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jì)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明祀  >>  目錄 >> 10、外朝臣被人催命、兩君臣暗議朝局

10、外朝臣被人催命、兩君臣暗議朝局

作者:南鄉(xiāng)書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鄉(xiāng)書生 | 明祀 | 更多標(biāo)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明祀 10、外朝臣被人催命、兩君臣暗議朝局

這道口諭,于十人而言,不啻于催命符般,張?zhí)鬄榱顺职卜€(wěn),只想快點定下天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然身在深宮禁內(nèi)的她,如何知道百官這邊已然發(fā)生變故,如此情況,豈不是等于將燙手的山芋,置于百官之手?

輕輕一句口諭,卻將楊廷和計劃全部打亂,使得其又不得不重新與諸公卿重新擬定計劃,足以上安太后,下順民心,中得君意之法。

“袁先生為何讓我派人前去看望楊閣老?”

群臣被太后一道口諭打亂陣腳之事,朱厚熜并不知曉,一日勞累,他也早早安歇入夢。

次日昧爽,心事重重的朱厚熜早早起床,對于袁宗皋建議其遣人看望楊廷和一舉,而感到甚為費解,是故一早便將袁宗皋請來咨詢。

楊廷和有謀害君王之嫌,今與示好,此豈非與虎謀皮邪?

朱厚熜對此甚是費解,然袁宗皋卻是淡然處之,面對其主之言,則是不疾不徐奏對:“楊閣老雖權(quán)勢滔天,但無可否認(rèn),此人可謂救時宰相,若非其輔佐先帝,我皇明早在數(shù)年前就可亡國。

且夫其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又對大行皇帝忠心耿耿,而今雖有逾越,強逼殿下按照諸臣所議禮儀行事。

然臣竊以為,其仍不失忠臣良相之稱,殿下禮應(yīng)尊敬有加,既可讓朝臣知曉上位敬重老臣,亦可讓楊閣老以為殿下無他念。”

朱厚熜甫聽此言,便甚感其中有些不對。

此前袁宗皋言,文官面對正德皇帝口諭,欲請?zhí)煜麓蠓蛉刖槠渲委煟瑓s被內(nèi)閣所拒!

今何謂忠臣良相邪?

此豈非言語相悖?

有此不解存在心中,朱厚熜一改沉默寡言,急忙追問:“吾有一事不明,袁先生能否告知!”

“大王且問。”

“此前先生曾言,皇兄落水患病,回到京城之后,命內(nèi)閣起草詔書,請?zhí)煜箩t(yī)者入宮治病,而被內(nèi)閣所拒,這豈非有不救君王之嫌?”

袁宗皋聽后瞬間愣住,他實在未曾想到,其主居然有如此繆想,當(dāng)即開釋:“殿下想多矣,倘若大行皇帝真有旨意,內(nèi)閣豈能擋住?

且去歲臘月二十八日以及正旦兩次視朝,今歲正月初十日,大行皇帝陛下有諭曰:‘身雖已稍平尚須調(diào)理!’。

然而時隔六天,司禮監(jiān)官口卻稱圣上諭旨,詔天下良醫(yī)入京治療疾病,期間卻從未聽聞大行皇帝陛下復(fù)病抱恙。這讓內(nèi)閣如何起草詔書?

楊閣老等也曾多次勸諫正德陛下慎用藥,用心調(diào)理,宜調(diào)節(jié)飲膳,勿使滋味太過。但凡一應(yīng)玩好,有可以惑亂聰明,傷損元氣者皆不使。

大行崩殂之事,若說與內(nèi)閣有何干系,還不如說宮中內(nèi)侍照顧天子不周,致使舊病再犯!”

袁宗皋這一番解釋,朱厚熜算是明白了,此前是他陰謀論了。

什么狗屁楊廷和暗害正德皇帝。

當(dāng)年正德南巡之時,梁儲等人皆隨駕扈從,梁儲與楊廷和又貌合神離,楊廷和若真將手伸的這么遠,早就被梁儲、王瓊等人一腳踢翻在地。

且當(dāng)時一直侍奉身旁者,皆是宮中內(nèi)侍,而護衛(wèi)安危者,皆為正德義子,這些人可是指望著朱厚照榮華富貴,又怎會吃多了不消化,與文官合謀加害?

