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穿梭致富從1985開始 第五百七十三章 重載試驗
西飛兩個大頭頭十分的謙虛,任何人打電話來,都說不算啥,抄的別人的,當然具體的數(shù)據(jù)早就匯報上去了。
在軍工行業(yè)里面,其實就是大家互相抄,難受的不是抄的一方,是被抄的一方。
你想啊,你辛辛苦苦弄出來的東西,時間,精力,金錢,結(jié)果被別人白嫖走了,你心里什么滋味?
更難受的是對方在抄伱的基礎(chǔ)上,最后還弄的比你好,比你優(yōu)秀。
“何老師,下午可以進行飛行試驗嗎?”吃完飯,兩個大頭頭看著何貴問道。
“可以試飛一次,不過這貨機載重試驗,兩位準備裝載什么?”何貴開口問道。
“何老師,裝載試驗要裝多少?”西飛兩個大頭頭問道。
“一二百噸吧,開始一百噸,后面二百噸,最后還要進行滿載長航程試驗,當然也可以推后,只是我擔心試飛員沒有經(jīng)驗,這飛機畢竟是我設(shè)計的,所以我?guī)麄冿w一回,以后就有經(jīng)驗了。”何貴開口說道。
“何老師,這個我們來安排。”
“太謝謝何老師您了,您帶飛一回是最好的。”西飛兩個大頭頭說道。
何貴點點頭,這第一架飛機本來就是驗證機,就是要在飛機極限的情況下,進行折騰,不斷的折騰。
全世界來內(nèi)地的機票都爆滿了,一些普通人準備上飛機的時候被告知,機票超賣了,然后會給你改簽下一趟航班。
因為其他國家的情報機構(gòu)發(fā)現(xiàn)與其自己在辦公室里面看衛(wèi)星照片,還不如現(xiàn)場來看。
當然西飛這跑道外面本來人就多。
下午的時候,繼續(xù)在跑道上滑行,不時的停下一陣子,然后繼續(xù)滑行。
在這邊圍觀的人大部分都懂得一些。
“諸位老鐵,飛行系統(tǒng)是飛機的核心,是神經(jīng),所以需要不斷的在地面測試,大家看,測試的時候尾翼,機翼都有動作,這就是在測試系統(tǒng)。”
“一般來說飛行系統(tǒng)需要三到六個月的不間斷測試,后面還有進行極限裝載飛行試驗。”
“不過西飛這邊的技術(shù)水平很高,上一次的民航客機幾天就上去飛了,咱們有幸也許就在這兩三天之內(nèi)就可以看到首飛。”
不少主播在這邊直播,觀看的人數(shù)那是杠杠的,直播間彈幕也是發(fā)了很多。
“我一年工資還買不了一個輪胎。”
“我兩年工資買個輪胎。”
“我也差不多兩年……。”
“主播知道這飛機的造價嗎?”
“就是,這飛機大概造價是多少?”
主播看到有人提問,喝了一口水說道:“具體的造價不清楚以前最后一架被摧毀之后,有專家說修復(fù)至少要30億美金。”
“我去……。”
“看樣子有些人低估了輪胎的價值。”
“豈不是說這全新的造價翻倍?”
“不止翻倍,里面的技術(shù)含量無價的,西飛能造這種大家伙,那么比這小的任何運輸機,都是輕松拿捏,還有什么加油機,還有什么預(yù)警機,都是弟中弟,在這種龐然大物面前,啥也不是。”
“是的,這運輸機可以說是一躍成為最頂級的運輸機。”
“這運輸機怎么就成頂級的了,抄別人老掉牙的東西。”
“樓上的怕不是有什么大病,你怎么來衡量運輸機的是不是頂級的,難道是用你的瞎眼來看的?”
“衡量運輸機唯一的標準,就是載重質(zhì)量,其余的什么油耗,什么性價比,還有什么防御措施,都是扯淡的,在現(xiàn)代防空火力面前,任何運輸機,都別想逃脫,運輸機躲導(dǎo)彈,不好意思,這是電影里面的,早二三十年,防空導(dǎo)彈就不單純是紅外引導(dǎo)了,現(xiàn)在智能導(dǎo)引頭。”
“對,主播把剛才那個白癡踢了。”
“就是,一些碎狗腦子不知道想什么呢?”
“快看,這是不是要起飛了?”
