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魏讀書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八玉圣尺,百萬文氣,誅殺妖魔,許清宵成天地大儒
隨著一道暴喝之聲響起。
有大儒開口,直接怒斥女帝為昏君!
他們已經(jīng)瘋了。
這一次,這幫讀書人已經(jīng)徹底瘋了。
許清宵知道他們?yōu)楹稳绱丝裢@般讀書人已經(jīng)爛到根里去了。
徹徹底底爛到根里去了。
沒有道理的時(shí)候,他們都會叫喊幾句,硬著頭皮編造謊言,現(xiàn)在張寧死了,自己殺降屠城,可謂是給了他們足夠的把柄。
這幫讀書人,豈能不叫囂?又豈能不狂歡?
他們興奮至極,如同站在道德制高點(diǎn)的圣人一般,對許清宵口誅筆伐,誰敢?guī)驮S清宵,他們就罵誰。
哪怕是陛下出言,也敢辱罵一句昏君。
辱罵女帝的大儒,是一位老者,他渾身發(fā)抖,指著女帝大罵昏君。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所有人都愣住了。。
百姓們一個(gè)個(gè)先是震驚,隨后便是怒不可遏,女帝剛剛答應(yīng)免稅三年,結(jié)果這幫該死的儒生,竟然如此辱罵圣上。
他們想要出聲,可這幫人都是讀書人,如今看似占了道理,他們?yōu)樵S清宵辯解,但沒有人聽他們的聲音。
三十萬讀書人聚集在一起的力量十分恐怖。
更可怕的是,這三十萬讀書人,站在了道德制高點(diǎn)上,已經(jīng)不畏死亡了。
現(xiàn)在,即便是許清宵說要?dú)⑺麄儯麄円膊缓ε拢炊鴷觿_突。
如若這三十萬讀書人,死在了這里,天下讀書人都不會放過大魏的。
不是說不可以屠殺讀書人,而是必須要找出理由來殺,儒者本身就是要怒懟一切不公之事,現(xiàn)在他們站在了道德制高點(diǎn)上。
若殺他們,就算許清宵是白的,也變成黑的了。
這就是蓬儒的手段,簡單且直接,借助天下讀書人的勢,讓他們感覺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diǎn)上。
然后肆意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只是,怎么罵都行,一句昏君,有些過分了。
“放肆!”
“侮辱圣上,這是大罪。”
安國公大吼一聲,他也受不了這些讀書人了,一道聲音響起,他震懾三十萬讀書人。
不得不說,武將還是厲害,一道吼聲,三十萬讀書人頓時(shí)不敢繼續(xù)開口了。
可安國公話一說完,馬上有大儒站出來了。
等閑讀書人不敢說什么,但大儒敢啊。
“安國公,放肆在哪里?”
“許清宵,殺降屠城,有悖天理,修煉異術(shù),心已成魔,逼死張儒,我等今日為張儒討要一個(gè)公道,請問放肆在哪里?”
“百萬讀書人之憤,百萬讀書人之怒,懇求陛下賜罪許清宵,然而陛下被奸臣蒙蔽雙眼,說上一句昏君又能如何?”
這位大儒開口,怒斥安國公,這是沈儒。
聽到這話,安國公臉色不由難看,望著對方道。
“平亂侯殺降屠城,是為保障我等將士生命,今日不殺,明日死的便是我大魏將士!何來有悖天理?”
“修煉異術(shù)?上次平亂侯已經(jīng)前往文宮自證,連圣人意志都沒有發(fā)現(xiàn)平亂侯修煉異術(shù),你們現(xiàn)在又說這件事情?不顯得沒完沒了?”
“逼死張儒?爾等說張儒含冤入獄,他含什么冤了?大魏開戰(zhàn),他非但不幫忙,還在國內(nèi)造謠生事,抨擊平亂侯,抓他入獄有錯(cuò)嗎?”
“至于逼死?老夫倒覺得,這是張寧畏罪自殺吧。”
安國公開口,一句一句罵回去,罵的這幫讀書人更加憤怒了。
“安國公,你侮辱我等讀書人!”
“你侮辱張儒啊。”
“張儒已經(jīng)死了,你還是如此惡毒,你是人嗎?”
“這次許清宵征戰(zhàn)異族,收刮了多少好東西,你又拿到了多少好東西?”
