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四百五十一章 恐龍血不再稀有
,我能提取副作用
“太好了,病人沒事!”
眼看著患者輸入200ml人造血兩個小時后,依然平安無事。
所有圍在病床四周的醫(yī)護們頓時歡呼起來。
急診醫(yī)生興奮地拍著劉正明的肩膀,說道:“劉主任,你們這個人造血項目很有用啊,意義重大,今天挽救了一條生命。”
劉主任難抑內(nèi)心深處的激動,點點頭道:“如果人造血真的能夠普及開來,那現(xiàn)在這種缺血的情況就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
旁邊護士不由問道:“那還需要那3位志愿者的獻血嗎?”
兩人彼此對視了一眼,急診醫(yī)生沉吟道:“穩(wěn)妥起見,還是等待獻血吧,目前患者貧血狀況應該得到了暫時緩解,不必急于一時。”
劉正明也贊同道:“第一次輸入人造血,還是應該保守治療,既然患者已經(jīng)脫離病危狀況,那就等獻血到了后再進行手術吧。”
“沒錯,人造血剛輸入患者體內(nèi),還是再觀察幾天。”
“一次不宜輸入太多,起碼這一次已經(jīng)證明了,200ml的血量不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
“對了,”急診醫(yī)生心中一動,突然想起一事:“劉主任,既然你的實驗報告上說普通人輸入這人造血也沒事,那如果咱們醫(yī)院實在缺血的時候,是不是也能拿人造血頂一頂?”
“哎,別別別。”劉正明慌忙搖頭:“這可不興說,人造血還在臨床一期試驗階段呢,哪能直接用呢,要不是這個患者是孟買血這種稀有血型,實在找不到庫存血,我也不會提議用人造血。普通人要輸血還是從血庫調(diào)撥吧。”
說完,他急匆匆地就走了。
回到辦公室,勐灌了一大口茶水,劉正明才給黃主任打了個電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對方。
黃主任頓時又驚又喜:“證實了?輸了200ml也沒事?那可太好了。”
“對啊,以后別的不說,起碼這個孟買血是不會再鬧血荒了。”
黃主任卻比他想得更深遠:“孟買血型本來全國就一百多例,鬧不鬧血荒,影響不大。”
“人造血如果在普通人身上也有同樣的效果,那對血庫來說意義非凡。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一切困難都將迎刃而解,再也不用擔心群眾不肯無償獻血了。”
“可是,你也知道,三清現(xiàn)在還沒解決量產(chǎn)的難題呢。”劉正明提醒道。
黃主任沉思片刻,說道:“說到這里,我倒想起來,全國稀有血型并不是只有孟買血一種啊,還有一種稀有血型,全國有數(shù)百萬人,一直以來都處于極度缺乏狀態(tài),簡直是一血難求啊。”
“你說的是Rh陰性血吧,這血被稱為熊貓血可不是沒緣由的啊,不過現(xiàn)在全國各地都有民間自發(fā)組織的稀有血型聯(lián)盟,也能對血荒有一定的緩解吧。”
“老劉啊,你不是血站的人,你是不知道全國血荒有多厲害啊。”黃主任一聲嘆息道。
“最近省血液中心的庫存又跌破了最低庫存警戒線,我昨天剛發(fā)出去一份獻血倡議書,呼吁各大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廣大市民無償獻血。”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安裝最新版。
“你說,我這天天面臨血荒,能不急嗎?尤其冬天采血澹季又要到來,全國都是一片血荒。”
劉正明安慰道:“你們也在努力,其實現(xiàn)在無償獻血制度已經(jīng)起了很大作用了。”
黃主任嘆了口氣道:“獻血難啊,由此造成了用血難,用血難又導致獻血難,現(xiàn)在是無限死循環(huán)。”
“實話跟你說,血荒這個世紀難題,只有人造血才能真正解決。”
說到這里,他似乎是下定了決心,說道:“我馬上將最新情況向上面匯報,全力推進此事。”
劉正明深有同感地點頭道:“黃主任你是個能干事的人,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于此同時,網(wǎng)上也出現(xiàn)了不少征集“孟買”獻血者的報道。
“請擴散!昆市全城急尋孟買血型救命,比熊貓血海罕見80倍!”
“患者車禍大出血需要手術,正處于重度貧血狀態(tài),如果您是孟買血型,請伸出援手!”
“一患者急需‘恐龍血’救命,全城尋找孟買獻血者。”
網(wǎng)絡時代,任何消息的傳播都是以毫秒計。
借著恐龍血的噱頭,這則新聞很快就登上了熱搜前列。
這位罕見的恐龍血患者的病情瞬間牽動了全國熱心網(wǎng)友的心。
“又發(fā)現(xiàn)了一種血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第一反應還以為發(fā)現(xiàn)了恐龍的血。”
“這就是傳說中的龍的傳人嗎?”