今天最后的試驗,進行首次飛行,燃油也是經(jīng)過計算的,西飛的一個大頭頭上了飛機,之所以兩個不一起上,是怕出什么問題。
整個飛機高度最高18米,相當于六層樓的高度,而在客艙舷窗位置,差不多是17米的樣子,在這個高度看其他東西,就感覺自己所在的位置很高。
在這里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一邊的三個發(fā)動機掛在翅膀上,客艙這邊做了隔音設(shè)施,相對來說比機艙好多了,在機艙貨倉里面,工作的人員要戴上耳機。
何貴一邊準備起飛,一邊給旁邊的副駕駛,還有身后的駕駛員講解,而工程官也在后面密切注意著儀表上的參數(shù),里面全部是中文面板,飛行系統(tǒng)也是全中文的。
銀龍終于要迎來它的首次飛行,加油完畢之后加油車撤走,何貴就與塔臺溝通,準備起飛。
六臺發(fā)動機依次點火完畢,何貴與塔臺配合,并且周圍空域都清空了,現(xiàn)場還有反無人機系統(tǒng)。
引擎開始咆哮,發(fā)動機功率越來越大,起飛降落有嚴格的程序的,達到什么速度該怎么操作,不是說隨便怎么造就可以的。
第一次飛行何貴并未短距離飛行,當然這個短距離也不短了。
基本上兩千多米的位置起飛的,這是空載,并且燃油也沒有多少。
第一次試飛是不收起落架的,整個飛機飛上了半空,就在西飛的廠子上空低空盤旋。
“我去……。”當飛機盤旋到了臨近跑道這邊觀看的人群上空,下面人群看著撲面而來的龐然大物,壓力瞬間飆升。
飛機飛過之后,不少人激動的腿都哆嗦,腎上腺素暴漲。
“兄弟們,你們感受到了嗎,那撲面而來的壓力,仿佛里面被遠古兇獸盯上的,我當時大腦一片空白,說實話我差點就撲在地上,但是我知道沒問題,我相信西飛。”
飛機飛了十來分鐘,就開始降落了,穩(wěn)定的降落之后,西飛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以及圍觀的人都歡呼不已。
“一切正常。”何貴在零五年那邊飛過225,落地之后查看一遍系統(tǒng),然后才說道,這是試飛的正常程序。
飛機被拖回了一邊的機庫,大家這才恍然大悟,這機庫是為這飛機做準備的啊。
晚上的時候,某電視臺在七點新聞開始就播報了一條新聞。
新聞很短:我國最新型的超大運輸機在今天進行了首次飛行,超大運輸機代號,銀龍。
其余的沒有了,圖片都沒有一張,但是大家都知道說的是什么,網(wǎng)上對于銀龍這個稱號感覺有些不符合。
“黃色的不應(yīng)該是黃龍嗎?”
“你來現(xiàn)場感受一下,下午首飛的時候,你就知道為什么叫銀龍了。”
“我明天也來感受一下,就是不知道西飛給不給面子。”
“按照道理來說,飛機試飛不應(yīng)該在人群上空的,試飛員肯定要寫檢查,說不定還要受罰。”
西飛兩個大頭頭吃了飯回到家,打開手機看著網(wǎng)民對飛機的評價,看到這個評論,撇撇嘴,處罰個蛋啊,誰敢處罰何老師,活的不耐煩了是不是?
何貴第二天坐在飛機駕駛位置上,戴著頭盔,這是遮掩自己,畢竟幾百米距離,稍微好點的望遠鏡都可以看清自己。
“我去,這是干啥?”等到飛機被拖到跑道,何貴看著一溜的裝甲車。
飛機停穩(wěn)之后,技術(shù)人員,工程師,還有西飛大頭頭就上了飛機。
“何老師,這貨物怎么樣?”
“這是我國新型的履帶式裝甲車,黑貓,這本來是要運送到高原的,這車是為高原作戰(zhàn)設(shè)計的,柴油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還是從何老師您當年制造的發(fā)動機的衍生型號,動力1200馬力,配備了防空,反坦克等等的,重量只有18噸。”西飛一個大頭頭說道。
“問題沒問題的,但是這是不是敏感了?”何貴開口問道。
“呵呵,咱們西飛弄的東西就沒有不敏感的。”
何貴覺得這話有理,從外國來的某些不懷好意的人,本來以為來到現(xiàn)場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是他們低估了吃瓜群眾的覺醒,第一批占據(jù)好位置的人肯定不愿意走,一些主播知道自己走了,再也擠不進來了。
而這些不懷好意的不但沒看到飛機,還有什么錢包不見了,手機不見了,這些人有些是經(jīng)過訓(xùn)練,但是五六個人一起擠你,你能感受到毛線啊?