“人已死,你還如此狠毒,當(dāng)真是欺負(fù)我等讀書人啊。”
三十萬讀書人齊齊開口,而就在此時(shí),更多的讀書人走進(jìn)來了,他們是京都之外的讀書人,現(xiàn)在火速趕到這里,每個(gè)人臉上都寫滿了堅(jiān)毅。
顯然他們今日是要搞一件大事。
面對著幾十萬的怒斥,饒是安國公也有一些扛不住,畢竟人數(shù)太多了,不管自己如何解釋,對方現(xiàn)在就是死死咬著許清宵的問題不放。
不聽你解釋,完全就是胡攪蠻纏,說死理,讓人極度的憋屈與憤怒。
“許清宵,你說話啊?一直不說話?當(dāng)啞巴了嗎?”
“許清宵,你是否心虛?你是否害怕了?面對我等正義之士,你害怕了嗎!”
“我看你就是怕了,你一直不說話,是否在思考,如何反駁我等?”
“哈哈哈哈哈,許清宵,你這一次是真的怕了,今日,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解釋這一切。”
“表面上假仁假義,背地里偷雞摸狗,這就是你許清宵嗎?”
一道道罵聲響起。
蓬儒連出面都不需要出面,就已經(jīng)將局面逼到絕路。
諸國來使,突邪王朝的使者,初元王朝的使者,包括一些仙道宗門,許多人靜靜看著,他們的確想看看,許清宵如何化解這次麻煩。
可是,面對讀書人的謾罵,許清宵依舊是十分平靜。
他轉(zhuǎn)過身來,望著這些讀書人。
緩緩開口。
“罵夠了沒?”
淡淡的聲音響起,沒有任何一絲怒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靜。
可越是這樣的平靜,莫名讓人心悸。
六部尚書,九位國公都沉默了,許清宵既然開口,他們也就不多說,剩下的交給許清宵就好。
“還沒罵夠,你這種人,豬狗不如,罵你三天三夜都罵不完。”
“啞口無言,就知道在這里無病呻吟嗎?罵夠了沒?你可真是可笑至極。”
“許清宵,現(xiàn)在跪下伏法,朝著張儒磕十個(gè)響頭,自廢儒位,放逐三千里外,這件事情,我等可以算了。”
“放屁,讓他自裁,一命換一命,否則的話,張儒之死,我等怎能平怒。”
“對,讓他自裁,許清宵跪下自裁。”
“許清宵,伏法,自裁!”
一道道聲音響起,這群讀書人們大聲吼道,讓許清宵伏法自裁,兇狠無比。
他們叫囂著,要讓許清宵自裁,發(fā)配三千里都不夠,這就是要許清宵死無葬身之地。
可見這幫人是有多恨許清宵。
皇宮內(nèi)。
許清宵負(fù)手而立,他望著如此之多的讀書人,旋即開口道。
“八門京兵統(tǒng)領(lǐng)何在?”
聲音響起,剎那間一道道聲音響起,他們瞬間從隊(duì)伍中出列,跪在皇宮之外,朝著許清宵一拜。
“屬下參見平亂侯。”
八門京兵,八位統(tǒng)領(lǐng)齊齊開口,他們都是將士,帶著殺氣。
“傳本侯之令,調(diào)遣天子軍,封鎖大魏京都上下。”
“將爾等讀書人全部控制,參與此事者,一個(gè)不能逃,未參與此事者,立刻退走,否則受其牽連,莫怪本侯濫殺無辜。”
許清宵出聲。
而這一句話,簡直是石破天驚,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們都知道許清宵兇殘,也知道許清宵這人不是個(gè)善茬,但所有讀書人想著,這次有接近百萬讀書人鬧事。
沒想到許清宵還是我行我素。
這家伙,憑什么這樣啊?到底是為什么,他有這樣的膽量和勇氣?
不是他們狂妄,這件事情,即便是女帝遇到了,她都不敢說屠殺百萬讀書人,雖然許清宵說是說控制,可在他們眼中,許清宵就是殺。
百萬讀書人,這可比屠城要惡劣十倍百倍啊。
比斬殺一位天地大儒還要惡劣百倍。
讀書人是這天下身份地位最高的存在,他們修煉浩然正氣,秉公天下,懷著一顆讀書心,為天下蒼生做事。
如若屠戮百萬,大魏王朝的國運(yùn),必然少一半。
這不開玩笑,其原因就是大魏王朝出過一位圣人,換句話來說,大魏王朝有一半的國運(yùn),是來自這位圣人的。
讀書人則擁有圣意,他們讀圣賢書,修煉浩然正氣,自然帶著圣意,一兩個(gè)讀書人算不了什么,百萬讀書人,這就是一股無與倫比的力量。
所以在許清宵這般開口時(shí),陳正儒與王新志的聲音第一時(shí)間響起。
他們以儒道神通,傳音許清宵。
“守仁,不可!”
