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朕真的不務(wù)正業(yè)  >>  目錄 >> 第八百五十六章 送到內(nèi)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

第八百五十六章 送到內(nèi)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吾誰與歸 | 朕真的不務(wù)正業(yè)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朕真的不務(wù)正業(yè) 第八百五十六章 送到內(nèi)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

新舊士農(nóng)工商,都沒有佃、流、氓、力這些窮民苦力的位置,小農(nóng)經(jīng)濟之下,他們在強人身依附生產(chǎn)關(guān)系下為奴為婢;在商品經(jīng)濟之下,他們都是大規(guī)模自由雇傭關(guān)系之下的勞役。

大明專門有個詞來形容這類人,草芥。

李贄在綜合了矛盾說、生產(chǎn)圖說、階級論等思潮之后,非常絕望。

根據(jù)階級論的第三卷斗爭卷,理論上,這些奴婢、這些勞役、這些草芥?zhèn)儯麄冇烙肋h遠無法獲得足夠的尊重,因為經(jīng)濟地位決定了政治站位。

根據(jù)生產(chǎn)圖說的解釋:個人的學(xué)識、過往的經(jīng)驗積累也是個人的固定資產(chǎn),因為這些資產(chǎn)可以使人長期獲得利益,可以讓勞動賦予更多的價值,可以讓人獲得足夠的經(jīng)濟地位,進而獲得政治地位。

讓人絕望的是:草芥?zhèn)儫o法獲得足夠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他們根本沒有資財更沒有時間,通過學(xué)習(xí)去積累學(xué)識經(jīng)驗、積累生產(chǎn)經(jīng)驗、去了解社會運行的規(guī)律、甚至無法分辨流言,無法完成自身積累,去跨越自己所在的階級,自然無法完成階級躍遷,無法獲得政治站位。

叫魂術(shù)肆虐上海縣,上海知縣姚光啟很清楚這是騙人的把戲,他用盡了心機,最終混了個‘大功德士’的美名,一些個百姓堅定的認為姚光啟會法術(shù),破了叫魂術(shù)還了松江府安寧。

哪怕姚光啟自己去糾正,最終還是沒有改變這種共識。

哪怕是少數(shù)人,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勞刻苦,完成了階級躍遷,很快這一小撮人,會對自己所在的階級產(chǎn)生認同。

斗爭卷講:階級認同大于族群認同,即階級認同是最大認同。

這些完成了階級蛻變的人,就會立刻認同新的階級,不會為窮民苦力的利益奔走,歷史上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

哪怕是王朝更替,生產(chǎn)資料在最純粹的暴力之下,完成了重新分配,這些窮民苦力短暫的活得像個人,但很快就會因為兼并,再次從人,向下滑落為草芥。

這樣的循環(huán),一次又一次的出現(xiàn)在歷史之中。

李贄和林輔成,都是自由派,他們追求的自由是有限的,限定在大明人的范圍內(nèi),他們希望每個大明人獲得有限的自由,而不是無責(zé)任的自由。

但對新士農(nóng)工商定義之后,李贄有些絕望,因為哪怕是在理論上,很難實現(xiàn)自由。

“丁亥學(xué)制,勢在必行。”朱翊鈞看了半天雜報,他也沒什么好的解題辦法,只有普及教育,讓所有人讀書明理,讓所有人都可以積累足夠的學(xué)識經(jīng)驗,別無他法。

朱翊鈞提出了萬歷維新的五間大瓦房,丁亥學(xué)制的全面普及教育、培養(yǎng)足夠多的專業(yè)醫(yī)生和不是那么專業(yè)的鄉(xiāng)野衛(wèi)生員的醫(yī)療、交通便利出行成本降低的自由流徙、商品經(jīng)濟的自由雇傭生產(chǎn)關(guān)系、每個人都能吃飽飯。

這五點目標,用一百年、兩百年去實現(xiàn),這就是朱翊鈞給出的答案。

誠然,這個答案并不完美,也無法帶來真正的公平公正,也無法自由的活著,但起碼讓人在有限的自由里活著。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這是一種分配方式。”

萬歷十六年的最后一次廷議結(jié)束了,大明皇帝反而更加忙碌了起來。

二十六日,大明皇帝在皇極門見了外官、耆老、百姓,廊廟陳民念,丹墀問政典,丹墀問政已經(jīng)成為了慣例;

