回到羌地后,聽說月氏剛被匈奴打敗。”
子嬰道:“羌國使臣到來,大秦應(yīng)當(dāng)以禮相待。羌國稱臣于大秦,以后會得到大秦保護,乃是好事;大秦得一屬國,更壯國威,可喜可賀。朕擺下筵席,招待羌國使臣,跟眾臣慶賀。”
隨后,麒麟殿擺上桌席,奉上美酒水果點心,樂師演奏音樂,宮女們翩翩起舞。
這是專門安排一段羌人舞蹈,早在百年前,就有少量羌人從西邊潛入隴西郡,被秦國接納,宮廷舞蹈隊從羌人處學(xué)得羌人舞蹈。
典客特意安排這樣的舞蹈招待來使,以示朝廷對羌人的重視。
其后,是諸夏特色舞蹈,包括秦地舞蹈、楚舞、齊舞、趙舞。
阿古朵見好幾段舞蹈后,向旁邊的蘇術(shù)道:“蘇大人,我聽說過秦舞,為何其他舞跟秦舞不同?”
蘇術(shù)道:“秦舞分為多種,諸夏之地,皆為秦地,諸夏之舞,皆為秦舞。秦國內(nèi)部有叛亂,大秦雄師會將叛賊剿滅。”
這更是要讓屬國明白,朝廷遲早會再次統(tǒng)一諸夏。
隨后,內(nèi)侍上菜了,今天專門有牦牛肉。
現(xiàn)場眾臣們,有部分人吃過野牛肉,牦牛肉還是首次品嘗。
這是人工牧養(yǎng)的牦牛,子嬰覺得不錯。
這些牦牛是早上宰殺,除了肉之外,牦牛皮、牦牛毛都沒有浪費,用做相應(yīng)用途。
筵席結(jié)束后,子嬰看向楊喜。
在上次返程時,騎兵中的駱甲、楊喜都跟著回來。
“安遠將軍楊喜!”
楊喜出列道:“臣在!”
子嬰道:“由你率三萬騎兵,護送使團前往羌國,然后留在羌國。若匈奴侵犯羌國,狠狠打擊。”
楊喜道:“諾!”
隨后,陳平、鄒離、蘇術(shù)、鐘平、趙佗、王元、騰其、楊喜留下。
子嬰對鄒離道:“鄒卿家,此次冊封羌王,意義重大,由你前往羌國,親自宣讀、頒發(fā)冊封詔書。”
“諾!”鄒離作揖領(lǐng)命。
子嬰再道:“除了頒發(fā)詔書外,鄒卿家到了羌國,需多了解當(dāng)?shù)厍樾巍L貏e要了解清楚,能否通過羌地安全到達西域。”
皇帝說出這些話,七人都驚訝了!隨即聯(lián)想到皇帝的意圖。
鄒離道:“敢問陛下,莫不是要聯(lián)絡(luò)更西邊的月氏?”
子嬰道:“正是。”
隨即,他走到大地圖前,這地圖所顯示的區(qū)域,最西邊只有比隴西更西一些的羌地,根本沒有西域。
他指著地圖最西邊,說道:“在西域有多個國家,最大的是月氏國,在月氏更西邊,或許還有大宛國,他們都遭受匈奴的欺侮奴役。要徹底消滅匈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們不能孤軍奮戰(zhàn),要聯(lián)合所有可聯(lián)合的力量,一起打擊匈奴。”
對于那遙遠的西邊,到底是怎么樣?有什么國家?在皇帝提出來之前,諸夏之人還沒有這個概念。
就連“西域”一詞,也是由皇帝說出來。
鄒離道:“陛下,臣明白了!若能從羌國到西域,陛下要臣前往西域,聯(lián)絡(luò)月氏、大宛等西域諸國,共同打擊匈奴。”
子嬰點頭道:“正是,最好還能互通貿(mào)易;若有需要,可跟月氏和親聯(lián)姻。注意了,若是要跟大秦和親,只能是他國派遣公主前來大秦。”
在華夏古代歷史長河中,和親大多數(shù)中原王朝派一公主遠嫁,華夏女人為了政治目的而犧牲,子嬰非常不希望看到這樣,不允許這種現(xiàn)象在本時空的中原王朝出現(xiàn)。
要和親可以,必須是他國派公主來秦國。
這些戰(zhàn)略構(gòu)想、計劃,子嬰早就有了,如今可以逐步實施了。
有強大的騎兵,有更厲害的武器,是實施的保障。
鄒離道:“臣明白!”
陳平道:“陛下高瞻遠矚,臣所不及也!”