“守仁,這真的不能亂來,否則的話,會出大事。”
不止是這兩位大儒,還有不少聲音響起,陳心大儒的聲音,周民大儒的聲音,以及各位國公列侯都紛紛開口。
他們也氣,也憤恨這些讀書人,不講道理。
可問題是,許清宵絕對不能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這件事情。
如果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先不說大魏國運(yùn)能不能撐住,即便是能撐住,他許清宵也會受到圣罰。
不管許清宵怎么做,屠殺百萬儒生,這就是天大的事情,會引來真正的圣罰。
除非許清宵踏入圣境,否則的話,觸之必死。
“守仁,這是蓬儒的毒計(jì),你千萬不要上當(dāng)。”
“蓬儒他不是想犧牲一個(gè)張寧,他是想犧牲百萬讀書人,來換你之命,若屠百萬讀書人,你扛不住。”
“大魏江山,一夜之間便會崩塌,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啊。”
“守仁,不管如何,聽我的,絕對不能殺,絕對不能!”
陳正儒一連開口,讓許清宵千萬不要?jiǎng)託⒛畎 ?p/>
當(dāng)真動(dòng)了殺念,大魏王朝就徹底完了,到時(shí)候必將是生靈涂炭。
這開不得玩笑。
雖然他也恨不得許清宵殺了這幫讀書人,可有時(shí)候在大局面前,該妥協(xié)就必須要妥協(xié)啊。
“許某有分寸。”
許清宵給予回答,說完此話后,他的目光,全部落在這幫讀書人身上了。
焚書坑儒?
許清宵自己清楚,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自己成為圣人之前,是做不到的。
但他可以讓這幫人付出更加慘痛的教訓(xùn)。
實(shí)際上即便是現(xiàn)在殺了他們,反而是落入了敵人的圈套,而且這些人也不會服氣,哪怕是死,都是帶著怨氣。
認(rèn)為自己沒有錯(cuò),認(rèn)為錯(cuò)的是他許清宵。
這樣沒有任何意思,因?yàn)樗麄兯赖臅r(shí)候,沒有恐懼,反而會覺得自己這是慷慨赴死。
許清宵不會用這么簡單的手段,讓他們付出代價(jià)的。
只不過,眼下還沒有到這個(gè)時(shí)候,他要等,等蓬儒出現(xiàn)。
蓬儒想要躲在天牢內(nèi),借助百萬讀書人的力量,來抨擊自己,以不現(xiàn)身的方法,扳倒自己。
想法很不錯(cuò),可惜就是想多了一點(diǎn)。
踏踏踏!
八門京兵顯身,以最快速度控制這些讀書人,與此同時(shí),也有人迅速去天子兵營,集結(jié)大軍,封鎖大魏京都。
京兵來襲,殺氣騰騰,然而這幫讀書人卻聚集在一起,眼神無畏。
他們團(tuán)結(jié)一致,眾志成城。
“諸位,不要怕,他許清宵今日殺我等,我等今日就死在這里,以我等的血,向天下人證明,他許清宵怕了。”
“哈哈哈哈哈,許清宵你果然按捺不住了,你想殺我等,用刀劍堵住我等的嘴,是不是?可惜你錯(cuò)了。”
“德不配位,德不配位。”
“殺啊,來啊,來殺啊,我今日就不信,你許清宵當(dāng)真敢殺我等。”
“百萬讀書人,如若今日血染大魏,圣人都將復(fù)蘇,將你誅殺。”
“哈哈哈哈,屠殺,不過是無能者最后的手段罷了,許清宵,這一次你已經(jīng)輸了。”
“百萬尸骨,許清宵,你當(dāng)真敢殺嗎?”