二十七日,皇帝前往了大興南海子慰問了墩臺遠侯、海防巡檢的家眷,下午前往了永定毛呢官廠和西山煤局;

二十八日,皇帝前往了北土城,十王府見了宗親,皇家格物學(xué)院見了博士、學(xué)正,下午操閱軍馬;

二十九日上午,皇帝和皇后前往了養(yǎng)濟院,看望了鰥寡孤獨。

當今大明皇帝,是大明有史以來最活躍的皇帝陛下。

萬歷十七年的新年準時來到,四處都是喜氣洋洋,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大明皇帝在通和宮接見了賀歲的文武百官,皇后在后苑接見了命婦。

除夕夜,火夫們在譙樓里用望遠鏡觀察著全城,一旦哪里失火,火夫就會集體出動去滅火,即便是順天府丞王希元規(guī)定了集中燃放煙花爆竹的區(qū)域,但依舊有些人不遵守這些規(guī)矩,在城中放煙花。

這根本不是放煙花而是在放火!

“一年又一年。”朱翊鈞打了個懶腰,看著朱常治笑著說道:“是不是特別無聊?”

朱常治性格很好,他很有耐心,但畢竟還是個孩子,這種枯燥的儀禮,總是能最快的消磨掉孩子不多的耐心。

“確實有點無聊。”朱常治看大臣們都走了,低聲回答道。

朱翊鈞一樂,笑著說道:“咱也這么覺得,確實非常的無聊。”

“但朕要是不讓大臣們拜年,大臣們又要上奏,喋喋不休,說什么元輔攔著,不讓臣子們見皇帝了,是要謀朝篡位了,朕不讓大臣們見你,他們就會說朱常治失寵了,如此云云。”

“大臣都是常有理,比孩子還常有理。”朱常治露出一個我很懂事的神情,他很少哭鬧,他覺得他比大臣們表現(xiàn)要好,大臣什么都能占到理去!

“所以,無聊也得做,有這個功夫,咱能看多少本奏疏啊,丹墀問政那一千本,咱才看了四百本,初六就得下發(fā)內(nèi)閣。”朱翊鈞笑了起來。

王皇后把皇長子培養(yǎng)的很好,對外彬彬有禮,但私底下,也是個十分活潑的孩子,會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至少不是膽怯的,忐忑不安的說些吉祥話。

當然,王皇后揍朱常治的時候,朱翊鈞都要暫避鋒芒。

“報!”一個緹騎快速的跑進了通和宮內(nèi),舉著手中的加急塘報大聲的說道:“前線急報!戚帥領(lǐng)京營在長門城,全殲毛利輝元本部一萬八千人!”

“呈上來。”朱翊鈞立刻站了起來,走到了堪輿圖前,對著地圖,一點點的看著塘報上的內(nèi)容。

豐臣秀吉割讓了出云、石見、長門三國北方城池給大明,期許大明幫忙封禁極樂教,大明應(yīng)允,豐臣秀吉割地的時候,一點都不心疼,這三個令制國的多個城池,全都是毛利輝元的。

毛利輝元在朝鮮戰(zhàn)場上保存了太多的實力,如果不是大明軍就在他的地盤上,這個時候,毛利輝元早就開始提刀上洛,和豐臣秀吉爭一爭關(guān)白之位了。

毛利輝元有點不服氣,要趁著過年前的寒冬,打戚繼光一個措手不及,收復(fù)一些失地。

他就計劃趁著戚繼光不在,進攻長門城,奪回長門,這樣一來,大明在倭國的實際控制,就失去了最大的支點。

大明在倭國本土的統(tǒng)治,完全依托長門城這個支點,因為一切的海運都要從釜山港到長門城,再轉(zhuǎn)運到別的地方,一旦長門城被毛利輝元奪回,大明攻下的城池,一個都守不住。

