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女友成名不甩我怎么辦 第一百九十五章 臉都被打腫了,還想被打爛
這真是人生無常,你越不想出現(xiàn)的事兒,卻偏偏出現(xiàn)了。
跑去看競爭對手的電影,不但被影迷給認(rèn)了出來,還被媒體記者給撞了個正著。
這去哪兒說理去?
這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增加聲勢么?
你看,張十三都帶女朋友楊若雪看《封神》了,這部電影可見有多牛掰!
競爭對手都了,你們還猶豫什么?
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啊!
而張榆的粉絲會如何想?
你們都跑去《封神》,作為粉絲的我們,還抵制什么?
看吧!
我們其實也很好奇的。
這些念頭在張榆腦海閃過,頓時感覺牙痛。
“我們的確看的是《封神》。”張榆點了點頭,說道,“至于為何會來看這部電影?”
“馮導(dǎo)不是說要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什么是好電影么?”張榆接著說道,“不來看看,怎么知道什么是好電影?”
不能給對方打。
“那你覺得這部電影如何?是好電影么?”記者連忙問道。
“這部電影融合了中式神話、西方魔幻、喜劇、愛情、動作、怪獸、驚悚等等元素,似乎想要滿足所有影迷的口味。”張榆說道,“如果這樣的電影是好電影的話,我還是寧愿拍像《瘋狂的石頭》那樣的爛片。”
《瘋狂的石頭》是爛片么?
顯然不是!
張榆那話也不是在說《瘋狂的石頭》是爛片,而是在說《封神》太雜,是一部爛片。
對,他就是這個意思。
“那你覺得這部電影對《瘋狂的石頭》會有沖擊么?口碑和票房,誰會獲勝?”
記者接著問道。
他此時有些激動了。
張十三看過《封神》之后暗示,不,是嘲諷。
他嘲諷《封神》是爛片。
嘖嘖!
這事兒一報道,定然引爆輿論。
“影迷會告訴你答桉。”張榆搖頭,說道。
看了《封神》之后,張榆還真多了幾分自信。
喜劇片一向受人喜歡。
《瘋狂的石頭》這類影片有著極其龐大的影迷基礎(chǔ)。
而且給影迷一種新鮮感。
《封神》口碑撲街,這部小成本的電影,還真有機(jī)會壓下這部大制作。
口碑自然不用說,壓定了。
票房也絕對有可能。
張榆兩人被認(rèn)出,引發(fā)影院不小的騷亂。
影院工作人員連忙趕來,將張榆兩人護(hù)送離開。
“下次看電影,把曉雯他們也喊上。”
上了車,楊若雪開口說道。
若非影院工作人員及時趕來,恐怕還真不容易脫身。
這感覺很不好。
“帶個電燈泡干嘛?”張榆笑著說道,“下次注意一些,應(yīng)該不會被認(rèn)出來。”
《仙木奇緣》
“影院那么多人,他們跟著算什么電燈泡啊!”楊若雪說道,“安全一些也好。”
“那就帶上。”張榆點了點頭,說道。
香江那事兒,似乎在楊若雪心里留下的陰影有些大啊!
剛才之事,似乎讓她少了幾分安全感。
狗日的李正宇。
要不要想辦法找人揍他一頓?
也不知道那家伙在里面日子過得怎么樣。
有沒有被他的那些獄友欺負(fù)。
可惜了,那家伙還是能打的。
他的那些獄友想要欺負(fù)一下,還真不容易。
當(dāng)初就該廢了他,而不是用什么暗勁刺其腎臟。
人沒死,還不知道有沒有給其留下后遺癥。
當(dāng)然,也不是沒有收獲。
至少知曉了暗勁的作用沒那么神。
想起李正宇,張榆隨即就想起了吳云。
也不知道那家伙在里面日子過得怎么樣。
他老爹替他出氣,讓一個天王狙擊自己,結(jié)果卻栽了一個大跟頭,如今都快被極廣影視的各大股東趕下臺了。
若他知道了,會不會蹦出“坑爹”兩個字。
吳俊明還沒被趕下臺。
不過,日子不怎么好過而已。
這其實也沒出乎張榆預(yù)料。
吳俊明哪兒那么容易被趕下臺,他好歹是極廣影視最大的股東。
張榆也曾想過用黑客技術(shù)尋找吳俊明的一些把柄,最終還是忍不住了。
吳俊明終究沒有觸及張榆的底線。
他讓蔡志寧狙擊自己,也算在“規(guī)則”范圍內(nèi)。
他吳俊明遵守規(guī)矩,我張榆難道就不行了?
