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第三百九十四章 咱有這么小氣嗎
“哦?”
朱元璋抬頭看了一眼朱棡,問道:“為什么想站著?”
雖說從溧水縣到這紫禁城的距離不能說多長,但也得大半天才能到。
早上一大早朱棡便出發(fā)了,這會天都快黑了。
即便是皇家的馬車,這顛簸也是沒有那么舒服的。
朱元璋體諒自己的兒子朱棡,也是知道這三天朱棡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過。
但現(xiàn)在,朱棡竟然拒絕了,老朱來了興趣。
朱棡立刻回答道:“父皇體恤兒臣長途跋涉之苦,但兒臣以為,這與百姓生活之苦相比,不值一提。”
“蘇師在兒臣回來之前,特意囑咐兒臣,要多體會百姓之苦,兒臣覺得,唯有身體力行才是最好的體會。”
聽到這番話,朱元璋的眼睛都瞪大了一些。
朱棡竟然能說出這等話來,著實讓他驚訝。
若是朱標(biāo),這話無比尋常,因為朱元璋很早就讓朱標(biāo)理解了百姓的苦是什么樣的。
但對于朱標(biāo)之后的皇子,老朱并沒有那么多的要求。
朱棡自幼聰慧,讀書明理都非常出色。
但一直都生活在皇宮之中,對于百姓疾苦的含義,了解的很少。
故而現(xiàn)在朱棡?zāi)苷f出這話來,老朱是驚訝的。
但還有一件事,讓朱元璋同樣很是驚訝。
“你拜蘇璟為師了?”
朱元璋看著朱棡蹙眉問道。
朱棡點頭道:“回稟父皇,蘇師的確收了兒臣為學(xué)生,這也是兒臣此行最大的收獲。”
一個是拜師,一個是收徒。
雖然表述的都是一個意思,但這態(tài)度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朱元璋想抬高朱棡的身份,而朱棡則是要抬高蘇璟。
“倒是被你大哥說中了。”
朱元璋淡淡道。
朱標(biāo)之前聽到朱棡經(jīng)受考驗的時候,便已經(jīng)猜測,蘇璟會不會是想收朱棡當(dāng)學(xué)生。
現(xiàn)在正是應(yīng)驗了。
朱棡說道:“大哥的確了解蘇師,兒臣這一次能被蘇師正式收為學(xué)生,也是非常之興奮。”
“行了,咱知道了。”
朱元璋話頭一轉(zhuǎn)道:“這三日,你在蘇璟身邊,都干了什么?”
朱棡當(dāng)即道:“回稟父皇,蘇師與兒臣做了一個小小的挑戰(zhàn),以五文錢為初始資金,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在溧水縣生活三日。”
“兒臣最后算是挑戰(zhàn)成功了,蘇師也因此收了兒臣當(dāng)學(xué)生。”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果然,咱就知道,這事和蘇璟扯不開關(guān)系。”
“你將這三日的情況,與咱細細說來,都遭遇了些什么。”
好歹是自己的親兒子,被蘇璟這么造,老朱這心里還是有些不平衡的。
朱棡點頭道:“是,父皇。”
接著朱棡便將自己在溧水縣三日生存挑戰(zhàn)的詳細經(jīng)過說了一遍。
從第一晚的橋洞旁露宿,到第二天的碼頭扛包,再到第二晚的乞丐爭斗,三文錢丟失……
朱棡?zāi)钦f的一個叫詳細,他當(dāng)然清楚,自己的情況朱元璋肯定是有所了解的。
但現(xiàn)在的朱棡,更多的是接著訴說這個過程,將自己所感表達出來。
百姓的疾苦,切實的存在于大明之中。
這些問題,便是大明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三日雖短,倒是經(jīng)歷了不少。”
朱元璋淡淡道,表面上很是平靜,但他的心里可不像是表面這般的平靜。
他本以為這挑戰(zhàn)只是普通的生存挑戰(zhàn),沒想到朱棡都差點出了生命危險。
安排給朱棡的護衛(wèi)們,一定得好好的問責(zé)。
但隨即他又想到,當(dāng)時護衛(wèi)可是來匯報了,當(dāng)著自己和朱標(biāo)的面匯報的。
還是蘇璟!
這家伙,真是膽大包天!
不過在朱棡的面前,老朱表現(xiàn)的還是比較平靜的。
“對了,咱讓你給蘇璟帶的話,你帶了嗎?”
朱元璋又將話頭一轉(zhuǎn)問道。
朱棡立刻道:“回稟父皇,兒臣都給蘇師說了,父皇的原話。”
“哦,你都蘇師叫起來了,真會傳咱的原話?”