這群讀書人如同入魔一般,他們猖狂大笑,認(rèn)為許清宵已經(jīng)失去了理智,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dòng)。
他們不怕,也無懼許清宵,因?yàn)樗麄冋J(rèn)為,許清宵當(dāng)真敢殺,那么許清宵的末日也就到了。
百萬讀書人啊。
這還當(dāng)真是.頗為壯觀。
他們雖然瘋魔一般,可實(shí)際上他們說的話,一點(diǎn)都沒有錯(cuò),如若許清宵當(dāng)真敢屠殺這百萬讀書人,大魏王朝直接沒了。
然而,就在此時(shí),天牢當(dāng)中,蓬儒的聲音再次響起。
“圣意浩蕩,煌煌之威,大魏出妖,殺降屠城,無有仁義,修行異術(shù),陰險(xiǎn)毒辣,成魔為蒙君欺臣,乃為禍根,帝之昏庸,任其為侯,扣我大儒,含冤入獄,自盡而亡,慘遭污蔑。”
“吾為蓬袁,今日借京都百萬讀書人之力,鎮(zhèn)其魔性,誅其妖心,望諸位讀書人,凝聚浩然正氣,請文宮圣器,誅殺妖魔,還我天下朗朗乾坤。”
蓬儒的聲音響起。
他依舊坐在天牢之中。
他的聲音,如雷一般,調(diào)動(dòng)著百萬讀書人的浩然正氣與意志。
恐怖的浩然正氣,自天牢中奔騰而出,如同江河一般,朝著大魏文宮涌去。
這一刻,百萬讀書人的聲音,也齊齊響起了。
“吾愿請文宮圣器,鎮(zhèn)許清宵之魔性,誅許清宵之妖心,還我天下朗朗乾坤。”
百萬讀書人的聲音響起,異口同聲,他們聲音激烈,保持著一致。
而大魏文宮中。
一把尺子沖天而起,這是文宮圣器,八玉圣尺,是當(dāng)年朱圣所用之物。
八玉圣尺出現(xiàn)。
懸掛在大魏文宮之上。
鋪天蓋地的威嚴(yán)席卷而來,許清宵體內(nèi)的魔種更是不斷涌動(dòng),不是恐懼,而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是憎惡,是恨意。
許清宵也不明白為何魔種會這樣,但他感覺得到,一種史無前例的壓力。
蓬儒請來文宮圣器,想要以此激出自己體內(nèi)的異術(shù)魔種。
看來由始至終,蓬儒都懷疑自己修煉了異術(shù)。
這一刻許清宵徹底明白,蓬儒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了。
他甘愿進(jìn)入天牢,帶上一個(gè)張寧,因?yàn)樗溃瑥垖帉ψ约涸骱逕o比,同時(shí)自己在外面大獲全勝,張寧心有不甘,蓬袁逼死了張寧。
讓他自盡而亡。
在這樣的情況下,蓬袁發(fā)動(dòng)百萬讀書人的力量,他們雖然不知道張寧會死,但張寧的死,成為了他們的利器。
而蓬袁再逼迫自己出手,惱羞成怒,血染京都,如果這樣的話,神仙來了也救不了自己。
只是蓬袁知道,自己不會這樣做,亦或者是說,女帝也不會讓自己這樣做,所以他真正的目的,還是異術(shù)。
他以百萬讀書人的意念,激活文宮圣器,圣器說到底只是器物,不如同圣意一般不穩(wěn)定,圣器激活了,基本上就會審判自己。
如若自己當(dāng)真修煉了異術(shù),此等圣器,也必然能制裁自身。
而當(dāng)自己修練異術(shù)的秘密被曝光,那么殺降屠城,逼死張寧,所有的事情,就全部坐實(shí)了,到時(shí)候任憑自己舌綻蓮花,說一千道一萬,都沒用了。
這就是蓬袁的計(jì)劃,繞來繞去還是異術(shù)啊。
許清宵感應(yīng)得出,這八玉圣尺的可怕,圣意如海,淹沒了整個(gè)大魏京都。
惶惶天威,烏云彌漫,其中電閃雷鳴,交織成秩,讓人莫名感到不舒服,也讓人莫名感到恐懼。
圣器一出。
許清宵體內(nèi)的魔性更加激烈了。
這一刻,許清宵并非覺得自己失算了,而是有些無奈和難受。
他何嘗不知道朱圣一脈針對自己?
又何嘗不知道蓬袁一直處心積慮想要害死自己。
可知道又如何?
自己有手段,但沒有能力去反擊。
大儒夠嗎?
大儒不夠!
大魏丞相夠嗎?
也不夠。
七品武者夠嗎?
更加不夠。
這就是現(xiàn)在的情勢,自己為什么屢屢被針對?屢屢有人想要算計(jì)自己?