“老鐵,看到?jīng)]有,裝甲車啊,十輛啊,這是要進行載重試驗啊。”
“雖然裝甲車被遮擋了大部分,但是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履帶絕對是一個新款的,好像是傳說中的黑貓,是北方專用的,據(jù)說采用了新型的發(fā)動機。”
那些來這里的外國人發(fā)現(xiàn)與其到現(xiàn)場還不如在酒店里面看直播,不但安全,看的還很清楚。
這就證明飛機的系統(tǒng)很優(yōu)秀,吃了飯,何貴就拿到了飛行計劃,裝甲車是要送到西北某地的。
下午的時候,機組人員就通過了計算,準備把十輛裝甲車上飛機。
當飛機的機頭上翻90度,起落架放平,機艙尾部艙門打開,放下。
裝甲車直接開上了飛機……。
“我去,兩邊同時裝貨,卸貨,這可比原版的要快多了。”
“那是肯定的。”
“不知道送到那里,還是說就地載荷試驗?”
“不清楚,不過應(yīng)該不會太近。”
其實這次飛行距離不是很遠,也就一千六百多公里,去的地方是哈米。
貨倉內(nèi)部有更先進的系統(tǒng),當系統(tǒng)接受到了裝載方案,貨倉頭頂?shù)闹悄芟到y(tǒng),就會對下面裝載的貨物進行分析,并且在貨倉下面還帶有壓力系統(tǒng),可以精準的估算出整個貨物的重量。
以后電視劇里面那種躲藏在貨物里面上飛機的橋段,就沒有了。
裝甲車的駕駛員聽到耳機里面機組人員的指揮,一氣呵成的就把裝甲車停放在了制定位置,然后熄火,關(guān)閉裝甲車電源,然后其他人員快速的進行固定。
固定也采用了自動與手動結(jié)合的方式,地面彈開一個設(shè)備,里面就是固定的繩子之類的,這些繩子一頭會有鎖扣之類的,直接把裝甲車鎖死固定,裝甲車履帶前后也會被卡死。
貨倉地板下面的液壓裝置會拉緊繩子,當繩子的拉力達到標準之后,工人手動把繩索鎖死。
路上一旦某些繩子拉力小到了一定的閾值,系統(tǒng)會提示,工人就要手動解鎖,然后系統(tǒng)會繼續(xù)加大到設(shè)定的拉力。
所以裝貨的速度很快,不需要多糾結(jié)什么。
一個小時之后,十輛裝甲車就上了飛機,周圍看的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大型運輸機裝貨是很麻煩的,但是這一個小時裝備完畢,這證明什么?
“我去,這么牛逼的嗎,我貨拉拉很多時候裝貨都不止一個小時。”
“嘿嘿,你貨拉拉又不急。”
“就是。”
“嘖嘖,內(nèi)部肯定進行大改的,這是第一次裝載,就一個小時,我個人覺得后續(xù)還可以提高。”
“按照滿載2500公里的飛行距離,按照九百公里每小時,那么一次就是兩小時四十多分鐘,來回差不多五個半小時,然后裝貨一個小時,卸貨四十分鐘,七個小時投送十輛裝甲車還可以連同人員,到2500公里。”
“那么一天可以投送三十輛裝甲車,如果是十架飛機,一天就可以投送三百多輛裝甲車……我去”
“牛逼,三百多輛裝甲車,要是換成坦克,一次運送五輛,那么一天投送150輛坦克,還是重型坦克……。”
“西飛牛逼啊……。”
何貴這邊通過系統(tǒng)檢查了貨倉里面的貨物,包括地板下面的壓力平衡數(shù)據(jù),還有貨倉頂部的各種智能裝載系統(tǒng)。
“何老師這設(shè)計太牛逼了。”
“就是,一個小時就裝好了,后面熟悉了,估計最多半小時。”
“卸貨才快呢。”
“嘖嘖。”
一起出發(fā)的還有這些裝甲車的乘員,這些人在客艙位置,也可以在貨倉位置,人多就在貨倉里面隨便坐。
油料,水等加滿之后,銀龍就一飛沖天。
“嘖嘖,不知道多久回來。”直播間不少人在發(fā)彈幕。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