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魏讀書人  >>  目錄 >> 第一百八十七章:統(tǒng)一中州的國策大魏國策顯

第一百八十七章:統(tǒng)一中州的國策大魏國策顯

作者:七月未時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七月未時 | 大魏讀書人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魏讀書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統(tǒng)一中州的國策大魏國策顯

十大條款,客棧和談。

這件事情已經(jīng)徹底傳開了,大魏百姓十分興奮與激動。

這十個條款,每一個都無比苛刻,尤其是最后一條,暫定條約,根據(jù)各國情勢不同,從而慢慢商議。

意思很簡單,如果哪天我看你不爽了,再給你加一條過去,那么我就爽了,至于你爽不爽,不管大魏什么事情。

許清宵這個客棧和談,讓大魏百姓簡直是春光滿面啊。

自北伐之后,大魏什么時候這么硬氣過?又什么時候這么爽過?

這場仗,一開始大家的確不想打,可隨著許清宵化腐朽為神奇般的手段,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全面獲勝。

這是罕見的戰(zhàn)果啊。

大魏這次贏了,不光贏了,而且還是站著把錢收。

當然,這次的條款,許清宵也是區(qū)別對待。

類似于壓根就沒有參戰(zhàn),亦或者是說參戰(zhàn)之時,也積極響應(yīng)大魏的異族國,許清宵沒有太過于苛刻,并且給予了一定好處。

只是這些好處,并非是銀兩上的好處,而是一些國家發(fā)展的好處,譬如說將某些地方劃分給這些國家,增加他們的土地面積,同時壓制敵國實力。

以求一個平衡狀態(tài)。

但有三點,許清宵一視同仁。

駐商,駐軍,特權(quán)優(yōu)待。

這三點要求所有異族國一視同仁。

駐軍的好處,這個根本不需要去說,等同于是直接掌控異族國的一舉一動,敢鬧事都不需要大魏派兵,駐軍直接動手,將這些人干死。

許清宵真正在乎的是駐商。

是的,駐商大過于駐軍,畢竟大魏的敵人又不是異族國,而是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

你即便是駐軍在異族國之中,真要造反,偷偷摸摸,說不定真就造反成功了,再者真到了撕破臉的時候,還管你駐軍不駐軍?

而駐商,才是真正的大殺招,小到生活上的柴米油鹽醬油醋,大到起居住衣,全部由大魏商人一手承包。

一旦開戰(zhàn),行,商人撤離,起居住衣你不在乎對不對?飯你要不要吃?

我壓根就不需要派兵打你,我直接圍死你,突邪王朝會給你們送糧對不對?

行啊,送啊,我也不阻攔,你每天吃就好,坐在城內(nèi),什么也不敢,就吃,光吃,硬吃。

吃個一年,突邪王朝還給你援助糧草嗎?幫你養(yǎng)人?屁你吃不吃?

而且不僅僅只是這么簡單,因為這是建立在翻臉的情況下。

不翻臉的情況下呢?

異族國統(tǒng)統(tǒng)都是在給大魏打工。

商人賺取異族國百姓的銀兩,錢流通在大魏,而大魏百姓必須要給大魏商人老老實實干活,才能賺到新的銀子。

并且商人去了異族國肯定是有優(yōu)待的,再加上異族國三成的朝貢。

嘖嘖。

這已經(jīng)不是吸血了,而是扒皮,正兒八經(jīng)的扒皮。

當然扒皮也是有一個度,許清宵會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數(shù)額上,保證異族國的百姓能吃飽飯,有那么一點點小錢,極限就是小康。

但想要發(fā)大財,想要耀武揚威?

不可能。

身為戰(zhàn)敗國,大魏允許他們可以想想,想想就好。

至于特權(quán)優(yōu)待,純粹就是提高國家民族自信,這一點意義也很大,讓百姓們從此真正挺直腰桿,看見異族番邦不帶虛的。

不服?不服就打!