當(dāng)然,張榆之所以忍住,最大的原因還是怕自己對那黑客技術(shù)產(chǎn)生依賴,然后一步步放飛自我。
有人得罪自己,搞他。
利用黑客技術(shù)報復(fù)他......
放飛自我,只會走向深淵。
系統(tǒng)給的技能很厲害,而張榆卻一直在調(diào)整心態(tài),他怕自己膨脹了。
張榆甩掉腦海之中的念頭專心開車。
而此時,張十三帶著楊若雪前往影院觀看《封神》的事兒被媒體報道,頓時引發(fā)了不小的轟動。
轟動的不是他們兩人去看了《封神》,而是看了之后,張榆對《封神》的評價。
雖然沒說其是爛片,可話語之間的意思,誰都明白。
網(wǎng)絡(luò)上傳了幾次,隨即就傳成了“張十三看了《封神》之后,說其是爛片”。
而這也被媒體拿來直接問及馮永清。
“馮導(dǎo),張十三看完《封神》之后,說你這部電影融入太多元素,不倫不類,是一部爛片,對此你怎么看?”
張榆是那樣說的么?
不是!
可他就是這個意思。
我這么問沒毛病。
當(dāng)然,誰都看得出來,那記者就是在挑事兒。
可另外的記者只有一個念頭:麻蛋,被搶先了。
馮永清顯然不會去了解張榆糾結(jié)是怎么說的,他聽媒體記者那么一說,頓時就炸了。
“他一個歌手,懂什么電影?”馮永清哼了一聲說道,“在他眼里,恐怕只有他自己編劇投資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不知所謂,無恥至極!”
馮永清這話一出,眾媒體記者在錯愣之后,隨即變得無比興奮。
罵上了啊!
“那馮導(dǎo)覺得張十三編劇投資的《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如何?這部電影會對《封神》造成沖擊么?”
記者連忙問道。
“沒看過,也不打算看!”馮永清說道,“那電影不值得我去看。至于會不會對《封神》造成影響,呵呵,你們是在開玩笑么?那部電影也配?”
嚯哦!
這話更不客氣了。
話題要爆。
不過,馮永清這話無疑也引起了張榆粉絲的不滿,甚至引起不少路人影迷的不滿。
尤其是看過《瘋狂的石頭》的影迷。
這么一部好電影,你竟然說不值得你去看?
難怪拍出《封神》這樣的大爛片。
《封神》在不少影迷看來,那就是爛片。
張榆并沒有詆毀那部影片,完全就是實事求是的評價。
何況,人家還給你留了幾分面子,沒說你那電影是一部大雜燴的爛片。
你到好,不領(lǐng)情,竟然還如此詆毀人家編劇投資的電影。
更讓人驚掉下巴的居然還罵人家無恥至極。
究竟誰無恥啊?
或許張十三說得不錯,如果《封神》是部好電影的話,我寧遠(yuǎn)去看《瘋狂的石頭》這樣的爛片。
當(dāng)然,馮永清這種說法的影迷也不少。
馮永清畢竟是國內(nèi)即將票房號召力的大導(dǎo)演。
張榆也好,寧遠(yuǎn)也罷,的確查了馮永清不少。
用馮永清鐵桿的話來說:馮導(dǎo)成名之時,他們還不知道在哪兒玩泥巴呢。
這事兒,熱度很高。
畢竟一個大導(dǎo)演發(fā)飆,破口大罵了。
寧遠(yuǎn)這個《瘋狂的石頭》的導(dǎo)演,在路演的時候,自然也少不了被媒體記者問及。
“我還沒時間去看馮導(dǎo)這部《封神》,影片如何不好評價。”寧遠(yuǎn)澹澹的說道,“至于《瘋狂的石頭》配不配,會不會對《封神》造成沖擊,這事兒還得影迷說了算。”
什么意思?
