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明天子 第二十四章 少府入場
第二十四章
少府入場
王恕打發(fā)了陳鉞,不指望這個人能抗什么事情了。
蘇州的問題,只能他自己解決了。
他派人去請汪岳。
在汪岳來到之前,他打開了十幾封書信。
蘇州的事情,從謠言四起,到而今的局面,不過十幾天而已,但是這個時候,京師都有反應(yīng)了。
這十幾封書信,都是通過私人關(guān)系送到他手中的。
但是內(nèi)容與人名卻一點也私人。
首先是韓雍的親筆信,之后有丘浚,商輅兩個內(nèi)閣大學(xué)士,也算是與王恕早有同盟。
至于其他人也是朝廷官員。
韓雍的書信之中,也沒有說什么私情,而是向王恕強調(diào),江南對大明的重要性,特別是而今朝廷用度大增的時間段。
不管什么原因,蘇州不能亂,江南不能亂。
但是韓雍對商稅的事情,卻也是一字不提。
很明顯,這一件事情是韓雍提出的,韓雍不會主動退讓的。
也就要求王恕,商稅要征,但是江南不能亂。
商輅等人的書信,卻說明了一下基本情況,卻是有很多官員彈劾王恕,目無王法,胡作非為,激起民亂,等等。
還有皇帝的處置,全部留中不發(fā),當(dāng)做沒有這一件事情。
王恕深吸一口氣,只覺得壓力非常大。
朱祁鎮(zhèn)向來勤政,奏折留中不發(fā)的情況,是非常少的。這一件事情,自然是皇帝有意為之,是給王恕時間與機會。
讓王恕將這一件事情給平下去。
如果過了時間,會是什么情況,就不好說了。
王恕靠太師椅之上,他尋常時候,從來是站有站姿,坐有坐像,行走不越規(guī)矩。禮儀方正。而這種近乎全身癱到太師椅上,不過是他少年時做過的事情。
他忽然聽到了匆匆的腳步聲。
他立即坐好,卻有一個錦衣衛(wèi)在外面輕輕敲門。
王恕將書信收起來,夾雜一冊四書五經(jīng)大全里面。說道:“進(jìn)?!?p/>
這個錦衣衛(wèi)說道:“大人,剛剛的消息,徐春申將蘇州所有的廠坊的關(guān)閉了,所有做工的人都遣散了。”
王恕聽了,雙眉一并,說道:“好,我知道了。”
他心中暗道:“徐春申看來是準(zhǔn)備一條路走到黑了?!?p/>
不過,他也知道徐春申這一招,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徐春申完全撤出蘇州,損失之大,非幾十萬兩白銀不能彌補,甚至這個數(shù)字,還是往少里說的。
但是他也將自己置身于一個弱者的地步。
王恕對他的限令,也就不好執(zhí)行了。
整個社會輿論都是同情弱者的。
徐春申完全扮演了一個被官府迫害的角色。
王恕如果再抓住不放,恐怕彈劾他的人也就會越多。
更不要說,這個時代是有報紙的。
在辟雍之會,報紙高速發(fā)展,雖然受限銅活字的巨大投入,天下所有報紙之中,依舊是明報的印刷最為精致。
但是并不說,木活字就不能用了。
報紙在京師傳播開來之后,也在大明各地遍地開花。
當(dāng)然了,報紙推廣進(jìn)程與各地的經(jīng)濟水平是密切的關(guān)系的。
在西北,西南等地,報紙分布很是稀少,但是在江南,特別是南京。報紙數(shù)量之多,已經(jīng)有超過北京的趨勢。
因為南京畢竟政治地位非同一般,很多消息都能提前知道,很多南方報紙都喜歡立足南京,覆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幾個省,這是大明最富裕的地方。
也是除卻福建之外,文教水平最高的地方。
報紙的輿論而今也被視為白衣御史。
如果很多事情被報紙激烈的反應(yīng),朝廷也很難不做出應(yīng)對。
徐春申這一招,讓王恕進(jìn)退維谷,很是被動。
這個錦衣衛(wèi)立即退出,在門口卻遇見了汪岳。汪岳看了一眼錦衣衛(wèi),進(jìn)來行禮說道:“拜見大人?!?p/>
