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貞觀天子 第三十六章 懷疑也能減到最少
其實,李建成很擔(dān)心李智云因此猜出什么來。因此說完后,很關(guān)注李智云的態(tài)度。
便是劉文靜也有些擔(dān)心李智云看出來什么。
“頡利愿意和談,看樣子他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李智云說。
見李智云完全不在意誰出使突厥,李建成和劉文靜暗自松口氣。
當(dāng)然,其實李智云心里都懂。
“不過........”
此言一出,李建成再度緊張起來。
李智云接著道:“不管誰出使突厥,我們的底線不能改變,頡利必須無條件退出河?xùn)|道,否則決不答應(yīng)他。”
王珪小心翼翼道:“楚王殿下,若是能使突厥退兵,化解河?xùn)|道危機(jī),適當(dāng)?shù)淖尣剑皇遣豢梢浴.?dāng)前要務(wù),還是要保住河?xùn)|道。”
軟骨頭!
李智云斬釘截鐵道:“絕對不行,此番若非實力不濟(jì),本王絕不會放過突厥。不能為二哥報仇,乃是我唐軍之恥,豈能給突厥人得寸進(jìn)尺的機(jī)會,此事,不容再議!”
他的態(tài)度很堅決,一錘定音。其強(qiáng)硬的風(fēng)采,令李建成頗為不適應(yīng)。
于是,李建成婉轉(zhuǎn)道:“智云,不可操之過急,若是逼迫太甚,突厥人很可能會狗急跳墻,到時候我們得不償失。”
李智云搖頭寬慰道:“大哥不用擔(dān)心,現(xiàn)在優(yōu)勢在我們。只要什缽苾待在草原,頡利就不敢全力攻打我們。只要我們堅持下去,頡利只能無奈退兵。
突厥人可以走,但是他提出任何的附加條件,本王絕不容許任何人答應(yīng)。否則,休怪本王無情!”
王珪沉聲道:“楚王殿下,還請你顧全大局。如果頡利拼死一搏,我們也會死傷慘重,這不是朝廷想看見的。”
聞言,李智云冷笑道:“王珪,我二哥的血債沒還,你卻讓我向突厥搖尾乞憐?
我告訴你,絕無可能!”
言罷,李智云怒氣沖沖而去。
見狀,杜如晦朝著李建成拱手道:“還請?zhí)拥钕乱娬彛跛麜r時刻刻心念手刃頡利,為秦王殿下報仇,此番失態(tài),懇請?zhí)拥钕抡徑獬酢!?p/>
李建成頷首道:“孤知道。”
隨著李智云離去,李建成和劉文靜等人也返回自己的居所。
王珪氣憤道:“怎么能這樣,現(xiàn)在眼看著突厥就能退兵,稍微讓一讓又有何妨,難不成要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和突厥拼的你死我活嗎?
楚王未免太過狹隘自私!”
在他看來,只要能讓突厥退兵,讓一些東西給他們也無妨,總好過突厥直接打下河?xùn)|道,威脅關(guān)中的要好。
可是楚王的強(qiáng)硬不講理,讓他頗為氣憤。
韋挺勸解道:“稍安勿躁,楚王此番如此強(qiáng)硬,主要還是因為秦王的緣故。”
說起這個,李建成等人臉色微微變化。
劉文靜咳嗽道:“不管如何,楚王說的也有道理。頡利自然愿意和談,那么這就表明他是擔(dān)心草原局勢的。如此一來,倒是不必過于軟弱,否則會讓頡利以為我們軟弱可欺。”
“若是頡利提出退兵要求呢?”王珪反問。
劉文靜道:“盡量拒絕。”
“只怕不好拒絕吧。”王珪說。
“好了。”李建成打斷,旋即說道:“這樣罷,劉公,你去見頡利,看他怎么說。賠償錢財可以考慮,若是割土,不容商量。這是孤給你的底線,明白嗎?”