這三點必須要落實到每一個異族國內(nèi)。

許清宵回來后,主要就是確定幾個目標和方針。

大魏的經(jīng)濟,隨著這一仗打完之后,將會有質(zhì)的發(fā)展。

倒不是能收到多少錢,而是民意之龍的出現(xiàn)。

這意味著,大魏百姓,將會迎來一個新的蓬發(fā),上下一心,全民建設(shè),如此一來的話,大魏王朝的生產(chǎn)力將會大大提升。

現(xiàn)在這兩年看不出來,等過個三五年,重回鼎盛,指日可待了。

而身居高位,永遠不是謀劃現(xiàn)在,而是謀劃未來,眼光要長遠,絕對不能限制在當下。

大魏盛世,遲早會到來的,近幾年發(fā)生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做好微調(diào)就好,無需太過于關(guān)心,因為很多事情,百姓們會自己去做。

眼下要準備的,是未來,更久遠的未來。

守仁學(xué)堂內(nèi)。

許清宵在宣紙上落筆。

大魏盛世的五個方針

恩,許清宵正在構(gòu)思大魏王朝未來的五個未來方針。

許清宵認真開始書寫,將自己的想法以及計劃,全部寫在了宣紙上。

一頁又一頁的策論被許清宵寫出。

時間也一點一點過去。

轉(zhuǎn)眼之間,過去了三日。

大魏異族國七成都認命了,國君紛紛趕往大魏,各國文武百官也回家準備后事,也有人跑,但跑的下場更慘,直接被內(nèi)部解決了。

大魏的命令擺在那里,誰跑一起死,連和談的機會都沒有了。

犧牲一小部分人,換來大部分人的生存,只要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選擇。

其實說來說去還不就是一句話,戰(zhàn)敗了嘛。

要是贏了,死的就是大魏百官,現(xiàn)在是輸了,成王敗寇的道理,到了那個層次基本上都懂。

哭也好鬧也好,但結(jié)果沒有任何改變。

有點骨氣的國君,以身殉國,為了保全百姓,倒也落了個好名聲,沒有骨氣的國君,乞降求命,各種要求都愿意答應(yīng),恨不得把國家送給大魏。

但這種乞求,還沒送到大魏就被打回來了。

許清宵的意思和態(tài)度很直接,到了這一步,殺的意義,是為了震懾,如果沒有實質(zhì)性的懲罰,不會有人畏懼的大魏的。

這些國君害怕,不是害怕大魏,而是面對死亡的恐懼罷了。

許清宵不算什么心狠手辣,而是大趨勢的意識形態(tài)。

還是那句話,如果這一戰(zhàn)是大魏輸了,那么死的就是許清宵,是女帝,是大魏百官了。

就好比北伐失利后,可曾見過誰幫助大魏?如果不是許清宵來了,大魏只會越來越頹廢,一旦等到一品武者壽終。

那么大魏的末日就來了。

所以,殺,是為了不殺!為后世而不殺。

但這種行為,在讀書人眼中,卻成為了不仁道,各地的彈劾聲罵聲也是一片又一片,只是現(xiàn)在的許清宵,如日中天。

各地讀書人雖然罵,天下讀書人雖然怒,可絲毫影響不到許清宵,缺少組織和領(lǐng)頭人,讓這幫讀書人有氣無地撒。

還有剩下三成的異族國,拒絕了這條款,他們想要殊死一搏,想要反抗,不愿意接受這種條款。

這個消息傳到大魏時,兵部根本就沒有讓大魏軍上場,直接讓周圍的異族國出手,條件也很簡單,陽謀陰謀一起來。

那個異族國敢鬧事,其皇子大義滅親,或者是親王皇室,甚至是老百姓都可以,誰滅了,誰當家做主,以后聽大魏的就好。

這是陽謀,無解的陽謀。

而陰謀也很簡單,周圍國家,誰滅了這幫人,誰就可以獲得對方的領(lǐng)土。

也是無解的陰謀,知道大魏是什么心思,不費一兵一卒,讓異族國自己打去,消耗的也是異族國兵力,而對大魏來說,異族國誰當家都無所謂。

反正都得朝貢三成給大魏,十大條款也必須要答應(yīng),僅此而已。

的確,當詔令下達之后,異族國開始內(nèi)斗了,各路興兵討伐逆賊,這些嚷嚷著要造反的異族國,連喊都沒喊幾天,就被滅了。

有些異族國更慘,有皇子大義滅親,其余皇子也加入了內(nèi)斗當中,旁邊異族國一看,有機可乘,又開始興兵了。

這種情況持續(xù)了七日,最終被大魏叫停。

大魏不需要他們太過于內(nèi)耗,倒不是怕他們沒有自保能力,而是戰(zhàn)爭犧牲的一定是百姓。

而這些百姓是大魏未來崛起的根基,哪怕是異族百姓。

大魏叫停,異族國也紛紛住手了,現(xiàn)在對于異族過來說,大魏就是爹,讓他們干什么,他們就干什么。