王恕說道:“坐。”
汪岳坐下來之后,問道:“大人,剛剛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王恕說道:“徐春申將了我一軍?!彪S即將情況說明。
汪岳聽了,說道:“好厲害的一招。這背后出招的人,一定不是徐春申?!?p/>
王恕自然明白。
因為徐春申損失的太大了。這一件事情如果從徐春申的角度來看,是完完全全沒有好處的。
自然說明徐春申有不得不做的理由,最有可能的理由,是背后有人讓他這樣做的。他聽命于人不得不做。
王恕說道:“大概是陸麟?!彼辉敢馍钫勥@個人,說道:“不說這個了,你去南京準(zhǔn)備的怎么樣了。”
汪岳說道:“幸不辱命。已經(jīng)湊集了八百萬兩了?!?p/>
王恕雖然還沒有想明白,這個局面該怎么破。但是卻也明白一件事情,如果這是一場戰(zhàn)斗的話,那么戰(zhàn)斗的士卒,并不是別的,是錢。
唯有錢,才是勝負(fù)的關(guān)鍵。
所以,他先要做的就是找錢。
怎么找錢。
自然是少府銀行之中。
這就有汪岳跑了一趟南京,幾乎違背了少府銀行所有規(guī)章制度。才有了這八百萬兩銀票。
說來諷刺,這些規(guī)章制度還是汪岳制定的。
汪岳如此賣力,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看到了機會。
那就少府打翻徐家,入主紡織業(yè)。
少府在紡織上并非沒有布局。
之前天下各地織造局,裁撤了不少,但是江南織造與景德鎮(zhèn)瓷器,都是劉定之保留下來的。
劉定之之所以保留下來,自然是賺錢了。
江南織造的規(guī)模并不小。
但是這些年紡織業(yè)大發(fā)展的時候,江南織造卻是掉隊了。
原因有很多個。
首先,是江南織造遠(yuǎn)離少府的大本營北京。很多時候不能借到少府體系的力量,根本就是孤懸江南。
其次,少府體系之中合格的商人很少。
江南織造更是有一群手藝很好的人,他們所生產(chǎn)的很多一部分都是最高檔的綾羅綢緞。本來就不愁賣,對于這些年爆炸般發(fā)展的棉布。
很抱歉,江南織造根本沒有在做。
因為棉布之中,雖然有一些極上等的制品,但是大部分棉布還是老百姓所穿,根本不被江南織造局看在眼里。
再有就是江南織造與當(dāng)?shù)厣虡I(yè)環(huán)境格格不入。江南士紳之中有很多人都對少府沒有什么好感,比如說陸麟。
這樣下來,江南織造雖然每年有十幾萬兩的盈利,但也僅此而已,如果不是江南織造在織品上有獨一無二的技藝,恐怕這個盈利都無法維持。
但是,并不是說江南織造就一無是處了,江南織造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擁有一批整個大明技藝最高超的工匠。
朱祁鎮(zhèn)的龍袍,就是江南織造做的。
有這么多對行業(yè)熟悉的高手,再加上蘇州這個環(huán)境,最不缺少普通紡織工人了。
這給江南織造迅速崛起提供了根基。
汪岳而今已經(jīng)內(nèi)定為駙馬石璟的接班人。但是很多時候,再怎么內(nèi)定,在任命沒有下來之前,還是會有變數(shù)的。
所以汪岳正要幾分大功勞,將這一件事情給敲定。
如果能將江南棉布行業(yè)掌控在少府手中,對汪岳來說是多大的政績,所以他覺得值得冒這個險。
王恕說道:“八百萬兩,夠了。少府能不能敞開了收蠶絲,蠶繭,棉花?!?p/>
汪岳立即行禮,說道:“下官聽命。不過,這只能記在江南織造的帳上?!?p/>
王恕聽了汪岳這一句話,對他的小心思,也猜到了七七八八的。他平日對少府的擴張并不是太喜歡。
只是而今,他也沒有太多的選擇了。
無非是兩項其害取其輕,少府再怎么說也是朝廷的。再說這局面王恕也憋著一肚子氣。
王恕說道:“可以。”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