“恐龍血?聽上去比熊貓血還厲害。”
“我連熊貓血都是第一次聽說。”
“應該把全國的恐龍血都找到,建個恐龍群,平時多聯(lián)絡感情,畢竟能幫到他們的就群里的人。”
“這種情況真的只能同血型互助了,我倒是想獻血,可是有心無力呀。”
“這類人要保護好自己啊,少生病,少出門。”
“突然覺得我平平無奇的A型血特別有安全感。”
“很好,我是普通的B,走到哪里都不缺血。”
“這人以后要趁著健康的時候抽點血,給自己備用啊。”
“雖說物以稀為貴,但要輸血的時候就麻煩了,也不知是好是壞。”
“這個血是不是放眼全球也找不出太多來。”
“我也是恐龍血啊,沒想到竟然發(fā)現(xiàn)了同類,我這就給昆市血站打電話。”
網(wǎng)絡的力量果然強大,很快就有數(shù)名恐龍血志愿者從全國各地打電話過去,表示愿意獻血。
雖然由于距離和時間的原因,沒有獻血成功,但他們都獲得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好消息。
那就是,恐龍血將不再稀有。
而是有了人造血這種更好的替代。
以后這種一血難求的局面將不復存在。
恐龍血型的人哪怕再次大出血,也不用像這次一樣,大張旗鼓地全網(wǎng)招募志愿者了。
媒體也在隨后的跟進報道中得知了此事,他們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人造血的存在,瞬間興奮了。
三清的人造血,將解決恐龍血極度稀缺這一難題。
這無疑是一個能讓全網(wǎng)沸騰的大新聞。
于是,當晚第二條關于恐龍血的新聞再次沖上了熱搜。
“一天之內(nèi),事情就有了轉機,這名恐龍血患者在輸入三清集團研發(fā)的人造血后,被成功地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
“震驚,三清竟然研發(fā)出人造血,從此恐龍血不再稀有。”
“全球首例人造血在我國研發(fā)成功,并進入臨床階段,這無疑是華夏生物學的重大突破。”
“三清再次創(chuàng)造奇跡,人造血能否改變世界,解決用血難題?”
“人造血——無償獻血制度的終結者?”
各大媒體和大V紛紛轉發(fā),并表達自己的看法,試圖從宏觀,微觀,經(jīng)濟學,社會學,文學,醫(yī)學等各個角度,全方面闡述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和震蕩。
而圍觀群眾,則被這巨大的信息量震撼得目瞪口呆。
“除了牛逼兩字,不知道還能說什么!”
“又是三清!我已經(jīng)麻木了。”
“大家別忙著震驚,想一想如果人造血普及后,是不是就真的沒有用血荒了?”
“看新聞報道,人造血的紅細胞上面沒有A,B,H抗原,因此可以輸給大部分人,這簡直就是一種萬能血液啊。”
“說實話,現(xiàn)在的免費獻血制度真的問題很大,反正我去獻過一次后,是再也沒去過了。”
“三年前我去血站獻血,說好了只獻200ml,結果人家一直勸我獻400ml,我們倆就一直在那ba血,搞得我頭暈了好幾天,簡直氣死我了。”
“哎,我也遇到過樓上說的這種事,其實我也理解他們,缺血嘛,所以一直勸你多獻血,只要身體健康,全都勸你獻400ml,不過理解歸理解,我還是挺心寒的。”
“不是我不支持無償獻血,但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獻血證不能跨省使用,這就讓人蛋疼了。”
“哎,別提了,我是肅省的,在本省半年獻一次血,總共獻了起碼有2000ml了吧,結果我去京城做手術,需要輸血的時候獻血證特么用不了,幾百毫升都報銷不了,我要這獻血證有何用。”
“確實,現(xiàn)在的免費獻血制度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互助獻血又被喊停了,人造血可能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哈哈哈,我就是恐龍血啊,以前天天擔驚受怕,生怕受傷,有了人造血,起碼以后不用擔心沒血用了。”
“人造血是好事啊,說實話,你們都不知道,一線城市血荒有多嚴重,很多大手術用血量多,血庫不能只出不進,所以都要求家屬先獻血,再給病人用血,這已經(jīng)是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了。”
“嘖嘖,既然樓上說到了,我就再多說點,其實現(xiàn)在缺血的時候,醫(yī)院是默認可以找血販子的,我就遇到過,醫(yī)生直接對我說,沒事,你先去搞定血,剩下的審核我來幫你想辦法。”
“沒辦法,有需求就有市場,哪怕是灰色地帶。”
“哎,有時候病人也是沒辦法,我爸做心臟手術就需要很多血,結果一直缺血,手術拖了又拖,等了一兩個月才安排上。你們就說離譜不離譜吧。”
“這么多年了,誰用血誰找血。這種情況,不找血販子怎么辦?”