毛利輝元之所以要鋌而走險,也不是瘋了,現(xiàn)在不作為,就是等死,真的讓大明經(jīng)營幾年,扎下根兒來,他就再也無法奪回石見銀山了。

石見銀山是整個倭國最大的銀山,世界上僅次于富饒銀礦的銀山,這就是毛利輝元的錢袋子,沒了錢袋子,他就徹底沒有提刀上洛的可能了。

他想的很好,奇襲長門城,收復(fù)所有失地,反攻對馬島,斬斷大明直接武力干涉倭國本土情況的能力。

毛利輝元的情報被送到了石見銀山,戚繼光正在石見銀山建立營堡,為陛下巡視陛下的礦山,聽聞之后,秘密返回了長門城,開始制定埋伏計劃。

毛利輝元全以為自己打的是沒有主將、防備空虛的長門城,結(jié)果被戚繼光抓了個正著,毛利輝元本部兵馬一萬八千人,或死或俘,只有不到兩千人脫離了戰(zhàn)場。

“好好好,重重有賞。”朱翊鈞笑的陽光燦爛。

這一戰(zhàn),徹底斬斷了倭人收復(fù)失地的野望,之后毛利輝元就真的沒有能力反攻了,他在朝鮮戰(zhàn)場保存的實力,全都填進去了。

“這毛利輝元有病吧,還想以慰問的由頭,給大明軍下毒?陰謀詭計都玩不明白。”朱翊鈞將塘報遞給了馮保下章內(nèi)閣,有點幸災(zāi)樂禍的說道。

毛利輝元想要給大明軍下毒,慰問用的是倭女,下毒的方式則是用酒。

人無法想象沒有見過的事情,毛利輝元以為大明軍跟他們倭寇一個德行,覺得此計必成,就準備了一千名倭女,帶著毒酒,來到了大明軍營。

毛利輝元收到了計謀得逞的信號,就開始進兵,全然不知這個計謀得逞的信號,是李如松傳出去的,毛利輝元帶著人沖了上去,然后,就被戚繼光給包了餃子。

仍然是訓(xùn)練有序的線列陣,密集的火銃,讓毛利輝元沖鋒的路上,人仰馬翻,很快士氣變得低迷,督戰(zhàn)的武士開始逃跑的時候,大潰敗就開始了。

“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中整建制全殲對手,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兒,每一次發(fā)生,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巧合。”朱翊鈞對這次的勝利非常滿意。

戚繼光并不是為了賀歲獻禮,才專門整了這么一出,就是單純的軍事行動,捷報送到正好過年了而已,這也是巧合的一部分。

這次還有個巧合,是仗打到一半,突然開始下雪,而且是鵝毛大雪,快速降溫,導(dǎo)致地面濕滑泥濘,倭國根本無法脫離戰(zhàn)場,給戚繼光耀眼的軍功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仗,徹底打掉了倭人的膽氣,大明京營終于可以順利凱旋了,遼東軍七萬余眾,會有四萬人,在總兵祖承訓(xùn)的帶領(lǐng)下,駐守倭國。

“朕記得當初,戚帥埋伏董狐貍,就是這么做的,吃掉了董狐貍的兵馬,他的侄子都被戚帥給俘了。”朱翊鈞說起了當初的舊事。

馮保也有幾分感慨的說道:“陛下圣明,那時候,戚帥進京領(lǐng)賞,陛下直接冊封了戚帥為遷安伯,讓元輔都非常意外,楊博趁機發(fā)難,元輔靈活應(yīng)對,以誅心之辯,把楊博給堵回去了。”

“都已經(jīng)十六年過去了。”朱翊鈞看著大明天下堪輿圖,這堪輿圖,就是大明振武十六年,給天下萬民的交代。

這個新年,朱翊鈞過得非常開心,當然今年的鰲山燈火會也非常的壯觀。

大年初五,休沐的最后一天,好不容易偷閑半日的大明皇帝,優(yōu)哉游哉的拿起了一本雜報,看了兩段,立刻發(fā)現(xiàn)自己有巨物恐懼癥,他真的由衷討厭大傻比!

這本名叫《良友雜談》的雜報筆正,對于朝廷培養(yǎng)不是那么專業(yè)的衛(wèi)生員頗為不解,他認為朝廷應(yīng)該著力于培養(yǎng)專業(yè)的醫(yī)倌,把每一個惠民藥局辦好。

這位筆正認為:衛(wèi)生員又看不好病,頂多是江湖郎中的水平,為何不讓病人去縣里或者市里的惠民藥局看病呢?用盡全力建設(shè)惠民藥局,不是更好嗎?

