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我,調(diào)教木匠皇帝  >>  目錄 >> 第0652章 家天下,公天下

第0652章 家天下,公天下

作者:風少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少羽 | 大明:我 | 調(diào)教木匠皇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我,調(diào)教木匠皇帝 第0652章 家天下,公天下

百官懵了,

真的懵了。

今日這是怎么了?

這新舊兩黨怎么意見一致了?

設置反貪總局,各省設反貪分局,這不就是之前的反貪辦擴大化嗎?

反貪辦屬于朝廷衙門,讓朝廷的官來監(jiān)督各地官員,這可比讓百姓和學子監(jiān)督官吏們舒服多了。

畢竟身份不一樣,大家也更能接受一些。

而且反貪辦比百姓好糊弄,哪怕百姓還能通過反貪辦舉報,可只要買通了反貪辦,阻止了百姓的舉報,那蓋子不就捂住了?

大家畢竟是喜歡折衷的,比如你說讓百姓監(jiān)督百官,可以把貪贓枉法之人從官衙里抓出來,那大家肯定不愿意。

但是你在這個基礎上,新設官員來監(jiān)督百官,百姓只有舉報權,沒有執(zhí)法權,那么大家就能接受了。

朱由校對將反貪辦下設到基層,由內(nèi)閣直轄的方式也是很滿意:“師父之言,朕是認可的。這反貪總局這個職位,該由何人擔任啊?列位臣工不妨儀一議。”

先前反貪辦由左都御史執(zhí)掌,前任左都御史翰林本來是新黨成員,可他貪贓枉法被拿下后,左都御史就一直空著,反貪辦由張好古暫時管轄。

如今這反貪辦升級為反貪總局,各省設分局,規(guī)模一下子龐大起來,這就不可能繼續(xù)讓張好古兼任了。

百官群臣議論紛紛,有東林黨人站出來說道:“回皇上,副都御史王浩為人中正清廉,體恤愛民,不畏強權,素有青天美譽,可為左都御史。”

一時間,舊黨成員紛紛支持,顯然是想把副都御史王浩推到左都御史的位置上。

朱由校看向張好古:“師父,你是內(nèi)閣首輔,你如何看啊?”

張好古躬身行禮:“臣對副都御史了解不多,但諸位臣工支持,想必是有過人之處,是清直中正之官。”

朱由校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晉副都御史王浩為左都御史,授資政大夫,掌反貪總局,對朕與內(nèi)閣負責。”

副都御史王浩懵了,自己一個三品的副都御史,就這么躍過從二品直接升到正二品了?!

還掌管反貪總局這么大的衙門?!

驚喜之后,王浩連忙跪地謝恩:“臣,謝主隆恩,必不負皇上厚望,精忠為國。”

朱由校點了點頭,對一旁王體乾示意了下,王體乾立刻上前一步:“諸位臣工可還有本奏?”

見眾大臣無本要奏,王體乾喊道:“退朝。”

在山呼萬歲的呼喊聲中,朱由校心滿意足的退朝了。

翌日,新的反貪總局衙門就成立了,舊黨成員王浩一躍成為正二品左都御史,掌管反貪總局,成為了舊黨新的核心成員。

但朱由校很快又通過內(nèi)閣下達一系列任命,反貪總局的兩位副都御使皆為新黨成員,而僉都御史又是新黨舊黨各半。

接下來反貪總局關于各省反貪分局的人選又是進行了一番爭論。

王浩可能是得到了黃立極和魏廣微這兩位舊黨大佬的暗示,北方各行省乃至江南的反貪分局都以新黨為主,舊黨為輔;而南方余下各省的反貪分局則是舊黨為主,新黨為輔。

總之,每個省的反貪局新舊兩黨都占據(jù)有一定席位,無非多少而已。

畢竟看反貪總局的配置就看出來了,左都御史是舊黨,副都御使是新黨,僉都御史各半,一看就是制衡的手段。

而這不僅僅是舊黨和新黨之間的默契,也是朱由校想看到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么在朝堂上,張好古壓根沒爭取左都御史這個位置的原因,他很清楚,這個位置不可能讓他繼續(xù)兼任了,朱由校也不可能把這個位置交給新黨,讓新黨徹底占據(jù)朝堂。