而經(jīng)過這趟,所有異族國徹底老實了,不老實的也已經(jīng)沒了。

唯一要說的就是一個地方,司龍國。

司龍王自刎了,到了他這個程度,不管跑到任何地方,都沒有用的,不過司龍國上下都知道,這件事情主要是他們帶頭的,國君死完全不夠,文武百官死也不夠,大魏的想法很簡單。

司龍一族上上下下全部得死,除了百姓之外,皇室株連九族,這是司龍國的下場。

所以司龍族皇室一脈,逃到了蠻族之地,根據(jù)情報所說,蠻族也在猶豫是否接納,可最終不知道什么原因,蠻族選擇了接納。

畢竟只是司龍國的一些皇室貴族,主要人已經(jīng)自刎死了,但即便是如此,大魏也警告了蠻族一番,同時讓周圍國家占領(lǐng)了司龍國,一起蠶食司龍國。

大魏也拿到了相應(yīng)的好處。

這個節(jié)骨眼上,沒必要與蠻族再興征戰(zhàn)了,大魏已經(jīng)得到了所有東西,也不怕司龍國皇室能做什么。

現(xiàn)在大魏要做的事情,就是徹底結(jié)束這場戰(zhàn)爭,然后開始回去發(fā)展國家,不可能因為一個司龍國,而耽誤前進的步伐。

武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大魏王朝與突邪王朝和談結(jié)束,兩大王朝共同達成協(xié)商,突邪王朝因受異族國蒙騙,產(chǎn)生誤會,愿援助大魏十萬萬兩白銀,伐禍附屬國。

武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大魏境內(nèi)各附屬國于大魏國都,簽署平亂條約。

至此,大戰(zhàn)結(jié)束。

武昌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陛下有旨,此戰(zhàn)平亂,皆因朝廷百官齊心協(xié)力,也因大魏百姓同仇敵愾,共同平亂。

監(jiān)國少卿許清宵,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屢建奇功,一日蕃國,三日唐國,半月止戰(zhàn),記首功。

故,冊封大魏監(jiān)國少卿許守仁,為大魏王侯,封號平亂,世襲罔替,享年俸十萬石,于十二月三十日,國都冊封。

著禮部量身定做,各類服飾,儀仗,特賜許守仁白馬七匹,賜侯府一座,并擴建學(xué)堂。

尊守仁心學(xué),為大魏正統(tǒng)學(xué)術(shù),納入大魏科舉考察之中。

欽此!

武昌元年,十一月三十日。

伴隨著一道圣旨宣傳而出,十一月底的大魏,掀起了驚濤駭浪。

許清宵封侯,這并不是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畢竟這一戰(zhàn),許清宵雖然沒有做到挽救大魏于水火之中這么夸張。

但許清宵塑起大魏國威,這是古今往來,任何帝王或者臣子都想做到的事情。

所以封個侯,對于大魏百姓權(quán)貴來說,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真正讓百姓與權(quán)貴們震撼的是兩個地方。

世襲罔替、尊心學(xué)。

這兩個地方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啊。

世襲罔替,代表著許清宵的爵位,可以世世代代無限繼承,當今哪怕是九位國公,也只有三位是世襲罔替。

許清宵如此年輕,成為平亂侯不說,而且直接是世襲罔替的侯位。

未來大魏權(quán)貴,必有一個許家。

世世代代不作廢不替換的爵位,只要大魏不滅,這個爵位就一直繼承著。

但如果對比第二個的話,這個也不算什么。

大魏尊心學(xué),納入科舉考核之中,這是什么概念?就是說,以后天下讀書人,想要當官,就必須要讀心學(xué)之書。

不讀是吧?不讀萬一就考心學(xué),你一竅不通,那你可以回家了。

不服氣是吧?不服氣行啊,等什么時候大魏又遇到危險的時候,你也來指揮一次。

當然這個時候,你也必須要完成幾個成就。

文武統(tǒng)一

帝王信任

民意如龍

立言為民

著書大儒

但凡缺一個條件都不行,達不到以上所有條件,無法激活副本。

所以女帝的這一個行為,幾乎是將許清宵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僅是地位上給予了許清宵侯爵之位。