不過楊廷和,雖未有謀害正德之嫌,亦并非證明,二人能夠和平相處。

楊廷和之心,永遠無法與朱厚熜同道,故而早晚需除之。

甚至于袁宗皋如此稱贊楊廷和,恐其中也是有著其本屬文臣屬性吧……

然朱厚熜并未漏出任何聲色,而是故作尷尬,摸摸耳垂道,虛心受教答復(fù)袁宗皋:“是吾多心了!”

“大王將為人主,多心乃大善之事,只期頤殿下睿智天授,莫要因疑而至曹操、孫權(quán)之境,而幾敗國事!”

上位者多疑,袁宗皋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對,不多疑的皇帝,只會成為他人傀儡,為他人肆意玩弄。

但是其并不贊成,朱厚熜因為多疑,而像曹操、孫權(quán)那般,幾次差點敗壞國事。

“袁先生所言甚是,我定當(dāng)牢記于心,不過吾想問,倘若孤登基之后,又如何秉政?”

雖然朱厚熜已經(jīng)不再懷疑正德是被楊廷和等人弄死,但同時卻疑上袁宗皋成分不純……

袁宗皋以為弟子從善如流,得意的捋了捋頷下短須,道出自己看法:“此事不難,無為而治!”

“請袁先生細說!”

無為而治這個詞他知道,但是不意味著其懂內(nèi)在含義。

他可不認(rèn)為,袁宗皋是讓自己當(dāng)個傀儡,不做任何事,只聽朝臣說話。

“楊新都看似權(quán)勢滔天,實則不然,我朝自太祖廢丞相伊始,便從無人臣可凌駕人主之上。

蓋今日楊新都,乃是大行皇帝驟然崩殂,其在朝資歷頗高,名望深厚,又因滿朝公卿盡皆為弘治、正德年間遺臣,多受先帝恩惠,遂與之同道。

曩者!正德年間,多有亂命、中旨頻出,百官深受其害,而值此危難之際,楊新都聯(lián)合眾臣,驅(qū)逐蠹政,百官公卿自然敬仰。

楊閣老為大行皇帝潛邸之師,素被倚為心腹重臣,慈壽皇太后在此慌亂之際,為避免國事離亂,亦對其頗為倚重。

是故,新都上得后宮倚重,下為百官推崇,自然可權(quán)柄在握。”

袁宗皋一席話,朱厚熜算是明白一個大概,這是一個突然間的聯(lián)盟。

這個聯(lián)盟主要則是針對正德敝政,以及他這個新君。

他是從安陸而來,與朝中之臣,素?zé)o任何瓜葛,百官對之不熟,新君秉性、為人、神智何如,百官皆一概不知。

又唯恐其年幼無知,再復(fù)正德之事,禍亂朝綱,暴政虐民;或是唯恐祿位不存,身家堪憂,故而準(zhǔn)備聯(lián)手抗衡,使其暫時聽命百官之意,待新君成人,可自理朝政,再行還政。

內(nèi)在之意則是,這般湊攏班子聯(lián)盟,看似堅固,實則脆弱無比,難以長久……

“依先生看來,孤如何行事?”

“大王于外朝之事,短時間內(nèi),楊閣老所議之事,可酌情允許,以大局為重,尊敬新都。

然后多親善梁順德,以及王太原這些與新都不合之人,使其內(nèi)斗,殿下從中把握,只需不讓朝政拖沓,損耗國力即可。

再之需孝順慈壽皇太后,以己母而事之,盡大行皇帝未盡之孝,如此百官則認(rèn)為,大王乃圣德之君!

且亦使后廷與前朝關(guān)系逐漸變淡,如此楊閣老則無法以太后懿旨,孝道而壓制殿下。

亦需緩緩圖謀司禮監(jiān),蓋國朝之事,若無皇帝執(zhí)政,或是批閱題奏,則皆有司禮監(jiān)決之,此不可不防。至于拉攏亦惑鏟除,則伏望圣裁!”