說到底還是因?yàn)闆]有絕對的實(shí)力。
八玉圣尺映照天穹,圣威彌漫整個(gè)大魏京都,所有讀書人朝著八玉圣尺跪拜,有人大聲哭喊著,述說許清宵的罪惡,有人怒斥許清宵,辱罵許清宵的過往。
可怕的讀書人意志,全部涌入八玉圣尺中。
越來越濃烈的圣人力量彌漫,給予許清宵的威壓也越來越大。
許清宵算到了一切,的的確確沒有算到這一步。
這并非是許清宵不聰明,而是因?yàn)槟慵懿蛔∫蝗菏裁炊疾蛔觯幌胫獊砗δ愕娜恕?p/>
大魏國事,許清宵要處理。
大魏百姓,許清宵要處理。
自己還要做很多事情,哪里有時(shí)間,時(shí)時(shí)刻刻去防備這些人?
天穹震顫,雷鳴轟轟。
這一刻,隨著一道雷霆之聲響起,磅礴大雨墜下,讓氣氛更加的壓抑。
大魏文宮,有不少大儒冷著眼,望著許清宵,眼神之中,充滿著輕蔑。
許清宵這一次,必死無疑,只要許清宵修煉了異術(shù),那么他今日絕對要死,不管是誰保許清宵,哪怕是大魏女帝強(qiáng)行保下許清宵。
也沒有用。
百萬讀書人也齊齊看著許清宵,他們的眼神之中,充滿著自認(rèn)為的正義,自認(rèn)為的替天行道。
六部尚書臉色無比難看,他們攥緊著拳頭。
諸位國公更是死死盯著這幫讀書人。
他們想要幫助許清宵,可他們幫不了,因?yàn)槭テ鞫汲鰜砹耍l也幫不了許清宵。
惶惶天威,圣念無敵。
許清宵體內(nèi)的魔性,瘋狂掙扎,即便是體內(nèi)的民意,也難以壓制住。
這一刻。
站在許清宵面前的女帝出聲了。
她的目光,望向這群讀書人。
“張儒之死。”
“朕,一定會給天下人一個(gè)交代。”
“今日,冊封之日,諸國來使皆在,需要如此嗎?”
女帝開口,她的目光,寒冷至極,這是她最后一次開口,以大魏女帝的身份,和談此事。
不管許清宵有沒有修煉異術(shù),眼下,她不想要鬧出任何是非,許清宵乃是大魏平亂侯,也是大魏現(xiàn)在的主心骨,誰都可以出事,唯獨(dú)許清宵不能出事。
這是她最后的底線。
可是。
女帝的讓步,并沒有得到朱圣一脈的認(rèn)可。
“陛下,我等是替天行道,這件事情,已經(jīng)不是張儒之死了,而是大魏出了妖。”
有大儒開口,依舊不讓步。
態(tài)度無比堅(jiān)決。
“我等替天行道,還望陛下清醒。”
百萬讀書人也齊齊開口,他們做好了死在這里的準(zhǔn)備,這一刻,他們渾然無懼。
就是要一個(gè)結(jié)果。
天穹之上。
圣器即將徹底復(fù)蘇。
陳正儒終究是忍不住開口了。
“荒謬!”
“天大的荒謬!”
“爾等口口聲聲說,是替天行道,可爾等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
“大魏危難之時(shí),平亂侯臨危受命,鎮(zhèn)壓異族國,殺降屠城,是為保我大魏百姓,再瞧瞧你們這幫人在做什么?”
“國家有難,你們非但不幫忙,反而添亂,這就是爾等的替天行道?”
“如今大魏盛世即將來臨,爾等又在這里惹是生非。”
“好!”
“好!”
“好!”
“好一個(gè)替天行道,既然如此,那今日,老夫便背負(fù)這千古罵名了。”
“八門京兵聽令!”
“將這些讀書人,全部扣押,誰敢不服,今日,陳某,殺儒。”
這一刻。
陳正儒站了出來。
他是大魏丞相。
他知道,許清宵不能死,不管許清宵到底有沒有修煉異術(shù),他賭不起,女帝也賭不起。
眼下是一個(gè)必死之局,許清宵不能出面,不管他說什么,對局勢都不好。
可如若讓這幫讀書人在這樣下去的話,就真的會鬧出大事。
不管許清宵有沒有修煉異術(shù),八玉圣尺徹底復(fù)蘇,許清宵殺降屠城之事,也會被清算。
他不允許有任何人傷害許清宵,因?yàn)樵S清宵是大魏崛起的唯一希望。
而他陳正儒,當(dāng)年立言,也是為大魏王朝立言。
這一刻。
陳正儒站出來了。
轟轟轟!