你馮永清連《瘋狂的石頭》看都沒看,你有什么資格評價?
人家張十三評價你那部《封神》至少是看過了。
至于《瘋狂的石頭》配不配,你說了不算。
影迷說了才算!
當(dāng)然,媒體記者自然還會問及馮永清對張榆的評價。
“十三雖然是歌手出道,但他在電影上的天賦有目共睹。”寧遠(yuǎn)說道,“影迷包含各行業(yè),歌手自然也在其列。一部電影如何,影迷難道沒資格給出評價?”
寧遠(yuǎn)的話其實是很不客氣的。
可卻不像馮永清那般遭人詬病。
有理有據(jù),而不是無端怒罵。
至少更得路人緣。
而張榆對此有回應(yīng)么?
馮永清罵張十三無恥至極,話題很快就超過“張十三疑似說《封神》為爛片”,登上了熱搜榜首。
如此話題熱度,張榆又豈會不知道?
他不關(guān)注,他工作室難道會不關(guān)注。
張榆微博轉(zhuǎn)發(fā)了這個話題,然后發(fā)了一段小故事。
故事如下:
宋代有個大文豪非常喜歡談佛論道,而他和某位禪師關(guān)系很好。
有一天他登門拜訪那位禪師,問道:“你看我是什么。”
禪師說:“我看你是一尊佛。”
大文豪聞之飄飄然。
禪師又問那大文豪:“你看我是什么?”
大文豪想難為一下禪師,就說道:“我看你是一坨屎。”
禪師聽后默然不語。
也許是氣的說不出話。
于是大文豪很得意的跑回去跟友人吹噓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話噎住了禪師。
友人聽了直搖頭,說道,“你的境界太低,禪師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別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這故事來源于前世大文豪蘇軾。
至于禪師,有說是佛印,有說是惠崇。
不過,這世界沒有蘇軾,也沒有蘇小妹。
所以,張榆做了些許改變。
沒提大文豪和禪師之名,蘇小妹也變成了友人。
這顯然也不影響故事。
眾人看了張榆這回應(yīng),先是莫名其妙,隨即卻又人反應(yīng)過來。
他這是借這個故事嘲諷馮永清啊!
你無恥,所以你覺得別人無恥!
不管是張榆被問及對《封神》的評價,還是如今的回應(yīng),跟那馮永清比起來,無疑高下立判。
至少,張榆罵了馮永清,卻沒有引人反感,反而讓無數(shù)人站在了他那一邊。
這才是高手啊!
直接罵人,手段太low了。
張榆這微博引人津津樂道之時,兩部影片的首日票房,以及電影網(wǎng)評分出爐了。
《封神》首日票房一億二千五百多萬。
單日票房榜位居第一,算是開門紅了。
《瘋狂的石頭》拿下一億零三千多萬,直接一天回本。
單日票房榜位居第二,震驚無數(shù)人。
《玲瓏》第三,不過票房不足兩千萬。
首日票房,《封神》似乎獲勝,《瘋狂的石頭》惜敗。
可以票房多少來衡量勝負(fù),這合理么?
不合理。
《瘋狂的石頭》真的就敗了么?
顯然沒有。
前者投資過三億,而后者不過三千多萬。
近十倍的差距,而首日票房不過兩千來萬的差距。
而就口碑而言,《封神》輸?shù)酶菓K不忍睹。
《瘋狂的石頭》電影網(wǎng)評分九點二,而《封神》呢?
六點一!
這是在及格線上徘回啊!