邏輯看起來天衣無縫,把培養(yǎng)衛(wèi)生員的費用用來打造惠民藥局,培養(yǎng)更多的專業(yè)醫(yī)倌,把來的病人的病全都看好。

朱翊鈞將雜報拍在了桌子上,指著雜報說道:“鄉(xiāng)野到縣里,四十多里路,要在一天之內(nèi)往返,否則就得住到漫野地里去!牛車,驢車,那要去地主家里借,鄉(xiāng)野百姓入城,都是步行,一個病人,一天走八十里路?路還不好走,路上還有豺狼虎豹,入城還要路引。”

“為什么要培養(yǎng)衛(wèi)生員?讓人少生病,就是培養(yǎng)衛(wèi)生員的意義!”

“鄉(xiāng)野的百姓是不是人?是不是人?!何不食肉糜的狗東西!”

朱翊鈞的火氣很大,因為他從這些筆正的身上,看到了不把人當人的傲慢,這些個筆正,根本就沒為鄉(xiāng)野百姓考慮分毫,甚至不把他們當人。

一如新舊士農(nóng)工商,這些個筆正們心里,一點都沒有想過,窮民苦力們,走不到縣里、府里惠民藥局的病人該怎么辦。

鄉(xiāng)野之民,生了重病,頂多請個跳大神的跳一跳,若是治不好聽天由命了,根本不會拉到城里的惠民藥局,哪怕惠民藥局打著惠民的旗號,但湯藥錢依舊十分昂貴,不是窮民苦力可以負擔(dān)的。

死亡對窮民苦力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所以才有自己剪掉胞宮,獎勵自己一碗紅糖雞蛋羹的村婦,所以才有自己鋸斷自己的腿,死于感染的鄭木匠。

下鄉(xiāng)的衛(wèi)生員,都是從營莊遴選出來的人,到縣里的惠民藥局學(xué)一陣衛(wèi)生與預(yù)防簡易方,普及鄉(xiāng)野衛(wèi)生,讓百姓少生病。

哪怕這下鄉(xiāng)的衛(wèi)生員,的確是個看不好病的江湖郎中,也比沒有強。

但在筆正這些士大夫眼里,根本就是浪費國帑的行為。

“城里的老爺是人,城外的鄉(xiāng)民不是人?這人是誰?”朱翊鈞面色有些凝重。

馮保看了看筆正的名字,從御書房的書房里找出了一本名冊,翻找了片刻,遞給了陛下說道:“這個筆正名叫劉文麟,湖廣黃州府人,他的祖父在三年前,曾經(jīng)到武昌府的惠民藥局做過闌尾炎的手術(shù)。”

“所以劉文麟理所應(yīng)當?shù)恼J為,人生了病就該到大藥局里好好看,鄉(xiāng)野郎中靠不住,大藥局能治好病。”

“這就不奇怪了,劉文麟這輩子就是這么生活的,他理所應(yīng)當?shù)恼J為,其他人也是這么活著。”

劉文麟家境殷實,衣食無憂,對他而言大明交通十分便利,有舉人的功名在,他哪里都能去,有父母的資財在,他到大明京師來,要三架馬車一起上路,還要帶十多個家丁保護他的安全;

對他而言,大明交通便利、醫(yī)療資源極為豐富,黃州府看不好,就到武昌府,武昌府還看不好,就到北衙順天府。

劉文麟如此生活了二十多年,讓他寫文章,就會寫出這種何不食肉糜的文章來。

朱翊鈞琢磨了一會兒說道:“這么下去不行,這幫筆正,五體不勤,五谷不分。”

“下章禮部,傳朕旨意,日后雜報筆正從業(yè)者,都先到北衙皇莊干一年農(nóng)活,再到西山煤局做一年的體力活,才能上崗,不參與勞動,是真的不行。”

“臣遵旨!”馮保歡天喜地的跑去禮部宣旨了,只要能為難讀書人,讓馮保親自監(jiān)督,他也愿意!

馮保拿著陛下蓋過章的圣旨,踩著旱鴨子一路蹬到了禮部門前,馮保把這種車叫踆烏,但陛下叫它旱鴨子,時間一久,根本沒人叫它踆烏了。

馮保等到禮部諸官聚齊了,才吊著嗓子陰陽頓挫的喊道:

“陛下有旨,敕曰:凡雜報筆正者,須先赴皇莊親事農(nóng)桑一載,再至西山煤井勞作一載,方許執(zhí)筆。不歷稼穡之艱,焉知黎庶之苦?違者永不得操業(yè)。欽此!”