他體內(nèi)的浩然正氣宣泄而出,他以自身儒位,鎮(zhèn)殺百萬讀書人,他要犧牲自我,來保全許清宵,化解這場災(zāi)禍。
“陳儒,你變了,你當(dāng)真變了。”
“陳儒,莫要如此,你這是無謂的犧牲。”
“陳儒,你真的過分了。”
此時(shí)此刻,一位位大儒站出來,他們怒斥陳正儒這番行為,聲音充滿著怒意。
眾讀書人也是勃然大怒,畢竟他們針對的人,是許清宵,他們被殺,他們無懼,可死在許清宵手中,才能達(dá)到他們的目的。
現(xiàn)在陳正儒出現(xiàn),想要替許清宵抵擋這一劫難,他們自然不服。
可就在此時(shí)。
蓬儒的聲音響起了。
“一位大儒,還不夠格,百萬讀書人,你敢殺嗎?”
蓬儒開口。
剎那間,天牢激射出一道無與倫比的浩然正氣,沒入了八玉圣尺之中。
與此同時(shí),懸浮在文宮之上的八玉圣尺,爆發(fā)出恐怖的力量,直接沖向陳正儒體內(nèi)。
下一刻,陳正儒整個(gè)人倒飛數(shù)十米外,體內(nèi)浩然正氣被封。
這個(gè)節(jié)骨眼上,蓬袁自然不可能讓一個(gè)陳正儒壞了他的好事。
“妖魔出世,我輩讀書人,同心誅妖。”
蓬儒的聲音響起,傳達(dá)至京都每一個(gè)讀書人耳中。
“誅妖。”
震耳欲聾的聲音在這一刻響起,這是百萬讀書人的意志。
此時(shí),八玉圣尺也綻放出璀璨光芒,幾乎就要復(fù)蘇了。
“許大人絕不可能是妖魔,你們這些讀書人,不得好死啊。”
“你們就是嫉妒我許大人,各位百姓,我們決不能讓他們得逞。”
“許大人,為我大魏,做出如此貢獻(xiàn),我等歷歷在目,反倒是這些讀書人,一個(gè)個(gè)這般,各位,他們想要?dú)⒃S大人,就先殺我們。”
“我就不信了,圣意再強(qiáng),強(qiáng)的過我們這些老百姓,沒有我們這些老百姓,圣人算什么?”
這一刻,百姓們回過神來了。
他們一直處于驚愕狀態(tài),并沒有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可一直到現(xiàn)在,他們徹底明白這幫人想要做什么了。
他們是想要害許清宵,百姓們怎么可能答應(yīng)。
剎那間,有百姓站了出來,站在許清宵面前,對持著這些讀書人。
很快,越來越多的百姓出現(xiàn),他們紛紛站了過來,一個(gè)個(gè)目光堅(jiān)毅。
這是許清宵的民意。
百萬讀書人,的確夸張。
但大魏京都的百姓,可比這些讀書人多太多太多了。
京都天穹之上。
浩然正氣形成君子劍。
然而百姓的民意,形成一塊巨盾。
保護(hù)著許清宵。
也就在此時(shí)。
宮內(nèi)。
許清宵一直在與文宮溝通,八玉圣尺出現(xiàn),想要真正抵抗,就必須要借助自己腦海當(dāng)中的天地文宮。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可是想要真正覺醒天地文宮,以自己大儒的能力,還是不夠。
必須要成為天地大儒。
才能激活天地文宮。
如若朝歌和破邪在的話,自己以大儒的能力即可。
天地大儒嗎?