更主要的是,女帝已經(jīng)站隊了,在文宮和許清宵面前,女帝選擇了許清宵。

這對文宮的打擊極大。

天下讀書人讀書為了什么?心中正義?天下蒼生?不管是為了什么,有幾個不想當官?即便是再不想當官,想要為天下蒼生謀福對不對?

那你也得當官啊,在其位謀其職,你當不了官,你怎么給天下百姓謀福?

可當官的要求之一,就必須要潛心學(xué)習心學(xué),可以說光是這一點,不出半年,許清宵必可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封圣也近在咫尺了。

這就是大魏震驚的原因了。

如若說這一次,大魏是最大贏家的話,那么許清宵則是第二贏家。

封侯拜相,心學(xué)正統(tǒng)。

這.......當真是無窮好處。

人們震撼,口口相傳,們更是第一時間收集許清宵的名言名句。

守仁學(xué)堂更是差一點被擠破門了,都是來入學(xué)的。

可這一切的一切,都與許清宵沒有任何關(guān)系。

長達接近一個月的時間。

許清宵都在研究五個方針,策論寫滿了數(shù)百張。

確定目標,發(fā)展目標,實現(xiàn)目標。

策論主題就是這個。

僅僅只是初稿,許清宵到現(xiàn)在都沒有寫完,因為要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直又過了十天,武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距離許清宵冊封大殿還有最后五天。

這段時間來,大魏安靜了許多,附屬國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一個月之余,整個大魏這段時間忙著的事情,就是清算利潤。

從附屬國拿來的各種戰(zhàn)利品,以及各種好處,包括山脈土地,以及一些重要資源,這些都需要認真清算,納入大魏國庫之中。

而就在這一日。

卯時。

許清宵總算將筆放下來了。

長長吐出一口白霧,這數(shù)個月來,除了吃飯睡覺之外,許清宵全身心地都是在寫大魏未來五個方針。

而眼下,也徹徹底底確定了這五個方針。

很快,將策論草稿全部整理一份,許清宵帶著厚厚一疊的稿子,走出了學(xué)堂。

已是卯時,天穹依舊昏沉,寒冬將至,冷風刺骨,將一些落葉卷起。

身為七品武者,許清宵自然不畏寒冷。

他依舊是穿著一身素衣,朝著大魏皇宮走去。

計劃寫好了,就是要與陛下商談,這些事情能早一天落實,最好早一天落實。

人懶一天,無非是少些銀兩。

但對國家來說,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影響無數(shù)百姓。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

一切都顯得無比安靜。

除了少許人家已經(jīng)醒來掌燈,大部分百姓還在睡夢之中。

天色昏暗,寒風刺骨。

大魏宮廷已經(jīng)燒起了地龍,而宮廷之外,也有一條地龍官道,為文臣大儒們驅(qū)寒取暖。

兩旁的將士更是拿著火把,照亮官道。

而隨著許清宵的出現(xiàn),兩旁的將士頓時露出驚訝之色,紛紛朝著許清宵開口道。

“我等見過許侯爺。”

他們開口,是由心的喊了一聲,正常來說這些守備軍無需行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

可許清宵,如今不僅僅只是侯爵這么簡單,附屬國之戰(zhàn),許清宵在軍中的威望,得到了巨大提升。

這些將士們,都知道了許清宵鐵血手段,攻城略地,殺降屠城,仁不仁道他們不知道,他們知道的是,許清宵尊重將士,認可將士。

是一個有骨氣有血性的讀書人,對于那些沒有骨氣沒有血性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更加喜歡許清宵這種人。

所以當看到許清宵出現(xiàn)后,守備軍們紛紛開口,朝著許清宵一拜,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

“諸位將士客氣了。”

許清宵微微一笑,朝著兩旁守備軍點了點頭,隨后快步朝著宮廷外走去。

而此時。

文武百官來的不多,六部尚書和幾位國公來的最早。

原本正在閑談什么,可忽然看到許清宵的身影,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守仁,你怎么來了?”

