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在春秋當權臣 078 辛邑
辛邑在成周城的東南方,是去楚國的必經(jīng)之路。
來這里之前,辛莫早已經(jīng)熟悉了辛邑的一切。
畢竟,這里之所以叫辛邑,就因為之前是他們辛氏的封地。
至今這里還有不少辛氏的后裔,當年都是辛氏的小宗和家臣。
也算是另類的衣錦還鄉(xiāng)了。
浦邑在辛邑之西,是緊挨著的兩處城邑。
位于王畿東南,已經(jīng)是“六遂”之中了。
周時王畿,用“六鄉(xiāng)六遂”的制度管理。
國人居住在靠近國都的六鄉(xiāng),野人居住在外面的六遂,中間則夾著四野。
不過六遂之中,靠近畿內(nèi)諸侯的封地,也有很多朝中卿大夫的封地、食邑都在這里。
偶爾有一些小食邑歸于天子直接管轄。
這樣的官員稱為“邑大夫”,而這樣的城邑被稱為“公邑”,受到六鄉(xiāng)的管理。
一般都是六鄉(xiāng)大族的子弟擔任,很少通過王室直接委派,辛莫算是例外了。
這里土地倒是肥沃,只是飽受戎患。
盤踞在這一帶的戎人很多,尤其是一支名為“尹洛之戎”的戎人,十分強大。
據(jù)說王子朝叛亂時,伊洛之戎也參與了進來。
“雖然辛邑土地肥沃,可是經(jīng)常受到戎人侵擾,能收上來的貢賦沒有多少。”原大成道。
辛莫道:“所以我這一次去,要好好治理一下辛邑。”
“君子,可是辛邑只是你的食邑,并非封地。我們辛氏只有收取貢賦之權,并沒有管理之權啊。”原大成道。
“哈哈哈,我要是連這點事都辦不到,還去辛邑干嘛?”辛莫笑著拿出了一枚符令,交給了原大成。
“茲命辛氏家主莫,兼辛邑、浦邑大夫?”原大成一字一頓地念道,隨即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神色:“君子成邑大夫了?”
“之前獻出雙轅牛車,司空為我請功,劉公同意我管理這兩個城邑。”
“辛氏,將興矣!”原大成學著董甑的口氣說道。
“可沒那么簡單啊。”辛莫伸了個懶腰:“辛邑和浦邑,多年來一直未派出邑大夫,就是那里靠近戎人,不好管理。要不是這樣,劉公怎么會舍得將兩邑之地都交給我呢?”
“那我們此番過去,豈不是很難?”
“不管難不難,那里都已經(jīng)是我們辛氏的地盤了。”辛莫道。
……
跟隨公輸賁和公輸果的魯人,大約有三百余人。
這些人基本都是訓練有素的士兵,還有各種負責處理兩位公子的人才。
現(xiàn)在都歸辛莫號令。
公輸兄弟年紀還小,根本指揮不了這么多的人。
“子家戈,你過來一下。”辛莫道。
一名武士上前,來到了辛莫的身邊。
“辛君有何吩咐?”子家戈問道。
他是子家羈的內(nèi)侄,也是魯侯最忠心的侍衛(wèi),所以魯侯將這些人馬全部托付給了子家戈。
“我想你們暫且不要進入辛邑,留在外面靜待我的吩咐,我想看看那里水的深淺。”辛莫說道。
“這些遠離國都的城邑,長期被當?shù)氐拇笞蹇刂疲蝗饲叭ィ切┤丝峙聲殡y君子。不如我們直接進去,也好嚇嚇他們!”子家戈道。
對于這樣的情況,身在魯國的他很是熟悉。
辛莫笑道:“放心吧,我比較是天子冊封的邑大夫,他們敢拿我怎樣。況且這辛邑之大族,也算是我辛氏分支,不至于為難我吧!”
“這……那我隨君子一起入城。”子家戈道。
“不必了,你在城外隨時等我的命令。”辛莫嚴肅道:“還要保護兩位公子的安全。”
“這樣也好。”子家戈說道。
在辛邑不遠處的野途周圍,子家戈帶著大部分家臣們安頓了下來。
辛莫乘坐著服車,和孔肆、原大成還有一些家臣一起朝著辛邑走去。
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通知辛邑、浦邑各大家族,自己將于今日到達辛邑。
辛邑并不是很大,算是一個小鎮(zhèn),居住著一千多戶國人。
也有一些野人的小村落,分布在周圍。
辛莫并未急著進邑,而是現(xiàn)在周圍轉(zhuǎn)了一圈。
“果然和祖父記載的一樣,這里地形易守難攻,如果治理得當,根本不會遭受戎人的長期侵擾。”
辛莫對原大成道:“辛邑和浦邑,互成犄角之勢,當年我先祖在這里的時候,戎人根本不敢前來侵擾,這才過去了不足百年,兩邑竟然成為了伊洛之戎的糧倉!就是這些大族,把伊洛之戎養(yǎng)肥了!”
不由得,辛莫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憤怒。
“他們?yōu)楹我@樣?”
“圖的就是一個安穩(wěn)。”辛莫道:“戎人來了,就號令大家交出糧食,以求平安。”
原大成驚訝:“怪不得這里的貢賦只能收上來最多一半,我一直以為是這里國人無心務農(nóng)。”
辛莫很清楚,伊洛之戎能在王畿東南如此猖獗,根本原因就是王室失去了對這一帶的控制。
這里幾乎就是三不管地帶。
一些城邑選擇和狄人合作,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不過辛莫可不想跟戎狄合作。
戎狄占據(jù)的廣袤地盤,才是他的目標。
“辛邑的人口、土地這些賬冊,你搞清楚了嘛?”辛莫問道。
原大成道:“君子從小司徒那里拿來的賬冊,我都已經(jīng)爛熟于心了。”
接著他向辛莫說了一下辛邑的詳細情況。
辛邑一千多戶的國人,一共有人口三千四百余人。
最大的家族是辛氏,一共一千多人。
這也是辛氏的小宗之一,不過很多年前就脫離大宗了。
除了辛氏,還有成氏、曹氏等等幾個小家族。
辛氏的組長辛干,也是辛邑的鄉(xiāng)老之一,最近十幾年都是他在負責管理辛邑。
“王子朝之亂后,辛邑就沒有再派出過邑大夫了。”原大成說道:“這里的國人基本都以辛氏為中心,無論誰來管理都是一樣的。”
“嗯,這就是所謂的地頭蛇了。”辛莫說道:“浦邑的情況呢?”
“跟辛邑差不多,不過浦邑的大族有兩個,毛氏和尹氏。”
辛莫又詢問了附近戎狄的情況,原大成也都一一回答。
附近有一支最大的狄人,是伊洛之戎的一支。
首領名為木羅生,是伊洛之戎大首領的弟弟。
“木羅生有多少人?”
“大約有一千多人馬,不過狄人擅戰(zhàn),而且行蹤不定,辛邑根本不是對手。”
辛莫點了點頭,已經(jīng)大致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走吧,我們進城。”
辛莫說道。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