而且兩部電影參與評分的影迷數(shù)量相差無幾。
評分差距之大,讓人瞠目結(jié)舌。
電影網(wǎng)的評分或許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但相對的公平卻還是可行的。
電影網(wǎng)的評分乃是來至于影迷。
而影迷是有等級劃分的。
等級越高,評分占比越大。
這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水軍刷分。
而且,影迷等級并非一成不變。
你給某部電影的評分,最終評分越近,積分就越高。
影評也有點贊和噓聲。
這些也都影響影迷等級。
比如,一部影片,最終評分九點一,你卻給出一個六點零的評分,相差如此巨大,電影網(wǎng)雖然不會判定你屬于惡意詆毀,大你的積分就會減少,等級掉落,那么你給一部電影評分占比就會降低。
同理,若是某部電影最終評分是六點零,你卻給出九點一的評分,那么你即便不被網(wǎng)站判定為惡意刷分,也會懷疑你電影鑒賞水平。
那么,你的積分等級都會掉落,你在給任何一部電影評分,占比就會降低。
也就是說,你對一部電影好壞的影響會降低。
所以,這個世界電影網(wǎng)的評分,極具權(quán)威性。
哪怕是金龍獎的評選,都不得不參考電影網(wǎng)。
當(dāng)然,《封神》也好,《瘋狂的石頭》也罷,他們?nèi)缃竦脑u分,也只是初始評分,肯定還會有所變動。
最終評分,還要等影片上映結(jié)束。
不過,即便如此,誰都看得出來,《瘋狂的石頭》的口碑吊打了《封神》。
這就宛如一個巴掌扇在了馮永清的臉上。
太他么疼了。
這樣的電影還不值得看?
這樣的電影還不配跟《封神》這樣的大爛片造成沖擊?
票房一出,評分一出,網(wǎng)絡(luò)之上對馮永清的嘲諷之聲瞬間暴漲。
你現(xiàn)在還有什么話可說?
人家張十三對《封神》的評價很中肯啊!
而你呢?
對《瘋狂的石頭》不屑一顧?
那么,如今呢?
都頂?shù)侥愦笸雀耍蛟S很快就會了。
還不配對你那《封神》產(chǎn)生沖擊?
臉呢?
誰不知所謂,誰無恥至極啊!
真是笑話。
當(dāng)然,對馮永清的嘲諷不絕于耳,對《封神》的罵聲也絕對不小。
拍的什么玩意兒啊!
大雜燴!
一部東方神話故事,硬是被拍成了西方“王子救父記”,“王子復(fù)仇記”。
不會拍就不要拍!
你這是毀經(jīng)典啊!
你要沖擊國際,可也不能跪舔西方影迷而不考慮國內(nèi)影迷的感受吧?
你這是忘本!
“馮永清這次算是走了一步臭棋。”王梅笑著跟張榆說道。
她此時很興奮。
《瘋狂的石頭》表現(xiàn)出乎了他們的預(yù)料。
首日票房破億,而且口碑驚人。
五億票房或許只是開始。
同期上映的影片,《封神》口碑撲街了,而《玲瓏》潛力耗得差不多了。
至于后續(xù)還會不會有大片上映,不得而知。
但至少也在一個星期之后了。
那個時候,《瘋狂的石頭》已經(jīng)過了高峰期,即便有大片上映,那沖擊也是有限。
這部電影的票房必將給他們驚喜。
超越《活埋》的票房,可能性很大。
“所以嘛,做人不能太馮永清。”張榆笑著說道。
“做人不能太馮永清?”
王梅一聽,卻是一愣,然后看向張榆。
兩人對視一眼,彼此皆是一笑。
一切皆在不言中。
張榆故意說的,王梅也猜出了張榆的目的。
這話要是在網(wǎng)上流傳開,絕對能讓馮永清的形象大跌。
當(dāng)然,對《封神》肯定也是有影響的。
“馮永清估計是急了。”王梅說道,“他跟橙子傳媒簽了對賭協(xié)議,這次估計夠他喝一壺的。”
“賭的多少票房?”張榆好奇的問道。
“具體多少,不得而知。不過,三億的投資,怎么也不會地獄十億。”王梅說道。
“那他不賠個好幾億?”張榆有些驚訝的說道。
以如今《封神》的反響來看,十億票房絕無可能。
或許,五億都夠嗆!
好家伙,這是要他傾家蕩產(chǎn)啊!
“你怎么算出好幾億的?”王梅哭笑不得說道,“就算要賠,也陪不了那么多啊!我雖不知道他們對賭協(xié)議具體內(nèi)容,可頂多也就賠橙子傳媒的損失。”
“投資不過三億,而且可能還有水分。”王梅接著說道,“而且,如今票房都一億兩千多萬,怎么也回本幾千萬了。怎么賠好幾億啊?”