望著黑壓壓的天穹,狂風(fēng)席卷宮中,將衣衫吹的獵獵作響。
這一刻,許清宵耳邊沒有了任何喧囂之聲,取而代之的是安寧,徹徹底底的安寧。
晉升天地大儒。
需要民意和知曉天命。
現(xiàn)在民意完全夠了。
至于知曉天命,就有些難了。
并非是許清宵不知道天命是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
順天理而應(yīng)本心。
既要順從天理,又要從心。
細(xì)細(xì)想來。
許清宵認(rèn)真琢磨,自從自己踏入儒道之時(shí),自己所作的每一件事情。
仿佛都不是在順從天理。
怒懟大儒,大鬧刑部,斬郡王殺番商,太平詩會,文宮自證,平亂異族。
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是絕境。
幾乎每一件事情,在別人眼中看來,自己都不可能破局。
但自己都破局了,因?yàn)樽约簺]有順從。
如若順從,當(dāng)日嚴(yán)磊抓人,不知道多少人因此受到牽連,被發(fā)配邊疆,這一生再也見不到親人好友。
如若順從,刑部壓制自己,而自己這一生可能就這樣碌碌無為,成為蕓蕓眾生的一員。
如若順從,不殺郡王,不為百萬無辜枉死百姓伸冤,自己的良心將一輩子受到譴責(zé),自己儒心自毀。
如若順從,不殺番商,京都百姓,永無安寧,大魏京都則永遠(yuǎn)被一群人吸血。
如若順從,太平詩會,國威掃盡,大魏文人,無抬頭之日,淪為笑柄。
如若順從,不去自證,遭人詬病,雷霆打擊,一生抬不起頭來。
如若順從,當(dāng)異族國的鐵騎策馬而來時(shí),刀劍之下的每一滴血,都是大魏百姓之血。
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以血鑄史。
每一件事情,都出現(xiàn)在許清宵腦海當(dāng)中。
而這一刻。
宮殿內(nèi)。
一股恐怖無比的氣息,從許清宵體內(nèi)擴(kuò)散而出。
可怕的浩然正氣,席卷整個(gè)大魏京都,許清宵閉上了眼睛,他立在風(fēng)暴之中。
所有人被這股氣息給嚇到了。
一雙雙目光看向許清宵,京都百姓,各國使者,百萬讀書人,文宮大儒,六部尚書,諸位國公,滿朝文武,包括女帝。
每一雙眼睛都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他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何許清宵能釋放出如此強(qiáng)大的氣息。
可就在這一刻,王新志的聲音響起了,顯得無比激動(dòng)。
“許清宵在頓悟,他要踏入天地大儒之境了。”
他的聲音響起,一時(shí)之間,無數(shù)人驚愕,百萬讀書人最為驚愕,那些大儒們也紛紛驚愕了。
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個(gè)時(shí)間段,這個(gè)節(jié)骨眼上,許清宵竟然在頓悟。
他竟然還有心思頓悟,而且看這個(gè)跡象,許清宵可能要突破天地大儒之境了。
眾人驚愕。
如若許清宵在這一刻頓悟成功,受天地認(rèn)可,那有些事情,就不攻自破了。
譬如修煉異術(shù)。
得天地認(rèn)可之儒,怎可能修煉異術(shù)?
如若坐實(shí)許清宵沒有修煉異術(shù),張寧之死,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解答,至于殺降屠城也很好解釋。
最多只能給許清宵制造一些麻煩,而不能像現(xiàn)在這樣,往許清宵身上瘋狂潑臟水。
現(xiàn)在,所有人就抓住一點(diǎn)。
許清宵殺降屠城,懷有其他目的,他修煉了異術(shù),想要制造禍端,用天下百姓的生命,修煉邪術(shù)也好,或者是助紂為虐也好,反正不管如何,許清宵只要解釋不清楚。
他們都可以潑臟水。
可要是成為了天地大儒,這臟水就不好潑了啊。
“吾乃蓬袁,文宮天地大儒,今日,請圣器制裁,誅殺妖魔,倘若此人未修煉異術(shù),老夫甘自廢儒位。”
此時(shí)。
蓬袁的聲音響起,他運(yùn)用儒道神通,大聲開口。
他慌了。
醞釀如此之久,千算萬算,沒有想到許清宵會在這個(gè)時(shí)候,頓悟天地大儒之境。
他不可能讓許清宵頓悟成功的。
一旦許清宵當(dāng)真成為了天地大儒,所有的計(jì)劃,全部打破了。
所以,他寧可賭上一切,也要阻止許清宵成為天地大儒,并且也要將許清宵置于死地。
文宮之上的八玉圣尺,再得到蓬袁的加持之下。
直接爆射出一束無與倫比的光芒,朝著許清宵殺去。
民意之盾,遭受到了巨大的撞擊,好在的是,擋下來了。
“民意如海,圣人啊,這是大魏民意,莫要被小人利用啊,還望圣人復(fù)蘇啊。”
這一刻,陳正儒跪在地上,他嘴角淌血,懇求圣人復(fù)蘇,莫要被小人利用。
“還望圣人復(fù)蘇。”
“圣人啊,睜開眼看看吧。”
“懇求圣人復(fù)蘇,救我大魏忠臣。”
百姓們也紛紛哭喊著,懇求圣人復(fù)蘇,莫要在這樣下去了。
可是,圣意哪里是那么容易復(fù)蘇?