朱元璋看著朱棡,話語中似乎有些懷疑,畢竟他的原話,并不是那么好聽。
朱棡立刻道:“父皇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所謂金口玉言,兒臣怎敢有任何的修改。”
雖然是父子,但更是君臣。
禮儀這方面,朱棡還是非常到位的,僭越不可能。
朱元璋擺擺手道:“老三,不必如此拘謹(jǐn),咱就是問問話,這蘇璟肯定也讓你給咱帶話了,他說啥?”
朱棡回答道:“父皇說的不錯,蘇師的確讓兒臣帶話了。”
“蘇師是這么說的,我這里沒有治病的良方,想要真正的變,得他這個皇帝自己去想辦法,其他人說再多也沒用。”
朱元璋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好你的蘇璟,就是給咱這么回答的?只提出問題卻不解決問題,簡直可惡!”
老朱還是很希望蘇璟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的。
或者說,他需要這么一個答案。
曾經(jīng)的他覺得大明現(xiàn)在就是完美的,只要解決了外患和內(nèi)政的問題,那么大明就能一直永遠的延續(xù)下去。
但蘇璟的出現(xiàn)告訴他,大明有著諸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將會導(dǎo)致大明的覆滅。
一些表面的手段和辦法,僅僅是治標(biāo)不治本。
變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但到底該怎么變,朱元璋不知道,也沒有任何的頭緒。
所以,蘇璟就成了老朱的希望。
然而,現(xiàn)在這個希望也破滅。
“父皇,兒臣覺得,蘇師所言必有道理,有些東西,并不是靠別人可以教會的,就好像這百姓之苦,若不是兒臣親身體會,或許永遠都不會明白。”
朱棡朝著朱元璋認(rèn)真道。
他不知道朱元璋和蘇璟這番對話真正到底在說什么,但他本能想做些什么。
朱元璋回神看向朱棡道:“老三,你的確長大了,不過有些事,不需要你多操心,既然你能體會到百姓之苦,那日后讓你就藩,咱也放心不少了。”
朱棡的變化,讓老朱相當(dāng)?shù)捏@喜。
原本就很優(yōu)秀的兒子,又多了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身為一個皇子一個藩王該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
雖然嘴上對蘇璟還是有些不滿,但在心里,老朱還是很佩服蘇璟的教育能力的。
不然也不會有要專門給蘇璟創(chuàng)辦學(xué)校的想法了。
“是,父皇,兒臣知道了。”
朱棡點頭,對于朱元璋的話沒有任何的反駁。
如果是朱元璋讓他不要管的事情,那就證明不適合他去了解。
“蘇璟應(yīng)該不只是讓你在外面風(fēng)餐露宿的三天吧,總還是教了你一些東西吧。”
朱元璋問道。
對于蘇璟讓朱棡置于危險之中的事情,老朱看在朱棡的變化上,可以忍了。
朱棡回答道:“回稟父皇,是的。說到這個,兒臣還有件事要和父皇印證下。”
朱元璋淡淡道:“什么事,說來聽聽。”
朱棡說道:“父皇,這應(yīng)天府的夜禁是為了什么?”
夜禁?
朱元璋一愣,沒想到朱棡的問題竟然是這個。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怎么,蘇璟和你說了夜禁的事情?”
朱棡點頭道:“是的,父皇,蘇師與我談?wù)摿藨?yīng)天府夜禁的原因,還說父皇十分的英明。”
“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說道:“還有這種事嗎?不過,咱可不覺得蘇璟能看明白咱的考慮。”
“讓咱猜猜,他大概說這夜禁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盜竊,杜絕犯罪之類的好處吧。”
夜禁促進生育的事情,老朱不覺得蘇璟能知道。
畢竟現(xiàn)在的蘇璟還是個‘大齡’未婚男青年,這對于晚上的事情,知道的肯定不多。
當(dāng)然了,得到蘇璟的明君稱贊,這才是讓老朱最高興的。
“父皇,您說的,都是兒臣的想法。”
朱棡的話語將朱元璋從大笑中拉回神來。
“嗯?”
朱元璋眉頭一蹙道:“怎么,蘇璟沒說這些好處嗎?”
朱棡回答道:“蘇師說,這些并不關(guān)鍵,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夜禁能夠促進大明人口的增長。”
人口增長,那不就是生育么!
朱元璋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蘇璟連這一點都能想到嗎?
當(dāng)初劉伯溫提這個建議的時候,他可是第一時間都沒有反應(yīng)過來。
“蘇璟真這么說的?”