張榆一聽,頓時尷尬一笑。
他拿票房來折算,顯然是不妥的。
簽對賭協(xié)議的,不過是想票房高了,多那點分紅。
而公司呢,多半是減小風(fēng)險。
估計是橙子傳媒賠多少,馮永清補(bǔ)多少。
“《瘋狂的石頭》這次還真有可能壓《封神》一頭。”王梅接著說道,“我說的是票房。”
口碑已經(jīng)壓了。
準(zhǔn)確的說不是壓一頭,而是吊打。
張榆笑了笑,他也十分期待。
從首日兩部影片的反響來看,未必不可能。
《封神》票房或許比《瘋狂的石頭》高,可口碑卻輸?shù)靡凰俊?p/>
首日票房與前期宣傳,以及主創(chuàng)陣容的票房號召力,無疑是有很大的關(guān)系的。
《封神》拿下一億多的首日票房,并沒什么可驚訝和稱道的。
可后續(xù)票房卻與口碑息息相關(guān)。
何況,兩部影片票房相近,那么排片上的距離肯定會有所縮減。
第二天,《封神》排片不變,可《瘋狂的石頭》卻拿下百分之二十的排片。
直接增加了百分之三。
雖然不如《封神》,可也十分不錯了。
而此時,兩部影片在網(wǎng)絡(luò)上被人不斷對比。
未上映之前,《封神》無疑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
甚至很多影迷都認(rèn)為《瘋狂的石頭》沒資格跟《封神》相提并論。
馮永清之前為何會那樣說?
除了憤怒,以及習(xí)慣性嘴臭之外,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在影迷群中有這樣的聲音。
而如今呢?
形勢逆轉(zhuǎn)。
當(dāng)初如何嘲諷《瘋狂的石頭》的,如今就如何嘲諷《封神》。
甚至罵聲還要強(qiáng)上許多。
太多的影迷對這部影片充滿失望。
而恨屋及烏,對馮永清的嘲諷也十分洶涌。
影迷對他這部電影失望,張榆粉絲自然落井下石。
你之前不是嘲諷我家十三么,如今怎么說?
做人不能太馮永清啊!
這話在網(wǎng)絡(luò)上瘋狂流傳,無疑是對馮永清最有力的嘲諷。
沒人知曉這句話的起源,甚至都不知曉為何一下就火了。
而且火得一塌湖涂。
直接從網(wǎng)絡(luò)上火到了現(xiàn)實之中。
馮永清氣極,卻只能裝著不知。
而首日票房出來之后,他被問及《封神》和《瘋狂的石頭》之后,卻只有一句話了:《封神》才是單日票房榜冠軍!
只是他沒想到,打臉的速度來得太快,讓他有些觸不及防。
好似要把他的臉給打爛一般。
八月十日,周六。
無數(shù)上班族休假,周末的票房絕對比平時高上不少。
八月十一日,影片上映第二天的票房出來,卻讓無數(shù)人震驚了。
《瘋狂的石頭》以一億三千多萬拿下單日票房冠軍。
而《封神》卻直接跌落一億大關(guān),只拿下八千七百多萬的單日票房。
上映第二日,《瘋狂的石頭》就實現(xiàn)了逆襲。
而且排片比《封神》低的情況之下。
兩部影片,兩日票房累計都破了兩億。
可《瘋狂的石頭》卻更高。
問題還在于這部影片乃是一部小成本喜劇片啊!
上映兩天時間就把三億投資的大制作給踩在了腳下。
厲害!
當(dāng)然,你若非要抬杠,說《瘋狂的石頭》上映時間應(yīng)該從點映算起。
那沒什么可說的。
可第二日票房增長可是很驚人的。
首日票房破億,那是算上了點映之時的票房。
可第二日的一億三千多萬可是實打?qū)嵉摹?p/>
《瘋狂的石頭》票房大爆,出乎許多人的預(yù)料,即便是對這部影片極為自信的張榆,此時都有些懵!
這票房逆天了啊,怎么就這么爆了呢?
電影火了,出演這部電影的眾多演員也跟著火了。
不僅僅是主演火了,出演配角的也火了不少人。
其中就包括出道多年的洪明浩。
“我就這么火了?”