袁宗皋良謀善言,只有五事耳。

一、做小綿羊麻痹楊廷和,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二、挑起官員內(nèi)斗,但要把控好,毋使朝政拖沓,國事糜爛,損人不利己之事,萬不可為之。

三、講究孝道,做圣明皇帝,此百官則信服,認(rèn)為新君有圣德,可以自行秉政,無須他人過多侵權(quán)。

四、分化內(nèi)廷、外廷合作,后宮張?zhí)竽藯钔⒑妥顝娒擞眩┯蟹只侥苤饌€擊破。

五、圖謀司禮監(jiān),因司禮監(jiān)一旦與內(nèi)閣相合,則題奏根本到達不了朱厚熜之手,故而需要將其握在手中。

至于是拉攏,亦或鏟除,則朱厚熜一人之事,袁宗皋根本無權(quán)替其決之,更不敢隨意建言如何處置。

“那梁儲、王瓊二人會為我所用?”

朱厚熜有些信心不足,畢竟一開始他不能手握大權(quán),對方會為他所用嗎?

袁宗皋則一副成竹在胸模樣,娓娓道來:“此二人是老奸巨猾之輩,未必為大王效死力。

梁順德說不定還會避讓,但是無關(guān)緊要,只需要二人拖上一段時間,等待官員起復(fù),以及科考之后,殿下就有所用之人!”

朱厚熜腦袋一片霧水,不知袁宗皋此言是何喻義,遂追問:“起復(fù)官員?”

“大王登極之后,必然大赦天下,而楊新都也會建議殿下起復(fù),當(dāng)年被大行皇帝執(zhí)政所罷黜的忠介之士!”

“原來如此!”朱厚熜恍然大悟,隨后再問:“那新科進士有何用?”

“新科進士,本在去歲就該科中,卻因大行皇帝南巡、重病、崩殂拖延至如今,大王登極之后,立即開科。

所中之人,必然感恩戴德,大多進士會以殿下馬首是瞻,是便有了自己微薄力量,這些人年輕氣盛,也未受過大行皇帝恩典,自然極有可能不與楊新都為伍!”

朱厚熜起身作揖:“多謝先生指點迷津,小子猶如醍醐灌頂!”

袁宗皋只受半禮說道:“殿下圣齡不過十五,有的是時間。即使殿下如今拱手而治,到二十歲之后,還是能夠親政。所以萬事莫要操之過急,以免引發(fā)社稷動蕩,天下不寧!”

“多謝袁先生提點,吾已清楚!”

朱厚熜點了點頭。

袁宗皋自然不是說真的讓他當(dāng)傀儡,而僅僅是怕朱厚熜,因為急著掌權(quán),搞出大問題罷了。

“大王,楊閣老及百官在行宮外求見!”

內(nèi)侍的聲音,讓朱厚熜與袁宗皋二人面面相覷,楊廷和不是病了嗎,怎么又來行宮?

“傳百官覲見!”

“宣……覲見!”

隨后百官依次入列,趨步向前拜道:“臣……拜見大王!”

“平身,不知列位臣公來此何事?”

百官并未起身,而是跪地啟奏:“臣等請大王,于京郊受箋,走大明門入奉天殿登極!”

朱厚熜暗中看了看袁宗皋,見其微微頷首,遂一口答復(fù):“可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明祀目錄  |  下一章
明祀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2583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余县| 江口县| 钟山县| 仪征市| 沾化县| 东至县| 西城区| 莱芜市| 鲜城| 天水市| 沂源县| 彭州市| 乌拉特前旗| 磐石市| 塘沽区| 嘉定区| 金塔县| 南昌市| 丹凤县| 肃南| 颍上县| 增城市| 南木林县| 四平市| 明光市| 肥西县| 慈溪市| 旌德县| 碌曲县| 新营市| 搜索| 黔南| 蒙自县| 玉溪市| 佛山市| 建阳市| 通河县| 集安市| 乌拉特前旗| 舒城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