“嘖嘖,罕見啊,罕見啊。”

“守仁今日怎么來啊?”

“哈哈哈哈,守仁,老夫剛剛還提到了,沒想到你居然來了,守仁,你今日來是做什么啊?”

當看到許清宵出現(xiàn),眾人紛紛出聲,安國公更是笑聲爽朗,而六部尚書們也是充滿著好奇。

陳正儒更是目光好奇,落在許清宵手中的宣紙上。

“守仁,你這數(shù)個月,在做什么?”

陳正儒開口詢問道。

此話一說,眾人的目光紛紛落在許清宵手中。

“守仁,先別說,讓老夫猜一猜,是新的賺錢計劃嗎?”

顧言跟著開口,望著這厚厚一疊宣紙,不由顯得十分激動。

“顧尚書,你這么滿眼都是錢啊,你就不能說點其他的嗎?守仁,老夫也猜猜,這應(yīng)該是新工器吧?”

“用這么多宣紙,肯定不是簡單的東西,應(yīng)該是圖紙一類,對吧?”

工部尚書李彥龍開口,眼神之中也充滿著期待之色。

“你們都想錯了,依老夫看,這應(yīng)該是北伐策,對不對?守仁。”

安國公也開口了。

眾人對許清宵手中的宣紙,實在是充滿著期待,十分好奇啊。

聽著眾人這般說道,許清宵苦笑一聲道。

“下官不知道怎么回答,這東西,準確點來說,是大魏未來的發(fā)展計劃吧。”

許清宵有些苦笑道。

當下,六部尚書和兩位國公直接露出驚色了。

“大魏未來的發(fā)展?”

陳正儒第一時間想要觀看,只是被顧言搶先一步了,但安國公眼疾手快,攔住了兩人。

“兩位尚書,這守仁今日拿過來,就是要呈現(xiàn)給陛下的,待會上朝什么都知道了,何必現(xiàn)在爭搶。”

“萬一搞壞了,或者弄散了,回頭上朝還需要重新整理,麻煩不麻煩啊。”

安國公開口,有些沒好氣。

兩位尚書到不覺得什么,反倒是禮部尚書王新志開口。

“守仁,你當真是咱們大魏的珍寶啊,這幾日我等天天就是在商議大魏發(fā)展之事。”

“你應(yīng)該還不知道清楚吧。”

“附屬國戰(zhàn)亂,大魏國庫增至三百萬萬兩白銀,其中戰(zhàn)刀,戰(zhàn)甲,戰(zhàn)馬,各種好處不計其數(shù),姑且計算一番,千萬萬兩白銀都有了。”

“這回咱們大魏實實在在有銀子了,可顧言這個吝嗇鬼,死活不拿出銀子出來,按理說大魏國庫有了銀子,應(yīng)當改善國體吧?”

“讓他發(fā)點銀子當賞銀,死活不肯,三百萬萬兩白銀,別說一萬萬兩白銀了,就算是一千萬兩白銀,他死活不拿出來。”

“非要說大魏要發(fā)展,大魏要發(fā)展,可問他怎么個發(fā)展之法,又說不出來,守仁,你評評理,顧尚書是不是有問題?”

王新志開口,他有些氣不過了。

自從戰(zhàn)利品清算完畢后,整個大魏都很開心,文武百官也極其開心,大魏有錢了,不管對誰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而六部本以為總算是可以過幾天好日子了,卻不曾想到,顧言依舊我行我素,不管誰找他拿銀子,他死活就不拿出來。

以前沒錢,大家可以理解,現(xiàn)在有錢,大家發(fā)現(xiàn)顧言這老王八蛋,是真的摳門。

吏部,刑部,工部,兵部就不說,他禮部總要給點銀子吧?許清宵的冊封大殿,各個侯爺再加上國公,以及大魏戰(zhàn)勝后,你總要搞點事吧?

他跟女帝也商談過,修繕一下皇宮不過分吧?現(xiàn)在國威都揚了,你要是再不修繕修繕皇宮,等過幾年,人家再來大魏,發(fā)現(xiàn)就這?

這不丟人現(xiàn)眼嗎?

