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仙武世界:開局陸地劍仙 >> 目錄 >> 第四十章 書生鎮國門 |
第四十章 書生鎮國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仙武世界:開局陸地劍仙 第四十章 書生鎮國門 雁門郡,郡城。 天際陰翳,籠罩四野。 硝煙滿城,血水涂墻。 血腥氣息彌漫不休,曠野之外,放眼所見盡都是鋪陳各處的尸體。 被譽為國之重器,可射殺宗師的神機重弩陳列在這城墻之上,由邁入武道大門的兵將執掌。 這種重弩之箭矢,通身皆由玄鐵鍛造而成,那尖頭鋒銳被重弩射出,足以將巨石轟碎,也是戰爭之時能有效抑制住武道高手進攻的大型器械之一。 可能造成傷害,和一定能夠滅殺,卻完全是兩碼事情。 如果神機重弩真能徹底射殺宗師,震懾天下武道高手,那這北蠻大軍也不至于會如此放肆了。 不過即使只有很小的機會,也不可忽視這神機重弩能夠給武道高手帶來的莫大威脅。 最起碼,眼下這北蠻主將不敢孤身一人沖上城墻,就很好的證明了這個道理。 而眼下整個雁門郡,乃至于整個北涼州,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只要能在這如狂風驟雨般的進攻之下再支撐些時日,那么來自后方的支援,就將即刻而至。 到時候,這慘烈至極,幾乎充斥著絕望的雁門戰場,才能說有了希望。 只是卻不知道,這一縷希望的曙光,究竟何時才能到來。 此刻,雁門城墻處。 雁門郡守陳朝年,以一介文官之身,立身于這墻頭之上,代替著掌旗使的職責,親自扛起了一側代表了整個三軍之魂的北涼大纛旗。 他本是大夏士人,出身望族,出仕十載便做到了這一郡郡守之位,眼下不過而立之年。 本來以陳朝年這尊貴的身份,完全不需要效命于北涼,而且陳家堂堂江左豪門,世世代代都有位列朝上三公者,只要陳朝年想退,他這條性命絕對會毫發無傷。 可為一地主政之人,牧守一方千里沃土,為整個雁門百姓之父母官,陳朝年的態度,就決定了下屬官員,乃至于整個雁門郡下轄范圍內所有人的態度。 如果他退了,毫無疑問,整個郡城乃至于下屬三縣的士氣就將盡散。 那時候,大家只會各自逃命,能有多遠跑多遠,沒有誰會再去期盼著來自其余郡縣,乃至于鎮守邊關的北涼重軍之支援。 對于這一切,陳朝年心中都有數。 散亂如蝗蟲般的奔命,又怎能跑得過訓練有素的北蠻大軍? 若是真如一盤散沙,那到時候不只是雁門郡守不住,就連其余接壤的郡縣,恐怕都會有滅頂之災降臨。 這種結局,與陳朝年的初衷不符。 雖說自己北上前來涼州任職,效忠于北涼大帳之下,乃是族中為大夏日后形勢下注而決定,不必冒上性命危險。 但陳朝年想著,自己既然戴上了這頂烏紗帽,為這一方郡縣之守,那以他的秉性,他便要對得起這些對他抱有期望的滿郡百姓。 陳朝年自認自己不是什么救世主。 如果此次前來叩關的,是那大夏金羽軍統帥薛岳,那在明知形勢已回天無力的情況之下,陳朝年或許會選擇為眾多百姓著想,開城投降。 畢竟他自個兒也惜命,全家老小皆系于一身,又是出身名門望族,求得一條性命保全不難,犯不著在這大夏與北涼的博弈中淪為犧牲品。 形勢最差,大不了一卷詩書行萬里,從今往后過著那閑云野鶴,隱姓埋名之生活,也未嘗不可。 但沒奈何,眼下來的,卻不是自大夏平叛的金羽軍。 轟隆隆!! 遠處還未停歇多久的喊殺聲,于此刻再度回蕩而出。 陳朝年聽聞此動靜,條件反射般的握緊了手中的北涼黑紅大纛旗,一邊將其賣力于半空舞動,一邊收回了紛亂的思緒。 大夏,北涼,歸根結底都是一脈同源,即使主政者不同,但對于底下的百姓都沒什么兩樣。 如果是金羽軍入關而來,絕不會對這些下屬百姓行屠殺之舉,因為他們要臉,也要名聲。 但這些自玄州邊境而上的北蠻畜生就不一樣了。 他們,絕對做得出來這等喪心病狂之事! 想起之前不斷傳來的噩耗,這名修儒家浩然之氣的書生郡守,不禁握緊手中旗桿,胸中怒生憤慨。 七鎮轄境,二十六處村落! 不過短短數日...等到自己派遣探子冒著性命危險前去查探時,已是血流干涸,不見活人蹤跡,各處盡是尸體橫陳,臭氣熏天之景! 如此可惡行徑,簡直罄竹難書! 這一切的一切,都叫這個本飽讀詩書,習文修武的世家貴人無法直視。 也正因如此,陳朝年在經過一番天人交戰之后,方才定下決心決意不退,隨后動員了整個雁門郡城所有可戰之士,在此攔截這些遠道而來的北蠻大軍! 黑云壓境,北蠻鐵騎摧城來。 而雁門郡城城墻之上,早已經弓弩齊備,靜待君來! 一萬五千名郡城府兵,經過兩輪消耗,早就已經死傷半數,眼下這城墻滿滿當當的黑壓壓之人頭,盡都是受到陳朝年傳喚的雁門青壯之士上來接替的。 戰爭之前,自然有恐慌情緒蔓延,也不乏有想要逃命之人出現。 可陳朝年既已決定以死衛城,不叫這些北蠻鐵騎入關一步,那他又怎么可能讓局勢崩盤! 眼下軍情緊急,因此陳朝年特有三條例令頒發,范圍涵蓋滿城上下,上至郡守,下至黎民。 凡有不遵命令者,斬! 凡有妖言惑眾者,斬! 凡有臨陣脫逃者,斬! 有亂象顯,當用重典! 北蠻攻勢兇狠,把這位本來手不染血,渾身白衣不沾塵的一郡主官,生生給逼成了一個親手抬刀殺人的劊子手。 可也正因有這等鐵血手段鎮壓情緒,才叫這位書生郡守能在抗住各方壓力之下,牢牢守住了這座城池! 雖說其中也有北蠻分出兵力,去襲擊其他縣城的原因存在,但也不能因此,便將陳朝年功勛之卓著給全盤否認掉。 一個人只有在面臨絕境之時,才能看出能力到底有多強大。 而雁門郡城應當慶幸,有這位郡守以身鎮城,提起滿城士氣。
不然恐怕在那北蠻第一波攻城之際,這座郡城就該就此淪陷,生靈涂炭了,又哪里有機會能派出信使,千里迢迢的去往那北涼求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