洪明浩并沒有跟著跑路演,而是又進(jìn)了劇組拍戲。
他畢竟只是一個配角。
上映前跟著上了好幾個節(jié)目,參加了許多次宣傳發(fā)布會,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他合同上對配合宣傳也沒多大的限制。
影片還沒上映,他就又接戲了。
他不缺席。
當(dāng)然,很多都是得益于他老爹的人脈。
這次直接是跟著他老爹入的劇組。
出演配角,并且也做一些動作執(zhí)導(dǎo)的活兒。
《瘋狂的石頭》大賣,自然引得圈內(nèi)眾人熱議。
估計誰也沒想到會這么爆。
洪明浩顯然也沒有。
他當(dāng)初接那戲,很大程度上還是看在張榆的面子上接的。
可誰曾想到他竟然憑借這么一部小成本電影,一個男N號火了!
他之前出演過不少大片,而且不少還是重要角色。
結(jié)果,不管電影火沒火,他都沒有得到多少關(guān)注。
這么多年,一直不溫不火。
如今,竟然火了。
這還真是火不火靠命啊!
“浩哥,火了還不好么?”彭州笑著說道。
彭州乃當(dāng)紅男星,有型有顏,還很努力的那種。
他也是洪天平的徒弟,也是其公司力捧之人。
“火了自然好。”洪浩明搖頭,說道,“只是沒想到竟然這么火的。真是出人意料啊,在意的電影沒讓我火,沒在意的電影,竟然火了。我真不想這樣火啊!”
“浩哥,你最后那句有些凡爾賽了。”彭州笑著說道,“那你想怎么火?”
“你說呢?”洪明浩說道,“啊州,你說我是不是選錯路了?我不應(yīng)該走動作演員之路,而應(yīng)該當(dāng)喜劇演員!”
“就你,還喜劇演員?”洪天平看不下去,開口說道,“你也不拿鏡子照照!”
彭州不語,洪明浩尷尬一笑。
當(dāng)年香江功夫喜劇類電影,他老爹占據(jù)半壁江山,乃是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人。
“怎么,不信?”洪天平哼了一聲,說道,“你盡可去試試。”
洪天平?jīng)]看過《瘋狂的石頭》,可他了解自己的兒子啊。
何況,最難演的不是動作片文藝片什么的,而是喜劇片。
若是偶爾出演一部喜劇片,或許還沒什么。
可若一直出演,那或許就是一種折磨。
洪天平他覺得做的動作類影片,只是在影片之中添加喜劇元素而已。
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喜劇演員。
“你這次火,那是劇本將角色寫得出彩。”洪天平說道,“你有演喜劇的天賦么?你是火了,可你都沒你影片之中的一句臺詞火。”
什么臺詞?
我頂你個肺!
“這話扎心了。”洪明浩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他的確沒他在電影之中那句臺詞火。
甚至,他都是靠那句臺詞火起來的。
這人世事難料啊!
所以,洪明浩覺得自己這次火得莫名其妙。
“回頭我跟公司商議一下,看能不能借機(jī)把你捧起來。”
洪天平看了自家兒子一眼,隨即說道。
洪明浩火了,公司若是再出些力,未必就捧不起來。
這至少是一個機(jī)會。
洪明浩卻是一笑。
可不知道為何,他內(nèi)心之中似乎并不報什么希望。
他不是沒被捧過,只是都以失敗告終而已。
次數(shù)多了,洪明浩也就絕了那心思。
如今,顯然心思又活絡(luò)了起來,只是期望值不高而已。
或者說他不敢報太大希望。
他怕又失望了。
《瘋狂的石頭》爆火,票房一路走高。
上映第三天,單日票房雖有所下降,但得益于周末,依舊破億。
而《封神》口碑崩盤,票房下滑嚴(yán)重。
第三日單日票房只有五千萬了。
這讓馮永清在記者面前差點沒忍住罵娘。
不過,他嘴依舊很硬。
說口碑不好,那是因為國內(nèi)影迷還沒有與國際接軌。
就差點說國內(nèi)影迷品位不夠。
可這也足以引起國內(nèi)影迷的不滿。
至于票房?