散了朝回到內(nèi)閣,黃立極笑著說道:“元輔朝上所言,還是老成謀國之言啊。”

張好古笑道:“哪有哪有。”

這一日的內(nèi)閣,看起來極為和諧,傍晚眾人下班回家,黃立極和魏廣微等人向張好古告退后離開,張瑞圖,盧象升也是紛紛告退,內(nèi)閣內(nèi)只剩下張好古還在處理政務。

黃宗羲見張好古埋頭公務,默默給張好古換了熱茶,然后在一旁處理著自己的事情。

“太沖為何還不回去啊?”張好古忽然問道。

黃宗羲沉默片刻,說道:“回元輔,學生內(nèi)心有些不明了的地方,想請元輔解惑。”

張好古批閱完一份折子,放在一旁抬起頭來:“哦?有什么疑惑,說來看看。”

黃宗羲問道:“元輔,百姓監(jiān)察百官,乃是太祖時期便有的祖制,由百姓監(jiān)察各地官員,這些官員便不敢貪污索賄,朝廷也能吏治清明,百姓可以安居樂業(yè),為何您要和黃閣老一起反對呢?”

張好古笑了笑,拿起一份新的折子批閱起來:“照你這么說,本閣是錯了?”

黃宗羲說道:“學生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讓百姓監(jiān)察官員應當是一件好事才對,為何大家非要反對呢?”

張好古披著折子,緩緩說道:“百姓監(jiān)察官員,說到底,有利有弊,利就是你所說的,由百姓監(jiān)管各地官府執(zhí)政,朝廷自然會輕松,朝廷政策各地也必然會執(zhí)行下去,不然各地百姓就不會放過當?shù)毓賳T。”

“無論對朝廷政策的推行,還是對貪官污吏的監(jiān)察,都是一件好事。”

“可弊端,也就是本閣在朝堂上所言那樣,學子都是熱血青年,容易上頭,而百姓又容易盲從,被人蠱惑,一旦有人從中作梗,那各地必然起亂。”

“若是有對朝廷新政不滿的士紳,發(fā)動東林學子,鼓搗百姓圍攻縣衙阻撓新政,該如何?若是遼東派人回來蠱惑百姓沖擊縣衙,又該如何?”

頓了頓,張好古批閱完這份折子,看向若有所思的黃宗羲:“凡事,不能只看一面,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是有利有弊。哪怕再好的政策,到了地方也必然會因地制宜產(chǎn)生變化,這都是正常的。”

“一種政策要不要實行下去,就要均衡利弊,于全局有益,便可實行,若弊大于利,那就必須考量,這政策是不是出了問題。”

“百姓監(jiān)察百官,不是不可行,而是眼下不可行。”

“說到底,大明律法尚在,朝廷規(guī)章制度尚在,百姓以何種身份監(jiān)管百官,若是各地都有百姓扭送官員來京師,朝廷又該如何處理安置?”

“這說到底,不僅是一件麻煩事,也是一件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事。”

黃宗羲有些不敢信:“所有人都不想看到?”

張好古這話,可就不僅僅指東林舊黨了,包括張好古的新黨,乃至皇上,都不想看到這樣的事發(fā)生!

繼續(xù)批閱折子,張好古緩緩說道:“入朝為官,心思就要通透一些,很多事,不是你想辦就能辦成的,很多時候都必須要妥協(xié)。”

“反貪局,其實就是一種妥協(xié)。”

黃宗羲說道:“學生看出來了。”

“左都御史是東林黨人王浩,副都御使是我新黨成員,然而僉都御史卻又新舊各半,包括各行省的反貪分局,看起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牽制,能保證不會貪贓枉法。”

“但是這種妥協(xié),明顯就是和稀泥。”

“若要推行新政,當摒棄舊法,舊官,全面推動新法才是。”

“這樣和稀泥,遲早要出亂子的。”

張好古輕笑一聲,惹得黃宗羲不解:“元輔笑什么?是學生說錯話了嘛?”

輕輕搖了搖頭,張好古笑道:“我是在笑,這種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但還是就這么辦下去了。”

“朝堂之事啊,沒有一味的剛硬,妥協(xié)有時候是迫不得已的。”

說著,張好古看向黃宗羲,眼神凝重起來:“太沖,你覺得,本閣為何支持黃閣老的提議?”