王新志話一說出來,眾官紛紛點頭,哪怕是陳正儒也不由點了點頭。

這話沒毛病啊,顧言摳到了極致。

愣是一毛不拔,沒錢不給,有錢更不給,讓這種人掌財,好是好,但就是氣人啊。

可這話一說,顧言忍不住開口了。

“哼,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別看國庫有這么多銀子,真算起來的話,架得住幾年折騰?”

“此番大戰(zhàn),軍事?lián)嵝艚鹨灰o?犒賞三軍是不是錢?大魏還需要發(fā)展,哪里有那么多錢給你們折騰。”

“守仁,老夫可是把錢死死守著了,就是留給你安排的,老夫沒什么別的本事,賺不到錢,但能給你留得住錢。”

顧言不在乎眾人如何說他。

反正銀子這玩意,他必須要留著,不是他窮怕了,是大魏窮怕了,好不容易有了銀子,那么更應(yīng)該珍惜,要憶苦思甜。

看著眾尚書吵起來了,許清宵連忙打個圓場。

“諸公,就莫要爭吵了。”

“下官這些日子,其實也是在思考這事,等上朝后,我們在慢慢商議,如何?”

許清宵出面打圓場,百官倒也沒說什么了,誰的面子都可以不給,但許清宵的面子,他們必須要給。

這銀子畢竟是許清宵賺來的。

“行,老夫給守仁一個面子。”

“守仁,要是別人說這話,老夫理都不理,你說這話,老夫認了。”

眾人開口,也算是答應(yīng)下來了。

就如此。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時間,文武百官早已經(jīng)到齊了。

而就在此時,隨著太監(jiān)的聲音響起,宣百官入殿后。

許清宵跟隨著百官入列了。

他依舊是站在戶部尚書身旁,眼下仗打完了,監(jiān)國少卿這個職位雖然沒有被撤走,但許清宵也不會拿著雞毛當令箭。

依舊是戶部侍郎,至于侯位,還沒有完成冊封,大家喊一聲侯爺,其實也是客氣客氣,等冊封結(jié)束后,往后上朝就要走左邊了。

往大殿走去時,顧言壓著聲音,拉了拉許清宵道。

“守仁,老夫跟你說。”

“這次國庫,不是三百,準確點來說,是四百二,不過有一部分都是珍寶之物,需要慢慢變賣。”

“而且老夫讓戶部已經(jīng)精算過了,按照附屬國的國庫收入,每年能給大魏帶來六萬萬兩白銀,算上大魏本身一萬萬兩收入,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大魏現(xiàn)在每年固定收入八萬萬兩。”

“如若水車工程能帶來好消息的話,大魏國庫年收入,可達十萬萬兩白銀,這個戶部尚書之位,老夫也打算告老還鄉(xiāng),讓你來。”

顧言開口,只有跟許清宵他才會說真話,當然這些數(shù)目,女帝也已經(jīng)知道了。

四百二?

許清宵自己也不由咂了咂舌,打仗之前,大魏國庫有一百萬萬兩左右,而這個還是賣官得到的,打完之后,直接翻了四倍。

四百萬萬兩啊。

這還真是有些夸張,至少夠大魏隨便揮霍二十年,當然其中不能投入一些大事上面,譬如說九年義務(wù)教育,真砸九年義務(wù)教育,四百萬萬兩夠是夠,但經(jīng)不起二十年揮霍。

不過聽到顧言要退位,許清宵連忙開口道。

“顧尚書,您現(xiàn)在老當益壯,談什么告老還鄉(xiāng),這位置您繼續(xù)坐,我不坐,我寧可當個閑散侯爺,也不當戶部尚書。”

許清宵開口,他倒不是矯情,當戶部尚書,豈不是每天要來早朝?

當個閑散侯爺不更好?

聽到這話,顧言微微一愣,但很快他點了點頭道:“老夫明白了,你是嫌棄戶部尚書不夠,也對,以你的才能,當個戶部尚書的確不太行。”

“行,下朝后,老夫去找其他幾位尚書談一談,也跟陳尚書說一說,讓他退位給你,他要是不愿意,我們幾人就彈劾他。”

“你放心,守仁,一切交給老夫。”

顧言如此說道,誤以為許清宵看不上戶部尚書。

可這話一說,許清宵更愣了。

大魏丞相?