“我家里有兩位老人先后在京城動大手術,大手術動不動就是要獻血800,沒有血販子,只能等死,外地人哪里去找這么多親屬獻血。某種程度病人家屬當然是感謝血販子。”
“不管是醫(yī)院,患者家屬,還是血販子,各有各的難處。之前,我非常痛恨血販子,直到我親眼看到一個等著救命的患者家屬求爺爺告奶奶讓路邊的行人幫他獻血,卻屢遭拒絕后,轉頭投靠不遠處的血販子,我一瞬間理解了那種無助與心酸。在挽救生命面前,沒有對錯。”
“主要是血販子這二道販子抽成太狠了,對獻血者剝削太過,否則倒也不算壞事。”
“違法的買賣,自然利潤高,否則也沒人做了。”
“不過我今天看到人造血的消息,就徹底放心了。”
“三清這人造血真的是利國利民,善莫大焉。”
三清總部,衛(wèi)康正瀏覽著網(wǎng)頁。
對網(wǎng)上這些鋪天蓋地關于人造血的新聞,他也有些始料不及。
事實上研究人造紅細胞和血小板之類血液制品的團隊,全國并不只有三清一個。
一些其他科研團隊也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所以三清立項的時候并未引發(fā)過多關注。
只有進入臨床一期后,才引起了上面的重視。
本來他還打算等進入臨床三期,有了更多的臨床數(shù)據(jù)后,再正式發(fā)布公告呢。
萬萬沒想到,竟然就這么被媒體提前捅了出去,打破了原定的計劃。
“不過醫(yī)院也是遇到緊急情況了,偏偏是孟買血患者需要大量輸血,不得已使用了人造血作為替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也算是證實了人造血的安全可靠。”
“也好,就當提前宣傳了,讓大家早點了解到輸血的知識,到時候接受起人造血來,也更容易。”
衛(wèi)康心里默默想道。
突然,桌上手機響了。
拿起一看,不由有些驚訝。
“喂,常院士啊,好久不見。噢,你是想問人造血的事啊,沒錯,是我們最近的研發(fā)成果。”
來人是常三維院士,作為生物學大老,他看到人造血的問世,第一時間就打電話來詢問詳情。
“小衛(wèi)啊,你們論文發(fā)表在哪里?我怎么翻了一圈都沒看到呢?”常三維和顏悅色地問道。
衛(wèi)康有些尷尬說道:“哦,我們沒寫論文啊,發(fā)什么雜志啊,都跟國外學術界撕破臉了,還給他們發(fā)論文?我雖然做慈善,但是又不傻。”
“三清是企業(yè),又不是科研機構,只要有產(chǎn)品做出來,有沒有論文,影響不大。”
對面瞬間沉默了,好一會,才遲疑著問道:“那個,你就沒考慮過國內(nèi)的刊物嗎?”
衛(wèi)康這時候回過味來了,不由苦笑道:“怎么常院士您也要催著我們寫一篇論文嗎?”
常三維哈哈一笑道:“怎么,已經(jīng)有人催過了?人造血這么重大的成果,大家都是搞學術的,對此有所好奇,應該很正常吧。”
“嗯,合作的醫(yī)院有醫(yī)生催過論文,不過我還在猶豫呢。”衛(wèi)康有些不好意思道。
常三維連忙說道:“小衛(wèi)啊,你們一定要發(fā)一篇論文出來啊,否則我這心里癢癢的,可受不了啊。你知道我也是搞生物的,這個,看到有突破性的東西出來卻沒有論文,心里真的很難受啊。”
“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生物界那幫老頭子,這兩天一直在發(fā)消息問呢,但是他們臉皮薄,就讓我這臉皮厚的來問了。”
“哈哈,您說笑了,其實相關的資料也有,我找人整理一下,寫一篇論文出來好了。”
“這才對嘛,知識共享才是學術界最重要的事。我可等著你的論文啊。”
“好呢。”掛斷電話后,衛(wèi)康不由陷入沉思。
由于人造血的成果過于驚世駭俗,看來這篇論文是躲不過去了。
只不過,究竟要發(fā)表到哪里呢?
這倒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