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jì)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第一臣  >>  目錄 >> 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圣賢

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圣賢

作者:青史盡成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青史盡成灰 | 大明第一臣 | 更多標(biāo)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第一臣 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圣賢

“主公,臣縱然是圣賢,臣一人之力,又有多大?”

朱元章眉頭一皺,你的力量不大嗎?

咱怎么覺得你無處不在啊!

正在老朱沉吟的時候,張希孟又問了一句,這個更驚悚了,“陛下之力,又有多大?”

這回可把老朱問呆住了,片刻之后,老朱哈哈大笑:“咱有多大的力氣?在朝之中,只要你和李先生聯(lián)手,咱就無可奈何。在宮中,只要皇后和太子攜手,咱就無從下手。咱有多大的力量?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凡夫俗子罷了,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真的可以問所欲為,那就是自己犯傻!”

張希孟欣然道:“臣以為陛下所言極是,臣的力量還比不上陛下,就更是凡夫俗子,如何能被稱為圣賢?”

朱元章一陣遲疑,笑道:“先生,你這么說,也并非沒有道理,但是你瞧,這黃河濤濤,水流清澈,放眼望去,山嶺重疊,郁郁蔥蔥。和奏疏所言,光禿禿,溝壑縱橫,濁流滾滾,全然不同,又是何人之功?難道是上天垂青嗎?”

張希孟搖頭,“自然不是上天之力,臣覺得這是百姓之力,是千千萬萬的百姓之力。主公詢問,何人可為圣人,臣斗膽言之,天下萬民,盡皆孔孟,華夏子民,皆為圣賢!”

朱元章聽到這話,渾身劇烈一震,隨即又把目光放在滾滾黃河之上,良久之后,用力頷首,“先生這句話,真的該刻在石碑上,立在黃河邊!”

老朱催動馬匹,直接上了河堤,俯視腳下的河水,心中起伏蕩漾,頗為感慨……要說是誰造就了大明?

一切的源頭,就是這條黃河!

要是沒有黃河的泛濫,也就沒有元廷修河,沒有修河,哪來的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朱元章?lián)峤褡肺簦萑氤了肌?p/> 當(dāng)年起義都說是元廷失德,天怒人怨,這才有黃河泛濫,四方皆反。

可仔細(xì)想想,就算大明修德,黃河就不會泛濫了?

那不是做夢嗎!

說到底,黃河泛濫,根本的問題是人地矛盾,是大面積開墾荒山,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濁流泛濫。

黃河到了下游,抬升淤塞河道,造成地上懸河。

然后就要不斷治理河道,加固堤壩,每年都要靡費巨萬。

等到國家財政困難,山窮水盡的時候,就不免河堤決口,造成千百里的水鄉(xiāng)澤國。

這時候國家有積蓄,官吏心中有百姓,尚能維持一二,可若是上奢下貪,靡費無度,不顧百姓死活,也就到了國家將亡的窮途末路。

“先生,你說這黃河泛濫,到底是天災(zāi),還是人禍?”

張希孟也盯著腳下的河水,沉吟了少許,笑道:“臣也說不好是天災(zāi)人禍,但是臣知道,要想治理好黃河,卻要天時地利人和!”

老朱怔了下,不由得用力點頭。

確實,他很清楚,治理黃河的過程……明初可以說是治河最好的時機,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首先,連年征戰(zhàn),讓關(guān)中等地,人口急速流失……雖說這是個巨大的悲劇,但也客觀緩解了人地矛盾。

成片的村莊消失,數(shù)以百萬計的百姓,離開了祖祖輩輩生存的土地。

黃河泛濫,帶來的不光是水災(zāi),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崩壞。

黃河下游甚至出現(xiàn)了大片沙漠,種不了莊稼,存不住水,土地鹽堿化,又給蝗蟲提供了生存土壤。

水旱蝗災(zāi),接連蹂躪中原大地。

這種系統(tǒng)性的生態(tài)崩潰,才是最可怕的。

新生的大明王朝,全力以赴,治理鹽堿,重新植樹造林,抵御風(fēng)沙,加固堤壩,保護百姓的安全。

下游如此,在黃河中游,動作更大。

直接劃定了大片的區(qū)域,作為林區(qū),不許耕種,也不許砍伐樹木。

這也就是國初,人員稀少,即便有些人,也可以遷居出來,要是放在人口恢復(fù)的時期,想遷居幾百萬,上千萬人,那不是自取滅亡嗎?

通過十年的努力,大明朝累計遷居七萬多人,圈定出差不多十個府,五十多個縣的面積,作為水土保育區(qū)。

隨后大明又陸續(xù)安排了近十萬老兵,解甲歸田,到這些地方,種植樹木,治理水土。

這些老兵都能分到大片的林區(qū),他們可以在林地中間,種植藥材,養(yǎng)殖雞鴨鵝……朝廷安排了收購點,另外還有免稅,糧食補貼。

而且還有人研究出羽絨衣,他們廣泛收購鴨絨鵝絨,填充在上好的絲綢里面,做成輕便保暖的衣服,一件就能賣三五貫錢。

就這樣,每年朝廷撥出五百萬貫以上的治河費用,再加上地方的投入,開支千萬貫。

再有無數(shù)百姓,十萬老兵,大家伙齊心協(xié)力,總算恢復(fù)了黃河中游的生態(tài)。

幸好這還是明初,破壞不算嚴(yán)重,遷徙人口也比較容易。

真不知道幾百年后,想要治理黃河,又要付出多少代價?