他更不想要這個位置啊。

只是剛想解釋幾句時,一道聲音響起。

“百官入殿。”

隨著這聲音響起,眾人都安靜下來了,許清宵也只能無奈先進去再說,等出來再解釋。

下一刻。

眾人踏入殿內(nèi)。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熟悉的開場白響起。

百官朝著龍椅上的女帝一拜。

而就在此時,龍椅之上,女帝的目光,不由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的確,女帝也沒有想到,許清宵今日會上朝。

不過,女帝的目光瞬間收回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平靜。

朝會開始。

如每日一般,百官開始討論國家大事。

許清宵則醞釀著措詞。

不知為何,今日的朝會,半個時辰就將國家大事說完了,比往日要快了一些。

或許是因為許清宵手中的東西。

百官都很期待,許清宵這一個月到底折騰出什么東西來了。

不過這半個時辰的朝會,大致的內(nèi)容和意思,都是圍繞這三件事情。

錢怎么花!

國家怎么發(fā)展!

接下來我們做什么!

大致就是這三個意思了。

國家大事談完了,大家安靜下來了,不少目光也紛紛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也就在此時,許清宵到?jīng)]有拖延什么,而是走出,朝著女帝一拜。

“陛下,臣,許清宵,獻策。”

許清宵開口,將手中的文稿,呈現(xiàn)而出。

“哦?許愛卿,獻何策?”

女帝有些好奇,同時給了趙婉兒一個目光,后者當下來到許清宵面前,將策論接過,交給女帝。

“回陛下,大魏統(tǒng)一中州之策。”

許清宵淡然開口。

只是此話一說,滿朝文武愣了。

連女帝都愣了。

好家伙,知道許清宵不是等閑之輩,也知道許清宵折騰數(shù)月,肯定是個好東西。

可張口就是統(tǒng)一中州之策?

要不要這么彪悍啊?

但更讓眾人莫名震撼的是,當許清宵說出這話后,沒有人質(zhì)疑,也沒有人有一絲嗤笑,取而代之的是好奇,是莫名的激動。

這一刻。

女帝接過策論,只是一眼,女帝美目當中便閃爍震撼,而后大殿安靜無聲。

女帝閱讀速度極快,但每一個字,她都認認真真看完。

足足將整篇策論看完后,女帝的聲音響起了。

“好。”

“此策,當為國策。”

女帝的聲音,響徹大殿。

這更讓眾人好奇了。

這位女帝,可從來沒有這樣過,到底是什么策論,讓大魏女帝這般看重?

他們愈發(fā)好奇,要不是對方身份崇高,他們恨不得現(xiàn)在就搶過來一閱啊。

感受到百官的好奇,女帝也不廢話,她將這份策論丟了出去,剎那間策論漂浮在空中。

以供百官觀看。

大魏王朝強盛策

一、大力發(fā)展兵部力量

二、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三、大力促進商人貿(mào)易

四、大力提升國家民意

五、大力選拔優(yōu)秀人才

這是第一頁的內(nèi)容,而后的內(nèi)容,極其細致,看的百官如癡如醉,甚至到后面,百官眼神當中充滿著激動和興奮啊。

是的。

這就是許清宵這個月所寫的策論方針。

重點發(fā)展兵部力量,而這個發(fā)展兵部力量,拋開基礎(chǔ)的征兵,練兵,重點在‘器’上面。

這場大戰(zhàn),許清宵意識到,戰(zhàn)爭機器必須要早點拿出來了,大魏將士雖然勇猛,可面對守城之戰(zhàn),付出的代價還是太大。

如果不是用計,這一仗,絕對不止是犧牲二十多萬人,可能是上百萬人。

并且,這是打附屬國,不是北伐,也不是與突邪王朝或初元王朝打啊。

光靠數(shù)量有什么用?戰(zhàn)爭機器的作用性,遠遠勝過數(shù)量。

一門火炮,遠勝三千死士。

所以兵部力量,許清宵重點劃在了器上,所以工部尚書極其激動。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許清宵重點劃落在‘種子’上面,大魏需要新的種子了,而這些種子,就是需要大魏竭盡全力去尋找,翻洋過海都要找來,當然國家內(nèi)部的基礎(chǔ)生產(chǎn)也不能停滯,朝廷撥款,買種子買牛,免費給大魏百姓使用,并且還需要招攬各種人才,進行研究和培養(yǎng)。