這就是陛下,陛下沒有對著劉文麟這個人發(fā)火,因為這些筆正,不僅是劉文麟一個人這么想,所有的筆正都是如此想,所以針對的時候,直接針對了筆正這個群體。

馮保將薄薄一頁紙的圣旨遞給了沈鯉才說道:“大宗伯,這是陛下親筆手書,可要仔細執(zhí)行,咱家雖然沒什么本事,可是還能盯住他們,定然不能讓他們偷懶。”

“好說好說。”沈鯉確定了圣旨的印綬和筆記,確定是圣旨,才有些疑惑的問道:“這宮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兒,才讓陛下如此雷霆大怒?忽傳嚴旨到禮部來?”

馮保立刻從袖子里拿出了一本雜報遞給了沈鯉說道:“嗐!說到這個就來氣!”

“年前戚帥在倭國長門城全殲了倭寇一萬八千眾,那可是全殲啊,朝鮮戰(zhàn)場打了三年都沒打出的全殲戰(zhàn)役,這過年,宮里可謂是喜氣洋洋,陛下走到哪兒都是喜笑顏開,這才高興幾天啊?”

“誰曾想,今天閑來無事,陛下看雜報,直接就這筆正所寫給氣到了。”

“大宗伯你說,這是不是欺負人?!欺負陛下寬宏大量,不跟這些個嚼舌頭根兒的賤儒一般見識!”

“陛下這些年,為了廣開言路,受的委屈可真是太多了!”

“是是是,大珰說的對。”沈鯉可不敢跟馮保掰扯,到底誰被欺負的問題。

沈鯉看完了雜報,臉色鐵青,有的時候確實不怪陛下發(fā)火,誰不知道陛下這些天真的很高興?這不是添堵是什么?

禮部負責(zé)文教之事,這筆正的管理也歸禮部管轄,筆正出了問題,等于禮部出了問題。

沈鯉想了想說道:“不如這樣吧,每年春三月,夏五月,都定為農(nóng)桑月,專門給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大學(xué)堂的院生劃出一片地來,負責(zé)耕種和搶收。”

“省的日后再鬧出這等笑話來,勞煩大珰奏聞陛下了。”

“還得是大宗伯啊!好主意!”馮保左拳擊右掌眼里閃著精光說道:“不麻煩,不麻煩,這事兒有了準信兒,咱家一定讓人來告訴大宗伯,大宗伯擬個奏疏,咱們這就推動流程。”

這話兒,哪怕沈鯉不給錢,他馮保也會傳!

馮保回到宮里和陛下一說,陛下立刻就同意了,徐爵專門跑了一趟,傳達了圣意,禮部開始擬奏疏,防止國子監(jiān)、大學(xué)堂的學(xué)子們,得了米糧都是從貨架上長出來的大病。

皇帝和內(nèi)帑大珰琢磨著怎么為難學(xué)子,那邊張居正拿著一本奏疏,來到了通和宮求見。

“臣拜見陛下,陛下圣躬安。”張居正恭敬見禮。

“免禮免禮,坐坐坐,馮大伴看好茶。”朱翊鈞示意張居正坐下,他把雜報、種地、做工這件事和張居正仔細說了說。

“陛下,這事兒得做!”

“都察院那幫御史,自從開始自己挑水后,就再沒為難過窮民苦力了,這是大好事,臣以為各府州縣學(xué),也該推廣開來,哪怕是很難監(jiān)察,但也好過五谷不分,這樣只能培養(yǎng)一堆的賤儒。”

“臣以為明年會試之后,要逐漸加重算學(xué)的比重,最起碼五成,算學(xué)不好考不中進士,這算學(xué)才是真的推廣開來。”

“算學(xué)這個東西,不會就是不會,做不得假。”張居正對于陛下為難賤儒的決定,舉雙手贊成,甚至想要揮舞兩下,表示認可。

張居正變本加厲,提高算學(xué)在成績里的比重,最起碼要占到五成,甚至是七成去,才不會培養(yǎng)賤儒。

“就依先生所言,先生果然是先生。”朱翊鈞眼前一亮,深表贊同!