朱元璋又確定了一遍。
朱棡點頭道:“是的,父皇,蘇師就是這么和兒臣說的。”
朱元璋繼續(xù)問道:“那他可有給你解釋其中的緣由?”
朱棡回答道:“蘇師說,夜晚漫長,若是夜禁,則在家中無事,男女生育之事便成了唯一的選擇,人口自然就會增長。”
“蘇璟這小子,倒是懂的挺多的。”
朱元璋以一種怪異的語氣說道,似乎是有些詫異。
但隨即他便想到了之前對蘇璟的監(jiān)視,蘇璟可是會經(jīng)常逛煙花柳巷之地的人,這種事清楚,那不是很正常么。
不過蘇璟倒也算是有數(shù),至少教導(dǎo)皇子的時候,從未去過。
“父皇,所以這是真的嗎?”
朱棡朝著朱元璋詢問道。
他的年紀(jì)不大,還沒有到接觸男女之事的時候,所以這會才會問朱元璋。
“咳咳。”
朱元璋咳嗽了兩聲道:“蘇璟說的不錯,以后你就會明白了。”
老父親和兒子說這些,總是不那么順暢的。
朱棡卻是道:“父皇,兒臣明白的。”
“嗯?明白?老三,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難不成你對那些個宮女……”
朱元璋臉色瞬間大變,擔(dān)心這朱棡已經(jīng)做出了一些不應(yīng)該做的事情了。
朱棡并未理解朱元璋話語里的意思,繼續(xù)道:“兒臣明白,對于大明而言,人口的增長至關(guān)重要,大明是一個國家,而國家的強大,離不開人。”
“父皇之所以要采取夜禁的手段,便是為了能夠讓大明盡快的增長人口,變得更加的強大。”
聽到這話,朱元璋剛才還有些惱怒的臉,頓時就變了。
他是沒想到,朱棡的明白竟然是這么個明白。
“怎么了,父皇?兒臣說的有什么問題嗎?”
朱棡看著神色變化有些詭異的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立刻道:“沒事,只是想到蘇璟這小子對你如此嚴(yán)苛,有些生氣罷了。”
有事沒事怪蘇璟,老朱的操作還是很熟悉。
朱棡立刻道:“父皇,蘇師都是為了兒臣好,請父皇不要怪罪蘇師。”
朱元璋臉皮微跳,朱棡的話,聽著怎么就這么熟悉呢?
現(xiàn)在的朱棡,真就是完全被蘇璟收服了唄。
“咱有這么小氣嗎?”
朱元璋嘴一撇,不滿道。
朱棡立刻低頭:“兒臣不敢,只是心憂蘇師而已,還請父皇見諒。”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心憂蘇璟?他有啥好擔(dān)心的,在溧水縣應(yīng)該是整日玩樂吧,舒服的很!”
一想到蘇璟不愿入朝為官,只是窩在溧水縣那么個小地方當(dāng)商人,老朱就有些心里不平衡。
朱棡立刻道:“父皇,蘇師一直都有在忙,他的鋪子里有些麻煩,我想父皇應(yīng)該已經(jīng)知道了,蘇璟還在做一個名為橡膠的東西,是用在車輪上減震用的。”
“橡膠?蘇璟這小子又搞新奇玩意了?”
朱元璋好奇的問道。
朱棡點頭道:“是,不過現(xiàn)在蘇師還沒做出來,但兒臣覺得不會太久,蘇師就會將橡膠給做出來了,到時候安裝在車輪上,可以讓馬車車身更加的平穩(wěn)。”
“還沒搞出來啊,那等搞出來再說,這小子要弄的東西太多,不一定的。”
朱元璋擺擺手,興趣削減了不少。
發(fā)明的過程他不喜歡,他還是更喜歡看到發(fā)明的結(jié)果。
“阿嚏!”
溧水縣,小別院內(nèi),蘇璟一個大噴嚏,打的他眼淚都要出來了。
“怎么回事?怎么好像每次我一個人的時候,就有人背后說壞話呢?”
蘇璟有些詫異的說道,這事可不是第一次經(jīng)歷了。
現(xiàn)在的他支著一口大鍋,將曬好的蒲公英干根部放入其中加水煮沸。
因為數(shù)量不少,所以煮起來還是頗費功夫的,需要分好幾鍋。
這第一鍋出來的草根,還需要去皮抽芯,將根瓤與根皮分離。
將所有的蒲公英都這么操作之后,時間也過去足足兩個時辰,也就是一上午。
“真累啊!”
蘇璟感嘆道:“沒工業(yè)基礎(chǔ)啥都靠手搓是真累!”
國慶快樂,帶老丈人丈母娘玩太累了,只能趕稿
(本章完)
請:m.badaoge.net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