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 目錄 >> 第381章,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
第381章,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第381章,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大漢國初平四年十月(公元193年) 本是風吹麥浪,百姓收獲的季節(jié),但這場波及大半個中原的旱災,讓這次的豐收陷入了陰影當中。 袁紹從襄陽回到中原之后,立馬視察兗州鄉(xiāng)村的情況,但他看到的情況就非常不妙,土地干旱,小麥枯萎,也就是靠近河流的土地才可以看到一絲秋收的樣子。 而在他們隔河相對的河北,即便是在南岸的袁紹也可以看到無數(shù)的水車排成一條長龍,無邊無際,這些水車源源不斷把水源輸送到河北的田地當中,與之相對應的是黃河南岸只有熙熙攘攘幾架水車,把河水輸送到田地當中,和北岸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袁紹大怒道:“兗州的旱災都快半年多了,你們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什么都不做,連組織百姓修幾條簡單的水渠都不懂做嗎?” 袁紹指著黃河北岸怒道:“對面已經(jīng)把樣子做出來了,你們難道跟著抄都不會抄嗎!” 田豐等人被袁紹大罵一頓之后苦笑道:“這個我們抄不了,雷公為了抗擊旱災花了13億錢,這才有北岸看不到邊的水車,我們想要做兗州修水渠,沒有錢就算了,各地的門閥士族,根本不允許我們把水渠連接到其他人的田地當中,這水渠也根本修不了!” 而后田豐就對袁紹訴說他卻荊州這段時間,兗州發(fā)生的事情! 袁紹的政權(quán)是門閥士族聯(lián)合政權(quán),是地地道道的小政府,對于基層的掌握他們甚至不如靈帝時期,對于這樣的天災他們根本沒有應對的方法。 中原的門閥士族,甚至還在想趁著天災兼并百姓本就不多的土地,糧食的價格更是被他們抬上了天。 田豐等人雖然也想辦法自救,但門閥士族自私自利,他們永遠都是先救自己的土地,甚至爭奪水源相互起沖突,田豐等人也想修建水渠應對旱災,他們卻不想天災就這樣結(jié)束。 修建水渠可以,但要先從我的土地上修建! 各地的門閥士族沒有聯(lián)合抗災的想法,反而各自為政,以鄰為壑,都想先救自己的土地,截斷水源,甚至相互還起沖突,光因為搶水起的沖突就有上百起,田豐等人不得不指揮軍隊制止這些動亂。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原的救災行動全部都是各自為政,加上袁紹財力不足,田豐等人威望不足,難以像大乾大范圍的組織百姓抗旱,田豐他們只能看著旱災不斷在兗州蔓延! 百姓也不斷逃向河北,田豐他們也知道人口對于現(xiàn)在中原的意義,但一來兗州一馬平川,除了黃河天險之外,根本沒有阻礙的地方,而此時因為旱災黃河的水流量減少,根本不能阻礙災民的離開。 二來就是田豐他們沒有糧食,真阻礙災民逃離兗州的話,他們又不救濟,田豐等人也擔心兗州黃巾軍再爆發(fā),而災民逃到河北之地,也能消耗雷公不少糧食。兩害取其輕,田豐等人只能看著十幾萬百姓逃到河北之地去! 對田豐他們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袁紹帶回來了上百萬石的糧食讓他們可以賑濟災民! 袁紹聽完半天無語了,這倒是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當年靈帝遇到的問題,現(xiàn)在輪到他要解決了。 但靈帝都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輪到袁紹來做就更沒有辦法了。 