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五十章 張居正何去何從
“讓錦衣衛(wèi)抓人。”朱翊鈞說道。
“是,陛下。”張宏連忙躬身。
朱翊鈞揮動了一下手中的長刀,又輕聲的補充了一句,“對了,讓內(nèi)閣擬旨,吏部尚書張瀚年老體衰、不堪任用,回家去吧。”
這話一出來,張宏就是一哆嗦。
前面那些人如果說還是小蝦米的話,陛下抓也就抓了,收拾了也就收拾了。
可是現(xiàn)在這個不一樣,這可是吏部尚書啊!就這么一句話,就直接給弄下去了?
張宏都不敢想,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后會引起什么樣的軒然大波?
恐怕大明的官場都要沸騰了。
張宏剛想抬起頭勸一下陛下,陛下已經(jīng)收刀歸鞘轉(zhuǎn)身走了。
張宏無奈,只能轉(zhuǎn)身跑出去傳旨了。
消息傳出去以后,果然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堂一片沸騰。
誰也沒有想到,突然間就出了這樣的事情,吏部尚書就這么下臺了?
輿論一片嘩然,又讓人措手不及。
張居正府邸。
聽了游七的匯報,張居正陷入了沉寂,半晌沒有說話。
一邊的張敬修反而有些擔(dān)心,遲疑了片刻說道:“父親,是不是想點辦法?不能再這么鬧騰下去了,如果再鬧騰的話,恐怕會越鬧越大啊!”
抬起頭看了一眼兒子,張居正說道:“現(xiàn)在鬧得還不大嗎?”
張敬修瞬間無言。
是啊,現(xiàn)在鬧得已經(jīng)夠大的了。
朝廷上下在京的官員基本都卷了進(jìn)來,有贊成的,有反對的,有的甚至被抓起來了。現(xiàn)在連吏部尚書都下臺了,這也的確鬧得夠大了。
正在這時,外面突然雜亂了起來。
有人跑了進(jìn)來,躬身說道:“老爺,宮里面來人傳旨了!”
張居正一愣。沒想到皇宮里這個時候居然來了圣旨。
他連忙站起身子,向外面走了出去,帶著兒子出去接旨了。
來傳旨的不是別人,正是張宏。
張居正跪在地上大聲說道:“臣張居正,接旨!”
張宏展開圣旨就念了起來。
圣旨內(nèi)容就是挽留張居正,不要讓他回家,讓他奪情。
“朕沖年垂拱仰成,頃刻離卿不得,安能遠(yuǎn)待三年?”
“連日不得面卿,朕心如有所失。”
整份圣旨基本都是這樣的話語,從家國大義、個人私情方面留下張居正。看得出來朱翊鈞對張居正的一片深情。
“欽此!”張宏大聲說道。
雙手把圣旨接在了手里,張居正從地上站了起來,臉色依然嚴(yán)肅,對著張宏說道:“多謝公公。”
“無妨。”張宏擺了擺手說道:“有些話,咱家本不該說,可咱家今日還是要說了。”
“閣老,這些日子外面的人都在彈劾你,陛下想把你留下,朝廷上下輿情紛紛,錦衣衛(wèi)大牢里連官員帶民間百姓已經(jīng)抓了一百多人了;吏部尚書張瀚也被罷免了。奴婢覺得閣老是時候表態(tài)了。”
說完,張宏一躬身,隨后便轉(zhuǎn)身向外走了出去。
張居正面色不變,對兒子張敬修說道:“替我送公公。”
“是,父親。”張敬修連忙跟上,把張宏送了出去。
張居正將圣旨帶回了房間。
游七在一邊陪著,小心翼翼的說道:“老爺,這……”
輕輕地擺了擺手,張居正看了一眼張宏離去的方向,緩緩地說道:“也的確到了該結(jié)束的時候,張宏的話也代表了陛下的意思。”
說到這里,張居正的神情微變。
雖然話是借著張宏的口說的,卻代表著陛下的意思。
陛下已經(jīng)有些不耐煩了。該做的事情朕都做了,該輪到你表態(tài)了。
太后那邊也下旨慰留,朕也下旨慰留,為此還處置了很多官員。
你張居正不能一直在這里寫著拜辭的奏本,然后讓我們不斷的挽留你。
現(xiàn)在已經(jīng)差不多了,該輪到你表態(tài)了。
皇帝登基的時候,三辭三讓;到第四次的時候,那是一定要上去的。
到你張居正這里也差不多,如果你再寫拜辭的折子,那就真的讓你回家了。
如果你不寫,那就代表你不愿意走。皇帝會再發(fā)一份圣旨,讓你留下來。
圣旨里面的話雖然說得客氣,一副小皇帝離不開自己的樣子,可是張居正卻感覺到了這份圣旨的不同。
具體哪里不同,他還沒琢磨出味道來,但就是不同。
這個時候,張敬修也從外面走了進(jìn)來,來到父親的面前恭敬的說道:“父親,接下來怎么辦?”
這些日子,張敬修也沒少被騷擾,很多一起讀書的同窗或者交好的官員給他寫了很多的信,讓他勸說父親回鄉(xiāng),理由給的五花八門。
有的說是為了孝道,有的說是為了名聲。每個人的理由都很充分,可是張敬修從來沒有在父親面前提起過。
因為那些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可是父親也有自己的理由。
醞釀了這么多年的改革,終于打好了基礎(chǔ);考成法推行了這么多年,官場清洗了這么多年,終于到了可以大展拳腳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離開三年?
官場上的人事紛爭本身就最復(fù)雜,等到三年后回來的時候,估計早就變了天了,所有的心力全都白費了,想要推行后面的改革也不可能了。
所以不能走,父親絕對不能走。
張敬修理解父親,從來不在這方面勸誡父親。
他只是看著父親那一張老去數(shù)十年、布滿疲憊憔悴的臉,略微有一些心疼。
為大明鞠躬盡瘁的父親,終將何去何從?
沉吟了片刻,張居正說道:“你們都退下吧。”
“是。”游七和張敬修一起答應(yīng)了一聲,隨后兩人就一起退了出去。
皇宮大內(nèi)。
朱翊鈞活動了一下筋骨,將手中的奏本放下,隨后看了一眼陳矩緩緩地問道:“這份奏本是怎么遞進(jìn)來的?這個叫鄒元標(biāo)的,不過是一個新科進(jìn)士而已。”
“回陛下,”陳矩連忙說道:“據(jù)送進(jìn)來的小太監(jiān)說,當(dāng)時鄒元標(biāo)把題本遞給他的時候,說這是一份請假的奏本。”
“請假?”朱翊鈞冷笑道:“什么時候,一個觀政的新科進(jìn)士請假需要寫奏本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