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 403.帶著老媽打比賽【二十二】
肖景宸這孩子實在是太會彈了。
望著大屏幕上起身鞠躬的13號選手,李安還是不由感慨。
在技術上,肖景宸的最后一首鬼火當真是做到了純粹的炫技。
恐怕本輪十五名選手里,雙音技術之最的獎項應該頒給13號。
而比起技術上的展現,肖景宸在黎明第一樂章所使用的奏法更加讓李安佩服。
老湯和穆欣等人在直播間已經對該樂章從方方面面進行了剖析,但是最后老湯還是沒有講出這首作品該如何才能彈得像一面光滑的鏡子。
只說了13號選手的琴商高。
那么對于這首作品,13號選手的琴商到底高在哪?
很簡單,在李安看來肖景宸在這部作品中只做了兩件事。
第一,音的顆粒感。
從頭保持到了結尾。
第二,全部的短句使用。
每一個長句都必由若干短句組成,絕不出現獨立長句。
然后這個樂章就水到渠成了。
不同于老湯穆欣等人的視角,他是一名演奏家,在作品的實際詮釋方面具有更足的個人經驗。
不是每一個明白該這樣彈的人都可以彈好。
這得建立在真正理解黎明第一樂章與貝多芬所有作品都不同的地方在哪——
它從頭到尾所運用的都是逐級移動的主題,其三和弦與屬七和弦的和聲不斷相互替換,這樣一來屬七和弦的持續存在便為音樂帶來了一種中性的粗糲感,該特質完美地增強了節奏中的動感——
也就是老湯所謂的沒有哪一部貝多芬鋼琴奏鳴的單曲樂章可以釋放出如此無限的能量。
在李安看來,與其說這個樂章可以釋放出無限能量,不如說它在結構上有著用之不竭的功能。
這也是為什么說這首作品是貝多芬技法創作上的巔峰。
貝多芬只用把功能寫在譜面上,演奏者便可按其功能演奏,便可激活曲子中的無限能量。
那么演奏者在奏出前,必須得先參透功能。
這是需要動腦加領會的,非常復雜的東西。
但肖景宸做到了,也做出來了,堪稱完美。
在整體上并沒有完全按照一攬子的學院派方法處理,同時也保存了古典風格的正統。
這小子.
“嘩————”
家長觀賽區掌聲不斷,看得出肖景宸爸爸對于兒子的舞臺表現也非常開心。
作為半個家長,李安或多或少能體會到這位父親此刻的心情。
而作為一名鋼琴老師,李安的思緒卻已經在兩個孩子的舞臺之間左右徘徊。
孫文君和肖景宸。
不偏不倚,對比兩位來自不同附中來的尖子生,李安更欣賞肖景宸。
此刻已經不能用誰彈得更好來評判,兩個孩子的完成度在他這里旗鼓相當,風格上也難分高下。
之所以李安會更欣賞肖景宸,說起來對孫文君略有些不公平。
因為兩個孩子的起點不一樣。
李安并不了解孫文君的學琴經歷,但他知道孫文君是從附小升上來的。
孫文君的起點是附小,國內最頂級的附小之一。
而肖景宸的起點雖然也是國內最優秀的選校之一,但卻是附中。
參考昨晚肖景宸爸爸的說法,他們雖然是從肖景宸三年級開始尋名師備考附小,但孩子并未考上,是后面考上了附中才開始進一步的專業提升。
在國內藝術小初升學階段,這也算是較常見的情況。
第一年考不上附小的孩子多半第二年還會再沖一沖,小學階段考不上就考中學階段。
這一切的緣由就是附小中的含金量。
尤其是附小。
華海兩院附小作為國內最頂級的音專附小,含金量之高,可以說只要孩子入學之后別混,未來基本會具備考國外頂級音樂類院校的能力,附中相對次之。
這也是為什么相當一部分家長拼命似的把孩子往兩院附小里塞。
所以這也注定了兩院附小一定無比難考。
毫不夸張地說,以小米老師的母校為例,如果考華院本科的難度是A,那么考華院附小的難度恐怕3S都不止。
可每屆名額就那么一點,沒考上的怎么辦,家長也不想放棄。
那就繼續考,沒考上四年級,接著考五年級。
沒考上五年級基本就只能等著考附中了。
通常。
通常六三學制的附小是不招六年級的,當然也有五四學制。
但是無論六三還是五四,這些都不重要,誰把孩子送來也不是為了少上一年小學或是多上一年初中。
重要的是先把孩子送進來,越早把孩子送進來,孩子的起點就越靠前。
肖景宸爸爸給出孩子當時沒有考進附小的原因是:孩子的老師說孩子在天賦上還是差了一點。
李安對此持相信態度。
就肖景宸今天所展現出的天賦,沒有哪個老師會輕易讓這樣的孩子從自己指縫里溜走。
直白講,對于國內的頂級教授們,培養出一名真正的鋼琴家才真的是一本萬利。
所以在這樣的孩子身上,他們比誰都更加拎得清。
讓這樣的孩子越早進入專業系統的學習,未來爆發出的潛能則會越大。
換言之,十到十二歲這個階段對于這樣的孩子太重要了。
那么也就是說肖景宸在小學階段并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天賦,于是被老師判定為不具有這樣天賦的孩子。
可是為什么這次比賽入圍的是肖景宸呢?