又是一束光芒,比之前更加熾烈,轟擊在民意之盾上。
這一刻,民意之盾有些破裂了,并非是民意不強(qiáng),而是現(xiàn)在的民意,只是京都百姓的民意,整個(gè)大魏百姓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百萬讀書人一個(gè)個(gè)攥緊拳頭,他們希望看到許清宵受罰的那一刻。
但更加擔(dān)心的是,許清宵在這個(gè)時(shí)候,頓悟成功了。
第三束光芒。
民意之盾直接被擊破。
而八玉圣尺依舊醞釀著更強(qiáng)的能量,朝著許清宵轟殺而去。
然而。
許清宵沒有察覺外面的任何事情,他現(xiàn)在一直在思索一句話。
‘順天理而應(yīng)本心’
‘中心思想’
自己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
不是為民這種立言之志,而是思想上的一個(gè)感悟。
唯獨(dú)明白中心思想,才能知曉天命。
天命不可逆。
天理不可反。
順天命,大道昌盛。
逆天命,萬世皆哀。
天地者,自然之規(guī)律。
儒者,知天命,而順自然。
許清宵感悟。
而外界。
第四道攻擊殺來,一束光芒,劃破天穹。
大魏皇宮。
這一刻,當(dāng)所有人認(rèn)為許清宵已經(jīng)無力抵擋時(shí)。
突兀之間。
大魏宮中。
一束更為熾烈的光芒沖天而起。
皇室祠堂之中。
一柄生銹戰(zhàn)刀,出現(xiàn)在許清宵頭頂之上,爆發(fā)出無與倫比的力量,將虛空壓塌,可怕至極。
這是大魏鎮(zhèn)國器。
太祖長刀。
國器震動(dòng),直接將這束光芒震散,無匹的力量出現(xiàn)。
這一次,是王朝之力,對抗圣人之力。
嗡嗡嗡!
太祖長刀震顫,似乎是因?yàn)樵S久未出世而喜悅一般。
恐怖的戰(zhàn)意,也至女帝身上釋放而出。
“蓬袁。”
“你,過分了。”
女帝的目光,在這一刻露出了殺機(jī)。
她知道大魏文宮想要做什么。
一直以來,她對大魏文宮,都屬于退讓狀態(tài),不是惹不起,而是不希望招惹這些人。
可一次次的退讓,換來的卻是一次次得寸進(jìn)尺。
今日。
她連續(xù)給了他們四次臺階。
他們都沒有下。
那現(xiàn)在,她也不需要給這幫人臺階了。
要鬧翻是吧?
那就乘著今日,直接鬧翻。
難不成大魏沒了文宮,就當(dāng)真不行了嗎?
突邪王朝有沒有文宮?
初元王朝有沒有文宮?
大魏建國之時(shí),有沒有文宮?
都沒了。
她就不信,沒有了文宮,大魏就要垮掉。
“陛下。”
“您當(dāng)真是被許清宵蒙蔽了雙眼。”
“不過,一刻鐘內(nèi)。”
“老夫會讓您看到許清宵的真正面目。”
“圣器已經(jīng)徹底激活,一刻鐘內(nèi),萬事皆定,他許清宵一刻鐘,成不了天地大儒的。”
“這九次圣罰。”
“許清宵是擋不住的。”
“沒有人能幫他,陛下,望三思!”
蓬袁出聲,他言語之中充滿著自信,圣器已經(jīng)復(fù)蘇,將勢不可擋,除非許清宵能成為天地大儒。
可一刻鐘的時(shí)間。
夠嗎?
顯然是不夠的。
蓬袁一番話,讓大魏女帝眼中寒芒十足。
只是。
就在這一刻,第五道圣芒沖擊而來。
可突兀之間,一道鐘聲忽然響起了。
聲音來自大魏文宮,而隨著鐘聲響起。
一切的異象,徹底定住。
這是第二件圣器,大魏文鐘。
與此同時(shí)。
一道宏偉至極之聲響起了。
“知天命,順天理,萬法自然。”
“今日。”
“吾許清宵,已明天命。”
隨著宏偉之聲響起。
汪洋一般的才氣,從天而墜,涌入了大魏京都。
大魏文宮中。
再一次響起鐘聲。
八道鐘聲,代表著世上再添一位天地大儒。
九道鐘聲,代表著世上再添一位圣人了。
而此時(shí),大魏京都。
在這一刻。
莫名安靜下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