李建成也很清楚,秦王戰(zhàn)死,他支援不力,圣人那邊本就不好交代,如果和談割地,只怕會更不好過。
“老臣明白。”
緊跟著,劉文靜說道:“楚王今日態(tài)度,殿下不可不防。”
谷怸聞言,李建成深思片刻,言道:“而今頡利未退,其他的,暫時不做考慮,等將來再說。”
“遵命。”
翌日,劉文靜帶著十幾人前往突厥大營和談。
李智云得知劉文靜前往突厥的消息,招來薛元敬等人。
“你們覺得,此番頡利會提出什么要求?”
薛元敬略作思忖,言道:“如果頡利以事要挾,只怕劉文靜會讓步。”
薛收直接道:“殿下,只要能保住太原,將來就有機(jī)會收復(fù)故土。恕屬下直言,現(xiàn)在不宜對頡利逼迫過甚,萬一他孤注一擲,我們也討不到好處。”
“你的意思是,太原以北都可以讓給頡利?”李智云語氣微微不善。
薛收沉默,態(tài)度鮮明。
見氣氛不對,杜如晦站出來,拱手道:“殿下,其實我倒是覺得,如果劉文靜態(tài)度能稍微強(qiáng)硬一些,頡利并不敢要挾什么。雖然劉文靜和頡利有勾結(jié),但是并沒有多少證據(jù)。
再說,萬一頡利真的派人把事情告訴圣人,那也是太子和齊王該頭疼的事情。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太子和齊王都想結(jié)束這場戰(zhàn)爭,殿下不可因小失大,在此關(guān)鍵時刻和他們對立。
此外,雖說此前朔州等地都在我朝掌控之下,但是殿下其實也十分清楚,每一年突厥都會南下劫掠。就算我們能掌控這些地方,還是免不了被突厥人打劫。
殿下的雄心,屬下是清楚的,但是殿下,現(xiàn)在不僅是您要韜光養(yǎng)晦,以待時變,便是朝廷也要韜光養(yǎng)晦,以待時變。
突厥之患,已有百年,若想要根除,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希望殿下能夠明白。”
李智云默然,他承認(rèn)杜如晦說得對,但是他心里對割地賠款非常的反感。
“不行,本王絕不會答應(yīng)。”
聞言,三人驚愕,這還是楚王少有的堅持。以往,楚王都能聽得進(jìn)他們的勸諫。
李智云解釋道:“克明,正如你所言,突厥之患,已有百年,若是突厥再次強(qiáng)大,那我們丟掉的東西,將會花費(fèi)更多的時間才能重新奪回來。不瞞你們說,本王并不想看見有朝一日,朔州等地的百姓自命突厥之民,這是絕對不能容許的!
頡利既然派人和談,說明他也擔(dān)心草原局勢,只要繼續(xù)耗下去,他絕對堅持不了多久。
這場戰(zhàn)爭打到現(xiàn)在,本王已經(jīng)失去二哥,絕對不能再讓突厥人滿載而歸!”
失去二哥?
這話在杜如晦三人耳里聽起來格外的刺耳。
薛收問道:“若是太子阻止您呢?”
李智云淡漠道:“我知道你們的意思,現(xiàn)在還不能暴露我們的目的,更不能和太子起沖突。但是你們別忘了,二哥已死,太子和齊王身上的嫌疑根本洗不干凈。
本王猜測,此番我們班師回朝之日,必有風(fēng)波。值此之際,本王若是聽命太子,只怕會被圣人所疑。”
聞言,三人頓時沉默。
楚王這話,說的也沒錯。
太子支援不力,這是事實,圣人必然會懷疑。若是這個時候楚王和太子濃情蜜意,圣人那邊必然懷疑。
杜如晦最先反應(yīng)過來,他笑著道:“殿下英明,秦王戰(zhàn)死,殿下失去理智,想必圣人不會有所懷疑。”
李智云滿意的點頭,到底還是杜如晦懂他。
他心里本就不想給突厥人任何的東西,這一次,他正好借秦王之死瘋一把。
死了二哥,作為小弟的他發(fā)瘋,很正常。
不聽大哥的話,合情合理。
如此,老李對他的懷疑也能減到最少。
文學(xué)網(wǎn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