黃宗羲問道:“是因為南北制衡?”

張好古搖了搖頭:“本閣認可你的想法,認可讓百姓監(jiān)管百官,同時本閣也看到了其中的弊端,并有了計較。”

“但這不是本閣支持黃閣老的緣由,若是要改進,本閣完全可以不搭理新黨,在反貪辦的基礎上另起爐灶,以訪信制度游于民間監(jiān)察百官。”

說著,張好古輕嘆了口氣:“本閣之所以支持黃閣老,不是因為本閣怕了舊黨,而是皇上支持黃閣老。”

“皇上?”黃宗羲愣了。

天啟皇帝朱由校,這可是如今公認可與唐太宗明成祖并論的雄主啊,他支持張好古推行新政,均分田地改善民生,解禁商人重視經(jīng)濟,還推動律法關注民生關注軍隊,大力發(fā)展軍事,鼓勵匠人研究,推動工業(yè)發(fā)展和科技進度。

如今大明不僅能收拾遼東還能威服草原,僅僅三萬明軍輔以兩萬蒙古騎兵就能打的皇太極十萬滿蒙聯(lián)軍狼奔豸突。

眼下人們都說皇上是明君,天啟朝乃盛世。

可是皇上為什么會支持黃閣老呢?

張好古看著呆住的黃宗羲,忍不住笑道:“很難理解?”

“太沖啊,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但更是皇上的大明。”

“這天下,有些人認為是屬于百姓的,但哪怕百姓,都認為這天下是皇上的,皇上自個也是這么認為的。”

“堂堂天子,君臨四海八荒,天下百姓具為子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皇上自然有他的考量。”

“這么說,你可明白?”

黃宗羲點了點頭:“明白了。”

“皇上不想看到有能威脅王朝的苗頭,學子和百姓沖擊縣衙,明面上是為了朝廷,但實際上已經(jīng)威脅到了朝廷的顏面,威脅到了朝廷的威嚴,所以皇上才要制止。”

“但皇上是明君,是大明百姓心中的圣君,他不可能親自開口.”

見張好古沒說話,黃宗羲繼續(xù)說道:“朝堂穩(wěn)定,江山穩(wěn)固,離不開官吏,各地官吏不可能全部奉公守法,必然有貪官污吏,如果讓百姓繼續(xù)下去,不僅會影響到朝廷威嚴和統(tǒng)治,更會讓各地官吏不安,讓朝廷生亂。”

“所以為了江山,皇上也不可能讓百姓繼續(xù)能無所顧忌的監(jiān)察百官,皇上還要留著那些官吏。”

“元輔,這歷朝歷代,為何貪官殺不絕,為何清官那么少,百姓為何總是生活貧苦,這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了維護自家的統(tǒng)治,扶持各派,均衡朝堂,貪官清官都要用,完全就是和稀泥,只要江山穩(wěn)固,民間疾苦便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真引起了民變,天子也可殺掉貪官平息民怨,還能博得一個好名聲。這樣的朝堂,開始可能還好,但越往后,豈不是越亂嗎?”

“這家天下,歷朝天子都是為了自家江山,不是為了百姓,他們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家江山的穩(wěn)固,維護自家的天下,因此貪官他們也用,清官他們也用,外戚,勛貴,文臣,武將,派系林立,朝堂之上黨爭頻頻,這樣真的能治理好天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嗎?”

越說越激動的黃宗羲忽然蹦出來一句:“歷朝歷代都是家天下,以一家統(tǒng)治萬民,皆以一家私欲為主,哪怕是漢唐那樣明君頻出的朝代仍有昏君禍害天下,在看兩晉,兩宋這等,為了家天下可至黎民蒼生于不顧的皇帝,百姓又何其無辜遭受苦難?”

“元輔,若是沒有了家天下,這天下不再被視作一家私產(chǎn),而是大家共同治國群策群力,天下是不是就能以民為本了,是不是就能長治久安了?”

張好古猛然瞪了黃宗羲一眼:“噤聲!”

“越說越離譜!”

“當今天下,百姓過的還不夠好嗎?”

“皇上做的還不夠多?”

“歷朝歷代,肯把自己私田分給百姓的,有幾人?”

“歷朝歷代,真正到民間巡訪疾苦的,又有幾人?”