《封神》的目光重來都沒有放在國內(nèi),而是盯向了國外。
只要打開國外電影市場,那么這部電影就是成功。
而票房口碑皆不如《瘋狂的石頭》之問,馮永清先是避而不答,隨后被問得沒辦法,又拿國外市場說事兒了。
“《封神》國外市場會不會撲?”寧遠(yuǎn)看向張榆,問道。
“我哪兒知道。”張榆直接撇嘴,說道。
是么?
寧遠(yuǎn)似乎有些不信。
這家伙,《封神》還沒上映,他就猜出出可能會因為西方魔幻風(fēng)格而引影迷不滿,導(dǎo)致口碑撲街。
而如此無疑證實了張榆的猜測。
這家伙眼光還是很獨到的。
如今網(wǎng)絡(luò)上《封神》被批擊最慘的無疑就是這點。
添西方影迷過多,讓國內(nèi)影迷不滿了。
“等幾天就知道了。”方正顯笑著說道,“不過,我感覺《封神》在國外,可能也會撲街。若是票房還不如《活埋》,那就好看了。”
等幾天,《封神》就會在海外上映。
“我想那個時候,馮永清的臉色一定很精彩。”寧遠(yuǎn)笑著說道。
他那笑容有些幸災(zāi)樂禍。
顯然對馮永清說他不懂電影之事耿耿于懷。
至于影片口碑,兩人都沒提。
也無需提。
《封神》的口碑若是超過《活埋》在國外的口碑,那才是奇怪呢。
《活埋》這電影在國外的口碑,可是比國內(nèi)的口碑強(qiáng)上不少。
當(dāng)然,票房無法跟國內(nèi)相比。
不過,也是極其不錯的了。
《活埋》在北美拿下近兩千萬的票房,而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以及歐洲等地也相差不多。
海外票房破五千萬。
不是華幣,而是美元。
這海外票房在眾多華語電影之中,也算極其不錯了。
或者準(zhǔn)確一點,那就是名列前茅。
張航那部同期上映,國內(nèi)票房破了十億的《長城》在海外票房都還不如《活埋》呢!
“對了,你叫我們來什么事兒?”方正顯開口問道。
他這段時間,可不是一般的忙。
寧遠(yuǎn)也好不了多少。
《瘋狂的石頭》大火,萬盛影視增加宣發(fā)成本,寧遠(yuǎn)還需四處宣傳。
“看看!”
張榆隨即拿出劇本,一人一份,遞了過去。
“嗯?”
兩人都是驚疑一聲,隨即看了看張榆,然后目光落在了劇本上。
“《瘋狂的賽車》?”
兩人滴咕了一下,隨即拿起劇本翻看了起來。
《瘋狂的賽車》講述了自行車運動員耿浩在痛失金牌后,他又被終生禁賽,為了維持生計,他干起了用冷凍車為餐館送海鮮的行當(dāng)。
因為一個偶然的事件,他被卷入了一系列錯綜復(fù)雜的桉件之中。
這電影風(fēng)格與《瘋狂的賽車》無疑是一脈相承,也是多線路敘事,然后巧妙相連。
方正顯也好,寧遠(yuǎn)也罷,都只是大概的看了看劇本,并沒有仔細(xì)研究。
不過,即便只是看了一個大概,就已經(jīng)足夠了。
他們都看出了張榆的打算。
“你想用這部影片進(jìn)軍春節(jié)檔?”方正顯說道。
“如何?”張榆點了點頭,說道。
如今八月份,而今年春節(jié)在二月份,還有五、六個月,速度快一些,定然來得及。
借《瘋狂的石頭》話題余熱,必然備受關(guān)注。
在競爭激烈的春節(jié)檔,也必然有一席之地。
這類喜劇片,很適合春節(jié)檔的觀影氛圍。
“用《瘋狂的石頭》原版人馬?”方正顯說道。
若是如此的話,宣傳的噱頭都有了。
“那你得問老寧了,他是導(dǎo)演。”張榆說道,“不過,男主可以用自己人嘛。”
“你要出演?”寧遠(yuǎn)一聽,頓時眼睛一亮。
張榆若是出演,票房恐怕更有保障。
“你看我像是有檔期的人么?”張榆撇嘴說道。
他最近忙著楊若雪的專輯,然后還要忙袁翔的專輯。
哪兒抽得出檔期去拍電影?
