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覺醒,我的時代 第九章、行酒令
三五好友,師長同門,酒至酣出,太炎先生提出行酒令,做主令官,行姓名令,既由令官發(fā)問,以此吟出帶有在場各位姓氏的詩詞,規(guī)定時間內(nèi),想不出則罰酒,再過一輪,還吟不出不出,就繼續(xù)罰酒,一個姓氏只能剩一個人不喝酒,才算結(jié)束!
太炎先生點到逷先先生,那么下面的吟誦的詩詞里面就必須帶有朱字!湯皖仗著腦子里的記憶,硬是跟了三輪,隨后只能靠著酒量硬撐,錢玄第七輪淘汰,迅哥兒第八輪,逷先先生站到最后!
太炎先生第二個點到迅哥兒,即帶有周字的詩詞,湯皖同樣只跟了三輪,分別是短歌行;赤壁;赤壁賦。
和文化人談文化,純屬沒事找虐,湯皖就是這種,好在酒量夠持久,也就這么踉踉蹌蹌勉強跟一圈。
迅哥兒是徹底和錢玄杠上了,姓名令逷先先生獨山鰲頭,剩余兩人各勝一圈打平,湯皖吊車尾,看不見尾燈的那種。
于是迅哥兒提議飛花令,聽到太炎先生解釋飛花令,湯皖發(fā)現(xiàn)這種玩法更難,比姓名令高級,不但要出現(xiàn)特定字,還有明確的位置限定。
例如:
花開堪折直須折,花字為首;
落花人獨立,花字為第二位;
感時花濺淚,花字為第三位;
以此類推,跟不上或者位置不對罰酒,眼見這倆人掐的死去活來,湯皖自知這類游戲與自己無緣,實在是超出了九年義務(wù)致教育的范圍,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何況,雖然這酒度數(shù)不高,但萬一積少成多,喝醉了,說出什么瘋言瘋語,豈不是鬧笑話!
于是怯怯起身招呼全場,佯裝誠懇道:
“各位先生原諒一下,我自知學(xué)識匱乏,實在不能繼續(xù)喝酒了,還請包涵。”
錢玄哪能放過灌倒湯皖的機會,距離上次被湯皖放到還不足一個月,晚上可是牟足了勁,要向湯皖和迅哥兒發(fā)難的。
連說道:
“皖之兄向來酒場無敵,怎么今天倒是先繳械投降了呢?”
迅哥兒及時補充道:
“原來皖之兄酒量如海,今日怎得提前收場,莫非家中有急事?”
聽到這,旁邊錢玄大聲仰天大笑道:
“皖之孤家寡人一個,家中連只母蒼蠅都沒有。”
眾人皆哄堂大笑,倒是惹得湯皖羞澀難耐,面紅耳赤,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都崇尚早婚,過了二十還是沒結(jié)婚,是要被鄙視的。
但是又不能直接說,你們文化人的事情我實在摻和不了,人都是好面子的,湯皖也不例外。只得轉(zhuǎn)而求其次道:
“要不這樣吧,你們說個其他懲罰,只要不違背倫理道德,我接了就是。”
錢玄和迅哥兒倆人可不愿放過這個機會,繼續(xù)聲討。湯皖反正頂這個厚臉皮,飛花令肯定不來了,免得自討苦吃。
還是太炎先生出來打了個圓場道:
“皖之年齡最小,以禮待之,可讓;國學(xué)非他擅長,當(dāng)讓;常言道:詩詞歌賦,不如讓皖之任選一樣!”
湯皖順著階梯就往下爬,也顧不得旁人大笑,想了想,計上心來,便道:
“那我就唱歌吧,唱的要是難聽,盡可捂住耳朵,我不怪他!”
挺起胸膛,迎著眾人,張口便大聲唱到: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wèi)T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fēng)光
可能是飲了酒,也可能是吃飽喝足,更可能是這首歌對這個時代賦予的意義更深刻。盡管沒有專業(yè)歌手唱的那么動聽,甚至高音有些嘶啞,但卻深深的吸引了眾人的耳朵。
兩條大河橫貫中華大地,一條在北,一條在南,自西邊高山而下,蜿蜒千里東流入海,幾千年來皆如此,哺育兩岸的一代又一代的窮苦大眾。
八百里皖江,成就了一片自古以來就繁盛的魚米之鄉(xiāng),譜寫了一首首英雄贊歌。湯皖想起了小時候去江邊外婆家,那時候沒有通車,近點地方全靠兩條腿走,累了就讓父親背著,母親在后面托著!
走過大片翠綠的稻田,走上長江邊的高高的沿江大堤,兩旁有茂密繁盛的蘆葦蕩,遠處的江面上行駛著各式各樣的船只,發(fā)出刺耳的汽笛聲。
不知道此刻的他們是不是也聽到了這首我的祖國,雖然腳踩同一片中華大地,但此年卻不是彼年,此人也非彼人。
一想到此處,眼淚便不由自主的唰唰往下流,湯皖用袖子擦拭眼淚,朝著老家的方向繼續(xù)大聲唱到: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一曲唱完,耳邊傳來了熱烈的掌聲,回首看去,只見坐在上首的太炎先生雙眼通紅,顫顫巍巍道:
“皖之唱的精彩之極,讓我想起了我老家——浙江余杭,我家門口也有一條大河,叫錢塘江。”
隨后嘆噓道:
“一晃竟然三十多年,也漸漸淡了老家的模樣,等此間事了,我便回浙江老家,安度晚年!”
隨后嘴里也喃喃唱起了: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
、、、、、、、、
漸漸歌聲變大,大家都打著拍子,一起隨著太炎先生高聲唱著。
好的作品是不受時間,不受時空影響的,是能呼喚的起內(nèi)心深處的某些悸動,正是因為如此,才造就了經(jīng)典。
正是因為經(jīng)典,才帶給了不同的聽眾不一樣的情愫,太炎先生想起老家鄉(xiāng),湯皖想起老父母,迅哥兒等人想起了家仇國恨。
逷先先生忙問道:“這首歌是哪位先生所作?歌詞樸素致雅,卻又鏗鏘有力,實乃大作!”
我的祖國在新中國聲名遠播,影響力很大,在普通民眾心中地位極高。在上小學(xué)的時候,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最可愛的人,講述的是遠離家鄉(xiāng)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的故事,湯皖便是在那個時候從語文老師那里學(xué)來的。
現(xiàn)在自然不能實話實說,但又不好意思厚著臉皮剽竊,只好說道:
“這是我們老家那一帶的民調(diào),世世代代口口相傳,我在南洋那會,也是從周圍老家人嘴里聽到的,就記在心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