“皇上乃是圣君,圣君治理天下,尤其是你這個學子能妄言的?”

“莫說皇上,就是本閣,也不可能看著朝堂內(nèi)僅有一黨,哪怕是新黨,難道就都是本閣這一系的?多少人是為了自己的抱負理想投到本閣門下,又有多少人是為了功名利祿加入本閣門下?”

“他們治理地方難道不夠勤懇,不夠愛民?你能說他們心思不純,就不是好官了?”

“無論如何,能有皇上,有天啟朝,是我等的幸事。當今天下,百姓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yè),老有所依,少有所養(yǎng),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今日之言,本閣權當沒聽到,休要再提!”

黃宗羲也是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告退后匆匆離去了。

張好古看著黃宗羲離開,嘆了口氣,朱由校在想什么張好古很清楚,朱由校支持新政,但他不可能一直支持新黨。

如今新黨可以推行新政,日后舊黨也可以推行新政。

說白了,誰推動新政對朱由校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政能推行下去,百姓能安穩(wěn),大明的江山就是穩(wěn)固如山。

這不能說朱由校有錯,實際上到如今這個地步,新黨占據(jù)了半壁江山,朱由校還能繼續(xù)支持新黨,已經(jīng)是罕有的明君了。

哪個皇帝會愿意看到朝中一家獨大?

兩漢的外戚與世家,隋唐的關中與關東門閥,兩宋的各派儒生,明朝前期的勛貴與文官到后期的宦官與文官,總之,沒有一個朝代會出現(xiàn)一家勢力獨大的情況。

除非那個勢力已經(jīng)有能把這個王朝取而代之的力量,不然哪個皇帝能容忍自己的權威受到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宋太祖這話道出了多少帝王的心思?

即便是那些一家獨大的勢力,例如東漢末年,曹操把持朝政,他的勢力內(nèi),不也是曹氏夏侯氏外戚,與冀州世族,淮南世族等各個勢力并存?

所謂黨內(nèi)無黨,帝王思想,黨內(nèi)無派,千奇百怪,莫過于此。

這后世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換到現(xiàn)在就能解決?

黃宗羲想的很好,沒了家天下,沒了那么多帝王獨夫,百姓是不是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可黃宗羲還忽略了一點,這天下,人人都有思想,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誰能真正一心為公,誰又能真的沒有私心私欲?

天子治國,百官輔佐,這個模式是華夏數(shù)千年來未曾改變的,無論是上古先王們與部落內(nèi)的長者一起討論部落發(fā)展;還是到褚夏成型,夏商周的王們與貴族一起發(fā)展國家;還是到了始皇帝一統(tǒng)天下,皇帝與士大夫治理天下;至今為止,這套系統(tǒng)依舊是有效的。

官員的存在可以防止皇帝真的大權在握隨心所以變成獨夫,而皇帝高高在上也可掌控百官不讓百官肆意妄為,這是互相扶持互相依存的結果。

其中可能出現(xiàn)一些問題,但這個體系存在至今,就足以說明它必然是可行有效的,否則早就換一套新的體系了。

黃宗羲想改變當今格局,變家國同構之家天下為天下大同的公天下,何其難。

別說百官同袍了,就是百姓都不可能理解他。

儒家文化傳承數(shù)千年,忠君愛國已經(jīng)成為了共識,天下人都知道要有朝廷,有皇帝。

在尚無民族意識,國家意識覺醒,沒有開啟民智的當今,誰敢想象沒了皇帝會是什么情況嗎?

那對天下人來說,無異于天塌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我,調(diào)教木匠皇帝目錄  |  下一章
大明:我,調(diào)教木匠皇帝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1554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高唐县| 定结县| 镇赉县| 邮箱| 阳东县| 交城县| 忻州市| 叙永县| 和田县| 张家界市| 衡南县| 福海县| 江门市| 家居| 禹州市| 临夏县| 河间市| 临邑县| 仁寿县| 伊宁县| 满洲里市| 平阴县| 蒲城县| 右玉县| 安阳市| 兴宁市| 深州市| 齐齐哈尔市| 突泉县| 长治市| 双江| 外汇| 玛曲县| 威远县| 武穴市| 闻喜县| 桑日县| 云安县| 大田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