若是客串一下,那到?jīng)]問題。
另外,《奔跑吧,兄弟》他雖然甩手,但不會真完全甩手不管。
他還指望這個節(jié)目火了之后,賣版權(quán)呢。
“你不會打算讓劉博主演吧?”寧遠(yuǎn)有些驚訝的說道。
“這部電影的賣點本就不是演員。”張榆說道,“借機(jī)捧一下自己演員,何樂而不為呢?”
張榆欲簽劉博,劉博自然不會拒絕,很干脆的答應(yīng)。
而如今,他就是十三工作室的唯一簽約演員。
當(dāng)然,張榆自己不算。
寧遠(yuǎn)不語,而是看向方正顯。
他到無所謂。
從個人角度來說,他還真希望如此。
他跟劉博私人關(guān)系不錯。
而且劉博簽約十三工作室,還是他出的面。
當(dāng)然,最主要的還是如張榆所說,這部影片最大的賣點,不在演員身上。
“公司那邊?”方正顯問道。
這部電影顯然也繞不開公司的。
不僅僅是為了趕上春節(jié)檔需要公司,也需要公司發(fā)行。
“問題不大。”張榆說道,“我會跟花姐說的。”
公司那邊會給張榆這個面子么?
萬盛影視絕對不會為這事兒駁了張榆的面子。
公司最在意的恐怕是投資份額。
至于主演用不用其簽約藝人,那就是其次了。
何況,這部影片肯定也是他們工作室主導(dǎo),如《瘋狂的石頭》那般。
“劉博捧得起來么?”方正顯問道。
他一直以為,張榆簽約劉博,給其定位,只是配角。
畢竟,任何一部電影,都少不了配角。
劉博的演技,還是不錯的。
工作室運作一下,接一些配角,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何況,他們工作室還背靠萬盛影視,資源還算不錯。
“沒捧怎么知道呢?”張榆說道。
方正顯為何這么問?
還不是因為劉博外形并不怎么樣。
張榆也不知道。
不過,捧也一下再說。
紅了,自然是好。
沒紅,也不會虧。
劉博給張榆的感覺很像原版黑皮的飾演者。
或許,他也能跟原版那演員一樣,成為國內(nèi)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之一。
試試也無妨,萬一又驚喜呢?
“寧導(dǎo),你開玩笑呢?”
劉博有些驚訝的看向?qū)庍h(yuǎn),顯然對他的話有些難以置信。
下部電影,他演男一號?
而且是進(jìn)軍春節(jié)檔的影片?
幸福來得太突然,觸不及防之下,如何相信?
“十三欽點的你,還能有假?我還能拿這事兒跟你開玩笑?”寧遠(yuǎn)說道,“這部影片,投資比《瘋狂的石頭》大上不少。”
“這......”
劉博有些不知道該說什么。
此時激動不已。
以前只能跑龍?zhí)祝瑳]想到先是出演了一部大火的電影,如今直接晉級主演了。
而且還是一個大火的題材。
僅憑名字,劉博就可以看出,這是《瘋狂的賽車》肯定跟《瘋狂的石頭》一脈相承。
這電影火的可能性不低。
這樣的電影,自己竟然有機(jī)會主演?
主演一部大火的電影,跟擔(dān)任一部大火電影的配角,那完全是不一樣的。
“有時候選擇很重要。”寧遠(yuǎn)有些感嘆的說道。
《瘋狂的石頭》點映之后,并非沒人找上劉博。
不過,劉博最終選擇簽約十三工作室,甚至連條件都沒問一下。
劉博一聽,滿臉慶幸。
《瘋狂的石頭》排片繼續(xù)增加,第四天就超過了《封神》。
不過票房卻也逐漸下滑。
第四天,單日票房跌落一億大關(guān)。
不過,累計票房卻破四億。
第六天,票房破五億。
張榆對影片的票房期望,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就達(dá)到了。
而《封神》呢?
第四天直接跌落五千萬,上映六天,累計票房不到四億。
毫無疑問,這部橙子傳媒的大片,不僅僅口碑,票房也被一部小成本影片給吊打了。
影片上映一星期之后,《封神》在海外上映。
對此,無數(shù)人關(guān)注。
而這個時候,張榆忽然發(fā)了一條微博。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