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父可敵國 >> 目錄 >> 第一四八章 重聚與祭祖 |
第一四八章 重聚與祭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父可敵國 第一四八章 重聚與祭祖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 ——《禮記》 子時一過,禮部、太常寺還有常駐皇陵的官員、陵戶便輕手輕腳的忙碌開了。譬如在祾恩殿各陳設牲犢酒醴、香燭制帛等物;在方澤壇擺設祭壇、靈幡、法器、牌位…… 總之請神的請神,擺桌的擺桌,列隊的列隊,無聲無息為皇帝祭祀做著準備。 朱元璋父子也早早在北壝門外的金殿中等候了。 卯時,太常卿便進來請道:“皇上,吉時快到了,請和殿下移駕方澤壇吧。” 朱元璋卻紋絲不動道:“不急,再等等。” “是。”太常卿哪敢廢話,只好躡手躡腳退下,在外頭等待。 外頭天光亮起時,見金殿內還無動靜,他實在等不下去,只好硬著頭皮再次進去相請。 “皇上,吉時已到,再不移駕怕要耽誤祭祀了。” “不急,再等等。”朱元璋卻依然不起身。 “父皇,時間確實不早了。”朱標也幫著勸道。 “耽誤一會兒沒事兒,咱家里人還沒到齊呢。”朱元璋攏一攏寬大的青色袍袖道:“你爺奶肯定也想多見幾個孫子。高興還來不及呢,怎么會生氣呢?” “父皇是說?!”還蒙在鼓里的太子一下站起來。 “嗯。”朱元璋高深莫測的一笑道:“他們應該快到了。” “你不早說!”朱標話沒說完,轉頭提著袍子跑出去。 “早說了就是這結果。”看著兒子消失在殿門口,朱元璋苦笑道:“一個人坐這兒,很悶的。” 朱標一口氣跑出皇城,過去金水橋,又跑上長長的神道,便看到遠處欞星門下,走進來五個穿著祭服的親王,不是他五個弟弟又是誰? “老……”朱標想要大聲叫他們,卻喉頭顫抖,怎么也發不出聲來。 “大哥!”五個弟弟也看到了太子,馬上撒腿狂奔過來。 暌違大半年的兄弟們,終于在神道中央,三十對石像生的見證下,終于重聚了。 “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朱標盡全力伸長了胳膊,想把弟弟們都抱在懷里。 “大哥,嗚嗚……我們想死你了……”兄弟六個抱成一團,痛哭失聲。 遠處金水橋上,朱元璋擦了擦眼角,回頭看看自己父母的大墳頭,咧嘴笑道:“爹,娘,高興吧?咱老朱家又人丁興旺了。” 說完便轉身吩咐道:“讓他們趕緊過來,誤了吉時,他們爺奶會怪罪的。” “喏。”太常卿恭聲應下,心說麻痹…… 初秋風颯颯,皇陵祭無聲。 卯時三刻,皇家祭祖大典正式開始。 陪祭百官皆著青袍,在方澤壇前整齊列隊。儀式莊嚴,沒有奏樂。 儀式開始,典儀官唱:“執事官各司其事。” 內贊官唱:“位。” 朱元璋便神情肅穆的登上祭壇。 太子落后他一個身位。 在太子身后,是秦王、晉王、燕王、吳王、楚王。 再往后,才是韓國公率領的勛貴公卿,文武百官…… 各就各位后,內贊官唱:“上香。” 朱元璋便至香案前,擔任執事官的中山侯湯和捧上香盒,請皇帝三上香。 完畢,內贊官唱:“行四拜禮。” 朱元璋便退后半步,在御案前,對著父母的陵寢,緩緩行四拜叩頭之禮。 眾皇子和所有陪祭官也跟著行四拜叩頭禮。 起身后,內贊官唱:“奠帛。” 執事官便捧帛至御案前,然后跪奉給朱元璋,朱元璋接帛獻于御案。 內贊官唱:“行初獻禮。” 朱元璋又行叩拜禮,同時所有陪祭官也行叩拜禮。 內贊官唱:“讀祝。” 由讀祝官跪讀祝文,朱元璋及陪祭官都跪聽。 “維洪武八年孝子皇帝朱元璋,敢昭告于皇考仁祖淳皇帝圣靈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旁徨,俄爾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喪。 “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計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值天無雨,遺蝗騰翔,里人缺食,草木為糧。 “予亦何有,心驚若狂,乃與兄計,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兇荒。兄為我哭,我為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兄弟異路,哀慟遙蒼。 “汪氏老母,為我籌量,遣子相送,備醴馨香,空門禮佛,出入僧房。居未兩月,寺主封倉,眾各為計,云水飄飏。 “我何作為,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侶影相將,朝突炊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趍蹌,仰窮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凄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佒佯……” 聽到這兒,朱樉朱朱棣朱橚朱楨幾個,已經哭成了淚人。這些原是哥幾個早就耳熟能詳的事跡,但經過了這一年在鳳陽的風風雨雨,他們終于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父皇當年的艱難絕望,也明白了父皇為什么要折騰他們。 尤其是老六,聽到‘朝突炊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趍蹌’,簡直快哭抽抽過去。沒要過飯的人,體會不到這里的心酸啊…… “……思往昔之艱難,痛今朝之音容杳絕。三十二年罔極之恩,何從以報?謹獻牲醴于陵下,伏惟昭鑒。” 讀完祝文,內贊官唱:“俯、伏、興、平身。” 君臣皆行此大禮。 然后,再由太子行亞獻禮、韓國公行終獻禮。皆同初獻禮,但不奠帛、不讀祝。 三獻禮完畢。內贊官唱:“四拜。” 君臣又行四拜叩頭之禮。 拜畢。典儀官唱:“讀祝官捧祝、進帛。” 讀祝官捧祝,執事官捧帛,至御案前燎爐焚燒,禮成。 祭祀完畢后,禮部官員帶著七名陵戶,挑來了七擔取自陵區之外、土質潔凈、顏色純正的黃土。 朱元璋要給父母墳頭培土。 太常寺官員將護履跪獻給皇帝、太子、秦王、晉王、燕王、吳王和楚王。 所謂護履,就是一種特制的鞋。用黃布做成,輕便柔軟,走起路來輕巧無聲這樣,登方城,上寶頂時,不會驚擾長眠于地宮里的祖先。 皇帝去鞋、除襪,穿上護履,挑起了土筐。 太子也穿上護履,挑起了土筐,跟在父皇后面,緩緩而上。 然后是五位親王…… 登上寶頂,到敷土處,朱元璋和兒子們舉筐將土倒在寶頂上,然后用手虔誠的拍實。 朱五四夫婦泉下有知的話,當是很欣慰的。 ps.第一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