商人貿(mào)易這一塊也極其重要,未來的戰(zhàn)爭,絕對不是劍鋒,而是經(jīng)濟之戰(zhàn),用經(jīng)濟封鎖對方的命脈,打不打仗是一回事,經(jīng)濟貿(mào)易這一塊,可是好處無限,面對強大的國家,想要不戰(zhàn)而勝,經(jīng)濟戰(zhàn)效果最好。

至于提升民意,這一點就需要大魏六部共同努力,許清宵的意思很簡單,增加人手,刑部和吏部最為關(guān)鍵,刑部用來穩(wěn)定國家治安問題,讓百姓能夠安心耕田生活。

打擊一切不法分子,宵小之輩,嚴懲不貸,連根拔起,還大魏一個朗朗乾坤,而吏部則是以民為本,解決百姓各種根本之需求,百姓無小事,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要幫百姓做好來。

至于最后的大力選拔優(yōu)秀人才。

這個選拔人才,不是科舉選拔,而是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才,只要有才華,不管是什么都行。

譬如說農(nóng)業(yè)上的人才,工器上的人才,情報上的人才,經(jīng)濟上的人才,這些需要從民間選拔出來。

給予俸祿,給予官職。

打破一成不變的固化階級。

這樣一來,大魏才能百花齊放,才能真正強盛,不然只有軍事上和思想上的人才,又有什么用?

長篇大論的國策。

看的文武百官震撼不已。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

大家看了半個時辰,這才看完了所有的內(nèi)容。

大殿安靜。

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靜。

許清宵這篇國策,這簡直是抬著大魏走向強盛啊。

只要按照許清宵這個計劃走,不要犯傻,不要作死,大魏想不強盛都難啊。

百官們震驚。

實實在在也不知道說什么了。

最終,女帝開口了。

“眾愛卿!”

“朕,欲將此策,定為大魏之國策。”

“諸位有何意見?”

女帝開口。

面對這五個方向發(fā)展,女帝哪里還有什么挑剔的啊。

這個月來,文武百官都在爭吵,而爭吵的內(nèi)容其實說到底不過是一點。

都希望參與進來,六部也好,武官也好,大家都想要參與到發(fā)展行列之中。

誰都不希望落后。

但銀子就這么多,而且人力也只有這么多,哪里能做到雨露均沾?

可沒想到的是。

許清宵做到了。

他這篇國策,涉及六部!

強國之策,需上下一心,而且計劃極其詳細清晰。

身為大魏女帝。

她又怎么看不出來?

所以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

想要將此策,定為大魏國策。

未來大魏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這篇國策去做。

這一刻。

隨著女帝開口詢問。

百官們也逐漸回過神來了。

“臣等!”

“無異議。”

百官開口,他們沒有任何異議。

因為許清宵這篇策論,沒有一絲問題。

誰要是敢異議,誰就可以回家了。

當下。

女帝看向許清宵道。

“許愛卿!”

“此策,還需細節(jié)補充,勞煩許愛卿了。”

“監(jiān)國少卿之職,你繼續(xù)擔任。”

“還有,科舉在即,由你為本次大魏科舉主考官。”

“為大魏選拔人才。”

女帝繼續(xù)開口。

又將一件事情,交給許清宵了。

武昌年間,第一屆科舉。

一時之間,滿朝文武不由露出一絲驚訝之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魏讀書人目錄  |  下一章
大魏讀書人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6209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黄大仙区| 银川市| 潢川县| 邹平县| 玛曲县| 汉川市| 包头市| 拉萨市| 汽车| 巴彦淖尔市| 泊头市| 石门县| 巨鹿县| 宾川县| 龙江县| 祁阳县| 佛教| 长治县| 龙泉市| 福贡县| 南华县| 水富县| 西乡县| 白银市| 静安区| 社旗县| 华亭县| 赤城县| 湾仔区| 乳源| 错那县| 平乐县| 平度市| 江西省| 永清县| 重庆市| 察雅县| 宣城市| 鄂托克旗|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