張希孟講神州皆圣賢,并沒有任何夸大其詞。

至少在治理黃河這件事上,從上到下,每一個投身其中的人,都當(dāng)?shù)闷鹗ベt的稱呼。

他們靠著自己的努力,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安全舒適的生存環(huán)境。

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

張希孟當(dāng)真和老朱到了幾個農(nóng)戶家里走訪,去瞧瞧他們活得怎么樣?

其中一個老兵,告訴了他們非常多的消息……他大約是最早一批來到關(guān)中的士兵。

他是開封人,隨著北伐西路軍打進了關(guān)中,前后拉鋸好多年,他被李思齊的部下俘虜過,后來又被明軍俘虜。

他又隨著明軍,攻擊王保保,光復(fù)山西。

在作戰(zhàn)中,還立了功,再后來聽說治河,他就想著,之所以會有今天,戰(zhàn)亂不斷,流離失所,不都是黃河害的。

他就一頭扎了進來,主動跑到關(guān)中種樹。

最初他種的樹,活不到三成,大面積死亡,那時候當(dāng)真非常絕望。

后來他認(rèn)真反思,還找出在軍中學(xué)的種樹郭橐駝傳,努力搜集資料,親自嘗試,等到洪武十年,他種的樹,已經(jīng)有了九成的存活率。

又是十年光景,當(dāng)初種的樹,已經(jīng)大批成材,可以向朝廷申請,每年定量砍伐一些樹木。

賣木材這一項,每年能有百貫收入。

除此之間,還種了許多藥材,養(yǎng)了上萬只雞,每年光是賣雞蛋,就能再賺百貫。

如今他的兩個兒子都上學(xué)了,大兒子還學(xué)的就是治水,以后還要入朝為官,為國家效力。

當(dāng)?shù)膹募t巾賊,到大明官軍,又到地方老農(nóng)。

轉(zhuǎn)了這么一圈,兒子反而要當(dāng)官了,這不是改換門庭嗎!

這孩子也太不孝了!

老兵嘴上罵著,但是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自豪是遮不住的。

他親自殺了兩只雞,款待客人,又把自己親手釀的酒拿出來,分享給張希孟和老朱。

稍微富足起來的百姓,淳樸好客,讓人難以拒絕。

他還念叨著,如果兒子考試順利,過幾年,趁著身體好,他還想去應(yīng)天,遠(yuǎn)遠(yuǎn)的看看皇宮,給皇爺磕個頭。

似乎還聽說,皇爺要鑄造金鼎,到時候要是能一飽眼福,死了也得好處。

從這一家出來,朱元章回頭望了望,隨后才對身邊人道:“記下來,等日后鑄造金鼎成功,邀請他進京觀禮。”

手下人連忙答應(yīng),不敢怠慢。

張希孟和朱元章一路走下來,心情很是不錯。

他們對老百姓的生存的能力,有了重新的認(rèn)識。

只要土地充足,稅賦不高,沒有豪門大戶的盤剝……老百姓靠著自己的努力,絕對能吃飽飯,然后再從事些畜牧業(yè),養(yǎng)殖些牲畜雞鴨,基本上的肉蛋也能跟得上。

吃得飽,有肉又有蛋,這一二十年,新出生的一代人,普遍更加高大威武。

張希孟在應(yīng)天瞧見過,那些西夷,就算是歐洲過來的,也很少有一米七以上的,普遍在一米六以下。

至于倭寇,他們更慘,基本上都在一米四出頭……要是長到了一米六,可以稱為巨漢了。

武大郎去了倭國,還真就是高大威勐。

人的身體素質(zhì),跟食物的關(guān)系,當(dāng)真是太大了。

只要營養(yǎng)跟得上,幾十年間,一兩代人,就能產(chǎn)生天差地別的變化。

漢唐的人,普遍高大強健,一漢敵五胡,不光是武器裝備,也包括身體素質(zhì)。如果營養(yǎng)不足,只能靠著地瓜紅薯,遍地矮小的病夫,也就不足為慮了。

眼下的關(guān)中,百姓身強體健,魁梧高大。

從他們身上,大約就能感覺到當(dāng)年山東六國的無可奈何。

漢唐盛世,又回來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步巨大的提升。

“主公,眼下玉米的種植已經(jīng)推廣開了,如果一切順利,過幾年之后,各地就會遍地玉米。而玉米的青貯秸稈,又是極好的飼料,養(yǎng)殖牛羊,到時候的百姓,逢年過節(jié),就有土豆燉牛肉吃了!”

朱元章聽到這里,忍不住哈哈大笑,雖然說不可能家家戶戶都是如此,但只要有三五成的百姓能達到,也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就看藍(lán)玉這一次,能不能給咱漲臉了!打敗帖木兒,殺進河中,從此天下,盡數(shù)歸大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第一臣目錄  |  下一章
大明第一臣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4455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古丈县| 贵溪市| 新沂市| 宁国市| 郧西县| 开鲁县| 阳西县| 舒城县| 太白县| 南通市| 连州市| 鄯善县| 聂荣县| 苏尼特右旗| 长顺县| 马边| 社旗县| 富蕴县| 南陵县| 永城市| 蕲春县| 麻栗坡县| 平湖市| 乌兰察布市| 长乐市| 伊金霍洛旗| 云霄县| 泰州市| 个旧市| 石嘴山市| 施甸县| 鞍山市| 武平县| 石家庄市| 东城区| 贞丰县| 夏津县| 武清区| 化隆|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