一個簡單的畫面,肖景宸這次在入圍中打敗的或許就是當時考附小時名次在他前面的同學。
肖景宸爸爸的原話意思大致是:孩子進入附中后的某一天,好像一夜之間就開竅了,之前被老師認定為缺少的那部分天賦一下就生出來了。
這里李安就要畫一個問號了。
他的疑點是:這真的是孩子一夜之間被好運眷顧了嗎?
作為一個過來人,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他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一夜之間開竅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需要積累多少思考,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肖景宸爸爸說肖景宸沒有社交和玩手機的時間,整個童年都是在鋼琴前度過,周內每天四個小時,假期每天六個小時起步。
這里才是關鍵。
關鍵中的關鍵是肖景宸的爸爸說他們兩口子從來都沒有要求他拿到什么成績,并且在練琴方面全部由孩子自己把控。
也就是說,孩子練全靠自覺,無論假期還是開學,孩子就是愿意練,就是喜歡練。
有沒有這樣的孩子嗎?
他家里就有一個活生生的啊。
在學琴練琴這一塊,李安的確在肖景宸身上看到了小車的影子。
然而李安并不是愛屋及烏所以更加欣賞肖景宸。
只因肖景宸和孫文君的起點不一樣。
孫文君在肖景宸還在附小門外徘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坐在附小的琴房里發力。
若干年后,在今天的賽場上,二人不相上下。
這說明什么?
能說明孫文君不夠努力嗎?
不能。
能說明肖景宸本就擁有更高的天賦嗎?
似乎也不能。
可若是肖景宸在第一次考附小失利之后便心灰意冷放棄了,或許今天的賽場就少了一首美妙的黎明前奏。
獨自穿過黎明前的黑暗,這樣的故事大抵更加讓人動容。
隨著又一波掌聲涌起,李安也不由得加大啪手力度。
掌聲送給13號肖景宸,送給每一位熱愛鋼琴的孩子。
李安這么想著,心里卻依舊沒有停止盤算最后的門票。
除了孫文君和肖景宸,還有個02號陳雨桐。
李安此刻還記得陳雨桐的最后一首曲目,革命練習曲。
真是頗有一股革命氣勢,手指技術也是無比扎實。
“下一位登場選手,11號選手吳雅婷。”
李安在陳雨桐演奏結束時,參照他給孫文君打的9.7,給陳雨桐打了9.75。
這就有人要問了,如果李老師給了陳雨桐9.75,同時還認為孫文君和肖景宸二位選手旗鼓相當。
按照這個推理,那鎖票的第一人不應該是陳雨桐嗎?
可李老師怎么預測孫文君和肖景宸提前鎖票了嗎?
莫非是三個人都鎖票了不成?
一共不就三張票嗎?
是,一共就三張票,說不定真就這三個人晉級國際總決賽了。
那李安也可以說小車何家明以及還沒登場的唐浩然一起晉級國際總決賽呢!