王元道:“陛下,匈奴有三十余萬控弦之士,要滅匈奴,又還需翻越草原大漠,難度不比滅六國小,匈奴又跟關(guān)東叛賊們勾結(jié),大秦第二次統(tǒng)一天下,難度比第一次更大。”
子嬰道:“所以,我們雖有雄厚國力,也不能僅靠硬拼,還得有謀略、戰(zhàn)略。”
他又再對楊喜道:“楊將軍,你去到羌國后,不僅要抗匈奴,也要監(jiān)視羌人舉動,若羌人有跟匈奴勾結(jié),果斷殺之,若羌王有異動,要及時報告。”
楊喜領(lǐng)命。
商討完畢后,大殿只剩下皇帝和右丞相。
陳平道:“陛下,楚國和韓國、趙國、齊國,似乎有和好的跡象。”
子嬰道:“丞相,你得再想辦法,從中挑撥、破壞。”
陳平道:“臣有一策,一定能讓項羽憎恨劉邦。”
他徐徐道來后,子嬰大喜,讓陳平著手實施。
三天后,由楊喜率領(lǐng)的三萬秦軍騎兵集結(jié)在咸陽西門外。
騎兵們鋼刀閃亮,鎧甲鮮明,精氣神十足,雄赳赳氣昂昂,軍容十分鼎盛。
阿古朵見到秦騎兵,贊嘆起來,自感羌人騎兵不如秦騎兵,匈奴人對上這秦騎兵,絕對占不到便宜。
有這樣的秦軍保護,羌人便不用再怕匈奴人了。
隨后,大軍出發(fā)了。
鄒離坐在車駕內(nèi),隨身攜帶著詔書、符節(jié)
羌國使臣阿古朵跟著使團一同返回。
大秦皇帝冊封羌王、增加一屬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天下,讓秦國國威更隆。
趙國,邯鄲城郊某鄉(xiāng)衙。
夏耕結(jié)束后,趁著農(nóng)閑時間,鄉(xiāng)衙內(nèi)貼了兩張告示,吸引了大批村民前來。
第一張告示,是揭露暴秦、嬴子嬰的罪惡;第二張,是聲討暴秦的檄文。
鄉(xiāng)衙專門派出小吏,跟村民們宣讀、講解。
宣讀完畢后,鄉(xiāng)嗇夫也出來了。
他大聲道:“鄉(xiāng)親們,你們家里可有男人戰(zhàn)死?”
“我弟弟數(shù)月前死在汜水河!”
“在十一年前,我父親就死在攻打函谷關(guān)!”
“數(shù)月前在潁川郡抵擋暴秦,我差點被打死,現(xiàn)在落得殘疾!”
“從長平之戰(zhàn)到現(xiàn)在,我家已有四個男丁被秦軍殺死!”
說起這個,群情洶涌,村民們紛紛訴說自家的悲劇。
聲音停下來后,鄉(xiāng)嗇夫道:“這一切,都是暴秦造成。若是暴秦安分守己,不妄圖吞并天下,我們趙國男人,就不用被征召從軍跟秦軍作戰(zhàn),就不用戰(zhàn)死,就會一直過著好日子。”
小吏大聲道:“暴秦的罪惡,罄竹難書!是暴秦把鄉(xiāng)親們害得很慘!暴秦不滅!嬴子嬰不死!天理難容!”
在鄉(xiāng)衙,成為了聲討暴秦的大會;在這里,嬴子嬰成為了十惡不赦的人,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隨后,有寫著“嬴子嬰”三個字的木偶人,被當(dāng)眾焚燒。
夏耕結(jié)束后,這種情況在趙國許多地方上演。
楚國,彭城城郊,某個數(shù)百人的大村。
所有村民被鄉(xiāng)嗇夫召集一堂,聚集在大曬谷坪。
鄉(xiāng)嗇夫大聲問道:“鄉(xiāng)親們,從暴秦吞并郢都開始,這近百年來,暴秦不斷吞并楚國國土,暴秦害死了你家多少人?”
村民們紛紛訴說著,他們原本就憎恨暴秦,現(xiàn)在把情緒發(fā)泄出來,項他就是要這么做。
“從我曾祖父開始,我家共有十一個男人被秦軍殺死!都是該死的暴秦,把我家害得很慘!嗚嗚嗚……”
有村民當(dāng)場痛哭出來。
“我家共死了七人,我家跟暴秦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啊!”
“可惡的暴秦!把我家害得很慘!”
“要是有機會,跟暴秦拼了!”
村民們情緒都很激動,怒罵聲、哭泣聲交織在一起。
鄉(xiāng)嗇夫情緒也很激動,道:“我跟你們一樣,被暴秦害得很慘,一家五代,六人因抵擋暴秦入侵戰(zhàn)死。”
這既是上頭要求這么做,也是真的激動,他家的確是因秦國攻楚,戰(zhàn)死了好幾個人。
這時候,一隊人馬前來,為首的是丞相長史項他。
他早已把相關(guān)工作安排下去,在夏耕結(jié)束后開始實施。
這里離彭越不遠,他挑選一個大村前來視察。
鄉(xiāng)嗇夫來參見項他,說明情況。
鄉(xiāng)嗇夫再對村民們道:“這位是丞相長史項他人,他有話要跟大家說。”
要不是暴秦不安分,妄圖吞并天下,天下就不會再有戰(zhàn)爭,就不會再有悲劇發(fā)生。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