這是大明教育改革的新進步,借著這賤儒胡說八道,深化教育改革。

“陛下下章到內(nèi)閣一本丹墀問政的問政疏,臣拿了過來。”張居正將一本奏疏遞給了陛下,他來通和宮自然有事兒要說。

今年丹墀問政,從云南來了一位苗民,來自云南彌勒州十八寨,這十八寨有土司三家,為世仇,這位苗民連字都不會寫,漢話說的不是很利索,是陛下單獨召見的百姓旨意。

黔國公沐昌祚、云南巡撫、地方官員的主要精力在攻打東吁,就沒有太多功夫管理這些土司。

稍微管理松了那么一點點,有世仇的三家土司就開始了苗民互屠。

張居正連連搖頭說道:“三家土司,彼此殺戮多年,黔國公府力壓,苗民稍有喘息之機,這稍微力有不逮,這幫土司就開始發(fā)瘋,如竹園、朋溥、羅洪寨、一畝田等十四寨,短短半年,俱蹂躪一空,一萬五千苗民尸骨堆積如山,慘不忍睹。”

十八寨一共才不到三萬丁口,這苗民互屠,就殺了一萬五千眾,十四個寨子被徹底燒毀了。

黔國公府抽調(diào)了兩千漢軍前往,每到一寨,掩埋尸骨,最終匯總了一個總數(shù),黔國公暴怒,大發(fā)雷霆,下令進剿了三家土司,祿氏、明氏和沙氏,將一應(yīng)賊人全部斬首,才算是平息了民憤。

但造成的傷痛卻無法彌補,張居正的想法是全面推進改土歸流,這不僅是出于統(tǒng)治的需要,更是出于安定地方,安頓苗民的需要。

張居正出身湖廣,他就見過苗民屠寨,但過去朝廷沒有那個精力去推動這件事。

“陛下,黔國公肯定生氣,黔國公府用了兩百年的時間,梳理這些世襲土司的矛盾,勸了這家勸那家,好不容易,才安生下來,讓云南萬民有了喘息之機,這稍微有點放松,就又開始了。”

“臣以為,朝廷要注意苗亂。”張居正擔(dān)憂的說道:“云南、四川漢軍在進攻東吁,云貴川黔的土司,就開始蠢蠢欲動了,若是有人暴亂,力剿之,改土司為流官,方為正途。”

“先生所言極是。”朱翊鈞深表贊同的說道。

大明趕苗拓業(yè),從來不是邪惡的大明軍四處燒殺搶掠,殺的人頭滾滾,而是土司之間的世仇,彼此仇殺,殺的苗民日子沒法過,主動投靠大明朝廷,甚至為大明官軍帶路,曾省吾平九絲的時候,指路的苗民比作亂的苗民還要多。

處于戰(zhàn)亂中的苗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請大明官軍下凡,吊民伐罪,安撫萬民、處罰罪魁禍首。

等到大明軍離開的時候,哭著喊著求著大明官兵駐扎下來,改土歸流,互相通婚,最后實現(xiàn)王化。

“陛下,今年戶部大計歲收,四千六百余萬銀,遠超戶部預(yù)期。”張居正拿出了另外一本奏疏,來自戶部。

去年歲收,滿打滿算折銀4100萬銀,今年戶部預(yù)期4300萬銀,年終大計核算多了三百萬銀。

“田賦折銀1650萬銀,比去年減少了五十萬銀,商稅及官廠、煤鐵煙專營、鈔關(guān)抽分和關(guān)稅等等,萬歷十六年的商稅,有2900余萬銀,商稅比例超過了六成半。”

張居正面色凝重的說道:“送到內(nèi)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從120萬銀,漲到240萬銀為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朕真的不務(wù)正業(yè)目錄  |  下一章
朕真的不務(wù)正業(yè)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429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襄城县| 封开县| 巨鹿县| 海伦市| 庆云县| 类乌齐县| 忻州市| 平阴县| 新干县| 桦川县| 奎屯市| 探索| 堆龙德庆县| 九寨沟县| 章丘市| 南涧| 海南省| 荆州市| 土默特左旗| 赤城县| 什邡市| 曲沃县| 资兴市| 昌宁县| 金秀| 镇宁| 安义县| 海淀区| 聂拉木县| 新晃| 建昌县| 凤山县| 乌审旗| 桃源县| 仁布县| 阿荣旗| 桦南县| 嵊州市| 岳阳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