關鍵他說了不算啊。
他給陳雨桐多打了零點五分只代表他個人,而以他當評委的經驗以及做選手的經驗,陳雨桐的綜合舞臺對于一眾評委不可能得到比孫文君和肖景宸更高的分。
除非有內幕。
站在觀眾角度與站在評委角度得到的選項是不同的。
這不只是一場比賽的終結,同時也是另一場比賽的開始。
如果李安此刻坐在華國賽區評委席位中,他自然也會考慮哪些晉級選手去到華沙之后能更有機會拿下最終的大獎。
到時候可就真是實實在在的國際服了。
往大了說此刻正在進行的是國家隊的C組內部選拔賽。
而這也是李安感到不安的另一個原因。
比起這三位選手穩定發揮,小車就像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藥包,她本輪比賽的每一首作品都像是在踩在鋼絲上舞蹈,雖令人著迷,可稍有差池便會摔得粉身碎骨。
遙想1980年,在那場風云匯集的第十屆肖邦大賽,鋼琴界的傳奇女祭司阿格里奇作為當屆評委途中憤怒離席。
其原因是一名叫作波格萊里奇的選手止步決賽,該名選手來自當時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塞爾維亞,演奏中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最后評委組以“離經叛道,脫離肖邦風格”為由,在決賽前篩掉了波格萊里奇。
即便是國際范圍內享有各種美譽的阿格里奇對此也無能為力。
在國際鋼琴賽場上,風格是評判一名選手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是一堵壁壘高墻。
小車能否在今天先打破國內這堵壁壘,李安真的不知道。
李安再次跟著一眾家長鼓起掌。
“本輪最后一位登場選手,10號唐浩然。”
如果沒有何家明,李安或許還多一絲幻想。
選三名選手組成國家隊打國際服,如果沒有意外,最佳的配置應該是二人負責保底,一人負責沖鋒。
兩人保底最為保險,可以最大程度地讓負責沖鋒的選手不顧一切向前沖。
李安心目中的最佳配置是肖景宸和孫文君負責保底成績,小車負責沖鋒。
聆聽到此刻,已經聽到最后一名選手的瑪祖卡。
李安現在可以打包票了,今天的十五名選手,除了小車,再沒有人適合做沖鋒手。
小車是她的學生,她太清楚小車骨子里的鎮定和韌勁,妥妥的大賽選手。
如果沒有小車的存在,那么可以替補沖鋒手的人選便是陳雨桐。
因為陳雨桐在最后的革命練習曲爆發出的不服輸精神也能夠讓人感覺到她的不甘和決心。
只是相比而言,小車則是在上臺后的第一組左手和弦就拿出了打碎舞臺的氣勢。
然而以上只是李安站在評委席的角度,在無意外發生的情況下做出的合理安排。
可今天這場比賽有一個最大的變數。
這個變數就是何家明。
幾乎越到最后一刻,李安就越無法忽視何家明的存在。
首先何家明的實力已經過線了,在風格上類似孫文君,總體遜色于肖景宸,但又與陳雨同不相上下。
其次,何家明的五首選曲從譜面上更為全面,幾乎可以全方位展示一名選手,打國際服更有優勢。
最后。
何家明是何鵬的兒子。
何鵬是廣市交響樂團團長。
就國內古典音樂圈的這點事,誰到了東南一角都得先拜拜碼頭。
何鵬老來得子,圈子里沒人不知道這位父親對兒子的寵愛。
李安坐在臺下心里都無法不顧忌,那坐在臺上的一眾大小評委呢?
關鍵是何家明的舞臺已經達標了。
隨著10號選手唐浩然的演出結束,家長休息區再次響起熱烈掌聲。
歷時七個半小時的第28屆小肖賽華國賽區C組總決賽,屬于舞臺的部分到此結束。
接下來便是評委時刻。
一眾家長們也終于有點坐不住了,紛紛起身望向舞臺大屏幕等待即將公布的比賽結果。
四鋼直播間內01號刷屏,老湯幾人也是緊張地說話都有點哆嗦。
小虎哥的拳頭已經徹底松不開了。
選手休息間,沉默中又有人時不時說一句什么,孩子們表情各異。
五分鐘后,工作人員王老師忽然走進休息室。
“評委組的老師們需要臨時開個會,再耐心等一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