但他們難道不知道雷公的大軍已經(jīng)大舉壓境了,這個時候不想辦法籠絡百姓,這不是把百姓逼到雷公的地盤去,難道他們不知道冀州門閥的下場! 許攸道:“事已至此,再責怪他們也沒有用,今年兗州的秋收是指望不上,但災民一定要阻止他們繼續(xù)逃向河北,河北之地已經(jīng)有近2,000萬的百姓,這差不多是大漢的一半人口,我和雷公的戰(zhàn)斗到最后拼的就是人口,要是讓雷公繼續(xù)擴充人口,壯大實力,我們即便占據(jù)大漢十州,也不可能是雷公的對手!” “兗州即將淪為我們和雷公的戰(zhàn)場,這場旱災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兼并清野,我們把災民移到司隸,關中因為亂戰(zhàn)已經(jīng)成為了一片白地,這批災民可以做關中屯墾,既解決了兗州災民問題,又可以用災民充實關中的人口!還可以以工代賑,修建關中的水利設施!” 對袁紹他們來說關中屯墾反而是容易的事情,關中被打成了一片白地,董卓的部下屠殺了關中門閥,楊彪又帶著余下的關中門閥逃到荊州,還帶了關中幾十萬百姓南下荊州,現(xiàn)在整個關中連十萬人都沒有,只有長安一帶才能勉強看到一些人煙。 現(xiàn)在移民充實關中對袁紹來說是有利的,因為袁紹收不到門閥士族的稅,但這些屯墾的移民卻能成為他當兵納糧的主要對象,可以擴張袁紹的財政收入! 袁紹點頭道:“元皓,你們現(xiàn)在就開始動員整個兗州的災民去關中,不能再讓任何一個人逃到河北之地去了。 “諾!”田豐等人道。 袁紹再看一眼北岸,而后一臉愁苦,冀州鬧災害,雷公可以拿出13億錢來賑濟災民。 而他地盤所有的財政收入加起來也達不到13億這個數(shù)字,黃河北岸一排排水車,讓他看出了雙方實力的差距,但他又找不到追趕的辦法,面對越來越強盛的雷公,他內(nèi)心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他現(xiàn)在終于理解靈帝為什么如此貪財,現(xiàn)在連他自己也想弄個萬金堂出來了。 黃河北岸,同樣是風吹麥浪,稻田一片金色,整個冀州開始步入秋收。百姓們都拿著自己家的鐮刀開始收購家中的小麥。 對于冀州的秋收,徐偉極其重視,因為冀州的糧食產(chǎn)量可以決定明年大乾等部眾是喝粥還是吃干飯。 秋收之際他就帶著人來到冀州視察。張白騎知道之后跟隨在后! “子萌,這次冀州秋收如何?能不能達到你說糧食翻一翻的數(shù)量!能不能讓大乾的糧票就此消失?”徐偉看到黃河岸邊的小麥普遍都有3石左右,認為張白騎抗旱救災做的不錯,要是冀州普遍都是這樣的糧食產(chǎn)量,冀州就可以收購到五億石的糧食,光這些糧食就足夠養(yǎng)活整個大乾的部眾了。 但張白騎卻苦笑道:“能達到去年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是萬幸了,執(zhí)政看著這片田地因為靠近黃河,灌既得力才有這樣的豐收場景。” “但旱災來的太突然了,我們一點準備都沒有,挖水渠,制造風車這些都想要時間,耽誤了小麥灌漿的時間,糧食就會減產(chǎn),越是遠離水源的地方,小麥的產(chǎn)量就越低,今年即便我們做了如此多的準備,花了十幾億錢,但是冀州也有7成的小麥畝產(chǎn)不足一石!這點糧食還不夠部眾一年的生活,執(zhí)政冀州的水利設施還有繼續(xù)修建,稅收也要減免,要不然冀州的大量百姓都要餓肚子!” 冀州的百姓普遍只有30畝土地,要是糧食的收入有3石4石乃至5石,他們一年的收入就有上百石糧食,這可以算是中產(chǎn)家庭了,但現(xiàn)在大部分只有30石,那連養(yǎng)活家人都難,需要想辦法打工才能養(yǎng)活家庭,顯然現(xiàn)在的冀州幾百萬百姓需要一份工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